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807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麻黄、防风、蝉蜕、蜂房、白芷、诃子、大枣、银叶柳、薄荷、细辛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苔藓,相当于祖国医学的“牛皮癣”、“摄领疮”,是以阵发性剧痒及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本疾病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并且反复发作,不能彻底治愈。发明人经过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疗神经性皮炎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麻黄、防风、蝉蜕、蜂房、白芷、诃子、大枣、银叶柳、薄荷、细辛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0005]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麻黄20-40份、防风20-40份、蝉蜕20-40份、蜂房20-30份、白芷15-25份、诃子15-25份、大枣10-20份、银叶柳10-20份、薄荷10-20份、细辛10-20份。
[0006]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麻黄30份、防风30份、蝉蜕30份、蜂房25份、白芷20份、诃子20份、大枣15份、银叶柳15份、薄荷15份、细辛15份。
[0007]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0008]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表实证。
[0009]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用于感冒头痛,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证等。
[0010]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止痉。用于目赤翳障、惊痫夜啼等。
[0011]蜂房:甘、平、小毒。归肝、胃、肾经。祛风止痛,攻毒消肿,杀虫止痒。主治风温痹痛,
[0012]风虫牙痛,痈疽恶疮,瘰疬,喉舌肿痛,痔漏,风疹瘙痒,皮肤顽癣等症。
[0013]白芷:辛、温。归肺、脾、胃经。祛风除湿,通窃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妇女白带,痈疽疮疡,毒蛇咬伤等。
[0014]诃子:苦、酸、潘、平。归肺、大肠、胃经。敛肺,涩肠,下气,利咽。用于久泻,久痢,
[0015]脱肛,喘咳痰嗽,久咳失音等。
[0016]大枣:甘、温。归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用于脾虚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血虚萎黄及妇女脏腑,神志不安,保护正气等。
[0017]银叶柳:辛、苦、寒。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止痛。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皮肤瘙痒,膀胱炎,尿道炎,跌打伤痛。
[0018]薄荷:辛、凉,归心、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等。
[0019]细辛:辛,温,小毒。归肺、肾、心、肝、但、脾经。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用于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等。
[0020]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2006年至2011年临床观察神经性皮炎65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0021]1、一般资料
[0022]65例患者中,年龄16-62岁,平均年龄33岁,病程多在2个月到8年,平均4.5年。
[0023]2、诊断标准
[0024]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0025](I)发生在颈侧、腰骶、肘部等部位,有显著瘙痒;
[0026](2)皮疹融合成片,皮肤增厚粗糙,皮沟加深,皮嵴隆起,有苔藓样化及色素沉着;
[0027](3)病程慢性经过,渗出倾向。
[0028]3、治疗方法
[0029]3.1处方:麻黄30g、防风30g、蝉蜕30g、蜂房25g、白芷20g、诃子20g、大枣15g、银叶柳15g、薄荷15g、细辛15g。
[0030]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口服每日I剂,每日2次,7天为I疗程。
[0031]4、治疗结果:
[0032]4.1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0033]治愈:积分下降指数≥90% ;
[0034]显效:积分下降指数为60-89% ;
[0035]有效:积分下降指数为20-59% ;
[0036]无效:积分下降指数≤90%。
[0037]4.2结果:65例患者中,临床治愈41例(63.1 % ),显效16例(24.6%),有效6例(9.2%),无效2例(3.1%),总有效率为96.9 %。
[0038]5、典型病例
[0039]5.1闻某,男,农民,44岁,全身多处瘙痒,反复发作2年余,双肘各有一约3cmX3cm,大椎穴上约2.5cmX2cm的皮损,呈苔藓样斑块,瘙痒夜甚,遇情绪波动时痒加重。伴失眠,多梦,舌质淡,脉沉细数,诊断为神经性皮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2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3个疗程,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0040]5.2陈某,女,公司职员,38岁。颈两侧及双手背可见3cmX 3cm左右边界清楚的褐色的苔藓样变,无明显的浸润感,舌红,脉滑。诊断为神经性皮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I剂,I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3个疗程,痊愈,随访至今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0042]实施例1,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麻黄20g、防风20g、蝉蜕20g、蜂房20g、白芷15g、诃子15g、大枣10g、银叶柳10g、薄荷10g、细辛IOg制成。
[0043]实施例2,一种治疗神经性皮 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麻黄30g、防风30g、蝉蜕30g、蜂房25g、白芷20g、诃子20g、大枣15g、银叶柳15g、薄荷15g、细辛15g制成。
[0044]实施例3,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麻黄40g、防风40g、蝉蜕40g、蜂房30g、白芷25g、诃子25g、大枣20g、银叶柳20g、薄荷20g、细辛20g制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麻黄20-40份、防风20-40份、蝉蜕20-40份、蜂房20-30份、白芷15-25份、诃子15-25份、大枣10-20份、银叶柳10-20份、薄荷10-20份、细辛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麻黄30份、防风30份、蝉蜕30份、蜂房25份、白芷20份、诃子20份、大枣15份、银叶柳15份、薄荷15份、细辛1 5份。
【文档编号】A61K36/76GK103520344SQ201310367097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2日
【发明者】郭海祥 申请人:青州市何官卫生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