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痰瘀互结证型癥瘕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538阅读:26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痰瘀互结证型癥瘕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痰瘀互结证型癥瘕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麻黄10份、连翅30份、山慈菇15份、皂角刺12份、桃仁10份、大黄10份、益母草30份、香附20份、赤药15份、半枝莲30份、夏枯草30份、茜草20份、昆布30份、升麻6份、三棱15份、荔枝核12份、莪术10份、浙贝母15份、水蛭6份、海藻15份。本发明将各种药物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各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所制成的中药具有化痰散结、活血祛瘀的功效,能有效治疗痰瘀互结证型癥瘕病。6年来,通过过对110名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0%,随访愈后不再复发。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痰瘀互结证型癥瘕病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痰瘀互结证型癥瘕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痰瘀互结证型癥瘕病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症。妇女下腹部、腹中结有痞块,伴腹胀,满闷,或阴道出血,小腹疼痛者,统称为癥瘕病。该病以发生于下焦为多。一般以痞块隐见于腹内,按之形证可验,坚硬不移,痛有定处者为癥;聚散无常,推之游移不定,痛无定处者为瘕;虽有结块可推移者称为癥瘕。癥瘕的形成,多与正气虚弱、血气失调有关。常见的有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而成。目前治疗痰瘀互结证型癥瘕病的方法有多种,如手术治疗、西药治疗、针灸治疗,体外治疗及中药治疗,手术治疗费用较高,且对病人创伤较大,西药治疗、针灸治疗,体外治疗均治标不治本,所公开的可用于治疗痰瘀互结证型癥瘕病的中药,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不太理想,存在着治愈率低等缺陷。
[0003]本发明所涉及的药材的研究现状如下:
麻黄【来源】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 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性味梓、微苦,温。【归经】归肺、膀胱经。【功能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0004]连翅【来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连翅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的干燥果实。【性味】苦,微寒。【归经】归肺、心、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0005]山慈燕【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杜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 (D.Don)Makino> 独蒜兰 Pleione bulbocodioides (Franch.) Rolfe 或云南独蒜兰 Pleioneyunnanensis Rolfe的干燥假鳞莖。【性味】甘、微辛,凉。【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淋巴结结核,蛇虫咬伤。
[0006]阜角刺【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阜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干燥棘刺。【性味】辛,温。【归经】归肝、胃经。【功能主治】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挤癣麻风。
[0007]桃仁【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或山桃Prunusdavidiana (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苦、甘,平。【归经】归心、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
[0008]大黄【来源】本品为寥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 Maxim。ex Balf0 或药用大黄 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莖。【性味】苦,寒。【归经】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0009]益母草【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苦、辛,微寒。【归经】归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
[0010]香附【来源】本品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干燥根莖。【性味】辛、微苦、微甘,平。【归经】归肝、脾、三焦经。【功能主治】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0011]赤药【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IactifloraPall.或川赤芍Paeonia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性味】苦,微寒。【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0012]半枝莲【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on [S.rivularis Wall]的干燥全草。性味】辛、苦,寒。【归经】归肺、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水肿,黄疸。
[0013]夏枯草【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性味】辛、苦,寒。【归经】归肝、胆经。【功能主治】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
[0014]茜草【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寒。【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0015]昆布【来源】本品为海带科植物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或翅藻科植物昆布(鹅掌菜)Ecklonia kurom e Okam.的干燥叶状体。【性味】咸,寒。【归经】归肝、胃、肾经。【功能主治】软坚散结,消痰,利水。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0016]升麻【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兴安升麻 Cimicifuga dahurica (Turcz.) Maxim.或升麻 Cimicifuga foetida L.的干燥根茎。【性味】辛、微甘,微寒。【归经】归肺、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0017]三棱【来源】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 Buch.-Ham.的干燥块茎。【性味】辛、苦,平。【归经】归肝、脾经。
[0018]【功能主治】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0019]蒸枝核【来源】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蒸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甘、微苦,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肿痛。
[0020]莪术【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et C.Ling的干燥根茎。【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嬋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
[0021]浙贝母【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茎。【性味】苦,寒。【归经】归肺、心经。【功能主治】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0022]水蛭【来源】本品为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水蛭Hirudonipponica Whitman 或柳叶蚂蟥 Whit-mania acranulata Whitman 的干燥体。【性味】咸、
苦,平;有小毒。【归经】归肝经。
[0023]【功能主治】破血,逐瘀,通经。用于症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扑损伤。
[0024]海藻【来源】本品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 (Turn.) C.Ag.或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 (Harv.) Setch.的干燥藻体。【性味】苦、咸,寒。【归经】归肝、胃、肾经。【功能主治】软坚散结,消痰,利水。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发明内容】

[0025]本发明的目的是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痰瘀互结证型癥瘕病的中药,该中药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
[0026]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痰瘀互结证型癥瘕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麻黄10份、连翅30份、山慈菇15份,皂角刺12份、桃仁10份、大黄10份、益母草30份,香附20份,赤药15份、半枝莲30份、夏枯草30份、茜草20份、昆布30份、升麻6份、三棱15份、荔枝核12份、莪术10份、浙贝母15份、水蛭6份、海藻15份。
[0027]痰瘀互结证型癥瘕病一般是因外邪侵袭,凝滞气血,或暴怒伤肝,气逆血留,气虚而血滞,使瘀血留滞;忧思伤脾,健运失职,湿浊内停,聚而为痰,痰湿下注冲任,阻滞胞络,痰瘀凝结,痰饮停聚而阻滞气机,引起气滞血瘀、痰饮与血瘀结成块,痰瘀久积渐成癥瘕。患者的症状通常为胞中结块,积块不坚,推之可动,或积块坚硬,固定不移;下腹胀痛或胀满,或月经不调,行经期下腹胀痛、拒按,前后阴坠胀欲便,经血紫暗有块,块去痛减,胸闷乳胀;面色晦暗,肌肤乏润,胃脘满闷、心慌、气短、纳差,浮肿、呕恶、筋惕肉、腹围增粗、排尿困难,便急或大便不畅、下腹或窝部充胀,有下坠感等现象,其舌紫暗或有斑点,苔腻,脉弦涩。本发明将各种药物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各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所制成的中药具有化痰散结、活血祛瘀的功效,能有效治疗痰瘀互结证型癥瘕病。6年来,通过过对110名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0%,随访愈后不再复发。
[0028]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08年2月-2013年7月间共收集了 190例痰瘀互结证型癥瘕病门诊患者,年龄32— 55岁,病情4个月-3年。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对照组80例。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0029]2、试验方法
2.1对照组口服散结镇痛胶囊,按照说明书服用。疗程20天。
[0030]2.2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中、晚各一次。疗程20天。
[0031]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试验室检查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病情得到控制,实验检查改善或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0032]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0033]表1两组疗效比较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痰瘀互结证型癥瘕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麻黄10份、连翅30份、山慈菇15份,皂角刺12份、桃仁10份、大黄10份、益母草30份,香附20份,赤药15份、半枝莲30份、夏枯草30份、茜草20份、昆布30份、升麻6份、三棱15份、荔枝核12份、莪术10份、浙贝母15份、水蛭6份、海藻15份。
【文档编号】A61P15/00GK103520641SQ201310487244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8日
【发明者】谭钦文 申请人:谭钦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