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66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白苏子、地枫皮、竹黄、海龟板、鹿衔草和轻粉为原料,按照一定的重量份数组成。本发明所述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具有清肺解毒消疹、化湿通腑、凉血化瘀的作用,在治疗痤疮中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青春期的常见病,多发于15~30岁的男女青年。一般认为,本病多由于青春期间雄激素分泌增加,皮脂腺发育旺盛,使皮脂腺毛囊管壁出现角化,堵塞皮脂的排出而形成。本病也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其确切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现代西医学亦无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患者常因影响面部的美容而深感苦恼。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治疗痤疮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该有效部位组合物可以治疗痤疮,且不易复发。
[0004]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引起痤疮的病因主要与外邪、饮食、血热、湿热之邪为患有关。
[0005]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由如下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白苏子25、地枫皮23、竹黄20、海龟板18、鹿衔草13和轻粉I。
[0006]本发明所述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组合物按照配比混合干燥,加入12倍量水,用武火煮沸,换成文火煎煮3小时,弃渣,即得。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经实验发现,按照本发明配比制成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具有清肺解毒消疹、化湿通腑、凉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痤疮,治愈后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0009]实施例1
白苏子25g、地枫皮23g、竹黄20g、海龟板18g、鹿衔草13g和轻粉lg,干燥后加12倍量水,以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水煎180min,所得汤剂备用。
[0010]实施例2
临床观察痤疮患者500名。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痤疮。给患者服用实施例1所得汤剂,I日2次,早晚饭前服用,连续7天。
[0011]服用实施例1所得汤剂的患者统计结果见表1。其中显效包括痊愈和有效,痊愈是指皮疹消退,无新疹发生,局部仅残留极少数皮肤损害;有效是指皮疹缩小,皮肤损害消退70%以上。无效是指皮疹稍见减轻或无变化,或较原先加重。
[0012]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白苏子25、地枫皮23、竹黄20、海龟板18、鹿衔草13和轻粉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痤疮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制成汤剂。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痤疮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原料药按照配比混合干燥,加入12倍量水,用武火煮沸,换成文火煎煮3小时,弃渣,即得。
4.权利要求1或2 所述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痤疮的药物。
【文档编号】A61P17/10GK103550295SQ201310558789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2日
【发明者】张群 申请人:广州市云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