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黄连颗粒的制备及包被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947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黄连颗粒的制备及包被技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黄连颗粒的制备及包被技术,通过对黄芩、金银花、连翘精细制取,然后制备成颗粒,再进行包被,解决了双黄连提取工艺的复杂性,使其易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源与原材料消耗,制备出的产品可直接服用,也可拌饲料,也可溶于饮用水中自由饮用,且在动物胃中不被分解吸收,从而起到缓释的作用,药效是等量的药物效果的2-4倍,直达小肠减少在胃中被胃酸的破坏,能有效提高药物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增加药物疗效。
【专利说明】一种双黄连颗粒的制备及包被技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畜牧兽药生产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黄连在兽药中的应用,具体的说是一种双黄连颗粒的制备及包被技术。
【背景技术】
[0002]双黄连做为中药提取物,具有毒性低,使用安全、无抗药性、无残留、无停药期等特点,因此是一种非常适合用于兽药领域的药物,只是传统双黄连多以针剂注射液及口服液的形式出现,在兽药领域,存在动物给药困难的问题,而且如果直接口服给药,会出现溶于水中出现混浊,导致动物吸收困难,从而降低药物利用率,如果采用针剂注射,成本又高,且吸收率也低。因此如何在兽药领域使双黄连产品的使用更方便、安全、高效、稳定性好就成为兽药生产制备行业内的难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双黄连颗粒的制备及包被技术,解决了双黄连提取工艺的复杂性,使其易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源与原材料消耗,制备出的产品可直接服用,也可拌饲料,也可溶于饮用水中自由饮用,且在动物胃中不被分解吸收,从而起到缓释的作用,药效是等量的药物效果的2-4倍,直达小肠减少在胃中被胃酸的破坏,能有效提高药物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增加药物疗效。
[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双黄连颗粒的制备及包被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0006](I)制取黄芩清膏
[0007]取黄芩净药材360g~380g漂洗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闷润后切厚片,加水6~8倍浸泡2小时,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第三次各I小时,合并煎液,煎煮温度控制在70~80°C,然后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的黄芩清膏。
[0008](2)金银花、连翘清膏
[0009]取连翘净药材740g~760g漂洗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闷润后切厚片;取金银花360g~380g净药材;加水6~8倍浸泡30分钟,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煎煮温度控制在70~80°C,然后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的金银花、连翘清膏。
[0010](3)双黄连颗粒制备
[0011]取上述黄岑清膏,金银花、连翅清膏中加入适量鹿糖5g~IOg和适量淀粉5g~10g,其中加入量以黄芩360g~380g、连翘净药材740g~760g、金银花360g~380g,原药材制得1470g~1540g的颗粒计算,在一步制粒机中,混合均匀,制粒。
[0012](4)双黄连颗粒包被
[0013]包衣层配方:
[0014]聚乙内酯占颗粒剂重量7%
[0015]β-环糊精占颗粒剂重量13%[0016]淀粉占颗粒剂重量5%
[0017]称取占颗粒剂重量7%聚乙内酯、13% β -环糊精、5%淀粉,加入纯净水一起置制浆锅中,制成比重为1.25kg/L的黏合剂,在一步制粒机料斗加入黄芩清膏、金银花、连翘清膏、适量蔗糖和适量淀粉,翻动时喷入比重为1.25kg/L的黏合剂,整粒、总混、分装,即得双黄连颗粒。
[0018]优选的,包被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压缩空气量0.9m3/min,进风温度:50~60°C;出风温度:45~55°C ;雾化压力:160Pa ;喷嘴直径:1mm,喷液速度:4_6ml/min。
[00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双黄连提取工艺的复杂性,使其易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源与原材料消耗,制备出的产品可直接服用,也可拌饲料,也可溶于饮用水中自由饮用,且在动物胃中不被分解吸收,从而起到缓释的作用,药效是等量的药物效果的2-4倍,直达小肠减少在胃中被胃酸的破坏,能有效提高药物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增加药物疗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1]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双黄连颗粒的制备及包被技术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双黄连颗粒的制备及包被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3]一种双黄连颗粒的制备及包被技术,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0024](1)制取黄芩清膏
[0025]取黄岑净药材360g~380g漂洗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闷润后切厚片,加水6~8倍浸泡2小时,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第三次各I小时,合并煎液,煎煮温度控制在70~80°C,然后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的黄芩清膏。
[0026](2)金银花、连翘清膏
[0027]取连翘净药材740g~760g漂洗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闷润后切厚片;取金银花360g~380g净药材;加水6~8倍浸泡30分钟,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煎煮温度控制在70~80°C,然后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的金银花、连翘清膏。
[0028](3)双黄连颗粒制备
[0029]取上述黄岑清膏,金银花、连翅清膏中加入适量鹿糖5g~IOg和适量淀粉5g~10g,其中加入量以黄芩360g~380g、连翘净药材740g~760g、金银花360g~380g,原药材制得1470g~1540g的颗粒计算,在一步制粒机中,混合均匀,制粒。
[0030](4)双黄连颗粒包被
[0031]包衣层配方:
[0032]聚乙内酯占颗粒剂重量7%
[0033]β-环糊精占颗粒剂重量13%
[0034]淀粉占颗粒剂重量5%
[0035]称取占颗粒剂重量7%聚乙内酯、13% β -环糊精、5%淀粉,加入纯净水一起置制浆锅中,制成比重为1.25kg/L的黏合剂,在一步制粒机料斗加入黄芩清膏、金银花、连翘清膏、适量蔗糖和适量淀粉,翻动时喷入比重为1.25kg/L的黏合剂,整粒、总混、分装,即得双黄连颗粒。
[0036]优选的,包被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压缩空气量0.9m3/min,进风温度:50~60°C;出风温度:45~55°C ;雾化压力:160Pa ;喷嘴直径:1mm,喷液速度:4_6ml/min。 [0037]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黄连颗粒的制备及包被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制取黄芩清膏 取黄芩净药材360g~380g漂洗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闷润后切厚片,加水6~8倍浸泡2小时,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第三次各I小时,合并煎液,煎煮温度控制在70~80°C,然后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的黄芩清膏; (2)金银花、连翘清膏 取连翘净药材740g~760g漂洗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闷润后切厚片;取金银花360g~380g净药材;加水6~8倍浸泡30分钟,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煎煮温度控制在70~80°C,然后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的金银花、连翘清膏; (3)双黄连颗粒制备 取上述黄岑清膏,金银花、连翅清膏中加入适量鹿糖5g~IOg和适量淀粉5g~IOg,其中加入量以黄芩360g~380g、连翘净药材740g~760g、金银花360g~380g,原药材制得1470g~1540g的颗粒计算,在一步制粒机中,混合均匀,制粒; (4)双黄连颗粒包被 称取占颗粒剂重量7%聚乙内酯、13% β -环糊精、5%淀粉,加入纯净水一起置制浆锅中,制成比重为1.25kg/L的黏合剂,在一步制粒机料斗加入黄芩清膏、金银花、连翘清膏、适量蔗糖和适量淀粉,翻动时喷入比重为1.25kg/L的黏合剂,整粒、总混、分装,即得包被后的双黄连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黄连颗粒的制备及包被技术,其特征在于:包被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压缩空气量0.9m3/min,进风温度:50~60°C ;出风温度:45~55°C ;雾化压力:160Pa ;喷嘴直径:1mm,喷液速度:4_6ml/min。
【文档编号】A61K47/40GK103655724SQ201310589050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吴樟强 申请人:福建中农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