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扩张成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12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经皮椎体扩张成形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经皮椎体扩张成形系统。该系统包括手柄,手柄由互相活动连接的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组成,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导杆和可膨胀装置,可膨胀装置由若干根钛合金条、轴杆和两个支撑环组成,两个支撑环分别套在轴杆的两端,钛合金条均匀环绕轴杆,且钛合金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环相连接;导杆的一端与活动手柄相连接,其另一端与轴杆相连接。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经济高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可靠性高的优点。
【专利说明】经皮椎体扩张成形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械,尤其是一种用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经皮椎体扩张成形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人越来越多。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卧床休息、药物镇痛、支具外固定等,极易导致骨质进一步脱钙疏松,形成恶性循环。而开放性的手术治疗也因患者骨质疏松和全身情况差而受到限制。近年来,新的微创技术,如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相继问世,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展,获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为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 PVP)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项微创介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新技术,即在影像系统介导下经皮向椎体内注射一定量的骨水泥等材料,起到增加椎体强度、防止塌陷、止痛等作用。但PVP难以恢复椎体的高度和改善后突畸形,且易引起骨水泥渗漏。在此之后又出现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即经皮及椎弓根先将可膨胀性骨球囊置入椎体,球囊膨胀扩张,骨折椎体复位,在骨折椎体内制造一个安全有效空间,放气后退出球囊并低压下注入骨水泥。PKP能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减少术后疼痛;低压下注入骨水泥,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0003]现有PKP主要采用椎体扩张球囊导管,将椎体扩张球囊导管通过预先钻好的通道伸入骨折椎体中,待球囊伸入到需要撑开复位的骨折部位后,对球囊注入一定体积的显影剂加压使其膨胀,膨胀的球囊将塌陷的椎体逐步撑起直至恢复至手术要求,并形成一个可供填充的空腔 以便填入骨水泥。PKP所使用的可膨胀性骨球囊目前在国内只有个别厂家生产,制作球囊的材料全部要进口,价格昂贵,进口球囊的价格就更加斐然,且球囊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破裂。此外,球囊扩张是一种机械硬性扩张,矫正后凸畸形的能力仍有限,机械硬性扩张相当于造成一次骨折,疼痛程度较大,有时需全麻。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经济高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可靠性高的经皮椎体扩张成形系统。
[0005]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系统包括手柄,手柄由互相活动连接的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组成,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导杆和可膨胀装置,可膨胀装置由若干根钛合金条、轴杆和两个支撑环组成,两个支撑环分别套在轴杆的两端,钛合金条均匀环绕轴杆,且钛合金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环相连接;导杆的一端与活动手柄相连接,其另一端与轴杆相连接。
[0006]本发明所述导杆的一端嵌固在活动手柄的端部内,可膨胀装置的轴杆插在导杆的
另一端内。
[0007]本发明所述的固定手柄上设有调节螺钉。[0008]本发明所述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的连接处通过螺钉固定,活动手柄可绕螺钉做旋转运动。
[0009]本发明在所述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上设有两个互相交叉的弹簧片,两个弹簧片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上。
[0010]本发明所述可膨胀装置由四根钛合金条组成。
[0011]本发明所述的调节螺钉拧在固定手柄上,其尾端靠近活动手柄。
[0012]本发明所述钛合金条的材料为钛合金或镍钛合金。
[00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系统通过扳动活动手柄,用导杆对可膨胀装置的支撑环进行推拉,从而实现钛合金条的扩张和收缩,钛合金条收缩时,将可膨胀装置送入椎体内,然后扩张钛合金条,使可膨胀装置扩张成橄榄形、椭圆形或球形,可膨胀装置产生巨大的撑开力,有效撑开被压缩的椎体,然后收缩钛合金条,将可膨胀装置从椎体内退出,再注入骨水泥,如有需要,也可以将可膨胀装置留在体内;该扩张器替代了传统的扩张球囊,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可控性强,主要在椎体垂直方向膨胀,对椎体侧壁压力小,可减少骨水泥注入对神经血管的损伤和压迫,且由远端至近端逐段膨胀的,在膨胀第一段后仍可调整其膨胀位置,机械回复椎体前中柱的力量更大,撑开空间更大,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更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可膨胀装置扩张时)。
[0016]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可膨胀装置闭合时)。
[0017]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0018]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导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膨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见图1、图4、图5—图7,本实施例包括由固定手柄I和活动手柄2组成手柄、导杆3和可膨胀装置4。
[0022]固定手柄I和活动手柄2互相活动连接,固定手柄I和活动手柄2的连接处通过螺钉固定,活动手柄2可以绕螺钉做旋转运动。固定手柄I和活动手柄2上设有两个互相交叉的弹簧片6,两个弹簧片6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固定手柄I和活动手柄2上,弹簧片6的作用是使活动手柄2在使用完毕后迅速回复到原状。固定手柄I上拧有调节螺钉6,调节螺钉6的尾端靠近活动手柄2,其作用是拧紧或拧松调节螺钉,可调整调节螺钉6尾端与活动手柄2之间的距离,距离越大,活动手柄2可张开的大小越大,反之则越小。
[0023]可膨胀装置4由四根钛合金条401、轴杆402和两个支撑环403组成,两个支撑环402分别套在轴杆402的两端并可沿轴杆402滑动,钛合金条401均匀环绕轴杆402,且钛合金条40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环402连接为一体结构。导杆3的一端嵌固在活动手柄2的端部内,可膨胀装置4的轴杆402插在导杆3的另一端内。[0024]根据设计需要,导杆3可以从活动手柄2的端部取下,也可以固定于活动手柄2内或与活动手柄2做成一体结构;轴杆402可以从导杆3的端部任意插拔,也可以固定于导杆3内或与导杆3做成一体结构,钛合金条401的材料为钛合金或镍钛合金。
[0025]开始使用时,如图3所示,可膨胀装置4处于闭合状态。先根据活动手柄2所需的张开大小,对调节螺钉6进行调节,然后将手持固定手柄I和活动手柄2,将可膨胀装置4通过预先钻好的通道伸入骨折椎体中,待可膨胀装置4伸入到需撑开复位的骨折部位后,扳动活动手柄2,直至活动手柄2被调节螺钉6的尾端顶住而无法继续扳动,此时活动手柄2带动导杆3向可膨胀装置4方向推动,导杆3推动与其紧密接触的靠近导杆3 —端的支撑环403沿轴杆402滑动,钛合金条401逐渐撑开,根据钛合金条401撑开的程度,可膨胀装置4扩张成橄榄形、椭圆形或球形。此时,可膨胀装置4产生巨大的撑开力,撑开被压缩的椎体,将塌陷的椎体逐步撑起,产生一个可供填充骨水泥的中空的空洞,然后松开活动手柄2,活动手柄2在弹簧片6的作用下回复到原位,靠近导杆3 —端的支撑环403也随之滑动至原位,可膨胀装置4闭合,最后将可膨胀装置4从椎体退出,注入骨水泥。
[0026]如轴杆402设计为可以从导杆3的端部任意插拔,可膨胀装置4在体内闭合后,旋转导杆3,轴杆402从导杆3的端部脱`离,可膨胀装置4就可留在体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经皮椎体扩张成形系统,包括手柄,手柄由互相活动连接的固定手柄(I)和活动手柄(2)组成,其特征是:还包括导杆(3)和可膨胀装置(4),可膨胀装置(4)由若干根钛合金条(401)、轴杆(402 )和两个支撑环(403 )组成,两个支撑环(402 )分别套在轴杆(402 )的两端,钛合金条(401)均匀环绕轴杆(402),且钛合金条(40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环(402)相连接;导杆(3)的一端与活动手柄(2)相连接,其另一端与轴杆(40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椎体扩张成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导杆(3)的一端嵌固在活动手柄(2)的端部内,可膨胀装置(4)的轴杆(402)插在导杆(3)的另一端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椎体扩张成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手柄(I)上设有调节螺钉(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椎体扩张成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手柄(I)和活动手柄(2)的连接处通过螺钉固定,活动手柄(2)可绕螺钉做旋转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椎体扩张成形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固定手柄(I)和活动手柄(2)上设有两个互相交叉的弹簧片(6),两个弹簧片(6)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固定手柄(I)和活动手柄(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椎体扩张成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可膨胀装置(4)由四根钛合金条(401)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皮椎体扩张成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调节螺钉(6)拧在固定手柄(I)上,其尾端靠近活动手柄(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经皮椎体扩张成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钛合金条(401)的材料为钛合金或镍钛合 金。
【文档编号】A61B17/56GK103622734SQ201310672054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2日
【发明者】周建明 申请人:浙江康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