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草芪参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679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虫草芪参胶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虫草芪参胶囊,其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备而得:冬虫夏草140g、黄芪1400g、丹参560g、红花560g、酸枣仁280g。本申请的虫草芪参胶囊,针对慢性肾炎虚实标本兼而治之,疗效确切,组方严谨,配制简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虫草芪参胶囊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药物【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的虫草芪参胶囊。
【背景技术】
[0002]肾病一直以来未受到大家的足够重视,但当其演变成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时,其危害不亚于癌症,且由于不规范治疗、滥用药物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我国的肾病发病率也连年上升。慢性肾炎又称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病因多样、病理形态不同而临床表现相似的肾小球疾病,是一种以肾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以水肿、蛋白尿为主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后期可出现贫血、视网膜病变及尿毒症,甚至危及生命。其主要表现有:(I)水肿;(2)高血压;(3)肾区疼痛及肾绞痛;(4)尿路刺激征(即尿急、尿痛、尿频);(5)排尿异常(包括尿量减少、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白细胞尿、脓尿和菌尿、肾功能试验阳性等。据数组不完全资料统计,慢性肾小球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约I~2%。近年来,肾脏病发病率亦有不断升高的趋势。
[0003]西医针对慢性肾炎通常应用激素治疗,其治疗结果主要是对微小病变型肾炎有效,其它类型疗效不确定甚至无效,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如浮肿肥胖、痤疮、继发感染、骨质破损等,给患者带来了灾难性后果;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在治疗上更加困难,临床上常用透析及肾脏移植等疗法,透析只能维持生命,而且产生依赖性和透析综合症,肾移植成功率低,而排斥现象一时还难以解决,激素疗法副作用明显,且易复发,加之透析和肾移植的费用昂贵往往使众多的患者难以承受。
[0004]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寓有元阴(肾阴)、元阳(肾阳),藏精、司二阴,与膀胱互为表里。与西医讲的肾脏不是一回事,西医的肾脏是个解剖概念,位于腹腔后脊柱两侧的蚕豆样器官,左右各一。中医的肾更多的强调的是功能,如肾主水,即主管人体的水液代谢,靠肾阳的气化作用,对肺、脾、`膀胱等参与水液代谢起主导作用。而慢性肾炎主要是因感受外邪、劳倦内伤或饮食失调,使气不利,津液输布失常,导致水液潴留,泛溢于肌肤引起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等,归其到脏腑,主要是肺、脾、肾三脏,在《景岳全书、肿胀》云:“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较精辟地指导出了脾、肺、肾三脏与水肿证的关系,若肾气更虚,水邪更盛,相反,肺受邪而传入肾时,亦能引起同样结果,同时,脾肾之间若脾虚不能制水,水湿壅甚,必损其阳,故脾虚的进一步发展,必导致肾阳亦衰,如果肾阳衰微,不能温养脾土,则可使水肿更甚。因此肺、脾、肾三脏与水肿之发病,以肾为本,以肺为标,而以脾为制水之脏,实为水肿病机的关键所在,此外,水肿的病机与心、肝两脏也密切相关。
[0005]近年来,中医治疗肾脏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普遍认为,肾脏病是一种本虚标实之证,治疗方法有以扶正为主的,如补肺益肾法,健脾补肾法,滋补肝肾法等;有以扶正祛邪兼治的,如健脾渗湿法,益气活血法,温阳活血法,养阴活血法等;也有以祛邪为主的治法,如清热利湿法,活血化瘀法等,然而,现有技术处方缺乏辩证,治疗周期长,对症性不强,疗效不明显,甚至还会给患者带来副作用,增加患者痛苦。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本兼治、无副作用、安全方便的纯中药复方药物。
[0007]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前人集成经验方,根据多年的医行实践,通过对传统中药的研究,并结合辩证论证,多方收集众家之长,寻求最佳治疗方案,从祖国医学宝库中,筛选出祛风利水、清热解毒、培补脾肾、活血化瘀的天然中药,按中医理论组方,提取精华,结合传统中医技术精心配制成本发明的用于慢性肾炎的虫草芪参胶囊,其起效快、作用强、疗程短、安全性高、无明显毒副作用、用药简单,对慢性肾炎疗效确切。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的虫草芪参胶囊,其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备而得:冬虫夏草140g、黄芪1400g、丹参560g、红花560g、酸枣仁280g
所述虫草芪参胶囊的制备方法为:按照重量称取原料药备用 (I)取冬虫夏草粉碎成细粉;
(2 )取黄芪、丹参、红花、酸枣仁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后得到滤液和药渣;
(3)在步骤(2)中所得到的药渣添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得滤液;
(4)合并步骤(2)和步骤(3)的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6-1.18 (50°C)的清膏,冷却,添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 (体积分数),静置24小时,滤过,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1.40(50°C)的干浸膏,粉碎,加入步骤(1)制备的细粉混匀,干燥制成1000粒。
[0009]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0010]优选地,本发明的虫草芪参胶囊,其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备而得:
冬虫夏草100g、黄芪1000g、丹参560g、红花560g、酸枣仁280g、川芎100g、淫羊藿80g、莪术80g、附子70g、金钱草70g
突实70g、获茶70g、苍术60g、半枝莲60g、葛根60g、白扁豆50g、马齿觅50g、积壳50g、桑椹40g、凌霄花40g、百部30g、半夏30g、枸杞子30g、紫苏叶30g。
[0011]所述虫草芪参胶囊的制备方法为:按照重量称取原料药备用
(1)取冬虫夏草、莪术、附子、芡实、茯苓、苍术、枳壳、桑椹、凌霄花、百部粉碎成细粉;
(2)取剩余原料药(黄芪、丹参、红花、酸枣仁、川芎、淫羊藿、金钱草、半枝莲、葛根、白扁豆、马齿苋、半夏、枸杞子、紫苏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后得到滤液和药渣;
(3)在步骤(2)中所得到的药渣添加8倍量水,第二次煎煮1.5小时,过滤得滤液;
(4)合并步骤(2)和步骤(3)的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6-1.18 (50°C)的清膏,冷却,添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 (体积分数),静置24小时,滤过,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1.40(50°C)的干浸膏,粉碎,加入步骤(1)制备的细粉混匀,干燥制成1000粒。[0012]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0013]本发明药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泛,成本低廉,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具有祛风利水、清热解毒、培补脾肾、活血化瘀之功效,改善肾脏血流量,降低尿蛋白,延缓肾损害,有抗凝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肾功能效果,且有双向调节作用,可通过抑制或增强免疫反应、或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成功促进炎症的吸收并抑制变态反应,还可以通过抗凝血改善局部组织血液供给及软化纤维等作用,促进组织修复。对慢性肾炎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00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的虫草芪参胶囊,其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备而得:冬虫夏草140g、黄芪1400g、丹参560g、红花560g、酸枣仁280g
所述虫草芪参胶囊的制备方法为:按照重量称取原料药备用 (1)取冬虫夏草粉碎成细粉;
(2 )取黄芪、丹参、红花、酸枣仁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后得到滤液和药渣;
(3)在步骤(2)中所得到的药渣添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得滤液;
(4)合并步骤(2)和步骤(3)的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6-1.18 (50°C)的清膏,冷却,添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 (体积分数),静置24小时,滤过,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密度为1.38-1.40g/ml (50°C )的干浸膏,粉碎,加入步骤(1)制备的细粉混匀,干燥制成1000粒。
[0016]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0017]实施例2
一种虫草芪参胶囊,其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备而得:
冬虫夏草100g、黄芪1000g、丹参560g、红花560g、酸枣仁280g、川芎100g、淫羊藿80g、莪术80g、附子70g、金钱草70g
突实70g、获茶70g、苍术60g、半枝莲60g、葛根60g、白扁豆50g、马齿觅50g、积壳50g、桑椹40g、凌霄花40g、百部30g、半夏30g、枸杞子30g、紫苏叶30g。
[0018]所述虫草芪参胶囊的制备方法为:按照重量称取原料药备用
(1)取冬虫夏草、莪术、附子、芡实、茯苓、苍术、枳壳、桑椹、凌霄花、百部粉碎成细粉;
(2)取剩余原料药(黄芪、丹参、红花、酸枣仁、川芎、淫羊藿、金钱草、半枝莲、葛根、白扁豆、马齿苋、半夏、枸杞子、紫苏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后得到滤液和药渣;
(3)在步骤(2)中所得到的药渣添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得滤液;
(4)合并步骤(2)和步骤(3)的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6-1.18 (50°C)的清膏,冷却,添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 (体积分数),静置24小时,滤过,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1.40g/ml(50°C )的干浸膏,粉碎,加入步骤(1)制备的细粉混匀,干燥制成1000粒。[0019]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0020]实施例3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入院治疗患者,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2月住院及门诊慢性肾炎患者120例,男性61例,女性59例,年龄25~63岁。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40例,实施例1组40例,实施例2组40例,三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0021]诊断标准
参照1985年南京中华肾脏病学会第2届全国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0022](1)起病缓慢,病情迁延,时轻时重,肾功能逐渐减退,后期可出现贫血,电解质紊舌L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等情况。
[0023](2)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水肿及高血压等表现。
[0024](3)病情中可因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诱发急性发作,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表现,也有部分病例可有自动缓解期。
[0025]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对症内服治疗,采用强的松lmg/Kg,早晨I次顿服,连用8周,逐渐减量,有感染者,控制感染,但避免使用肾损害药物,有高血压者,选用ACEI制剂或钙拮抗剂以及优质蛋白质饮食等。
[0026]实施例1组:给予实施例1制备的虫草芪参胶囊,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四周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可给与抗生素控制感染,持续高血压者加适量降压药。
[0027]实施例2组:给予实施例2制备的虫草芪参胶囊,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四周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可给与抗生素控制感染,持续高血压者加适量降压药。
[0028]疗效标准治疗3个疗程:按照1996年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显效:水肿、腰酸、尿少、肢倦症状消失,尿蛋白定性阴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00mg,高倍镜下尿红细胞消失,肾功能正常。
[0029]有效:水肿、腰酸、尿少、肢倦症状明显减轻,尿蛋白定性持续下降> 50%,高倍镜下尿红细胞少量,肾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0030]无效:症状无减轻,尿蛋白定性下降< 50%。
[0031]临床疗效统计数据见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虫草芪参胶囊,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备而得: 冬虫夏草140g、黄芪1400g、丹参560g、红花560g、酸枣仁280g。
2.权利要求1所述虫草芪参胶囊的制备方法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重量称取原料药备用, (I)取冬虫夏草粉碎成细粉; (2 )取黄芪、丹参、红花、酸枣仁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后得到滤液和药渣; (3)在步骤(2)中所得到的药渣添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得滤液; (4)合并步骤(2)和步骤(3)的滤液,浓缩成密度为1.16-1.18g/ml的清膏,冷却,添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密度为1.38-1.40g/ml的干浸膏,粉碎,加入步骤(1)制备的细粉混匀,造粒。
3.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草芪参胶囊,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备而得: 冬虫夏草100g、黄芪1000g、丹参560g、红花560g、酸枣仁280g、川芎100g、淫羊藿80g、莪术80g、附子70g、金钱草70g 突实70g、获茶70g、苍术60g、半枝莲60g、葛根60g、白扁豆50g、马齿觅50g、积壳50g、桑椹40g、凌霄花40g、百部30g、半夏30g、枸杞子30g、紫苏叶30g。
4.权利要求3所述虫草芪参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的制备方法为:按照重量称取原料药备用, (1)取冬虫夏草、莪术、附子、芡实、茯苓、苍术、枳壳、桑椹、凌霄花、百部粉碎成细粉; (2)取剩余原料药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后得到滤液和药渣; (3)在步骤(2)中所得到的药渣添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得滤液; (4)合并步骤(2)和步骤(3)的滤液,浓缩成密度为1.16-1.18g/ml的清膏,冷却,添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密度为1.38-1.40g/ml的干浸膏,粉碎,加入步骤(1)制备的细粉混匀,造粒。
5.权利要求1-4所述胶囊在用于慢性肾炎中的用途。
【文档编号】A61K9/48GK103638136SQ201310710323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2日
【发明者】林凡友 申请人:林凡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