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婴幼儿动脉灌注针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幼儿动脉灌注针头,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减轻先天性心脏病对成长机体的不利影响,此类患者的外科手术时机正在逐渐提前,婴幼儿心脏手术和新生儿先心病矫治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心脏外科的主流手术,但是国内相关体外循环耗材仍然处于落后状态,目前使用的心肌保护灌注装置大多选用以成人灌注装置为基础的小型灌注针头,对于婴幼儿患者此类装置不仅操作不便而且影响手术操作。为了满足小婴儿心脏手术需要,部分医院采用静脉套管针临时制作一次性使用的婴幼儿主动脉根部灌注针头,由于种种原因常常发生灌注压力过高、主动脉后壁损伤、灌注不良、术后排气不畅等潜在并发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婴幼儿动脉灌注针头,它不仅可以满足新生儿及婴幼儿细小主动脉置管灌注的需求,而且能够避免针芯对婴幼儿动脉后壁的损伤和对手术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排气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幼儿动脉灌注针头,它包括套管、针芯、封闭帽和插入固定片,针芯插装在套管内,套管的两端开口,一端为尖端注液口,另一端为注射器连接口,封闭帽塞在注射器连接口上,套管的尖端注液口的端部处开有排气侧孔,插入固定片套装在套管的尖端注液口端的外壁上。进一步,所述的排气侧孔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对称地开在套管的尖端注液口的端部处。进一步,所述的插入固定片上开有若干固定缝合线的凹槽。进一步,所述的插入固定片与套管制成一体结构。进一步,所述的针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进一步,所述的套管由医用级聚氯乙烯材料制成。进一步,所述的套管的内径为0.8mm-l.0mm。更进一步,所述的封闭帽由医用级聚氯乙烯材料制成。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连同针芯刺入主动脉根部,刺入深度受插入固定片的限制,从而避免了针尖损伤主动脉后壁的危险,缝在主动脉壁上的荷包线绕过插入固定片的凹槽将本实用新型牢固固定在主动脉壁上,拔除针芯后主动脉内的血液会流出套管的注射器连接口,心肌保护液灌注管与此注射器连接口迅速相连,排除接口气体后,心肌保护液经手术台下的驱动泵挤压到手术台上,流经套管后将到达尖端注液口,一次进入主动脉根部、左右冠状动脉,达到心脏停跳、心肌保护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婴幼J L动脉灌注针头具有体积小、质地柔软、灌注角度任意可调、对主动脉后壁无损伤的特点,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从新生儿、婴幼儿到20Kg的儿童手术的需要。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心肌保护液灌注前方便置入,同时避免主动脉后壁损伤、不影响术野、提高灌注效果、改善排气。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幼儿动脉灌注针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入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幼儿动脉灌注针头的使用示意图;图4为图2的左视图;图3和图4中,5为右冠状动脉,6为主动脉瓣,7为左冠状动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婴幼儿动脉灌注针头,它包括套管1、针芯2、封闭帽3和插入固定片4,针芯2插装在套管I内,套管I的两端开口,一端为尖端注液口 1-1,另一端为注射器连接口 1-2,封闭帽3塞在注射器连接口 1-2上,套管I的尖端注液口 1-1的端部处开有排气侧孔1-3,插入固定片4套装在套管I的尖端注液口端的外壁上。排气侧孔1-3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对称地开在套管I的尖端注液口 1-1的端部处。插入固定片4与套管I制成一体结构。如图1、2所述,插入固定片4上开有若干固定缝合线的凹槽4-1。
针芯2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套管I由医用级聚氯乙烯材料制成。套管I 的内径为 0.8mm"1.0mm。封闭帽3由医用级聚氯乙烯材料制成。套管I强度适度,弯曲90°时不形成折角而闭塞,套管I可做成2种型号:16G和18G,分别对应的插入固定片4离尖端注液口 1-1的距离为7mm和5mm。针芯2总长度优先选用70臟,套管I总长度优先选用55臟,排气侧孔1-3的直径优先选用0.8mm。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如下:心脏手术建立体外循环后,准备阻断升主动脉前,将本实用新型插入主动脉前壁事先缝好的荷包线圈内,确保针芯2置入主动脉内后,荷包线固定套管I于主动脉前壁,拔除针芯2,迅速连接心肌保护液灌注管,充分排气后,阻断升主动脉,开始灌注心肌保护液,缓慢灌注心肌保护液,观察冠状静脉窦回流情况,直到获得满意的心肌停搏效果,停止心肌保护液灌注,术中可以根据手术需要决定是否保留本实用新型于主动脉前壁,如果拔除,需要在开放升主动脉强重新插入本实用新型,方法同前。经本实用新型排出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根部的气体后,放开开放主动脉阻断钳,否则排气不充分,气体将进入冠状动脉,心脏恢复跳动后该灌注针头可以将左心系统残留的微小气泡通过排气侧孔有效主动排出主动脉根部,从而避免大脑等重要脏器发生微气栓的危险。根据套管I内压力监测情况及心脏停搏效果综合判定心肌保护液灌注,如果灌注管监测压力过高,需要适当调整本实用新型的位置保证灌注头细管顺畅,心肌保护液灌注效果更佳;如果压力过低或冠状静脉窦回流不畅,则需要考虑心肌保护液漏液的可能,查找原因或切开主动脉行冠状动脉直视灌注。如图3所示,婴幼儿心脏手术中,行心肌保护液灌注时,保护液经由荷包线固定在主动脉壁上的本实用新型注入主动脉根部,张开的主动脉瓣将阻止心肌保护液返流入左心室,从而沿箭头方向进入左右冠状动脉,灌注心肌保护液期间确保灌注细管顺畅、无扭曲,灌注期间持续监测心肌保护液灌注压力。如图4所示,开放升主动脉,心脏恢复血供、恢复自主跳动早期,血液中的微小气泡将通过根部的排气侧孔1-3排出。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婴幼儿动脉灌注针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套管(I)、针芯(2)、封闭帽(3)和插入固定片(4),针芯(2)插装在套管(I)内,套管(I)的两端开口,一端为尖端注液口(1-1),另一端为注射器连接口(1-2),封闭帽(3)塞在注射器连接口(1-2)上,套管(I)的尖端注液口(1-1)的端部处开有排气侧孔(1-3),插入固定片(4)套装在套管(I)的尖端注液口端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动脉灌注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侧孔(1-3)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对称地开在套管(I)的尖端注液口(ι-1)的端部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动脉灌注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入固定片(4)上开有若干固定缝合线的凹槽(4-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婴幼儿动脉灌注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入固定片(4)与套管(I)制成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婴幼儿动脉灌注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芯(2)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婴幼儿动脉灌注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I)由医用级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婴幼儿动脉灌注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I)的内径为0.8mm l.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婴幼儿动脉灌注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闭帽(3)由医用级 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幼儿动脉灌注针头,它包括套管、针芯、封闭帽和插入固定片,针芯插装在套管内,套管的两端开口,一端为尖端注液口,另一端为注射器连接口,封闭帽塞在注射器连接口上,套管的尖端注液口的端部处开有排气侧孔,插入固定片套装在套管的尖端注液口端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满足新生儿及婴幼儿细小主动脉置管灌注的需求,而且能够避免针芯对婴幼儿动脉后壁的损伤和对手术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排气效果。
文档编号A61M5/158GK203075346SQ201320021920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6日
发明者赵举, 龙村, 贡忠良 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