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神经内科手指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神经内科手指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上,有些中风或偏瘫病人落下的后遗症是手臂瘫痪不能正常使用,现在一般是通过电子生物反馈仪来对其进行治疗。电子生物反馈仪在治疗时通过导线连接有多个电极片,通过电极片与病人的手臂皮肤接触,接触电源后对手臂形成刺激,促使手臂运动,这种方法只能对病人的手臂和下肢有效,不能对病人的手指形成很好的治疗。尤其在脑中风后,手指的屈肌张力增高,造成握固不牢,屈伸障碍,容易手指活动不灵活或是呈弯曲状而造成残疾,从而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这样需要对病人的手指不断的进行弯曲伸直锻炼以达到康复的目的,但此操作过程一般为家人或医护人员不断的对其进行屈伸,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难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负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病人可自行操作,训练效果好,能提高治疗效果,能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的神经内科手指康复训练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神经内科手指康复训练器,包括五个用于放置手指的套体,其特征在于:每个套体的外侧设有气囊式按摩套,所述气囊式按摩套均通过充气管与气泵连接,所述充气管上设有放气开关,所述套体内设有电极片,所述电极片通过导线与脉冲式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套体内设有两个以上电极片。所述气泵为脚踏式气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病人可自行操作,训练效果好,能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体;2、气囊式按摩套;3、充气管;4、气泵;5、放气开关;6、电极片;7、导线;8、脉冲式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神经内科手指康复训练器,包括五个用于放置手指的套体1,每个套体I的外侧设有气囊式按摩套2,所述气囊式按摩套2均通过充气管3与气泵4连接,所述充气管3上设有放气开关5,所述套体I内设有电极片6,所述电极片6通过导线7与脉冲式电源8连接。所述套体I内设有两个以上电极片6。通过多个电极片6可对手指进行刺激,促使手指被动锻炼,提高了治疗效果。所述气泵4为脚踏式气泵。这样方便病人自己通过脚踏进行充气,使用简单方便,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使用时,先将手指伸入套体I内,然后通过脚踏气泵4通过充气管对气囊式按摩套2进行充气,从而使手指伸直,并通过放气开关5可实现对气囊式按摩套2的充气和放气,使病人的手指不断的进行弯曲和伸直训练,当然,也可以同时打开脉冲式电源8,通过电极片6刺激手指被动锻炼,提高了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病人可自行操作,训练效果好,能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权利要求1.神经内科手指康复训练器,包括五个用于放置手指的套体(1),其特征在于:每个套体(I)的外侧设有气囊式按摩套(2),所述气囊式按摩套(2)均通过充气管(3)与气泵(4)连接,所述充气管(3)上均设有放气开关(5),所述套体(I)内设有电极片(6),所述电极片(6)通过导线(7)与脉冲式电源(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手指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4)为脚踏式气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神经内科手指康复训练器,包括五个用于放置手指的套体,每个套体的外侧设有气囊式按摩套,所述气囊式按摩套均通过充气管与气泵连接,所述充气管上设有放气开关,所述套体内设有电极片,所述电极片通过导线与脉冲式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病人可自行操作,训练效果好,能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文档编号A61H1/02GK203017328SQ20132003277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2日
发明者赵颖 申请人: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