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排气止液滴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27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排气止液滴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输液器具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排气止液滴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滴斗的主要功能是观察液滴和液体的充注情况,功能单一,输液管路中容易夹带有空气,从而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输液结束以后,如果不能及时压下调节器和拔除针头,会产生回血现象,严重的可能会发生空气进入人体的严重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排气止液滴斗,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自动排气止液滴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滴斗本体、透气阻水膜、透水阻气膜和下密封盖,滴斗本体的上端设有进液管,滴斗本体的下端设有导液管,滴斗本体的侧壁下端向下延伸与所述下密封盖的上部连接形成排气止液腔,下密封盖的下端设置有排液管,滴斗本体下端的延伸段的上部设置有排气口 ;所述透气阻水膜设置在排气止液腔的上部,所述透水阻气膜设置在排气止液腔的下部,所述滴斗本体的导液管下部延伸到透气阻水膜与透水阻气膜之间的腔体内,所述滴斗本体延伸段的排气口设置在透气阻水膜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药液经进液管进入滴斗后,由导液管流到透水阻气膜上,药液透过透水阻气膜由下密封盖的排液口流出,通过透水阻气膜将水、气分离,阻止气体进入排液口,使排液管流出的药液中始终没有空气。同时排气止液腔的空气经过透气阻水膜进入滴斗下端延伸段的上部的排气口向外排出,从而实现了在不漏水的前提下自动有效地排出空气。当输液结束时,在没有重力的情况下,由于透水阻气膜的功能阻止了空气的进入,使药液残留部分密封在透水阻气膜之下,实现输液的自动停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地将输液过程中的气、液分离,同时避免输液结束后出现回血现象。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滴斗本体1、透气阻水膜2、透水阻气膜3和下密封盖4组成。滴斗本体I的上端设有进液管5,滴斗本体I的下端设有导液管6,滴斗本体I的侧壁下端向下延伸与所述下密封盖4的上部连接形成排气止液腔9,下密封盖4的下端设置有排液管7,滴斗本体I下端的延伸段的上部设置有排气口 8。 透气阻水膜2设置在排气止液腔9的上部,所述透水阻气膜3设置在排气止液腔9的下部,所述滴斗本体I的导液管6下部延伸到透气阻水膜2与透水阻气膜3之间的腔体内,所述滴斗本 体I延伸段的排气口 8设置在透气阻水膜2的上方。
权利要求1.自动排气止液滴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滴斗本体、透气阻水膜、透水阻气膜和下密封盖,滴斗本体的上端设有进液管,滴斗本体的下端设有导液管,滴斗本体的侧壁下端向下延伸与所述下密封盖的上部连接形成排气止液腔,下密封盖的下端设置有排液管,滴斗本体下端的延伸段的上部设置有排气口 ;所述透气阻水膜设置在排气止液腔的上部,所述透水阻气膜设置在排气止液腔的下部,所述滴斗本体的导液管下部延伸到透气阻水膜与透水阻气膜之间的腔体内,所述滴斗 本体延伸段的排气口设置在透气阻水膜的上方。
专利摘要自动排气止液滴斗,涉及医用输液器具领域。包括滴斗本体、透气阻水膜、透水阻气膜和下密封盖,滴斗本体的侧壁下端向下延伸与所述下密封盖的上部连接形成排气止液腔,下密封盖的下端设置有排液管,滴斗本体下端的延伸段的上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透气阻水膜设置在排气止液腔的上部,所述透水阻气膜设置在排气止液腔的下部,所述滴斗本体的导液管下部延伸到透气阻水膜与透水阻气膜之间的腔体内,所述滴斗本体延伸段的排气口设置在透气阻水膜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地将输液过程中的气、液分离,同时避免输液结束后出现回血现象。
文档编号A61M5/14GK203107833SQ20132010084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6日
发明者陆永会 申请人:陆永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