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引流医用海绵与外科支具一体化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0171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负压引流医用海绵与外科支具一体化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外科手术之后对创面进行负压引流的同时也能对肢体进行有效的外固定的负压引流医用海绵与外科支具一体
化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经常会遇到手术后针对创面实施负压引流与肢体固定必须同时进行的情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两种情况容易发生矛盾,不能同时完成,主要表现为:在创面上,安装负压医用海绵之后,再安装外固定支具,由于支具为非透明材料制成,因此观察不到创面的异常变化;如医生需要观察患者创面情况,必须拆开支具,而且医用海绵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失效,需要经常更换失效的医用海绵。拆支具时引起肢体松动,容易造成外固定失效;若先安装外固定支具,那么在隔着支具的情况下,负压医用海绵就难以在外科创面上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外科手术之后对创面进行负压引流的同时也能对肢体进行有效的外固定的负压引流医用海绵与外科支具一体化组合装置。所述的负压引流医用海绵与外科支具一体化组合装置,包括支具,所述的支具上配合设置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孔上套接一圈医用海绵外套坐垫,医用海绵外套设置在医用海绵外套坐垫 上,所述的医用海绵外套内设置与其紧密连接的医用海绵,医用海绵与医用海绵外套的外表面相平,并由医用半透性粘贴薄膜固定。所述的负压引流医用海绵与外科支具一体化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孔为椭圆形结构。所述的负压引流医用海绵与外科支具一体化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医用海绵外套的内圈形状、大小与医用海绵形状、大小相吻合,医用海绵外套与医用海绵紧密配合连接。所述的负压引流医用海绵与外科支具一体化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医用海绵内穿插设置与其一体成型的引流管。所述的负压引流医用海绵与外科支具一体化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医用海绵外套坐垫与医用海绵外套一体成型。所述的负压引流医用海绵与外科支具一体化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具为分体结构,由两块或两块以上支具部件配合连接构成。上述的负压引流医用海绵与外科支具一体化组合装置,包括支具,所述的支具上配合设置安装孔,安装孔上套接一圈医用海绵外套坐垫,医用海绵外套设置在医用海绵外套坐垫上,所述的医用海绵外套内设置与其紧密连接的医用海绵,医用海绵与医用海绵外套的外表面相平,并由医用半透性粘贴薄膜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具上设置安装孔,在安装孔上依次装上医用海绵外套坐垫、医用海绵外套及医用海绵,在操作过程中,可以直接打开医用海绵,进行创面观察并及时更换医用海绵,避免了每次操作时都要拆开支具,引起肢体松动而造成外固定失效,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推广应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海绵外套和医用海绵一体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具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_支具,101- 安装孔,102-支具部件,2-医用海绵外套坐垫,3-医用海绵外套,4-医用海绵,5-医用半透性粘贴薄膜,6-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如图1-3所示,负压引流医用海绵与外科支具一体化组合装置,用于外科手术之后对创面进行负压引流和外固定用,它包括支具1,所述的支具I上配合设置安装孔101,安装孔101上套接一圈医用海绵外套坐垫2,医用海绵外套3设置在医用海绵外套坐垫2上,所述的医用海绵外套3内设置与其紧密连接的医用海绵4,医用海绵4与医用海绵外套3的外表面相平,并由医用半透性粘贴薄膜5将两者固定,使整个组合装置形成密封体系。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孔101为椭圆形结构、方形结构或其他类似的结构,本实用新型选用椭圆形结构,医用海绵外套坐垫2大小、形状与安装孔101大小、形状相匹配,安装在安装孔101孔沿上,再将医用海绵外套3套在医用海绵外套坐垫2上,最后将医用海绵4塞入医用海绵外套3内,所述的医用海绵外套3的内圈形状、大小与医用海绵4形状、大小相吻合,医用海绵外套3与医用海绵4紧密配合连接,再将医用海绵4的表面修整,使其与医用海绵外套3的外表面相平,再用医用半透性粘贴薄膜5将两者固定,形成密封体系,并在医用海绵4内穿插设置与其一体成型的引流管6,方便引流用。如图2所示,为了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海绵外套坐垫2与医用海绵外套3可以一体成型。如图3所示,为了拆装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支具I可以设置为一体结构,也可以设为分体结构,由两块或两块以上支具部件102配合连接构成,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为插槽连接、通过粘结剂粘接并锁定。实施例:负压引流医用海绵与外科支具组合装置在下肢创面中的应用将下肢支具套入手术后的下肢,在支具I上与外科创面相对应的位置坐好标记,然后取下支具1,在支具I上挖出一个比医用海绵外套3略大的安装孔101,用无菌纱布将外科创面拭干,在创面边缘健康的皮肤上放置医用海绵外套坐垫2,把医用海绵外套3放在医用海绵外套底垫2上,用胶水涂在医用海绵外套坐垫2与医用海绵外套3之间及医用海绵外套坐垫2与皮肤之间的间隙,待胶水凝固后,再次把支具I放回患肢,使医用海绵外套3刚好从支具I上的安装孔101穿上。用泡沫填缝剂填充支具I与下肢皮肤之间的间隙,待填缝剂凝固,把医用海绵4放入医用海绵外套3,轻轻下压医用海绵4,使医用海绵4与创面达到均匀接触,再修整医用海绵4,使之与医用海绵外套3平齐,再在医用海绵4表面上贴上一张面积稍大于医用海绵外套3的医用半透性粘贴薄膜5,整个装置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再将医用海绵4上的引流管6接上负压管,调节到适当的负压值,负压引流医用海绵就可以正常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引流,医用海绵4可能会失效而需要更换,先断开负压器与引流管6的连接,将医用海绵4表面的医用半透性粘贴薄膜5撕开,取出失效的医用海绵4,再把另一块同一型号的医用海绵4放入医用海绵外套3,当医用海绵4接触到创面后,重复以上方法修整医用海绵4,使之与医用海绵外套3平齐,再贴上一张医用半透性粘贴薄膜5,引流管6再次接负压器,即可重新开始引流工作。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引流医用海绵与外科支具一体化组合装置的阐述,本技术领域的人员都可以看出,本实用新 型仅以下肢支具为例,实际上,本实用新型的支具组合装置同样可以适应于全身各个部位,而且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应当指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这些变型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负压引流医用海绵与外科支具一体化组合装置,包括支具(I),所述的支具(I)上配合设置安装孔(10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孔(101)上套接一圈医用海绵外套坐垫(2),医用海绵外套(3)设置在医用海绵外套坐垫(2)上,所述的医用海绵外套(3)内设置与其紧密连接的医用海绵(4),医用海绵(4)与医用海绵外套(3)的外表面相平,并由医用半透性粘贴薄膜(5)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医用海绵与外科支具一体化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孔(101)为椭圆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医用海绵与外科支具一体化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医用海绵外套(3)的内圈形状、大小与医用海绵(4)形状、大小相吻合,医用海绵外套(3)与医用海绵(4)紧密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医用海绵与外科支具一体化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医用海绵(4)内穿插设置与其一体成型的引流管(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医用海绵与外科支具一体化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医用海绵外套坐垫(2)与医用海绵外套(3) —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医用海绵与外科支具一体化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具(I)为分体结 构,由两块或两块以上支具部件(102)配合连接构成。
专利摘要负压引流医用海绵与外科支具一体化组合装置,属于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支具,所述的支具上配合设置安装孔,安装孔上套接一圈医用海绵外套坐垫,医用海绵外套设置在医用海绵外套坐垫上,所述的医用海绵外套内设置与其紧密连接的医用海绵,医用海绵与医用海绵外套的外表面相平,并由医用半透性粘贴薄膜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具上设置安装孔,在安装孔上依次装上医用海绵外套坐垫、医用海绵外套及医用海绵,在操作过程中,可以直接打开医用海绵,进行创面观察并及时更换医用海绵,避免了每次操作时都要拆开支具,引起肢体松动而造成外固定失效,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61F5/05GK203154564SQ201320122078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8日
发明者张 杰 申请人:张 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