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玻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0228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药用玻璃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进一步加工各类医药卫生用安瓿、药瓶的药用玻璃管。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用于加工药用包装小瓶和安瓿的药用玻璃管如图1所示,均为两头开口的玻璃管,其机械强度相对较差,玻璃管的两头非常容易破碎并造成伤害,另外在运输、仓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因其两端开口,也易受到环境影响,防尘、防水性差,易造成玻璃管内污染,影响其下一步的加工使用。因此,现有药用玻璃管的包装及运输要求极为严格,这造成其包装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管端口强度并减少管内污染,便于后序加工操作的药用玻璃管。本实用新型所述药用玻璃管,包括玻璃管体,所述玻璃管体具有至少一个封口的端部,且玻璃管体上设有出气孔。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玻璃管体的顶端及底端均封口。这可有效增强玻璃管机械强度,并避免运输污染。为进一步节省玻璃管制作步骤,并方便药用玻璃管在制瓶加工工序中的操作使用,所述玻璃管体可具有封口的顶端和敞开的底端。
为减少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的管口破损问题,并进一步提高玻璃管管口强度,所述玻璃管体的敞开的底端为精切圆口。此外,为了使制瓶加工工序中可能产生的热气顺利排出,避免炸管,同时方便加工,所述出气孔设置在玻璃管体顶端的封口面上。对于两端均封口的玻璃管,可在其两端的封口面上均设置出气孔,即出气孔分别设置在玻璃管体的顶端和底端的封口面上,以避免制瓶加工过程中误操作,弄错顶、底端,出现炸管。本实用新型采用端部封口配合气孔设置,一方面增强了玻璃管的抗震机械强度,大大减少了玻璃管在运输、使用过程中的破碎,减少了玻璃管在运输、仓储过程中的污染,有效的控制异物进入管内,保证了玻璃管内壁的清洁;另一方面也保持了玻璃管在后续制瓶工序中的正常使用。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药用玻璃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顶端封口开孔的形式,其包括玻璃管体I,玻璃管体I具有封口的顶端2和敞开的底端3,在顶端2的封口面位置上设有出气孔4,敞开的底端3为精切圆口。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两端封口开孔形式,其包括玻璃管体I,玻璃管体I具有封口的顶端2和底端3,分别在该两端的封口面上设有出气孔4。本实用新型可采用现有的两端开口的成型玻璃管来加工制成。具体步骤包括:1、先将成型玻璃管一端熔接封口 ;2、然后在已封口的玻璃管端面进行打孔。打孔的方法可以是火焰打孔、激光打孔或钢针火焰打孔中的任意一种;3、也可以对玻璃管的另一端进行同步操作,实现玻璃管两端封口并在两端封口面上打孑 L。
权利要求1.一种药用玻璃管,包括玻璃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体具有至少一个封口的端部,且玻璃管体上设有出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玻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体具有封口的顶端和敞开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用玻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体的底端为精切圆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玻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体的顶端及底端均封□。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药用玻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设置在玻璃管体顶端的封口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用玻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分别设置在玻璃管体的顶端及底端的封口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玻璃管端口强度并减少管内污染,便于后序加工操作的药用玻璃管,其包括玻璃管体,所述玻璃管体具有至少一个封口的端部,且玻璃管体上设有出气孔。本实用新型采用端部封口配合气孔设置,可有效增强玻璃管的抗震机械强度,减少了玻璃管在运输、仓储过程中的污染,保持了玻璃管在后续制瓶工序中的正常使用。
文档编号A61J1/00GK203089877SQ20132012375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9日
发明者刘侃侃 申请人:丹阳双峰玻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