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光照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0406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光照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光照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皮肤或其他疾病需要光治疗时,一般采用的设备体积都较大,并且在进行光治疗时,首先,其是将治疗设备放在患者眼前,然后对患者发射出治疗光,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带上挡光镜,以免灼伤眼睛,该种治疗方式显然存在不安全的问题;其次,现有的光治疗方式的光的传输方向是固定的,治疗的面积也是固定的,因此,其采用的治疗方式较为死板,无法很好地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光治疗,而且这样的治疗方式也较为浪费成本。因此,设计出一种体积轻巧、治疗方式灵活,且安全性高的光治疗装置,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光照治疗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的光治疗设备体积较大、治疗方式存在安全隐患、且无法灵活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治疗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便携式光照治疗装置,包括可固定人体任意部位上的照射装置,以及通过光纤与该照射装置连接的光发生器。具体地说,所述照射装置包括一个以上且均与光纤连接的光照射器。作为优选,所 述光纤为紫外光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便于携带。(2)本实用新型设有多个可固定或粘贴于物体任意部位上的光照射器,其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固定或粘贴于布料或其它材料上,然后穿戴到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通过光发生器发出光,然后通过光纤传输到光照射器上,即可由光照射器射向人体患病的部位,直接对其进行治疗,而非像现有的技术手段那样,无论治疗哪个部位,通通将设备放到患者眼前,然后再发出治疗光对患者进行光治疗,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灵活治疗的特点,而且其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3)本实用新型中的治疗仪发出的治疗光为紫外光,而光纤优选为紫外光纤,众所周知,紫外光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根据同性原则,光纤采用紫外光纤可以很好地将用于治疗的紫外光进行传输,从而确保了治疗的效果。(4)本实用新型性价比高,成本低廉,且便于制造生产,因此,其适于推广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0016]1-光发生器,2-光纤,3-光照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光发生器1、光纤2以及照射装置,光发生器用于发射治疗光,光纤用于传输该治疗光,而照射装置则将接收到的治疗光向患者发射,光纤可为任意传输治疗光的光纤,而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光纤为紫外光纤。具体地说,照射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光照射器3,所有的光照射器均与光纤连接,这些光照射器可以固定或是粘贴于布料的任意部位上,然后将布料制成背心或裤子,然后穿戴到人体身上,便可以利用光发生器发射的治疗光对患者某个部位进行治疗。本实施例以将光照射器编织或粘贴于背心布料上为例,讲述如何使用该治疗装置的使用过程:使用者穿上粘贴有光照射器的背心,然后启动光发生器,该光发生器发射的治疗光通过光纤传输到光照射器上,多个光照射器集中向人体背部发射治疗光,便可对其进行治疗。此外,为进一步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更佳,其也可以再在背心上安装一个光传感器,以便实时检测人体与照射器之间的治疗光的强度和温度,从而可以及时更改光发生器的照射强度以及照射单位,进而调整治疗的强度,并调节光照的强度。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便携式光照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固定于人体任意部位上的照射装置,以及通过光纤(2 )与该照射装置连接的光发生器(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光照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射装置包括一个以上且均与光纤(2)连接的光照射器(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光照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2)为紫外光纤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光照治疗装置,解决现有的光治疗设备体积较大、治疗方式存在安全隐患、且无法灵活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治疗的问题。该治疗装置,包括可固定或粘贴于物体任意部位上的照射装置,以及通过光纤与该照射装置连接的光发生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成本低廉,安全性高,且治疗效果显著,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很高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A61N5/06GK203123363SQ20132012736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5日
发明者李彤 申请人:四川旭康医疗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