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及一种胃冲洗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及一种胃冲洗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非腐蚀性毒物中毒,如有机磷、安眠药、重金属及生物碱中毒等症状的病例成为临床常见病例,此症状的临床急救处理方法一般是对胃部进行反复冲洗,以清除自服或误服的毒物来实现救治。现在大部分的临床胃冲洗操作是通过置入胃管,然后接上灌输装置,通过灌输装置和胃管将冲洗液灌入胃内。然后将灌输装置从胃管上取下(此时胃管留置于胃内),再将负压吸引装置接到胃管上,将胃的内容物抽出。反复更换吸引装置和灌输装置与胃管的连接操作,从而实现多次胃冲洗,一般等到洗出液透明无药味判断为清洗完毕。在反复更换吸引装置和灌输装置与胃管的连接操作过程中,延长了胃冲洗时间,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同时医护人员的操作也很繁琐。为此,申请号为201120070236.4,名称为一种可实现多次胃冲洗用辅助装置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装置,由负压吸引装置接头、冲洗装置接头、胃管接头、导管、三通、流速调节器组成。通过控制各支路流速调节器的闭合来选取所需支路的使用,并能控制抽、灌流速,从而实现多次胃冲洗功能来改善胃冲洗过程中的繁琐过程,一方面可以缩短胃冲洗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操作繁琐性。但是此装置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反复关闭或调节至少两个流速调节器,而且还需要人为确认在灌入冲洗液时,吸出内容物的支路为断流状态;而当处于吸出内容物时,灌入冲洗液的支路为断流状态。 如此反复的调节确认,还是需要医护人员进行繁琐的操作。如果不小心还会造成操作失误,使吸引装置和灌输装置直接连通。另外,现有的流速调节器绝大部分没有对滚轮进行位置锁定的结构,虽然有些专利中有带锁定滚轮结构的流速调节器,但是因结构复杂,成本过高,操作繁琐等原因,无法在生产或在临床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一种更方便医患使用的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包括壳体和滚轮,壳体的两端设有用于导管穿过的过孔,壳体的两侧设有外侧壁,两个外侧壁上分别设有滑槽;所述的壳体还包括两个并列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的底壁;所述的滚轮包括同轴连接的两个圆柱体,滚轮的两侧分别伸出滚轴,滚轴分别设于所述的外侧壁的滑槽内,滚轴在滑槽内滚动或滑动。本方案是在现有通用的输液用流速调节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现有的流速调节器只能穿过一根导管并进行单向调节,在胃清洗操作中需要反复分别进行调节,操作繁琐,耗费时间长,有时还可能导致误操作。而本方案的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可以同时穿过两根导管,并进行互锁式调节,即滚动滚轮时,可以同时调节两根导管内的流速,因为底壁的倾斜方向相反,所以一根为调高另一根为调低,调到适当位置时一根为断流状态,一根为流通状态,达到互锁的目的。所以本方案可以在一次操作中同时调节两根导管内的流速状态,省去一次操作动作,操作简单,方便医患的使用,且可以避免误操作。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圆柱体的圆周上设有齿牙,以增加圆柱体与导管之间的摩擦力,使滚轮定位更加牢固。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两个底壁之间设有隔板,以使两根导管分隔开来,防止两根导管交叉或错位而影响导管内液体的流动。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底壁分别包括一倾斜段和一水平段,倾斜段和水平段在两个底壁上的布置顺序相反,两个倾斜段的倾斜方向相反。当滚轮在倾斜段滚动时,导管内的流速逐渐变化;当滚轮在水平段滚动时,导管内的流速为零,即处于断流状态。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两个水平段在壳体的中部形成一个平台,即滚轮可以同时处在两个水平段上,使两根导管内的流速同时为零,即同时处于断流状态。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外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翻转件,外侧壁上还设有卡位;翻转件上设有摩擦部和卡扣,摩擦部贴紧上述的圆柱体,卡扣卡在卡位上。通过摩擦部可以对圆柱体进行锁定,防止滚轮因为误碰等原因产生移位而影响流速。此结构中翻转件最好为透明材料制成,以方便观察滚轮的位置。另外,卡扣可以依靠材料自身的弹性变形卡在卡位上。此结构只需要在现有的通用的医用流速调节器上进行改进即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卡扣滑动或转动连接在翻转件上,卡扣滑动或转动后卡在卡位上。这样即使卡扣材料本身没有弹性,也可以满足功能要求。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外侧壁上的滑槽内设有齿条,上述的滚轮两侧的滚轴上设有齿轮,齿条与齿轮啮合。借助齿条与齿轮的啮合,使滚轮的定位更加准确牢固。一种胃冲洗用辅助装置,包括三通接头、导管和上述的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三通接头的三个接口依次连接有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其中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穿过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且分别夹在底壁和圆柱体之间。本方案避免了胃冲洗过程中反复更换吸引装置、灌输装置与胃管连接的繁琐操作,而且通过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可以减少操作动作,节省成本,避免误操作。上述的第一导管连接有负压吸引装置接头,上述的第二导管连接有冲洗装置接头;上述的第三导管连接有胃管接头。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一次操作滚轮过程中,可以同时调节两根导管内的流速状态,省去一次操作动作,操作简单,方便医患的使用,且可以有效避免误操作,滚轮的定位更加准确、牢固。
图1为实施例1中滚轮位于下段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 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0024]图3为图1中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CC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中滚轮位于中段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DD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中滚轮位于上段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EE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2中流速调节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3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此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实施例1: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一种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包括壳体I和滚轮2,壳体I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底壁11、两个外侧壁12,其中外侧壁12上分别设有滑槽13。如图2所示,滚轮2包括同轴连接的两个圆柱体21,滚轮2的两侧分别伸出滚轴22,滚轴22分别设于滑槽13内。如图3和图4所示,底壁11分别包括一倾斜段111和一水平段112,倾斜段111和水平段112在两个底壁11上的布置顺序相反,两个倾斜段111的倾斜方向相反;两个水平段112在在壳体的中段形成一个平台。如图2、如3和图4所示,当滚轮2处于下段时,左侧的圆柱体21处于倾斜段111上方,左侧的导管4内处于流通状态;而右侧的圆柱体21处于水平段112的上方,右侧的导管4内处于断流状态。如图5和图6所示,当滚轮2处于中段时,左侧和右侧的圆柱体21都处于水平段112的上方,左侧和右侧的导管4内同时处于断流状态。如图7和图8所示,当滚轮2处于上段时,左侧的圆柱体21处于水平段112的上方,左侧的导管4内处于断流状态;而右侧的圆柱体21处于倾斜段111的上方,右侧的导管4内处于流通状态。本实施例中圆柱体21的外圆周上设有齿牙(图中未示出),以增加圆柱体21与导管4之间的摩擦力,使滚轮2定位更加牢固。如图1所不,本实施例中两个底壁11之间设有隔板14,以使两根导管4分隔开来,防止两根导管4交叉或错位。本实施例可以同时穿过两根导管4,并进行互锁式调节,即滚动滚轮2时,可以同时调节两根导管4内的流速,且一根为调高另一根为调低,调到上段或下段位置时一根为断流状态,一根为流通状态,达到互锁的目的。[0045]本实施例可以在一次操作中同时调节两根导管4内的流速状态,省去一次操作动作,操作简单,方便医患的使用,且可以避免误操作。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方案。如图9所示,外侧壁12的上设有转销15和卡销16,翻转件8的一端可绕着转销15转动。翻转件8的另一端设有卡勾81,卡勾81依靠材料本身的弹性可以卡在卡销16上。翻转件8上在对应圆柱体21滚动行程的位置上设有摩擦部。当需要对滚轮2进行调节时,将翻转件8翻开,使滚轮2露出来,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调节;当调节完毕后,需要对滚轮2进行锁定时,将翻转件8扣合,此时摩擦部紧压圆柱体21,并依靠材料本身的弹性使卡勾81卡住卡销16,从而达到锁定滚轮2位置的目的,防止滚轮因为误碰等原因产生移位而影响流速。本实施例中翻转件8采用透明的塑料材质制成,既有较好的弹性变形,又可以提供足够的弹力,而且便于观察滚轮的位置。本实施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施例3:如图10所示,一种胃冲洗用辅助装置,包括三通接头3、导管和实施例1中的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三通接头3的三个接口依次连接有第一导管41、第二导管42和第三导管43,其中第一导管41和第二导管42穿过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且分别夹在底壁11和圆柱体21之间。 第一导管41穿过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后连接有负压吸引装置接头5,第二导管42连接有冲洗装置接头6 ;第三导管43连接有胃管接头7。本实施例避免了胃冲洗过程中反复更换吸引装置、灌输装置与胃管连接的繁琐操作,而且通过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可以减少操作动作,节省成本,避免误操作。以上实施例或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文字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包括壳体和滚轮,壳体的两端设有用于导管穿过的过孔,壳体的两侧设有外侧壁,两个外侧壁上分别设有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两个并列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的底壁;所述的滚轮包括同轴连接的两个圆柱体,滚轮的两侧分别伸出滚轴,滚轴分别设于所述的外侧壁的滑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体的圆周上设有齿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底壁之间设有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壁分别包括一倾斜段和一水平段,倾斜段和水平段在两个底壁上的布置顺序相反,两个倾斜段的倾斜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水平段在壳体的中部形成一个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翻转件,外侧壁上还设有卡位;翻转件上设有摩擦部和卡扣,摩擦部贴紧所述的圆柱体,卡扣卡在卡位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扣滑动或转动连接在所述的翻转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壁上的滑槽内设有齿条,所述的滚轮两侧的滚轴上设有齿轮,齿条与齿轮啮合。
9.一种胃冲洗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接头、导管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三通接头的三个接口依次连接有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其中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穿过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且分别夹在底壁和圆柱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胃冲洗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管连接有负压吸引装置接头, 所述的第二导管连接有冲洗装置接头;所述的第三导管连接有胃管接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医用互锁式流速调节器及一种胃冲洗用辅助装置,包括壳体和滚轮,壳体的两端设有用于导管穿过的过孔,壳体的两侧设有外侧壁,两个外侧壁上分别设有滑槽;所述的壳体还包括两个并列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的底壁;所述的滚轮包括同轴连接的两个圆柱体,滚轮的两侧分别伸出滚轴,滚轴分别设于所述的外侧壁的滑槽内,滚轴在滑槽内滚动或滑动。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穿过两根导管,并进行互锁式调节,即一根为调高另一根为调低,调到适当位置时一根为断流状态,一根为流通状态。所以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一次操作中同时调节两根导管内的流速状态,省去一次操作动作,操作简单,方便医患的使用,且可以避免误操作。
文档编号A61M3/02GK203075310SQ201320130609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1日
发明者张敏, 聂雷霞, 张海霞, 李威, 张素芬, 邱静, 胡凡, 喻娟, 徐婷婷, 罗琴, 黄红霞, 吴 荣, 雷慧蓉, 周道裕 申请人:周道裕, 张敏, 聂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