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组织活检穿刺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0593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肿瘤组织活检穿刺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肿瘤组织活检穿刺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术前诊断结果的确定关系到手术方案的确定。在医学临床工作中,只有通过明确的临床诊断才能指导精确的临床治疗,而要作出明确的临床诊断,往往需要穿刺得到病理标本,通过对病理标本的检验作出病理诊断。传统的穿刺取样存在操作不便 、不易取样、取样量小、对病人损伤大等缺陷。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肿瘤组织活检穿刺取样装置,其操作方便,容易取样,取样量大,对病人损伤小。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肿瘤组织活检穿刺取样装置,包括抽吸筒和取样针,抽吸筒内设有活塞,活塞上连接有抽拉杆,抽吸筒外壁上设有刻度和防滑垫;抽吸筒前端与取样针后端连接;取样针为一空心管,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刀口,管壁上还设有刻度,取样针后端设有防滑套,防滑套与取样针固定连接。所述管壁上设有四个刀口。使用:需要对肿瘤组织进行穿刺取样时,操作者用手指捏住防滑套,将取样针慢慢刺入肿瘤,待刺入合适位置时,轻轻转动取样针,则刀口会切下肿瘤组织,然后用手指捏住抽吸筒上的防滑垫,另一只手拉动抽拉杆,则抽吸筒内形成负压,将切下的肿瘤组织吸入抽吸筒(负压的作用还在于:刀口未完全切下的肿瘤组织在负压作用下被扯裂,进而被吸入取样针和抽吸筒),取样结束后,拔下取样针即可。取样针上设有防滑套,方便操作者将取样针刺入肿瘤,不易打滑,刺入过程平稳,取样针不晃动,对肿瘤的损伤小,减少患者的痛苦。取样针上设有刻度,可以掌握刺入肿瘤的深度。取样针上的刀口用于切下肿瘤组织,设有多个刀口,可以保证取样量充足。抽吸筒上设有防滑垫,方便拉动抽拉杆,不易打滑,抽拉过程平稳,取样针不晃动,对肿瘤的损伤小,减少患者的痛苦。抽吸筒上设有刻度,可以掌握取样量。本实用新型的肿瘤组织活检穿刺取样装置,取样方便,容易取样,取样量有保证,对病人损伤小,可以推广应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抽吸筒;2、取样针;3、活塞;4、抽拉杆;5、刻度;6、防滑垫;7、刀口 ;8、防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肿瘤组织活检穿刺取样装置,包括抽吸筒I和取样针2,如图1所示,抽吸筒I内设有活塞3,活塞3上连接有抽拉杆4,抽吸筒I外壁上设有刻度5和防滑垫6 ;抽吸筒I前端与取样针2后端连接;取样针2为一空心管,管壁上设有四个刀口 7 (即:在管壁上开有缺口),四个刀口 7交错分布,管壁上还设有刻度5,取样针2后端设有防滑套8,防滑套8与取样针2固定连接。使用:需要对肿瘤组织进行穿刺取样时,操作者用手指捏住防滑套8,将取样针2慢慢刺入肿瘤,待刺入合适位置时,由于取样针2上设有刀口 7,肿瘤组织会挤入刀口内,此时,轻轻转动取样针2,则刀口 7会切下肿瘤组织,然后用手指捏住抽吸筒I上的防滑垫6,另一只手拉动抽拉杆4,则抽吸筒I内形成负压,将切下的肿瘤组织吸入抽吸筒I (负压的作用还在于:刀口未完全切下的肿瘤组织在负压作用下被扯裂,进而被吸入取样针2和抽吸筒I),取样结束后,拔下取样针2即可。取样针2上设有防滑套8,方便操作者将取样针2刺入肿瘤,不易打滑,刺入过程平稳,取样针2不晃动,对肿瘤的损伤小,减少患者的痛苦。取样针2上设有刻度5,可以掌握刺入肿瘤的深度。取样针2上的刀口 7用于切下肿瘤组织,设有多个刀口 7,可以保证取样量充足。抽吸筒I上设有防滑垫6,方便拉动抽拉杆4,不易打滑,抽拉过程平稳,取样针2不晃动,对肿瘤的损伤小,减少患者的痛苦。抽吸筒I上设有刻度5,可以掌 握取样量。
权利要求1.一种肿瘤组织活检穿刺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吸筒和取样针,抽吸筒内设有活塞,活塞上连接有抽拉杆,抽吸筒外壁上设有刻度和防滑垫;抽吸筒前端与取样针后端连接;取样针为一空心管,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刀口,管壁上还设有刻度,取样针后端设有防滑套,防滑套与取样针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组织活检穿刺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壁上设有四个刀口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肿瘤组织活检穿刺取样装置,包括抽吸筒和取样针,抽吸筒内设有活塞,活塞上连接有抽拉杆,抽吸筒外壁上设有刻度和防滑垫;抽吸筒前端与取样针后端连接;取样针为一空心管,管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刀口,管壁上还设有刻度,取样针后端设有防滑套,防滑套与取样针固定连接。使用需要对肿瘤组织进行穿刺取样时,操作者用手指捏住防滑套,将取样针慢慢刺入肿瘤,待刺入合适位置时,轻轻转动取样针,则刀口会切下肿瘤组织,然后用手指捏住抽吸筒上的防滑垫,另一只手拉动抽拉杆,则抽吸筒内形成负压,将切下的肿瘤组织吸入抽吸筒。本实用新型取样方便,容易取样,取样量有保证,对病人损伤小,可以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61B10/02GK203089221SQ201320132320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2日
发明者刘吉升 申请人:刘吉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