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逆流输液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2680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逆流输液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防逆流输液管。
背景技术
病人输液的时候需要有人看护以防输液结束的时候发生血液逆流的危险,这增加了医护人员和家人的负担。但是,现实中依然有很多事故发生,给病人带来痛苦和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逆流输液管,能够在输液结束的时候防止血液逆流,保证病人的安全,结构简单,纯机械构造,成本低,可靠性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逆流输液管,包括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上设置有与输液管一体成型的单向管段,所述单向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输液管的内径,所述单向管段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密封圈,单向管段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圈匹配的活动塞,所述活动塞下端的直径大于上端的直径,活动塞上端通过弹性装置与所述单向管段的顶部相连。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装置为拉簧或者橡皮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向管段设置在所述输液管的下部末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圈的内径大于所述输液管的内
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向管段的厚度与所述输液管的厚度相同。米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输液的时候,由于液体压力,使活动塞下移,活动塞与密封圈之间出现空隙,液体便可顺利通过,输液结束时,液体压力消失,弹性装置将活动塞拉回到密封圈中,把输液管密封,防止血液逆流,保证病人的安全,结构简单,纯机械构造,成本低,可靠性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图中:1、弹性装置2、输液管3、密封圈4、单向管段5、活动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看附图,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中输液管2,所述输液管2上设置有与输液管2 —体成型的单向管段4,所述单向管段4的内径大于所述输液管2的内径,所述单向管段4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密封圈3,密封圈3的内径大于所述输液管2的内径,单向管段4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圈3匹配的活动塞5,所述活动塞5下端的直径大于上端的直径,活动塞5上端通过弹性装置I与所述单向管段4的顶部相连,弹性装置I可以采用拉簧或者橡皮筋。单向管段4设置在所述输液管2的下部末端。使活动塞5回复到密封状态时尽量减少输液管2中药液的残留量。单向管段4的厚度与所述输液管2的厚度相同。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输液的时候,由于液体压力,使活动塞5下移,活动塞5与密封圈3之间出现空隙,液体便可顺利通过,输液结束时,液体压力消失,弹性装置I将活动塞5拉回到密封圈3中,将输液管2密封,防止血液逆流,保证病人的安全,结构简单,纯机械构造,成本低,可靠性强。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 件。
权利要求1.一种防逆流输液管,包括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上设置有与输液管一体成型的单向管段,所述单向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输液管的内径,所述单向管段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密封圈,单向管段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圈匹配的活动塞,所述活动塞下端的直径大于上端的直径,活动塞上端通过弹性装置与所述单向管段的顶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为拉簧或者橡皮 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管段设置在所述输液管的下部末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内径大于所述输液管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管段的厚度与所述输液管的厚度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逆流输液管,包括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上设置有与输液管一体成型的单向管段,所述单向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输液管的内径,所述单向管段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密封圈,单向管段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圈匹配的活动塞,所述活动塞下端的直径大于上端的直径,活动塞上端通过弹性装置与所述单向管段的顶部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输液结束的时候防止血液逆流,保证病人的安全,结构简单,纯机械构造,成本低,可靠性强。
文档编号A61M5/14GK203139243SQ20132020103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1日
发明者郭沛霖, 赵启焱, 罗明生, 黄超, 李艳宾, 王芳 申请人:郭沛霖, 赵启焱, 罗明生, 黄超, 李艳宾, 王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