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要用于治疗肠粘连的智能数码多功能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主要用于治疗肠粘连的智能数码多功能治疗仪,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主机、电源线、热疗袋及电极贴片、各电极连线、动态拔罐器、发热体等;主机壳外面安装液晶显示屏、按键和各附件接口,主机壳内安装MCU单片机、动态气泵、脉冲变压器、电子电路板;电子电路板上安装集成电路和可控硅、二极管、三极管、电解电容;电路采用双路电源供电,各按键与MCU单片机连接,MCU单片机分别与液晶显示屏、气泵控制系统、电磁阀、脉冲变压器、电源连接,电磁阀与动态电疗输出口、节流气室连接,节流气室与气泵、排水口、动态电疗输出口连接,脉冲变压器与电疗输出口、动态电疗输出口连接,电路采用MCU单片机和功能芯片控制,按键具有设置和调节功能。
【专利说明】一种主要用于治疗肠粘连的智能数码多功能治疗仪
一、【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数码多功能治疗仪。
二、【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医疗器械市场上,已有多种物理能量的治疗仪器,如激光治疗仪、场磁治疗仪、电场治疗仪等,由于单一能量的治疗很难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只有通过多功能治疗,才能实现既要治标,更要治本的目的。为此,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多功能治疗仪的发明研制上。经检索,申请专利的多功能治疗仪已达50多项。而主要用于肠粘连治疗的智能数码多功能治疗仪还未见公开报道和专利申请登记。
三、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疏通经络和自动调节能量及功能的通过热疗、超声波导入中药离子等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男科等病症有一定疗效而对消化系统疾病特别对肠粘连尤其有独特良好治疗作用的智能型数字化多功能治疗仪。
[0004]本实用新型要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5]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机、电源线、热疗袋及发热药物电极、动态拔罐电极、动态拔罐器及配套的各电极连线、发热体等。所述主机的机壳外面安装有按键面板、各附件接口、电源接口和电源开关、保险座、排水口等,按键面板上镶嵌安装液晶显示屏、各功能按键,主机壳内安装电源变压器和整流稳压电源电路、电池、MCU单片机及语音驱动1C、显示驱动1C、动态气泵、脉冲变压器、电子电路板等。所述电子电路板上安装集成电路和可控硅、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等。采用双路电源供电,一路为交流电源经变压、整流稳压后成为直流电源,另一路为电池电源,同时将电疗与热疗分开供电。按键面板的各功能按键与MCU单片机即中央控制处理器连接,MCU单片机分别与液晶显示屏、气泵控制系统、电磁阀、脉冲变压器、电源等的电路相连接;电磁阀又分别与动态电疗输出口、节流气室连接;节流气室又分别与气泵、排水口、动态电疗输出口连接;脉冲变压器又与电疗输出口、动态电疗输出口连接。
[0006]在热疗带或发热电极里有红外线发生装置。
[0007]交流电源为220V,直流电源分别为12V和5V。
[0008]促进剂为水化剂、角质层剥离剂。
[0009]治疗仪电路采用单片机和功能芯片控制,治疗仪的所有控制程序全部集成于此,MCU单片机用于接收和处理信息,发出各种指令。通过MCU单片机即中央处理器控制驱动显示屏显示。按键面板上的功能按键主要用来进行治疗部位、治疗方式(处方选择)等的选择确定及对各治疗电极的输出时间、输出温度、输出强度进行设置和调节。
[0010]采用双路电源供电,同时将电疗与热疗分开供电,使电源供电更加安全稳定可靠,易于控制和方便实施治疗。治疗时,接通电源,220V的交流电源经变压器降压再经整流稳压后,以12V和5V的直流电源给治疗仪供电。根据患者病症,确定治疗方式(处方)和治疗部位后,将选好的治疗电极通过电极连线与治疗仪的治疗输出口联通,然后选择相应的功能按键进行操作和设置,讯号传输到MCU单片机即中央处理器,MCU单片机分析处理后给液晶显示屏和相应的控制电路设施、治疗电极等输出指令,液晶显示屏以文字(参数)和/或图象的形式对指令进行显示,电路控制设施、治疗电极等处于运行待机状态。将治疗电极放置于患者的病症部位或相应的穴位,通过功能按键设定治疗时间并调节治疗强度,治疗时间以倒计时的方式由治疗仪自动进行计时并在液晶显示屏显示,操作控制有关按键进行治疗。
[0011]电磁阀用于执行放气的指令;节流气室用于执行排水的指令;脉冲变压器用于执行电疗、热疗、拔罐、按摩、针灸、推拿等方式的治疗指令。
[0012]当需要对病症部位导入药物粒子进行治疗时,在热疗袋或专用电极片上加上对所患病症有针对性治疗作用的中药药水,贴敷在病灶部位和/或相应的穴位上,通过热疗和促进剂(水化剂、角质层剥离剂)的应用增加皮肤的通透性;由于热疗带或专用电极片通电发热后,使人体阻抗明显降低,通过脉冲电流使a-螺旋结构的多肽发生翻转形成平行排列,由无序性变为有序性,产生允许生物大分子药物通过的生物通道,使药物顺利通过,在强脉冲频率、电场效应的作用下,把中药药液分解成药离子,通过多功能治疗仪所附电极所具有的诸如无针针灸、红外线和热疗作用等独特功能,增强了人体生物膜渗透性,将大剂量的药离子渗透到人体较深的病灶部位,再通过离子导入的电泳作用和电趋向性,使药物粒子充分水化,通过以上方法的协同作用促进了药物向病患部位的有效透皮移动,并结合中医经络理论,通过对相应穴位的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0013]当需要对病症部位进行热疗时,在热疗带或发热电极里有红外线发生装置,在通电并发出热疗指令的情况下,红外线发生装置被激发便具有了发热功能,通过红外线产生针灸作用,有效地促进其血液循环活化、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血液淋巴回流,使体内毒素或炎性致痛物渗出,起到驱寒祛湿、散瘀活血、止痛镇痛之功效;以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加速炎性渗出物吸收,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促进致痛物质的分解和转化,起到明显的止痛作用。
[0014]当需要对病患部位或选中的穴位进行拔罐治疗时,动态拔罐功能启动后拔罐器会紧紧吸附在病痛部位或相应穴位,为了不伤及皮肤,将程序设置成动态模式,即在皮肤上吸I?60秒钟放一次气,放气时间为0.1-0.3秒,同时将电路的特定脉冲波输入到人体。经对上万例肠粘连患者不断观察检测发现,使用本治疗仪后,患者病变部位的毛细血管明显增多,血流量增加,粘连组织逐步分离,同时能产生掩盖效应或兴奋周围神经粗纤维,阻断疼痛的冲动传导,有即刻止痛的功效。
[0015]该智能型数字化多功能治疗仪采用微电脑技术,通过产生各种与人体相似的电子生物波,经电疗、热疗、动态拔罐结合中药汤剂的使用,对人体的病变部位特别是肠粘连采取双管齐下、综合治疗的措施,达到消炎、消肿、镇痛、逐渐剥离粘连组织的目的,是目前一种较为安全简便、快速、有效、无痛苦的治疗仪器。
[0016]本实用新型基于人体病变由多种因素所引发的特征,采用“多功能综合治疗”的方式,集仿人体生物电场、远红外温热技术、场效磁疗、复合生物能量、药物透入技术于一身,将电子和仿生科学相结合,模拟针灸、推拿、按摩、拔火罐等几种不同的治疗方式,有效地激活人体细胞,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渗出物吸收,舒缓肌肉张力,对多种原因引起的病痛起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作用。是通过采用一种特定的生物脉冲波,经过电路调节放大输出,再通过电极刺激人体病灶部位,达到缓解、改善、治疗病痛的效果。
[0017]本实用新型具有热疗、药物导入和动态拔罐功能,尤其对肠粘连、阑尾炎有特别明显的治疗作用。
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机壳整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机壳后部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方框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简图。
[0022]图中1-电源开关、2-保险座、3-电源线接口、4、5_电疗输出口、6-排水口、7、8_动态电疗输出口、9-主机壳、10-温度I调节、11-待机、12-时间2设置、13-动态拔罐增强、14-动态拔罐减小、15-脉冲2减小、16-脉冲I增强、17-脉冲I减小、18-时间I设置、19-脉冲2增强、20-部位选择、21-处方选择、22-综合、23-激光调节、24-温度2调节,25-液晶显示屏,31、33_脉冲电极连线,32、34_脉冲电极,36、38_动态电极连线,37、39_动态拔罐器、50按键面板,51气泵控制系统,52-气泵,53节流气室、54-电磁阀,55整流稳压电路,62、63、64_ 脉冲变压器,65-MCU 单片机;Q1、Q2_ 可控硅,Q3、Q6、Q11_PNP 三极管,Q4、Q5、Q7、Q8、Q9、Q10, Q12-NPN三极管,Ul-稳压管,U2-显示驱动IC,U4-语音驱动1C,
五、【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0024]实施例1
[0025]在主机壳9上面安装液晶显示屏25和按键面板50,按键面板50上镶嵌安装各种功能按键,包括温度I调节键10、待机键11、时间2设置键12、动态拔罐增强键13、动态拔罐减小键14、脉冲2减小键15、脉冲I增强键16、脉冲I减小键17、时间I设置键18、脉冲2增强键19、部位选择键20、处方选择键21、综合键22、激光调节键23、温度2调节键24和液晶显示屏25 (如图1所示);在主机壳9的后面安装电源开关I和保险座2、电源线接口
3、电疗输出口 4、5、排水口 6、动态电疗输出口 7、8(如图2所示)。所述主机壳9内安装电子电路板、气泵控制系统51,气泵52、节流气室53、电磁阀54,整流稳压电路55,脉冲变压器62、63、64,MCU单片机65。所述电子电路板上安装稳压管U1,显示驱动IC U2,语音驱动ICU4,可控硅 Q1、Q2,PNP 三极管 Q3、Q6、Q11,NPN 三极管 Q4、Q5、Q7、Q8、Q9、Q10、Q12 等(见图4)。还附带有电源线、热疗袋、发热体即发热电极、动态治疗电极(图中均未标示)、脉冲电极32、34、动态拔罐器37、39及各配套电极连线31、33、36、38等。按键面板50的各功能按键与MCU单片机65连接,MCU单片机65分别与液晶显示屏25、气泵控制系统51、电磁阀54、脉冲变压器62、63、64、电源55等的电路相连接,用于接收和处理信息,发出各种指令;电磁阀54又分别与动态电疗输出口 7、8、节流气室53连接,用于执行放气的指令;节流气室53又分别与气泵52、排水口 6、动态电疗输出口 7、8连接,用于执行排水的指令;脉冲变压器62、63、64又与电疗输出口 4、5、动态电疗输出口 7、8连接,用于执行电疗、热疗、拔罐等各治疗方式的治疗指令(如图3所示)。
[0026]可控硅Ql、Q2的作用是控制输出温度,PNP三极管Q3、Q6、Qll的作用是控制脉冲强度,NPN三极管Q4、Q5、Q10的作用是将脉冲信号放大,NPN三极管Q7、Q8、Q12的作用是调节脉冲强度,NPN三极管Q9的作用是控制电磁阀54的工作,气泵52的作用是抽吸动态拔罐器内的空气,电磁阀54的作用是对动态拔罐器连续间断地排气,MCU单片机65是治疗仪的中央处理器,是治疗仪的控制中心,脉冲变压器62、63、64的作用是对脉冲加倍增压,稳压管Ul的作用是对治疗仪进行稳压供电,显示驱动IC U2的作用是驱动液晶显示屏25按要求显示相关信息,液晶显示屏25的作用是显示治疗仪要执行的治疗功能及所接收到的由各功能按键通过MCU单片机65发出的各个指令内容,语音驱动IC U4的作用是通过语音来操作控制治疗仪进行工作,是治疗仪的语音控制中心。
[0027]本治疗仪经220V交流电源变压器降压再经整流稳压电路55整流稳压后,成为3条直流电路,I路为5V,供MCU单片机65用电;另两路为12V,其中一路送到脉冲变压器62,63,64供脉冲放大使用,一路供给气泵控制系统51、气泵52和电磁阀54使用。
[0028]治疗时,将电疗输出口 4、5与脉冲电极32、34用脉冲电极连线31、33接通,将动态电疗输出口 7、8与动态拔罐器37、39用电极连线36、38接通;打开电源开关1,根据病情确定治疗方式和治疗部位,操作部位选择键20和处方选择键21相对应,然后将对应的脉冲电极32、34或动态拔罐器37、39放在病灶部位和/或相应的穴位,再根据确定的治疗方式设定治疗温度、治疗时间、治疗强度等,操作温度I调节键10或温度2调节键24、时间I设置键18或时间2设置键12、脉冲I增强键16或脉冲I减小键17、脉冲2增强键19或脉冲2减小键15、动态拔罐增强键13或动态拔罐减小键14到各个设定的参数,这些参数随之在液晶显示屏25上以文字或图象形式进行即时显示。
[0029]当需要对病症部位进行热疗或/和导入药物粒子治疗时,在热疗袋或专用电极片上滴加对所患病症有针对性治疗作用的中药药水,贴敷在病灶部位和/或相应穴位,由于在热疗带或发热电极里有红外线发生装置,在通电并发出热疗指令的情况下,红外线发生装置被激发便具有了发热功能,其使用温度保持在40°C?60°C之间。通过热疗和促进剂(水化剂、角质层剥离剂)的应用增加皮肤的通透性;通过脉冲电流使a-螺旋结构的多肽发生翻转形成平形排列,由无序性变为有序性,产生允许生物大分子药物通过的生物通道,使药物顺利通过。由于热疗带或专用电极片通电发热后,人体阻抗明显降低,在强脉冲频率、电场效应的作用下,中药药液被分解成药离子,通过离子导入的电泳作用和电趋向性,使药物粒子充分水化,有利于粒子的透皮移动。再通过多功能治疗仪所附发热电极所具有的诸如无针针灸、红外线和热疗作用等独特功能,增强了生物膜渗透性,于是大剂量的药离子渗透到人体较深的病灶部位,并结合中医经络理论,通过对相应穴道的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通过以上方法的协同作用促进了药物向病患部位有效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其血液循环活化、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血液淋巴回流、体内毒素和/或炎性致痛物渗出,起到驱寒祛湿,散瘀活血止痛之功效;以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加速炎性渗出物吸收,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促进致痛物质的分解和转化,起到明显的止痛作用,提高、增强治疗效果。
[0030]当需要对肠粘连等病患部位或选中的穴位进行拔罐治疗时,首先要通过按键面板50上的有关功能按键进行设置动态拔罐功能参数,这些参数信号传输给MCU单片机(中央处理器)65,MCU单片机(中央处理器)65分析处理后会发出一个显示信号给液晶显示屏25进行实时显示,同时发出一个高电平控制信号去气泵动态控制系统51,再由气泵动态控制系统51驱动气泵52,同时MCU单片机65输出动态信号去控制驱动电磁阀54。气泵52通过节流气室53和电磁阀54分别与动态电疗输出口 7、8连通,而动态拔罐器37、39通过动态拔罐电极连线36、38与动态电疗输出口 7、8连通;由于脉冲电流是由MCU单片机(中央处理器)65发出,脉冲导融由脉冲变压器62、63、64升压后输出到电疗输出口 4、5和动态电疗输出口 7、8,通过脉冲电极连线31、33和动态拔罐电极连线36、38分别去连接脉冲电极32,34和动态拔罐器37、39。功能启动后动态拔罐器37、39会紧紧吸附在肠粘连等病痛部位或相应穴位。节流气室53的作用主要是将动态拔罐器37、39中药棉上多余的水份进行储存,满到一定程度时则通过打开排水口 6将水排出。为了不伤及皮肤,程序设置成动态模式,动态气泵52同步连续工作,电磁阀54按照设定的时间每隔10或15秒开启一次进行放气,放气时间为0.2秒,以保证拔罐器37、39既不会对皮肤造成损害,也不会从皮肤上掉下来,同时对肠粘连部位产生抽吸提拉作用,逐步将粘连的地方剥离开;当动态拔罐器抽吸到一定时间后,排水口 6自动打开将多余的水放掉,同时电路将特定脉冲波输入到人体。每次的治疗时间在液晶显示屏25上以倒计时方式进行显示并自动控制。
[0031]本实用新型具有热疗、药物导入和动态拔罐功能,对肠粘连治疗作用显著。
【权利要求】
1.一种主要用于治疗肠粘连的智能数码多功能治疗仪,包括主机、电源线、热疗袋及发热药物电极、动态拔罐电极、动态拔罐器及配套的各电极连线、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的主机壳外面安装有按键面板、各附件接口、电源接口和电源开关、保险座、排水口,按键面板上镶嵌安装液晶显示屏、各功能按键,主机壳内安装电源变压器和整流稳压电源电路、电池、MCU单片机及语音驱动1C、显示驱动1C、动态气泵、脉冲变压器、电子电路板;所述电子电路板上安装集成电路和可控硅、二极管、三极管、电解电容;电路采用双路电源供电,一路为交流电源经变压、整流、稳压后成为直流电源,另一路为电池电源;同时将电疗与热疗分开供电,各功能按键与MCU单片机连接,MCU单片机与液晶显示屏、气泵控制系统、电磁阀、脉冲变压器、电源连接,电磁阀分别与动态电疗输出口、节流气室连接,节流气室分别与气泵、排水口、动态电疗输出口连接,脉冲变压器与电疗输出口、动态电疗输出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主要用于治疗肠粘连的智能数码多功能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在热疗带或发热电极里有红外线发生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主要用于治疗肠粘连的智能数码多功能治疗仪,其特征在于交流电源为220V,直流电源分别为12V和5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主要用于治疗肠粘连的智能数码多功能治疗仪,其特征在于促进剂为水化剂、角质层剥离剂。
【文档编号】A61M1/00GK203577138SQ201320347219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8日
【发明者】周建设, 奥伦 申请人: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