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包括床体以及床体上的按摩组件、纵向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有艾灸器,艾灸器包括艾灸器器体,器体上端开口,该开口端设有与之适配的器罩;按摩组件与所述纵向升降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艾灸治疗手段和按摩能够同时进行,该艾灸按摩床还能进行药蒸疗法,功能多样,综合提高治疗效果,并且易于操作,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方便维修。
【专利说明】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养生保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
【背景技术】
[0002]艾灸和按摩是现代人常用的两种医疗健身的方法,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按摩治疗的范围很广,在伤科、内科、妇科、儿科、五官科以及保健美容方面都可以适用,尤其是对于慢性病、功能性疾病疗效较好;艾灸疗法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具有民族中医特色的自然疗法,可以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艾灸还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
[0003]所以按摩通常会辅以艾灸方法达到好转和康复的目的。
[0004]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按摩床和艾灸床大部分功能单一、治疗效果不佳且艾灸按摩结合治疗价格昂贵、不能满足家庭、基层医院、社会门诊、个体诊所和休闲会所医疗设备的要求。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摩床,它包括导轨、垫板、位于垫板下方的底板、安装于导轨上的按摩组件以及控制水平驱动组件和纵向升降机构运动的控制器;纵向升降机构包括有安装于底板上的四个升降电机,两两分布于床的两侧并都与垫板连接,该升降电机可以带动垫板进行上下运动,继而带动垫板上导轨和安装于导轨上的按摩组件一起进行上下运动;水平驱动机构的驱动电机通过皮带轮带动皮带运动,继而带动同皮带接触的按摩头组件进行水平方向的运动;水平驱动机构和纵向升降机构共同作用最终使按摩头组件发生上下和水平方向运动以达到多种方式按摩、高舒适度的目的。但是这种按摩床不能同时运用艾灸治疗手段,功能单一,医疗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该床能够在按摩的同时,进行艾灸治疗,可对人体背部各处要穴艾灸按摩,进行日常保健,提闻治疗效果。
[000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7]—种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包括床体以及床体上的按摩组件、纵向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有艾灸器,艾灸器包括艾灸器器体,器体上端开口,该开口端设有与之适配的器罩;按摩组件与所述纵向升降机构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艾灸器器体为带底面的筒形器体,所述器罩为球面型器罩,器体内部的底面上设有钢丝,器体和器罩表面设有孔。
[0009]优选的,述艾灸器在床体左右两侧各设置3个,并且床体中间设置一个能够顺着人体背部脊椎部位移动的艾灸器。
[0010]优选的,所述按摩组件与纵向升降机构通过垫板连接,按摩组件设置于垫板上,所述纵向升降机构设置于垫板下方。
[0011]优选的,该艾灸按摩床还包括导轨、水平驱动机构,所述按摩组件装置于导轨上,水平驱动机构和所述导轨设置于垫板上并与按摩组件连接,能够使按摩组件沿导轨进行水平往复运动。
[0012]优选的,所述按摩组件、垫板、纵向升降机构、导轨和水平驱动机构均设在同一箱状体内部,纵向升降机构设置于固定板上,固定板位于垫板下方并与箱状体固定连接,箱状体上部开有孔。
[0013]优选的,所述滑杆安置方向与导轨安置方向垂直。
[0014]优选的,箱状体与床体可拆卸,该艾灸按摩床还包括与床体适配的药蒸桶,药蒸桶的横截面为矩型、圆角矩型或椭圆型,在药蒸桶内部设有木质结构板,板上设有孔。
[0015]优选的,所述药蒸桶还设有加热装置与控制器。
[0016]优选的,该艾灸按摩床还包括二个以上按摩艾灸器,按摩艾灸器包括带底面的筒形器体,器体上端开口,该开口端设有与之适配的平面型器罩,器体内部的底面设有钢丝,器体和器罩上设有孔。
[0017]优选的,该艾灸按摩床还包括IC卡插卡装置。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艾灸治疗手段和按摩能够同时进行,该艾灸按摩床还能进行药蒸疗法,功能多样,综合提高治疗效果,并且易于操作,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方便维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的俯视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
[0021]图3为图2中所示箱状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2中所示移动器的俯视图;
[0023]图5为图2中所示艾灸器的侧视图;
[0024]图6为药蒸桶的俯视图;
[0025]图7为图6中所示药蒸桶沿A-A剖面线的剖视图;
[0026]图8为按摩艾灸器的侧视图;
[0027]图9为图8中所示按摩艾灸器的俯视图。
[0028]图中:
[0029]1.导轨;2.按摩组件;3.驱动电机;4.同步皮带;5.第一皮带轮;6.第二皮带轮;
7.皮带张紧轮;8.升降电机;9.垫板;10.固定板;11.艾灸器;12.控制器;13.1C卡插卡装置;14.显示屏;15.箱状体;16.床体;17.箱状体上的孔;18.器罩;19.筒形器体;20.器罩和器体上的孔;21.钢丝;22.药蒸桶;23.木质结构板;24.第二控制器;25.加热装置;26.木质结构板上的孔;27.升降电机支撑架;28.1C卡插卡槽;29.移动器;30.滑块驱动电机;31.滑杆;32.滑块;33.布;34.床体上的腔。
【具体实施方式】[003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一个最佳【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的俯视图,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的床体前半部分设置空的腔34用于装置箱状体15或药蒸桶22。
[003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包括床体16以及床体16上安装于同一箱状体15内部的按摩组件
2、纵向升降机构、水平驱动机构、控制器12 ;按摩组件2包括有艾灸器11,床体16左右两侧各设置3个艾灸器11,床体中间设置一个艾灸器11能顺着人体背部脊椎部位移动,按摩组件2设置于导轨I上能够沿导轨I滑动,移动器29设置在按摩组件2上;水平驱动机构设置于垫板9上与控制器12连接,并能够使按摩组件2进行水平往复运动;纵向升降机构设置于固定板10上,固定板10与箱状体15固定连接,该纵向升降机构与垫板9以及控制器12连接并能够使垫板9发生相对升降运动;箱状体15上部有孔17,方便箱状体15内部空气的流通,利于艾灸器11内艾条的燃烧。
[0033]箱状体15表面覆有能透气又不至于烫伤背部的布33,布33覆盖于箱状体15上面,方便换洗。
[0034]图3为图2中所示箱状体15内部结构示意图,水平驱动机构设置于导轨垫板9上,包括驱动电机3、同步皮带4,第一皮带轮5、第二皮带轮6、皮带张紧轮7,第一皮带轮5与第二皮带轮6分别位于垫板9两端,第一皮带轮5与驱动电机3连接,驱动电机3与控制器12连接,同步皮带4与按摩头组件2接触,皮带张紧轮7调节同步皮带4的张弛度;纵向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0上,包括有四个升降电机8,分别设置于固定板10两侧,固定板10每一侧设置前后两个升降电机8,该升降电机8安装于升降电机支撑架27上并与控制器12连接。
[0035]图4为图2中所示移动器29的俯视图,该移动器29包括滑块驱动电机30、数个滑杆31,滑杆31上有两个以上滑块32,滑杆31安置方向与导轨I安置方向垂直,滑块32均与滑块驱动电机30连接,滑块驱动电机30与控制器12连接,能够按照控制器12的设定将每个艾灸器11送达指定的艾灸穴位。艾灸器器体19的底面用螺丝连接在滑块32上,以方便艾灸器的维修与更换。
[0036]图5为图2中所示艾灸器11的侧视图,所述艾灸器包括带底面的筒形器体19,器体19上端开口,该开口端设有与之适配的球面型器罩18,艾灸器的筒形器体19内的钢丝21用于穿插艾条,器罩18为球面型,器体19和器罩18表面都设有孔20,能使艾条燃烧的热量和产生的药性充分进入体内,也利于空气流通使艾条充分燃烧。
[0037]该艾灸按摩床包括IC插卡装置13,一床设置一卡,卡设置密码,每月月初进行设置,月底设置清零。该装置包括插卡槽28和显示屏14,并与控制器12连接,显示屏14用以显示卡内数据,如当月卡使用次数。这种设计方便管理,只需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就可以控制管理多数床体。
[0038]使用时,使用者仰卧在床体16上,背部置于箱体15上方的腔34的口处,艾灸器器体19内的钢丝21上插上艾条,点燃艾条,盖上器罩18 ;插卡后控制器12控制该艾灸按摩床自动接通电源,启动运行,控制器12控制驱动电机3驱动第一皮带轮5转动,第二皮带轮6与第一皮带轮5配合,使同步皮带4带动按摩组件2按照控制器12预先设定的位移到达目的位置,之后控制器12控制滑杆驱动电机30驱动滑块32按照控制器12预先设定的位移沿滑杆31移动,以使滑块32上的艾灸器11到达目的穴位进行艾灸。
[0039]每十五分钟换一次穴位,如此运行一小时,正好艾灸条燃烧完。之后控制器12控制纵向升降机构进行上下运动,控制上下运动的频率,带动垫板9和垫板9上的按摩组件2一起上下振动,达到捶打背部的效果;同时控制水平驱动机构和移动器29协同作用,以使艾灸器11沿背部曲线移动、进行背部的整体按摩;控制器12整体控制四个电机8的升降高度,从而控制按摩组件2与人体接触的力度,实现了按摩强度的调节。这样按摩和艾灸手段同时进行,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040]图7为图6中所示药蒸桶沿A-A剖面线的剖视图,药蒸时只需将药蒸桶22放置于床体16的腔34内,药蒸桶22的口对应腔34的口,在药蒸桶22中放入中药,调好药水,加热装置25加热到目的温度后,第二控制器24控制加热装置25使其保持恒温状态,提高熏蒸效果;药蒸桶22内壁设置的木质结构板23设有孔26,如图6所示,该木质结构板23能够均匀散热,避免烫伤;使用者仰睡在床体16上,背部置于腔34的口处熏蒸即可。
[0041]该按摩床还配置数个按摩艾灸器,如图8、图9分别为所示的按摩艾灸器的侧视图和俯视图,按摩艾灸器包括带底面的筒形器体19,器体19上端开口,该开口端设有与之适配的平面型器罩18,器体19内部的底面设有钢丝21,器体19和器罩18上设有孔20。使用时,在钢丝21上插艾条,点燃艾条后盖上器罩18,可以手持放在头部和脚部进行艾灸按摩,辅助增强治疗效果。
[0042]该艾灸按摩床的床体16上表面附有真皮材质层,提高使用者使用艾灸按摩床时的舒适度。
[0043]本实用新型的水平驱动机构除了皮带传动方式还可以是其它水平传动方式。如曲柄连杆传动;纵向升降机构除了是升降电机还可以是其它升降装置,如滑轮组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能够使艾灸器旋转运动的机构,如蜗杆连动机构。
[004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这些变化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包括床体以及床体上的按摩组件、纵向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有艾灸器,艾灸器包括艾灸器器体,器体上端开口,该开口端设有与之适配的器罩;按摩组件与所述纵向升降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器器体为带底面的筒形器体,所述器罩为球面型器罩,器体内部的底面上设有钢丝,器体和器罩表面设有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器在床体左右两侧各设置3个,并且床体中间设置一个能够顺着人体背部脊椎部位移动的艾灸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与纵向升降机构通过垫板连接,按摩组件设置于垫板上,所述纵向升降机构设置于垫板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其特征在于,该艾灸按摩床还包括导轨、水平驱动机构,所述按摩组件装置于导轨上,水平驱动机构和所述导轨设置于垫板上并与按摩组件连接,能够使按摩组件沿导轨进行水平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垫板、纵向升降机构、导轨和水平驱动机构均设在同一箱状体内部,纵向升降机构设置于固定板上,固定板位于垫板下方并与箱状体固定连接,箱状体上部开有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还包括移动器,该移动器包括滑块驱动电机、两根以上滑杆,每根滑杆上有两个以上滑块,滑块均与滑块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艾灸器安装固定于所述滑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安置方向与导轨安置方向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其特征在于,箱状体与床体可拆卸,该艾灸按摩床还包括与床体适配的药蒸桶,药蒸桶的横截面为矩型、圆角矩型或椭圆型,在药蒸桶内部设有木质结构板,板上设有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蒸桶还设有加热装置与控制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其特征在于,该艾灸按摩床还包括二个以上按摩艾灸器,按摩艾灸器包括带底面的筒形器体,器体上端开口,该开口端设有与之适配的平面型器罩,器体内部的底面设有钢丝,器体和器罩上设有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中医养生艾灸按摩床,其特征在于,该艾灸按摩床还包括IC卡插卡装置。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3634474SQ201320723686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罗永琴 申请人:罗永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