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热血燥型脂溢性皮炎的中药酊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900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风热血燥型脂溢性皮炎的中药酊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热血燥型脂溢性皮炎的酊剂。本病辨证主要分清为血燥还是湿热证,由于二者在病因及证候上有所不同,其治则各异,故应对证而治。本发明选择具有清热凉血祛风的中药火炭母草、向天蜈蚣、算盘子根、青葙子、白花夏枯草、乌金草、灰藋、大香附子、羊角拗子,制成酊剂,经临床试验,总有效率98.2%。治疗过程中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风热血燥型脂溢性皮炎的中药酊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热血燥型脂溢性皮炎的酊剂。【背景技术】[0002]脂溢性皮炎是多发于皮脂腺分布较丰富部位的一种慢性皮肤炎症,常自头部开始向下蔓延。本病以红斑鳞屑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成人及新生儿多见。月旨溢性皮炎目前内服药物种类较少,主要为对症治疗。如维生素B6、复合维生素B、维胺脂胶囊等;炎症明显或炎症范围扩大时,可服用抗生素,如四环素、罗红霉素等;瘙痒可用抗组胺药或其他止痒剂;泛发性皮损伴真菌感染时口服抗真菌药。西医药物治疗副作用明显,易复发。中医治疗该病疗效显著,药物内用后需经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其到达皮损部位形成的药物浓度常常较药物局部外用在皮损部位形成的药物浓度为低,而外治施于局部组织的药物浓度显著高于其血液浓度,在病变处发挥作用充分,对解除局部症状比内用药奏效迅捷,丰富了临床治疗;外治可尽量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风热血燥型脂溢性皮炎的酊剂。本病辨证主要分清为血燥还是湿热证,由于二者在病因及证候上有所不同,其治则各异,故应对证而治。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风热血燥型脂溢性皮炎的中药酊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火炭母草15-25份、向天蜈蚣25-30份、算盘子根20-30份、青葙子9-15份、白花夏枯草6-12份、乌金草6-9份、灰藿30-40份、大香附子15-25份、羊角拗子6-12份。
[0005]优选的:火炭母草20份、向天蜈蚣27份、算盘子根25份、青葙子12份、白花夏枯草9份、乌金草7份、灰藿35份、大香附子20份、羊角拗子9份。
[0006]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制成粗粉,装入500mL空瓶中,加入75%乙醇450mL,浸泡I周。
[0007]方中:火炭母草、向天蜈蚣、算盘子根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青葙子清肝火、祛风热、明目去翳;白花夏枯草清热平肝;乌金草平肝风、养血、调经、强心;灰藿祛风止瘁、解毒;大香附子祛风止瘁;羊角拗子止瘁杀虫,活血消肿。
[0008]临床资料
[0009]1.一般资料门诊拟诊为风热血燥型脂溢性皮炎患者55例。男22例,女33例,年龄5-41岁。
[0010]2.诊断标准(I)好发于富含皮脂腺的部位,如头皮、面部,特别是眼、口鼻周围、颈前、腋下、胸前等处。轻者仅限于头皮,重者可由头皮蔓延至他处。(2)皮损为浅红或浅黄红色斑片状鳞屑损害,范围大小不一,鳞屑如糠状带油性或厚积结成油腻性痂皮。可因奇瘁搔抓而继发感染。(3)病程长,发于皱襞部位者往往有渗出、糜烂或皲裂。(4)中医辨证症候:皮损为黄红色、干燥脱屑性斑疹,在头部有大量灰白色糠秕样鳞屑,头发干枯脱落,舌红苔少,脉弦滑。
[0011]3.治疗方法患者使用本发明所述中药酊剂,称取火炭母草20g、向天蜈蚣27g、算盘子根25g、青葙子12g、白花夏枯草9g、乌金草7g、灰藿35g、大香附子20g、羊角勘子9g。上药制成粗粉,装入500mL空瓶中,加入75%乙醇450mL,浸泡I周。患者取药液均匀涂于患处,每天两次,连续4周(8次)后进行疗效判定。
[0012]4.疗效标准治愈:皮疹消退,不瘁。好转:皮疹大部消退,痒感明显减轻。无效:经治疗症状均未改善。
[0013]5.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治疗4周后进行效果评价,治愈31例(56.4% ),好转23例(41.8%),无效I例(1.8% ),总有效率98.2%。治疗过程中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一:称取火炭母草20g、向天蜈蚁27g、算盘子根25g、青葙子12g、白花夏枯草9g、乌金草7g、灰藿35g、大香附子20g、羊角拗子9g。将上述原料药制成粗粉,装入500mL空瓶中,加入75%乙醇450mL,浸泡I周。
[0015]实施例二:称取火炭母草25g、向天蜈蚁25g、算盘子根30g、青葙子9g、白花夏枯草12g、乌金草6g、灰藿40g、大香附子15g、羊角拗子12g。将上述原料药制成粗粉,装入500mL空瓶中,加入75%乙醇450mL,浸泡I周。
[0016]实施例三:称取火炭母草15g、向天蜈蚁30g、算盘子根20g、青葙子15g、白花夏枯草6g、乌金草9g、灰藿30g、大香附子25g、羊角勘子6g。将上述原料药制成粗粉,装入500mL空瓶中,加入75 %乙醇450mL,浸泡`I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风热血燥型脂溢性皮炎的中药酊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酊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火炭母草15-25份、向天蜈蚣25-30份、算盘子根20-30份、青葙子9_15份、白花夏枯草6-12份、乌金草6-9份、灰藿30-40份、大香附子15-25份、羊角勘子6_12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热血燥型脂溢性皮炎的中药酊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酊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火炭母草20份、向天蜈蚣27份、算盘子根25份、青葙子12份、白花夏枯草9份、乌金草7份、灰藿35份、大香附子20份、羊角拗子9份。
【文档编号】A61K36/89GK103751462SQ201410048863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8日
【发明者】刘方荣, 武风玉 申请人:刘方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