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灌肠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89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灌肠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灌肠剂。本病属中医学中“泄泻”、“下利”、“肠辟”范畴。发病多因感受外邪,肠腑湿热,血络损伤,渐致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正虚而大肠滑泻不固。本发明选择中药过坛龙、虎杖、酢浆草、脱力草、乔木刺桐、天王七、丛毛榕根、伴蛇莲、锡叶藤、野油麻,制成灌肠剂,经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到97.6%,明显优于对照组。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灌肠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灌肠剂。
【背景技术】
[0002]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其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粘膜,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乃至遍及整个结肠。本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结肠粘膜,临床主要特征为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且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西医治疗采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仅能收近期疗效,远期效果不佳,停药则腹泻腹痛如故。采用中药灌肠方法治疗,应用清热祛湿,益气止血,活血通络的中药灌肠,直接作用于患处,使结肠部血循环改善,促进炎症消散,促进结肠溃疡的修复,抑制结肠炎症反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灌肠剂。本病属中医学中“泄泻”、“下利”、“肠辟”范畴。发病多因感受外邪,肠腑湿热,血络损伤,渐致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正虚而大肠滑泻不固。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灌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 中药制成:过坛龙15-25份、虎杖15-25份、酢浆草6-12份、脱力草25_35份、乔木刺桐3_9份、天王七6_9份、丛毛格根30-40份、伴蛇莲6_12份、锡叶藤6-15份、野油麻15-25份。
[0005]优选的,过坛龙20份、虎杖20份、酢浆草8份、脱力草30份、乔木刺桐6份、天王七7份、丛毛榕根35份、伴蛇莲9份、锡叶藤10份、野油麻20份。
[0006]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水煎,再将煎液浓缩成400ml保留灌肠。
[0007]方中:过坛龙清热利湿、散瘀消肿;虎杖、酢浆草清热利湿、散瘀活血、解毒通经、祛风湿;脱力草清热利湿、活血补虚;乔木刺桐清热祛风、健脾利湿;天王七祛风湿、健脾胃、活血理气、止痛消炎、生肌;丛毛榕根祛风除湿、健脾;伴蛇莲收敛、生肌、清热解毒;锡叶藤收敛止泻、止血、生肌收口;野油麻补中益气、生肌止血。
[0008]临床资料
[0009]1、一般资料84例患者均符合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16~64岁,平均43.9岁,病程5个月~18年。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15~65岁,平均44.2岁,病程5个月~18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0010]2、诊断标准大便检查:常为粘液脓血便,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与巨噬细胞,反复检查(常规、培养、孵化等)均无特异病原体发现;病史在3个月以上;血液检查:可有贫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及红细胞沉降率加速;结肠镜检查:可见病位主要在左半结肠,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粘膜下树枝状小血管模糊不清或消失,粘膜面呈粗糙颗粒状,脆性增加易出血。常有糜烂或溃疡,覆盖黄白色或血性渗出物。
[0011]3、治疗方法治疗组使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灌肠剂,称取过坛龙20g、虎杖20g、酢衆草8g、脱力草30g、乔木刺桐6g、天王七7g、丛毛格根35g、伴蛇莲9g、锡叶藤10g、野油麻20g,将上述中药水煎,再将煎液浓缩成400ml保留灌肠,每晚I次,灌肠时,药温以37_39°C为宜,注入一次性输液器中,将输液器下端插入一次性肛管,灌肠前要用石蜡油润滑肛门及肛管,将肛管缓慢插入15~20cm,将中药浓煎液缓慢灌入,臀部左侧卧位30min,注意肛管要细、插管要深、注入速度稍慢,以便使灌肠液更好的吸收;对照组使用美沙拉秦栓治疗,一天一次,一次一枚,两周一疗程,两组治疗均为4个疗程。
[0012]4、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肠镜等检查,肠粘膜病变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肠镜等检查,肠粘膜病变较前明显改善,大便常规检查有少量红、白细胞。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肠镜等检查,无改善或无明显改善。
[0013]5、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四个疗程后疗效比较,治疗组42例,其中痊愈22例(52.4% ),好转19例(45.2% ),无效I例(2.4%),总有效率97.6% ;对照组42例,其中痊愈7例(16.7%),好转25例(59.5%),无效10例(23.8% ),总有效率76.2%。两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 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P < 0.05)。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一:称取过坛龙20g、虎杖20g、酢楽;草8g、脱力草30g、乔木刺桐6g、天王七7g、丛毛榕根35g、伴蛇莲9g、锡叶藤10g、野油麻20g,将上述中药用水煎,再将煎液浓缩成400ml保留灌肠。
[0015]实施例二:称取过坛龙25g、虎杖15g、酢浆草12g、脱力草35g、乔木刺桐9g、天王七6g、丛毛榕根40g、伴蛇莲6g、锡叶藤15g、野油麻15g,将上述中药用水煎,再将煎液浓缩成400ml保留灌肠。
[0016]实施例三:称取过坛龙15g、虎杖25g、酢浆草6g、脱力草25g、乔木刺桐3g、天王七9g、丛毛榕根30g、伴蛇莲12g、锡叶藤6g、野油麻25g,将上述中药用水煎,再将煎液浓缩成400ml保留灌肠。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灌肠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灌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过坛龙15-25份、虎杖15-25份、酢衆草6_12份、脱力草25-35份、乔木刺桐3_9份、天王七6_9份、丛毛格根30-40份、伴蛇莲6_12份、锡叶藤6_15份、野油麻15-25 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灌肠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灌肠剂由以下重 量份的中药制成:过坛龙20份、虎杖20份、酢浆草8份、脱力草30份、乔木刺桐6份、天王七7份、丛毛榕根35份、伴蛇莲9份、锡叶藤10份、野油麻20份。
【文档编号】A61P1/00GK103751298SQ201410048836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8日
【发明者】曹营卿 申请人:曹营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