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16645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W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组W结肠非感染性炎性病变为主的慢性病。临床上W 慢性腹痛、腹胀、腹泻及粘液便、血便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临床亦称溃瘍性结肠炎、粘液性 结肠炎,由于其饮酒、冷食或饮水后腹胀加剧,或出现肠疫李、结肠功能素乱,也倾向称为肠 易激惹综合症。此病虽不算严重,但可扰乱身屯、健康,少数长期发作还会发生结肠癌变。
[0003] 该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炎症,具有复发倾向,治疗颇为麻烦。西医治疗本病常用的药 物有氨基水扬酸类、皮质类固醇、免疫调节剂等,运些药物尽管有一定疗效,但尚不能有效 地维持缓解、预防复发,而且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使患者难W维持治疗,治愈率较低,效果 不明显,容易贻误病情,引发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顽固性全结肠炎甚至癌变。因此根据中 医辩证实施,标本兼治的原则,利用无副作用、能彻底根治的中药来治疗本病显得尤为重 要。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克服了目前在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方面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见效 快、疗程短、无副作用且治愈率高的中药制剂。
[0005]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 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W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06] 党参10-20克、苦参5-15克、丹参10-20克、白裝襲10-20克、仙鹤草10-20克、横柳 10-20克、地肤子10-20克、地愉10-20克、玄胡10-20克、五味子10-20克、泽泻5-8克、砂仁5-8 克、通草10-15克、黄巧5-8克、升麻5-8克、陈皮10-15克、防风5-8克、益智仁5-8克、乌药10-20克、富蒲10-20克、篇蓄5-8克。
[0007]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000引所述中药制剂由W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09] 党参10克、苦参5克、丹参10克、白裝襲10克、仙鹤草10克、横柳10克、地肤子10克、 地愉10克、玄胡10克、五味子10-克、泽泻5克、砂仁5克、通草10克、黄巧5克、升麻5克、陈皮10 克、防风5克、益智仁5克、乌药10克、富蒲10克、篇蓄5克。
[0010]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0011] 所述中药制剂由W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 党参12克、苦参7克、丹参12克、白裝襲12克、仙鹤草12克、横柳12克、地肤子12克、 地愉12克、玄胡12克、五味子12克、泽泻5克、砂仁6克、通草11克、黄巧6克、升麻5克、陈皮11 克、防风5克、益智仁6克、乌药12克、富蒲12克、篇蓄6克。
[0013]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0014] 所述中药制剂由W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5] 党参14克、苦参9克、丹参14克、白裝襲14克、仙鹤草14克、横柳14克、地肤子14克、 地愉14克、玄胡14克、五味子14克、泽泻6克、砂仁6克、通草12克、黄巧6克、升麻6克、陈皮12 克、防风6克、益智仁6克、乌药14克、富蒲14克、篇蓄6克。
[0016]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0017]所述中药制剂由W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8] 党参16克、苦参11克、丹参16克、白裝襲16克、仙鹤草16克、横柳16克、地肤子16克、 地愉16克、玄胡16克、五味子16克、泽泻7克、砂仁6克、通草13克、黄巧6克、升麻7克、陈皮13 克、防风6克、益智仁7克、乌药16克、富蒲16克、篇蓄7克。
[0019]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0020] 所述中药制剂由W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21] 党参18克、苦参13克、丹参18克、白裝襲18克、仙鹤草18克、横柳18克、地肤子18克、 地愉18克、玄胡18克、五味子18克、泽泻7克、砂仁7克、通草14克、黄巧7克、升麻7克、陈皮14 克、防风7克、益智仁7克、乌药18克、富蒲18克、篇蓄7克。
[0022]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0023] 所述中药制剂由W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24] 党参20克、苦参15克、丹参20克、白裝襲20克、仙鹤草20克、横柳20克、地肤子20克、 地愉20克、玄胡20克、五味子20克、泽泻8克、砂仁8克、通草15克、黄巧8克、升麻8克、陈皮15 克、防风8克、益智仁8克、乌药20克、富蒲20克、篇蓄8克。
[0025] 上述中药制剂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 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每日1剂,分2~3次口服。30剂为1疗程。
[00%]上述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
[0027]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生津养血之功效。
[002引苦参,味苦,性寒;归屯、、肝、胃、大肠、膀脫经。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效。
[0029]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屯、、肝经。具有活血桂疲,养血安神,凉血消肿之功效。
[0030] 白裝襲,味苦、辛,性平;归肝经。具有疏肝解郁,行气破血,桂风明目之功效。
[0031] 仙鹤草,味苦、涩,性平;归肺、肝、脾经。具有收敛止血,止频之功效。
[0032] 横柳,味辛,性溫;归胃、大肠经。具有杀虫,破结,下气行水之功效。
[0033] 地肤子,味辛、苦,性寒;归肾、膀脫经。具有清热利湿,桂风止痒之功效。
[0034] 地愉,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胃、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之功效。
[0035] 玄胡辛散、苦泄、溫通,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既能行血中之气,又能行气中之血,气 杨血行,通则不痛,为中药中的止痛良药,对胃腕作痛及经行腹痛尤为效捷,配伍应用效果 更佳。
[0036] 五味子,味酸,性溫;归肺、肾、屯、经。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之功效。
[0037] 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脫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之功效。
[0038] 砂仁,味辛,性溫;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溫脾止泻,理气安胎之功效。
[0039] 通草,味甘、淡,性溫;归肺、胃经。具有清热利水,通气通乳之功效。
[0040] 黄巧,味甘,性微溫;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之 功效。
[0041] 升麻,味甘、辛,性微寒;归脾、胃、肺、大肠经。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之功效。
[0042] 陈皮,味辛、苦,性溫;归脾、胃、肺经。具有理气和中,燥湿化疲,利水通便之功效。
[0043] 防风,味辛、甘,性微溫;归膀脫、肝、脾经。具有桂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疫之功效。
[0044] 益智仁,味辛,性溫;归脾、肾经。具有溫脾止泻,暖肾固精缩尿之功效。
[0045] 乌药,味辛,性溫;归肺、脾、肾、膀脫经。具有行气止痛,溫肾散寒之功效。
[0046] 富蒲,味辛,性溫;归屯、、胃经。具有桂疲开资,化湿开胃,宁神益智之功效。
[0047] 篇蓄,味苦,性平;归胃、膀脫经。具有清热利湿,利水通淋之功效。
[0048]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调,脾胃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不 足,外邪乘虚而入,伤及肠络所致。因此本病既有脾肾虚的"本"证,又有湿热蕴结的"标" 象。本病迁延数年难愈,又致虚实相兼,寒热错杂。
[0049] 本发明中药制剂中,党参、黄巧、益智仁、乌药、五味子能益气固表、暖肾溫脾、补气 升阳,起到调理脏腑,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丹参、玄胡、白裝襲能行气活血、破血桂疲 又生新,促进血液微循环,血流加速,利于消除溃瘍周围的水肿和炎症;苦参、横柳、仙鹤草、 地愉能杀虫止频、凉血解毒,起到杀菌、收敛的作用,配W泽泻、通草、篇蓄清热利湿,利水通 淋,可达到桂除粘液,清洁并改善结肠黏膜微循环的作用。升麻、防风、地肤子能桂风解表、 清热解毒,起到桂除体内湿热邪毒,杀菌消炎止痛泄;陈皮、砂仁、富蒲和胃健脾、理气降逆、 安神定志。诸药配伍精良,组方合理,共奏益气健脾、桂风除湿、涩肠止泻、分清桂浊之功效, 能有效消除产生病变的毒素,促进新陈代谢,增加结肠防御功能,改善肠道素乱的功能,促 进肠道黏膜炎症的消除及病灶的再生修复,提高整体免疫力,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0050]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了 70例慢性溃瘍性结肠 炎患者进行临床试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男15例,女20例;年龄 18-52岁,平均年龄28岁;病程4个月至16年,平均4.6年;病情程度轻度19例,中度16例;有黏 液脈血便31例,有腹痛史29例。对照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27.5岁;病程 6个月至14年,平均5年;病情程度轻度21例,中度14例;有黏液脈血便29例,有腹痛史31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患病时间、发病症状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0化1]疗效标准:
[0052]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纤维结肠镜复查黏膜正常,停药或仅用维持量药物,观察6个 月无复发。
[0053] 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纤维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性息肉形 成。
[0054] 无效: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均无改善。
[0化日]治疗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