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和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84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和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预防和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所述组合物的原料主要包括山芝麻和苦玄参,还可以根据病情增加其它中药,如板蓝根和金银花等,所用的金银花指用金银花提取的挥发油。经大量临床前体外实验、动物实验,以及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的药物对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烧、咳嗽、疼痛等作用有明显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预防和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感冒是感受外邪所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由于四时六气不同,以及人体素质差异,故临床有风寒、风热和暑湿兼证。如风热感冒,由于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不和,故见身热,微恶风寒,汗出不畅;风热上扰,则头胀痛;风热之邪熏蒸清道,故咽喉肿痛,咽燥、口渴欲饮、鼻流浊涕;风热犯肺,肺失清肃,则咳嗽、咳痰粘或黄、舌边尖红、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为风热侵于肺卫之征。本病证主要由于风热邪毒侵袭人体所致,故其治疗当以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为治则。
[0003]风热感冒为广西等亚热带地区常见高发病。虽然有很多具有较好临床效果的验方,如申请号:CN200810073696.5)组方中采用“大叶桉叶和岗梅”;专利“一种治疗风热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片剂或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CN201110456838.8”组方中采用“岗梅、金沙藤、倒扣草和山猪菜”;专利“一种南板蓝根的中药制剂申请号:CN201310191571.3”组方中采用“南板蓝根”等。但未见采用广西习用药材山芝麻和苦玄参进行组方并采用现代制备技术制备而成的药物。

【发明内容】
: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疏通微循环作用,且治愈率高。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0006]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包括山芝麻和苦玄参,二者的用量比为:山芝麻6~8份,苦玄参5~7份,所述份是重量份。
[0007]在上述组合物中可以与常用的治疗感冒的中药配伍,在本发明一个优选配方中,还包括板蓝根和/或金银花,所用的金银花指用金银花提取的挥发油以及提取后的药渣;
[0008]所述金银花挥发油的制备方法和形式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技术方法,比如将金银花提取出挥发油后,按常规方法制成包结剂,然后用于本药物制剂的制备。
[0009]各原料的重量份数配比是:山芝麻6~8份、苦玄参5~7份、板蓝根5~7份以及5~7份金银花。
[0010]上述配方 中还可以加入桔梗和/或甘草,用量为桔梗1.6~2.4份,甘草1.6~
2.4 份。
[0011]一种优选的的重量份数配比是:山芝麻7份、苦玄参7份、金银花6份、板蓝根6份、桔梗2份和甘草2份。
[0012]本方中起主要作的君药是山芝麻和苦玄参;臣药金银花、板蓝根;佐药桔梗、甘草;
[0013]山芝麻,味辛微苦,性凉,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能。[0014]苦玄参,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能。
[0015]虽然山芝麻和苦玄参这两味药均被单独发现有对感冒的功效,但未见现有技术中二药配伍的作用。
[0016]本发明人发现,二药的配伍,对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具有协同作用。
[0017]金银花,味苦,性寒,清热解毒,且有轻宣疏散之功,为风热感冒常用药;板蓝根,味苦,性寒,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咽喉肿痛等。上二药加强君药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功效,为方中臣药。
[0018]桔梗,味苦辛,性平,开宣肺气,祛痰止咳;甘草润肺止咳,缓急止痛,上二药合用宣肺止咳祛痰,为方中佐药。
[0019]以上所述中药组合物的中药原料药药理药性:
[0020]1、山芝麻系梧桐科植物山芝麻Helicteres angustifolia L.的干燥根或全株。性苦,寒。功能清热解毒,用于感冒高热,扁桃体炎,咽喉炎,腮腺炎,皮肤湿疹。
[0021]2、苦玄参系玄参科植物Picria fel-terrae Lour.的干燥全草。性苦,寒。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痄腮,胃热腹痛,痢疾,疖肿,毒蛇咬伤。
[0022]3、金银花系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性甘,寒。功能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瘟病发热。
[0023]4、板蓝根系十字花科植物蒋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性苦,寒。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毒发斑,舌绛暗紫,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0024]5、桔梗系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 lorum(Jacq.)A.DC.的干燥根。性苦,辛、平。功能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0025]6、甘草系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inf 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莖。性甘,平。功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26]以上所述中药原料可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制成各种口服制剂,比如粉剂、胶囊、片剂、冲剂等。
[0027]在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制备方法是:
[0028]I)制备金银花挥发油包结物
[0029]用常规提取挥发油的方法提取金银花挥发油后,加入包结材料制备成包结物,所余金银花药洛留作下步使用。
[0030]2)将其它药材分别切断,粉碎,与金银花药渣合并,加水煎煮二次,浓缩加乙醇搅匀,静置过夜,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后,加入辅料混匀,烘干,
[0031]3)将2)所得药粉中加入I)所得的金银花挥发油包结物;
[0032]4)加入药用辅料,混合均匀后得粉剂。
[0033]所得粉剂可直接药用,也可用其再制成各种制剂。
[0034]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包结材料包括α -环糊精、β -环糊精、Y -环糊精和2,6 二甲基-环糊精等环糊精衍生物。所述药物辅料包括药用填充剂和润滑剂,其中填充剂包括淀粉、变性淀粉、糊精、磷酸氢钙及其他药用填充剂辅料,润滑剂包括聚乙二醇、硬酯酸钙、滑石粉及其他药用润滑剂。
[0035]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36]本中药组合物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制成,对于风热感冒及引起的发热、咳嗽和咽喉肿痛等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用本发明的药物进行了多项药效学实验:
[0037]一、临床前药效学实验
[0038]表明具有一定的抗菌、镇咳、发汗、解热、抗炎、镇痛、免疫调节作用,实验结果如下:
[0039](一)体外抑菌作用
[0040]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胶囊剂对金葡球菌(20771)、金葡球菌(18153)、表皮葡萄球菌(20289)、甲型溶血性链球菌(181818)、肺炎链球菌(B)31002等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
菌作用。
[0041](二)对小鼠咳反应的影响
[0042]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药物可不同程度地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小鼠咳嗽次数。
[0043](三)对正常大鼠汗液分泌的影响
[0044]结果表明,对正常大鼠足跖部汗液分泌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0045](四)对大鼠的解热作用
[0046]结果表明,对2,4 一二硝基苯酚致热大鼠的发热反应,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0047](五)对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0048]结果表明,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0049](六)对大鼠胸腔白细胞的影响
[0050]结果表明,能明显抑制1%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胸腔白细胞游走,但对胸腔渗出液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0051](七)对小鼠的镇痛作用
[0052]结果表明,能明显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具有明显镇痛作用。
[0053](A)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
[0054]结果表明,对免疫低下小鼠碳末廓清指数K值有显著增加作用,说明该药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力有的增强作用。
[0055]但金葡球菌感染小鼠实验表明,本发明药物对金葡球菌感染小鼠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具体实验数据详见实施例。
[0056]二、临床药效学实验
[0057]结果表明,本中药组合物治疗风热感冒起效快,疗效高,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风热感冒总有效率达95.3% (详见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58]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所列实施例仅在于说明本发明而绝不限于本发明。
[0059]实施例1预防和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粉剂[0060]原料:山芝麻3.5kg、苦玄参3.0kg、金银花3.0kg、板蓝根3.0kg、桔梗1.0kg、甘草
1.0kg
[0061]制备方法:
[0062]I)制备金银花挥发油包结物
[0063]A收集挥发油
[0064]采用挥发油收集器进行挥发油的收集,取金银花2.4kg,加水4-10倍量,每次3_5h,提取I次,收集得到挥发油2ml,收率0.083%。
[0065]B制备β -环糊精包结物
[0066]挥发油和β -环糊精按0.8-1.2:8 (ml/g)比例混合制成包结物:将β -环糊精Sg加水100ml使溶解,量取挥发油0.8-1.2ml与少量无水乙醇稀释,在不断搅拌下缓缓滴加到β -环糊精溶液中,于45~50°C恒温中继续搅拌3小时后,在5~10°C中放置24小时,滤过,于40°C低温干燥,粉碎,过筛,即得包结物。
[0067]按上述方法制备的包结物分别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测定包结物中挥发油含量和包结物收得率计算平均包结92.3%,平均收得率为91.1%。提取挥发油后,所余金银花药渣留作下步使用。
[0068]2)将其它药材分别切断,粉碎,与金银花药渣合并,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量为药材量的5~12倍,浸泡0.5~lh,加热煮沸I~3h ;第二次加水量为药材量的5~12倍,煮沸I~3h ;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密度为1.10~1.20g/ml的清膏,加乙醇,至总量中乙醇含量达50~90% (体积百分比)时,搅匀,静置过夜,滤过,减压加热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加入淀粉O~1.5kg,混匀,烘干,粉碎过筛80~100目;
[0069]3)将2)所得药粉中加入I)所得的金银花挥发油包结物;
[0070]4)加入变性淀粉O~1.5kg,混合均匀后得粉剂。
[0071]实施例2~4预防和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粉剂
[007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仅原料成分和用量不同。
[0073]实施例5预防和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胶囊剂
[0074]药物成分和用量同实施例1,制备方法中,I)、2)、3)步骤同实施例1 ;
[0075]步骤4)加入淀粉及滑石粉各O~1.5kg,混合均匀后装胶囊即得,每粒胶囊5g。
[0076]实施例6~8预防和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胶囊剂
[0077]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仅原料成分和用量不同。
[0078]实施例9预防和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片剂
[0079]药物成分和用量同实施例1,制备方法中,I)、2)、3)步骤同实施例1 ;
[0080]步骤4):加入淀粉O~1.5kg,混合均匀后制粒,烘干,压片机制片,每片重量为
0.5g。
[0081]实施例10~11预防和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片剂
[008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9,仅原料成分和用量不同。
[0083]各实施例中原料的用量比见表1
[0084]表1.各实施例中原料的用量比
[0085]
【权利要求】
1.山芝麻和苦玄参组成的有效成分在制备预防和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中的应用,二药用量的重量份配比是山芝麻6~8份、苦玄参5~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制备所述药物的原料中还包括5~7份板蓝根和/或用5~7份金银花制成的挥发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制备所述药物的原料中还包括桔梗和/或甘草,用量为桔梗1.6~2.4份,甘草1.6~2.4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制备所述药物的原料的重量比是:山芝麻7份、苦玄参7份、金银花6份、板蓝根6份、桔梗2份和甘草2份;所述金银花是金银花挥发油包结物和金银花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
5.一种预防和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其特征是含有山芝麻和苦玄参,二药用量的重量份配比是山芝麻6~8份、苦玄参5~7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制备所述药物的原料中还包括5~7份板蓝根和/或用5~7份金银花制成的挥发油。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药物,制备所述药物的原料中还包括桔梗和/或甘草,用量为桔梗1.6~2.4份,甘草1.6~2.4份。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药物,所述挥发油是金银花挥发油包结物,且所述原料中还包括金银花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所述金银花挥发油包结物的包结材料选自α-环糊精、β-环糊精、Y-环糊精或2 ,6 二甲基-环糊精。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所述的药物,是口服剂,选自粉剂、胶囊、片剂或冲剂。
【文档编号】A61K9/20GK103816281SQ201410082674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兰太进, 刘元, 张颖, 宋志钊, 文志云, 李星宇 申请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