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丹参4-5、延胡索6-8、五灵脂3-4、陈皮6-8、地榆叶2-4、川楝子4-6、郁李仁1-3、茯苓6-8、紫苏梗4-6、牡蛎3-5、刘寄奴2-4、桑寄生4-6、牛奶子2-4、石菖蒲6-8、苦荞头5-7、薤白3-5、海螵蛸2-4、苦瓜叶6-8、刀豆壳3-5、厚香草头1-2和华鼠尾草1-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温胃散寒、消食导滞、疏肝理气、泄热和胃、活血化瘀的功效,本发明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病,在历代医籍中又称胃痛,是指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 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多因外邪侵袭,恼怒过劳,饮食不节,器具失宜致气机阻滞,胃 失和降而成,西药对胃脘痛中具体的病症有确切、具体的疗效,但有副作用,且有的病证只 能缓解,不能治愈;中医中药对胃脘痛认识已久,治法较多,包括辨证施治、针灸疗法、气功 疗法及食疗等,有明显确切的疗效。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
[0004]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丹参4-5、延胡索6-8、五灵脂3-4、 陈皮6-8、地榆叶2-4、川楝子4-6、郁李仁1-3、茯苓6-8、紫苏梗4-6、牡蛎3-5、刘寄奴2-4、 桑寄生4-6、牛奶子2-4、石菖蒲6-8、苦荞头5-7、薤白3-5、海螵蛸2-4、苦瓜叶6-8、刀豆壳 3_5、厚香草头1_2和华鼠尾草1_2。
[0005] 治疗胃胺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丹参4. 5、延胡索7、五灵脂 3. 5、陈皮7、地榆叶3、川楝子5、郁李仁2、茯苓7、紫苏梗5、牡蛎4、刘寄奴3、桑寄生5、牛 奶子3、石菖蒲7、苦荞头6、薤白4、海螵蛸3、苦瓜叶7、刀豆壳4、厚香草头1. 5和华鼠尾草 1. 5。
[0006] 用量和用法:服用本发明的汤剂,每日一剂,20-25天即可康复。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温胃散寒、消食导滞、疏肝理气、泄热和胃、活血化瘀的功效,本 发明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实施例1 :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丹参4. 5、延胡 索7、五灵脂3. 5、陈皮7、地榆叶3、川楝子5、郁李仁2、茯苓7、紫苏梗5、牡蛎4、刘寄奴3、 桑寄生5、牛奶子3、石菖蒲7、苦荞头6、薤白4、海螵蛸3、苦瓜叶7、刀豆壳4、厚香草头1. 5 和华鼠尾草1.5。
[0009] 用量和用法:服用本发明的汤剂,每日一剂,20-25天即可康复。
[〇〇1〇] 典型病例: 病例1 :傅某,男,57岁,患有胃脘痛多年,常因受凉或劳累而加重,胃脘胀满刺痛,纳食 减少,神疲乏力,大便稍溏,苔薄白,脉弦细,服用本发明的汤剂,每日一剂,服用一周后,胃 脘痛明显减轻,食欲增强,继续服用两周后,诸症全失,痊愈。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丹参4-5、延胡 索6-8、五灵脂3-4、陈皮6-8、地榆叶2-4、川楝子4-6、郁李仁1-3、茯苓6-8、紫苏梗4-6、牡 蛎3-5、刘寄奴2-4、桑寄生4-6、牛奶子2-4、石菖蒲6-8、苦荞头5-7、薤白3-5、海螵蛸2-4、 苦瓜叶6-8、刀豆壳3-5、厚香草头1-2和华鼠尾草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 为:丹参4. 5、延胡索7、五灵脂3. 5、陈皮7、地榆叶3、川楝子5、郁李仁2、茯苓7、紫苏梗5、 牡蛎4、刘寄奴3、桑寄生5、牛奶子3、石菖蒲7、苦荞头6、薤白4、海螵蛸3、苦瓜叶7、刀豆壳 4、厚香草头1.5和华鼠尾草1.5。
【文档编号】A61P1/00GK104056024SQ201410223997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4日
【发明者】邹峰 申请人: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