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直肠癌、膀胱癌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直肠癌、膀胱癌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以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穿山甲12-24份、僵蚕12-24份、山慈菇12-24份、三七12-24份、半支莲12-24份、苦参12-24份、蟾酥12-24份、壁虎12-24份、蜈蚣12-24份、人参12-24份、黄芪12-24份、黄精12-24份、重楼12-24份、马齿苋9-21份、槐花9-21份、五倍子9-21份、蛇莓9-21份、白英9-21份、龙葵9-21份、蒲公英9-21份、地榆9-21份、马兜铃9-21份、升麻9-21份、花粉9-21份、乌梅9-21份、火麻仁9-21份、轻粉9-21份、黄柏9-21份、血竭9-21份的组合为活性成分,且治疗直肠癌、膀胱癌效果较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直肠癌、膀胱癌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直肠癌、膀胱癌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癌症(Cancer),亦称恶性肿瘤(Malignant neoplasm),为由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细胞除了生长失控外,还会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组织甚至经由体内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癌症是一大类恶性肿瘤的统称。癌细胞的特点是无限制、无止境地增生,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癌细胞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癌细胞还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等。癌症(恶性肿瘤)还可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患者最终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0003]直肠癌是一种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发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一般中年患者比较多见。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道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此病的早期症状比较隐秘,因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不易彻底,术后复发率高。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所以饮食和生活方式是癌症的祸根。以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脓血便、里急后重、便秘、腹泻、大便逐渐变细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晚期则出现排便梗阻、消瘦、甚至恶液质等。常引起肠梗阻、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威胁健康和生命,近年临床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0004]膀胱癌是指发生 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占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而在西方其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膀胱癌的发病率为6.61/10万,列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9位。膀胱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于儿童。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发年龄50-70岁,临床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血尿,而且表现为间隙性、无痛性血尿为主,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
[0005]目前,治疗直肠癌、膀胱癌,西医普遍采用化疗、放疗,而放、化疗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对人体损害极大,患者往往得不到满意的效果,却反而引起身体免疫功能低下等不良后果。为避免西医治疗缺陷,我国中医界推出以中草药组合物治疗癌症的施治方案。中医治疗癌症现在已经被国内外医疗专家广泛的认可,大量的临床试验及科研研究已经证实了中医治疗癌症的效果。比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0810100694.0,公开了八月札、木香、红藤、白花蛇草、菝葜、野葡萄藤、苦参,生薏苡仁、紫丹参、地鳖虫、乌梅、瓜萎仁、白毛藤、风尾草、贯仲炭等多味药材制成的中药。中国专利申请CN201210562006.9公开了白花蛇舌草、红参、半枝莲、黄茂、党参、生地、莪术、玉竹、山药、麦冬等多味药材制成的中药组合物。中国专利申请201010140829.3公开了茯苓、薏苡仁、山豆根、天花粉、黄连、黄芩、秦皮、苦参、紫草、金银花、蒲公英、地丁、青黛、半边莲、山慈菇、白花蛇舌草、白蔹、地骨皮、降香、佩兰、炙乳香等多味药材制成的中药组合物。以上专利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都是针对单一的一种癌症。
[0006]中医对癌症的研究是无止境的,开发能同时针对直肠癌、膀胱癌的中药药物组合物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直肠癌、膀胱癌效果较好的药物组合物。
[0008]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各组分的用量是发明人经过大量实践总结得出的,由下述重
量份的原料制成:
[0009]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直肠癌、膀胱癌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直肠癌、膀胱癌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直肠癌、膀胱癌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直肠癌、膀胱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P35/00GK103977259SQ201410233668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发明者】李绍华 申请人:李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