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体和使用该螺旋体的医疗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252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螺旋体和使用该螺旋体的医疗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确保充分的转矩传递性的螺旋体和使用该螺旋体的医疗器具。螺旋体(30)具有:第一层(32),由第一单线(32a)螺旋状地卷绕而形成;以及第二层(34),设置于第一层(32)的外周,由第二单线(34a)螺旋状地卷绕而形成。并且,第一单线(32a)的抗拉强度比第二单线(34a)的抗拉强度大。
【专利说明】螺旋体和使用该螺旋体的医疗器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被用作以治疗或检查为目的而插入体腔内的医疗部件的螺旋体、以及使用该螺旋体的医疗器具。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关于为了治疗或检查而插入血管、消化道、输尿管等的管状器官或体内组织所使用的医疗器具,提出了各种方案。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将单线状体螺旋状地成形所得的加强材料配置于内芯的外周而形成的医疗器具(导线)。该加强材料,通过底部侧被设置为密圈且前方侧(顶端侧)被设置为疏圈,赋予底部侧刚性,并且赋予顶端侧柔软性。
[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H10-994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5]在将医疗器具插入存在于如慢性完全闭塞程度的狭窄部的微小的间隙时,当从医疗器具的把手侧施以旋转转矩时,存在医疗器具的顶端被狭窄部钩挂而旋转变为困难状态的问题。因此,在治疗这样的狭窄部的情况下,需要充分的转矩传递性。但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医疗器具中,因被设置在加强材料的顶端侧的疏圈部分而无法得到充分的转矩传递性,依然存在改良的余地。
[0006]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充分的转矩传递性的螺旋体和使用该螺旋体的医疗器具。
[0007]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种形态所涉及的螺旋体,具有以下的特征。
[0008]在本发明的形态I中,包括:第一层,由第一线材螺旋状地卷绕而形成;以及第二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层的外周,由第二线材螺旋状地卷绕而形成;所述第一线材的抗拉强度比所述第二线材的抗拉强度大。
[0009]在本发明的形态2中,包括形态I所记载的螺旋体,其中,在所述第二层的外周,设置有第三层,所述第三层由第三线材螺旋状地卷绕而形成;所述第二线材的抗拉强度比所述第三线材的抗拉强度大。
[0010]在本发明的形态3中,包括形态I或2所记载的螺旋体,其中,所述第一线材及所述第二线材为多根单线绞合在大致相同圆周上而形成的绞线。
[0011]在本发明的形态4中,具有:形态1-3任一项所述的螺旋体;在所述螺旋体的顶端处形成的筒状的顶端梢;以及,与所述螺旋体的底端侧连接的握持部。
[0012]在形态I所记载的螺旋体中,包括:第一层,由第一线材螺旋状地卷绕而形成;以及第二层,设置于第一层的外周,由第二线材螺旋状地卷绕而形成;第一线材的抗拉强度比第二线材的抗拉强度大。这样一来,第一线材通过弹性形变使从内侧对外层的第二线材施力变为可能。
[0013]因此,提高了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紧固力。因此,通过使螺旋体的底端侧旋转而产生的转矩,经由第二层和第一层高效地传递至螺旋体的最顶端侧。即,在如这样的螺旋体中,确保充分的转矩传递性变为可能。因此,能够避免所说的螺旋体的顶端被狭窄部钩挂这样的不良。
[0014]在形态2所记载的螺旋体中,包括形态I所记载的螺旋体,其中,在第二层的外周,设置有第三层,所述第三层由第三线材螺旋状地卷绕而形成;第二线材的抗拉强度比第三线材的抗拉强度大。
[0015]这样一来,第二线材通过弹性形变使从内侧对外层的第三线材施力变为可能。
[0016]因此,除了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也提高了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的紧固力。进而,通过使螺旋体的底端侧旋转而产生的转矩,经由第三层、第二层及第一层而高效地被传递至螺旋体的最顶端侧。即,在如这样的螺旋体中,确保更充分的转矩传递性变得容易。
[0017]形成形态3所记载的螺旋体的第一线材及第二线材为多根单线绞合在大致相同圆周上而形成的绞线。
[0018]这样一来,在单线之间相对微小的移动变为可能,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螺旋体的塑性变形,能够进一步提高螺旋体的复原性。
[0019]在形态4所记载的医疗器具中,具有:形态1-3任一项所述的螺旋体;在所述螺旋体的顶端形成的筒状的顶端梢;以及,在螺旋体的底端侧接续的握持部。这样一来,使确保充分的转矩传递性变为可能,能够避免所说的螺旋体的顶端被狭窄部钩挂这样的不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旋体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的螺旋体的A-A截面图;
[0022]图3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旋体的截面图;
[0023]图4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旋体的截面图;
[0024]图5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旋体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5所示的螺旋体的B-B截面图;
[0026]图7为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旋体的示意图;
[0027]图8为图7所示的螺旋体的C-C截面图;
[0028]图9为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旋体的示意图;
[0029]图10为图9所示的螺旋体的D-D截面图;
[0030]图11 (a)为本发明的医疗器具的整体图,图11(b)为医疗器具的顶端部的截面图。
[0031]标号说明:
[0032]10医疗器具
[0033]20顶端梢
[0034]21握持部
[0035]30、40、50、60、70、80 螺旋体
[0036]32a、72 第一单线
[0037]32 第一层
[0038]34a、74 第二单线
[0039]34 第二层
[0040]36a、76第三单线
[0041]36第三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2]第一实施方式
[0043]关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旋体,参照图1和图2进行说明。并且,各图为示意性地进行图示,与实际的尺寸比例不同。
[004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螺旋体30具有第一层32及第二层34 ;所述第一层32由多根第一单线32a绞合在大致相同圆周上的绞线形成;所述第二层34设置在该第一层32的外周并且由多根第二单线34a绞合在大致相同圆周上的绞线形成。
[0045]根据如这样的螺旋体30,在各自的第一单线32a之间和各自的第二单线34a之间相对微小的移动变为可能,因此,难以出现螺旋体30的塑性变形,能够提高螺旋体30的复原性。
[0046]形成第一层32的第一单线32a的抗拉强度比形成第二层34的第二单线34a的抗拉强度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单线32a的抗拉强度为2500?2700N/mm2,第二单线34a的抗拉强度为2100?2400N/mm2。进而,形成第一层32的第一单线32a和形成第二层34的第二单线34a紧密接触。
[0047]通过将形成第一层32的第一单线32a的抗拉强度设置得比形成第二层34的第二单线34a的抗拉强度大,第一单线32a通过弹性形变从内侧对外层的第二单线34a施力变为可能。因此,增加了第一层32和第二层34之间的紧固力。
[0048]因此,通过使螺旋体30的底端侧旋转产生的转矩,经由第二层34和第一层32而高效地被传递至螺旋体30的最顶端侧。即,在如这样的螺旋体30中,能够确保充分的转矩传递性。因此,能够避免所说的螺旋体30的顶端被狭窄部钩挂这样的不良。
[0049]作为形成第一单线32a和第二单线34a的材料,虽然能够列举例如不锈钢、钨或N1-Ti合金等,但只需第一单线32a的抗拉强度比第二单线34a的抗拉强度大,可不进行特别地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形成第一单线32a的材料,使用例如SUS304WPS ;作为形成第二单线34a的材料,使用例如SUS304WPB。
[0050]优选地,第一单线32a的直径比第二单线34a的直径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单线32a的直径约为0.06mm,第二单线34a的直径约为0.07mm。这样一来,第二单线34a和第一单线32a之间的间隙变小,进一步地增加了第一层32和第二层34之间的紧固力。因此,得以实现螺旋体30的转矩传递性的进一步的提升。
[0051]另外,第一单线32a的卷绕方向和第二单线34a的卷绕方向为反向。这样一来,例如使螺旋体30顺时针方向地旋转时的转矩传递性和使螺旋体30逆时针方向地旋转时的转矩传递性大致相同。即,能够容易地确保在圆周截面上取得平衡性的转矩传递性。因此,能够提高在血管里面插入螺旋体30时的操作性。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对形成所述螺旋体30的所有层而言,可以将一些层的线材的卷绕方向设置为与其余层的线材的卷绕方向反向。例如,可以将相邻层的线材的卷绕方向设置为反向,只要能够使螺旋体30顺时针方向地旋转时的转矩传递性和使螺旋体30逆时针方向地旋转时的转矩传递性大致相同即可。
[0052]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第一单线32a的直径设置得比第二单线34a的直径小,双方的单线的直径的关系并不限定于此。即,可以将第一单线32a的直径设置得与第二单线34a的直径大致相同,或者,可以将第一单线32a的直径设置得比第二单线34a的直径大。
[0053]第二实施方式
[0054]关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螺旋体,参照图3进行说明。并且,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赋予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在以下中对不同点进行重点说明。
[0055]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层32由多根的第一单线32a在大致相同圆周上绞合的绞线形成。与之相对,形成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旋体50的第一层32由多根第一线材52绞合到大致相同圆周上而形成,所述第一线材52由第一芯线52a和覆盖第一芯线52a的外周地卷绕而形成的8根第一侧线52b形成。
[0056]在此,作为形成第一芯线52a和第二侧线52b的材料,虽然能够列举例如不锈钢、钨或N1-Ti合金等,但只需内层侧的第一线材52的抗拉强度设置得比第二单线34a的抗拉强度大,可不进行特别地限定。
[0057]在如这样的第二实施方式中,除了能够获得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夕卜,第一层32中在第一侧线52b之间相对微小的移动变为可能,因此,螺旋体50的塑性变形能够有效地被抑制,能够进一步提高螺旋体50的复原性。
[005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第一层32和其外周的第二层34这两层形成螺旋体50,但是该层数并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设置三层以上的螺旋体50。即使在该情况下,也由于所说的提高螺旋体50的转矩传递性的观点,优选的是越位于内层的层抗拉强度设置越大。
[0059]并且,如果能够维持螺旋体50的形状,也可以省略位于第一层32的第一芯线52a。即,也可以采用中空状的第一线材52。
[0060]第三实施方式
[0061]关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旋体,参照图4进行说明。并且,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赋予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在以下中重点地说明不同点。
[0062]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层34由多根的第二单线34a绞合在大致相同圆周上的绞线形成。与之相对,形成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旋体60的第二层34由多根第二线材62绞合在大致相同圆周上而形成,所述第二线材由第二芯线62a和覆盖第二芯线62a的外周地卷绕而形成的8根第二侧线62b形成。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螺旋体的第一层32由多根的第一线材52绞合在大致相同圆周上而形成,所述第一线材52由第一芯线52a和覆盖第一芯线52a的外周地卷绕而形成的8根第一侧线52b形成;并且,所涉及的螺旋体的第二层34由多根的第二线材62绞合在大致相同圆周上而形成,所述第二线材62由第二芯线62a和覆盖第二芯线62a的外周地卷绕而形成的8根第二侧线62b形成。
[0063]作为形成第二芯线62a和第二侧线62b的材料,虽然能够列举例如不锈钢、钨或N1-Ti合金等,但是只需内层侧的第一单线32a的抗拉强度设置比第二线材62的抗拉强度大,可不进行特别地限定。
[0064]在如这样的第三实施方式中,除了能够获得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之夕卜,由于第二层34中在第二侧线62b之间相对微小的移动变为可能,因此,螺旋体60的塑性变形能够有效地被抑制,能够进一步提高螺旋体60的复原性。
[006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第一层32和其外周的第二层34这两层形成螺旋体60,但是该层数并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设置三层以上的螺旋体60。即使在该情况下,也由于所说的提高螺旋体60的转矩传递性的观点,优选的是越位于内层的层抗拉强度设置越大。
[0066]并且,如果能够维持螺旋体60的形状,也可以省略位于第二层34的第二芯线62a。即,也可以采用中空状的第二线材62。
[0067]第四实施方式
[0068]关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旋体,参照图5和图6进行说明。并且,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赋予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在以下中重点地说明不同点。
[0069]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旋体40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层34的外周设置第三层36,所述第三层36由多根第三单线36a绞合在大致相同圆周上形成。形成第二层34的第二线材34a的抗拉强度比形成第三层36的第三单线36a的抗拉强度大。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三单线36a的抗拉强度为1600?2000N/mm2。
[0070]这样一来,第二单线34a通过弹性形变从内层对外层的第三单线36a施力变为可能。因此,除了在第一层32和第二层34之间,也提高了在第二层34和第三层36之间的紧固力。
[0071]进而,通过使螺旋体40的底端侧旋转而产生的转矩,经由第三层36、第二层34和第一层32而高效地传递至螺旋体40的最顶端侧。即,在如这样的螺旋体40中,确保更充分的转矩传递性变得容易。
[0072]作为形成第三单线36a的材料,虽然能够列举例如不锈钢、钨或N1-Ti合金等,但是只需第二单线34a的抗拉强度设置得比第三单线36a的抗拉强度大,可不进行特别地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形成第三单线36a的材料使用不锈钢(SUS304-3/4H)。优选地,第一单线32a的直径比第二单线34a的直径小,第二单线34a的直径比第三单线36a的直径小。这样一来,第二单线34a和第一单线32a之间的间隙变小,第三单线36a和第二单线34a之间的间隙变小,进一步地增加了第一层32和第二层34之间、以及第二层34和第三层36之间的紧固力。因此,得以实现螺旋体的转矩传递性的进一步的提升。
[0073]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第一层32、设置在第一层32的外周的第二层34和设置在第二层34的外周的第三层36这三层形成螺旋体40,但是其层数并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是设置四层以上的螺旋体40。即使在该情况下,也由于所说的提高螺旋体40的转矩传递性的观点,优选的是越位于内层的层抗拉强度设置越大。
[0074]第五实施方式
[0075]关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旋体,参照图7和图8进行说明。并且,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赋予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在以下中重点地说明不同点。
[0076]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层32由多根的第一单线32a在大致相同圆周上绞合的绞线形成,第二层34由多根的第二单线34a在大致相同圆周上绞合的绞线形成。与之相对,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旋体70具有第一层32和第二层34,所述第一层32由第一单线72螺旋状地卷绕而形成,所述第二层34由设置在所述第一层32的外周上的第二单线74螺旋状地卷绕而形成。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层32和第二层34各自为一根单线螺旋状地卷绕而形成的单条螺旋构造。
[0077]另外,第一单线72的抗拉强度比第二单线74的抗拉强度大。这样一来,第一单线72通过弹性形变从内侧对外层的第二单线74施力变为可能。因此,提高了第一层32和第二层34之间的紧固力。
[0078]因此,通过使螺旋体70的底端侧旋转而产生的转矩,经由第二层34和第一层32高效地传递至螺旋体70的最顶端侧。即,在如这样的螺旋体70中,能够确保充分的转矩传递性。因此,能够避免所说的螺旋体70的顶端被狭窄部钩挂这样的不良。
[0079]并且,作为形成第一单线72和第二单线74的材料,虽然能够列举例如不锈钢、钨或N1-Ti合金等,但是只需内层侧的第一单线72的抗拉强度设置得比外层侧的第二单线74的抗拉强度大,可不进行特别地限定。
[0080]第六实施方式
[0081]关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旋体,参照图9和图10进行说明。并且,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赋予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在以下中重点地说明不同点。
[0082]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旋体80在上述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螺旋体70的第二层34的外周上,具有第三单线76螺旋状地卷绕而形成第三层36。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层32、第二层34和第三层36各自为一根单线螺旋状地卷绕而形成的单条螺旋体构造。
[008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单线74的抗拉强度比第三单线76的抗拉强度大。这样一来,第二单线74通过弹性形变从内侧对外层的第三单线76施力变为可能。
[0084]因此,除了在第一层32和第二层34之间,也提高了在第二层34和第三层36之间的紧固力。进而,通过使螺旋体80的底端侧旋转而产生的转矩,经由第三层36、第二层34和第一层32而高效地传递至螺旋体80的最顶端侧。即,在如这样的螺旋体80中,确保更充分的转矩传递性变得容易。
[0085]并且,作为形成第三单线76的材料,虽然能够列举不锈钢、钨或N1-Ti合金等,但是只需内层侧的第二单线74的抗拉强度设置得比第三单线76的抗拉强度大,可不进行特别地限定。
[008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第一层32、设置在第一层32的外周的第二层34和设置在第二层34的外周的第三层36这三层形成螺旋体80,但是其层数并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是设置四层以上的螺旋体80。即使在该情况下,也由于所说的提高螺旋体80的转矩传递性的观点,优选的是越位于内层的层抗拉强度设置越大。
[0087]第七实施方式
[0088]图11(a)为表示使用本发明的螺旋体的切除术用的医疗器具的整体图。在图11 (a)中,左侧为向体腔内被插入的顶端侧,右侧为由医生等的手术者操作的底端侧。另外,图11(b)为该医疗器具的顶端部的截面图。并且,在该图11(b)中表示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螺旋体30的医疗器具。
[0089]如图11 (a)和图11 (b)所示,医疗器具10包括螺旋体30、接合在螺旋体30的顶端的筒状的顶端梢20和设置在螺旋体30的底端侧的握持部21。
[0090]如图11的(a)所示,顶端梢20由例如钼金形成,具有随着朝向顶端而缩小直径的锥部20a。并且,在顶端梢20的内周表面或外周表面也可以设置螺纹状的凹凸。
[0091]螺旋体30的底端部分(后端部分)被套管23覆盖。在套管23的底端部分被由例如不锈钢形成的圆保护导管27插入嵌合。在该圆保护导管27的底端部分外嵌有角保护导管28。
[0092]另一方面,握持部21由保护罩25和连接器29形成,其中,保护罩25为前端侧形成梢细的锥形状的圆筒状,所述连接器29为小直径顶端部26被嵌合在保护罩25的后端部且外周上具有凸片的圆筒状。小直径顶端部26被外嵌于角保护管28,握持部21形成使得与螺旋体30的后端部变为一体并旋转。
[0093]医疗器具10在对例如冠状动脉的闭塞部等病变部进行钻孔的手术中,从被插入血管内而使顶端梢20与病变部碰上的状态开始,操作以按压握持部21并扭转握持部21。此时,向螺旋体30施以旋转,顶端梢20与病变部接触时螺纹效果得以发挥。进而,对应握持部21的旋转方向,使医疗器具10的拧入或拔取变为可能。
[0094]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医疗器具10的握持部21旋转而产生的转矩经由螺旋体30的第二层34和第一层32高效地传递至医疗器具10的最顶端侧。即,在使用如这样的螺旋体30的医疗器具10中,确保充分的转矩传递性变为可能。因此,能够避免所说的螺旋体30的顶端被狭窄部钩挂这样的不良。
[0095]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仅就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螺旋体30的医疗器具10进行说明,但是在使用了第二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中的螺旋体50、60、40、70、80的医疗器具中,也能够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螺旋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层,由第一线材螺旋状地卷绕而形成;以及 第二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层的外周,由第二线材螺旋状地卷绕而形成; 所述第一线材的抗拉强度比所述第二线材的抗拉强度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层的外周,设置有第三层,所述第三层由第三线材螺旋状地卷绕而形成; 所述第二线材的抗拉强度比所述第三线材的抗拉强度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材和/或所述第二线材为多根单线绞合在大致相同的圆周上而形成的绞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材的直径比所述第二线材的直径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材的直径比所述第二线材的直径小,所述第二线材的直径比所述第三线材的直径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体,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螺旋体的层中,一些层的线材的卷绕方向与其余层的线材的卷绕方向为反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旋体,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螺旋体的层中,相邻层的线材的卷绕方向为反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材的卷绕方向和所述第二线材的卷绕方向为反向。
9.一种医疗器具,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螺旋体; 在所述螺旋体的顶端处形成的筒状的顶端梢;以及 与所述螺旋体的底端侧连接的握持部。
【文档编号】A61M25/00GK104415448SQ201410289439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6日
【发明者】松本宗近, 伊藤胜敏, 前田高志, 胜野正俊 申请人: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