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0986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包括大黄、制香附、杭芍、三七、羊蹄根、血竭粉、虎杖、神曲、地榆、蒲公英、台乌、阿胶、炒蒲黄、脱力草、太子参、诃子,具有益气摄血、活血祛瘀、制酸生肌、温补脾胃、凉血止血、逐瘀生新、敛疡止痛、疏肝解郁、清热安胃等功效,可迅速止血,恢复有效血容量,改善微循环,使血压回升、血管扩张,从而减少出血。可抑制胃酸分泌过多,修复粘膜屏障,使消化系统恢复自我调节的功能,通过综合治疗,恢复血管壁的弹性,改善血液循环,是血液系统也恢复自我调节的功能,从而彻底解除头晕、呕血、血便、心季、乏力、口渴、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最终实现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彻底治愈。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 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 血量超出l〇〇〇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 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常见的急症,病死率高达8%?13. 7%。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的病因很多,常见者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等。临床表 现的症状有呕血、黑粪、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氮质血症、贫血、血象、发热等。
[0003] 目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是医药居多,疗效最好的是奥美拉挫,效果快,但是 副作用极大,对胃、肝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而手术治疗患者痛苦更大,还有创伤,并且费用 大;从中医角度上,上消化道出血属于吐血、便血范畴,其病理为胃中积热,肝郁化火,邪逆 乘胃,气火逆乱,热伤胃络,血不循经而致。其病理表现有虚实之分,实证者为湿热下注大 肠,伤及阴络;虚证者为劳倦过度,脾胃受伤,气不摄血,即脾虚不能摄血而致便血。中医的 治疗以益气摄血、止血、凉血、清火为主出发点,故从中医的角度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是 行之可效的方法之一。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治愈率高、安全性好、复发率低的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 中药原材料组成:
[0007] 大黄20-30克、制香附10-20克、杭芍10-20克、三七10-20克、羊蹄根10-20克、血 竭粉10-20克、虎杖10-20克、神曲10-20克、地榆8-12克、蒲公英8-15克、台乌8-12克、 阿胶8-12克、炒蒲黄8-12克、脱力草8-12克、太子参8-12克、诃子8-12克。
[0008]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0009]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计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0] 大黄20克、制香附10克、杭芍10克、三七10克、羊蹄根10克、血竭粉10克、虎杖 10克、神曲10克、地榆8克、蒲公英8克、台乌8克、阿胶8克、炒蒲黄8克、脱力草8克、太 子参8克、诃子8克。
[0011]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0012]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计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3] 大黄30克、制香附20克、杭芍20克、三七20克、羊蹄根20克、血竭粉20克、虎杖 20克、神曲20克、地榆12克、蒲公英15克、台乌12克、阿胶12克、炒蒲黄12克、脱力草12 克、太子参12克、诃子12克。
[0014]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0015]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计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6] 大黄25克、制香附15克、杭芍15克、三七15克、羊蹄根15克、血竭粉15克、虎杖 15克、神曲15克、地榆10克、蒲公英12克、台乌10克、阿胶10克、炒蒲黄10克、脱力草10 克、太子参10克、诃子10克。
[0017] 其中:
[0018] 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 解毒、逐瘀、止血、疏肝、解郁等功效,生大黄和熟大黄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均有良好的止 血效果,相同剂量下生大黄的作用更明显,但熟大黄对胃肠道反应小,可大剂量应用,者康 复快。大黄含苦味质,服用小剂量粉剂可促进胃液分泌而有健胃助消化作用。
[0019] 制香附味苦,性平,归肺、肝、脾、胃经,具有疏肝、理气、止痛、清热等功效,可用于 治疗胃痛。
[0020] 杭芍味苦,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疏肝、止痛、活血、温脾、补胃等功效。
[0021] 三七味微苦,性温,归肝、胃、心、肺、大肠经,具有活血、保肝、解郁、化瘀、止痛、止 血、祛瘀生新、养阴、益气摄血等功效,可治疗各种类型的上消化道出血。三七具有较强的止 血作用,对出血兼有瘀滞者更为适宜。对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脾结 节中粒、红二系细胞有丝分裂活跃,脾脏重量增加,三七注射液可显著促进红细胞、网织红 细胞、血红蛋白的恢复。
[0022] 羊蹄根味苦,性寒,归脾、胃、肝、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凉血、止血、祛瘀生新、敛 疡等功效,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缩短凝血时间,并能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有利于血小 板的生长。
[0023] 血竭粉味咸,性平,归心、肝经,具有祛瘀、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敛疡等功效,能 显著缩短血浆再钙化时间,从而增加其凝血作用,对血小板的聚集有抑制作用。
[0024] 虎杖味微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止痛、活血、止血、凉 血、疏肝、解郁等功效。
[0025] 神曲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温脾、补胃、清热、安胃、解郁、化瘀等功效。
[0026] 地榆味苦酸,性寒,归肝、肺、肾、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敛疡等功效,常用于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等病症。
[0027] 蒲公英味微苦,性寒,归肝、胃经,具有补脾、和胃、解郁、清热、化瘀、疏肝等功效。
[0028] 台乌是天台乌药的简称,味辛,性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具有益气、摄血、止痛、 化瘀、解郁、止血、温补脾胃等功效,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可明显增大胃电幅值,有兴奋和 增强胃运动节律作用,可以显著抑制溃疡的形成。
[0029] 阿胶味甘,性平,归肺、肝、肾经,具有补血、止血、凉血、逐瘀生新、止痛等功效。 [0030] 炒蒲黄味甘,性平,归肝、心经,具有止血、化瘀、活血、止痛等功效,含香蒲甾醇、异 鼠李甙、脂肪油、黄色素等成分。
[0031] 脱力草味辛涩,性凉,归肺、肝、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和胃、活血、化瘀等功效。
[0032] 太子参味微苦,性微温,归心、脾、肺经,具有补脾、益气、摄血、安胃、化瘀、活血、清 热等功效。
[0033] 诃子味酸,性平,归肺、大肠经,具有制酸生肌、活血、祛瘀、益气、摄血、敛疡、止痛、 疏肝、解郁等功效。
[0034] 本发明中的每味中药之间,通过数次临床配方后得出,其制作方法简单,可以根据 需要制作成片剂、丸剂、散剂或口服液等剂型,服用后,药物主经食道、胃、肠等消化器官,可 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和脏腑之中,具有益气摄血、活血祛瘀、制酸生肌、温补脾胃、凉血止血、 逐瘀生新、敛疡止痛、疏肝解郁、清热安胃等功效,可迅速止血,恢复有效血容量,改善微循 环,使血压回升、血管扩张,从而减少出血。可抑制胃酸分泌过多,修复粘膜屏障,使消化系 统恢复自我调节的功能,通过综合治疗,恢复血管壁的弹性,改善血液循环,是血液系统也 恢复自我调节的功能,从而彻底解除头晕、呕血、血便、心季、乏力、口渴、呼吸困难、出汗等 症状,最终实现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彻底治愈。
[0035]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
[0036] 将上述中药按重量份混合后,加水煎至半小时,滤除药渣,即得口服液。如需制作 片剂、散剂、丸剂或胶囊可将上述中药按重量份混合后粉碎成末,制成片剂、散剂、丸剂或胶 囊。
[0037] 服用方法:每日一剂,每天三次,饭前服用,七天为一个疗程。
[0038] 本发明根据上述中药的药理,以及数次的临床试验,对青、中、老不同年龄段的轻、 中、重度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0039]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了 140例上消化道出血 患者对本发明药物的治疗疗效进行临床试验。
[0040] 将14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照组中,男 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40岁以下14例,41?59岁21例,60岁以上35例;病程3个月 至3年;治疗组中,男性43例,女性27例;年龄40岁以下12例,41?59岁24例,60岁以 上34例;病程4个月至5年。
[0041]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参照 《内科学》中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0042] 对照组采用合理膳食,并口服奥美拉唑25啤,每日三次;治疗组口服本发明中药 制剂的口服容易,一日一剂,一日三次。
[0043] 疗效标准:
[0044] 治愈:活动性出血停止、休克纠正、大便潜血阴性,出血伴随症状明显改善;
[0045] 显效:一周内吐血或黑便停止,大便颜色转黄,大便潜血(+),出血伴随症状有所 改善:
[0046] 有效:活动性出血基本停止或仍有少量出血,大便颜色转黄,大便潜血阳性;
[0047] 无效:经内外科多方治疗,出血仍难以控制,病情恶化。
[0048] 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疗效对照结果如表。
[0049] 表
[0050]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 药原材料组成: 大黄20-30克、制香附10-20克、杭芍10-20克、羊蹄根10-20克、血竭粉10-20克、虎 杖10-20克、神曲10-20克、地克、杭芍10-20克、三七榆8-12克、蒲公英8-15克、台乌8-12 克、阿胶8-12克、炒蒲黄8-12克、脱力草8-12克、太子参8-12克、诃子8-12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 制剂由以下重量计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大黄20克、制香附10克、杭芍10克、三七10克、羊蹄根10克、血竭粉10克、虎杖10 克、神曲10克、地榆8克、蒲公英8克、台乌8克、阿胶8克、炒蒲黄8克、脱力草8克、太子 参8克、诃子8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 制剂由以下重量计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大黄30克、制香附20克、杭芍20克、三七20克、羊蹄根20克、血竭粉20克、虎杖20 克、神曲20克、地榆12克、蒲公英15克、台乌12克、阿胶12克、炒蒲黄12克、脱力草12克、 太子参12克、诃子12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 制剂由以下重量计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大黄25克、制香附15克、杭芍15克、三七15克、羊蹄根15克、血竭粉15克、虎杖15 克、神曲15克、地榆10克、蒲公英12克、台乌10克、阿胶10克、炒蒲黄10克、脱力草10克、 太子参10克、诃子10克。
【文档编号】A61P1/00GK104208342SQ201410483661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9日
【发明者】高常玲, 刘利荣 申请人:高常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