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1685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属于中成药领域。该中药配方按重量份组成为:生石膏20-40份,薏苡仁20-30份,土茯苓、知母各10-30份,猪苓、萆薜各10-20份,连翘、山慈菇、生地、赤芍各10-15份,威灵仙、黄柏、丹皮、泽泻各5-15份。本方偏重清肺泻热,祛痰化湿,具有疗效快,不易复发且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专利说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一种中成药,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0002]急性关节炎常在夜间突然发作,可由外伤、手术、饮酒过度和感染等诱发。初期单关节受累,以足的第1跖趾关节为好发部位,其次为手足小关节及踝、足跟、膝、腕、肘关节等,关节红肿、发热,有明显压痛,活动受限,并伴有发热、头痛、脉速等。往往来势迅猛,疼痛在1天内达到高峰。凡此者皆由湿从热化,以致湿热内蕴,痹阻经络而为患。辨证当属中医“热痹”之证,治疗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目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多采用西药,西药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起不到根本上治疗本病的疗效。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本方偏重清肺泻热,祛痰化湿,具有疗效快,不易复发且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0004]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其配方药物按重量份组成为:生石膏20-40份,薏苡仁20-30份,土茯苓、知母各10-30份,猪苓、萆薜各10-20份,连翘、山慈菇、生地、赤芍各10-15份,威灵仙、黄柏、丹皮、泽泻各5-15份。
[0006]其优选配方药物按重量份组成药物为:生石膏30份,薏苡仁25份,土茯苓、知母各20份,猪苓、萆薜各15份,连翘、山慈菇、生地、赤芍各12份,威灵仙、黄柏、丹皮、泽泻各10份。
[0007]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0008]生石膏:辛、甘,微寒。归肺、胃经。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褥金疮。
[0009]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健脾渗湿,除痹止泻。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
[0010]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脾经。解毒,除湿,利关节。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疗疔疮,痈肿,瘰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0011]知母:苦,寒。入肺、胃、肾经。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0012]猪苓:味甘、淡,平。入心,脾,胃,肺,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
[0013]萆薜:平;苦;归肝、胃。利湿去浊,祛风通痹。用于淋病白浊,白带过多,湿热疮毒,腰膝痹痛。
[0014]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主治痈肿疮毒,痰核瘰疬,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淋涩痛等。
[0015]山慈菇:苦、微辛、凉。消肿散结,化痰,清热解毒。治痈疽疖肿,咽喉肿痛,喉痹,瘰癧。
[0016]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
[0017]赤芍:苦,微寒。归肝经。行瘀、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跌扑损伤。
[0018]威灵仙:辛、咸,温。归膀胱经、肝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0019]黄柏:苦寒,归经,主肾、膀胱、大肠经。功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退虚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淋浊、热淋小便热涩作痛、湿热带下,足膝肿痛、下肢萎弱不用,皮肤湿疹,热毒疮疡,阴虚潮热骨蒸、梦遗湍泄、盗汗等症。
[0020]丹皮:味苦、辛,微寒。微寒。归经:归心、肝、肾、肺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
[0021]泽泻:甘,寒。入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
[0022]生石膏、知母、黄柏、连翘、丹皮、生地、山慈菇等清热凉血;赤芍化瘀;薏苡仁、猪苓、萆薜、威灵仙、泽泻、土茯苓等利湿解毒消肿。
[0023]以下结合临床试验及典型病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4]临床试验:
[0025]1、临床资料: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诊疗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案,按1:1的比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8例,女2例;年龄18-65岁,病程1月-12年;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3例,年龄18-25,病程1月到12年,两组对比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0026]2、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1977年制定的痛风诊断标:
[0027](1)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以上,在Id内关节肿痛症状即达到高峰;(2)急性关节炎局限于个别关节;⑶整个关节呈暗红色;⑷第一跖趾关节肿痛;(5)单侧跗骨关节急性发作;(6)有可疑或证实的痛风结节;(7)血尿酸增高;(8)非对称性关节肿痛;(9)发作可自行终止。凡具备以上标准中6项,并除外继发性痛风则可确诊。
[0028]3、治疗结果: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0029]治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
[0030]好转:关节疼痛、肿胀减轻,活动功能恢复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0031]无效:关节疼痛、肿胀及实验室检查无改善。
[0032]4、用药方法:
[0033]治疗组: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治疗同时避免饮酒,禁食富含嘌呤和核酸的食物(如肝、肾、脑、鱼子、蟹黄、豆类等),还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等。
[0034]对照组:服用苯溴马隆50mg,每日一次。
[0035]两组均以治疗7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治疗结果。
[0036]实验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两组血尿酸值均非常显著的下降,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功能均有非常显著的提高,对照组用药后有8例患者出现白细胞显著下降,以及出现皮疹、胃肠道不适各2例和6例,治疗组用药后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
[0037]治疗组总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疗效,且治疗组未出现服药后的毒副反应,因此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0038]病例:刘某,男,47岁。左第1跖趾关节红、肿、热、痛2天。2天前饮酒后出现上述症状。查局部发红、发热,触之痛剧,活动受限。伴口干食少,心烦,胸闷,小便黄,大便干结,舌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实验室检查:血尿酸值’ 746微摩尔/升,血沉33毫米/小时。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辨证为湿浊流注关节,瘀阻化热。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服清热定痛汤3天,疼痛明显减轻。经7天治疗,红、肿、热、痛全部消失,行走自如,余症明显减轻。标证之湿热瘀阻基本缓解,治当图本,改用本发明中药。经治1个月后,复查血尿酸383微摩尔/升,血沉17毫米/小时。随访2年余未见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40]实施例1:生石膏20份,薏苡仁20份,土茯苓、知母各10份,猪苓、萆薜各10份,连翘、山慈菇、生地、赤芍各10份,威灵仙、黄柏、丹皮、泽泻各5份。
[0041]实施例2:生石膏30份,薏苡仁25份,土茯苓、知母各20份,猪苓、萆薜各15份,连翘、山慈菇、生地、赤芍各12份,威灵仙、黄柏、丹皮、泽泻各10份。
[0042]实施例3:生石膏40份,薏苡仁30份,土茯苓、知母各30份,猪苓、萆薜各20份,连翘、山慈菇、生地、赤芍各15份,威灵仙、黄柏、丹皮、泽泻各15份。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其配方药物按重量份组成为:生石骨20-40份,薏该仁20-30份,土获考^知母各10-30份,猪考^萆薜各10-20份,连翅、山慈菇、生地、赤芍各10-15份,威灵仙、黄柏、丹皮、泽泻各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其配方药物按重量份组成药物为:生石膏30份,薏苡仁25份,土茯苓、知母各20份,猪苓、萆薜各15份,连翘、山慈菇、生地、赤芍各12份,威灵仙、黄柏、丹皮、泽泻各10份。
【文档编号】A61P19/02GK104248734SQ201410494106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4日
【发明者】闫振和 申请人:闫振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