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盆腔炎的灌肠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6219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灌肠液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盆腔炎的灌肠液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黄柏10~20份、黄苓10~20份、虎杖25~35份、香附5~15份和当归5~15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物安全可靠。诸药相和具有活血化瘀、清利湿热、杀菌消炎等功效,治疗盆腔炎具有费用低、疗效确切、见效快、不败胃、给药简便、患者易接受、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等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盆腔炎的灌肠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盆腔炎的灌肠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盆腔炎即盆腔炎症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慢性盆腔炎症往往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其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顽固。细菌逆行感染,通过子宫、输卵管而到达盆腔。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妇女都会患上盆腔炎,发病只是少数。这是因为女性生殖系统有自然的防御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能抵御细菌的入侵,只有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或由于其他原因使女性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才会导致盆腔炎的发生。
[0003]盆腔炎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几个部位同时发病,有急性慢性之分,属中医学之“带下”、“痛经”、“月经不调”、“癥瘕”等范畴。临床上一般抗菌抗炎治疗,费用多、耗时长,许多患者往往迁延成慢性而久治不愈。


【发明内容】

[0004]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盆腔炎的灌肠液及其制备方法,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000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盆腔炎的灌肠液,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黄柏10?20份、黄苓10?20份、虎杖25?35份、香附5?15份和当归5?15份。
[0006]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0007]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黄柏15份、黄苓15份、虎杖30份、香附10份和当归10份。
[0008]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盆腔炎的灌肠液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按照配方称取中药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10?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然后去渣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后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即可。
[0009]使用时,待药液温度调至371?391时施行保留灌肠,用时令患者排空大便,以灌肠器插于肛门18厘米左右,将药在5分钟左右缓缓灌入,将管拔出右侧卧位15-20分钟后即可起床活动,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病情重者可一日两次,治疗期间停用抗菌药物。
[0010]药理分析:
[0011]黄柏:泻火解毒;清热除湿;清肾火除虚热。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湾,消渴,黄疸,痿甓,梦遗,淋池,痔疮,便血,赤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0舌生疮,疮疡肿毒。黄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肺炎链球菌、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破伤风杆菌、草绿色链球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肺炎链球菌、绿脓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陈蕾等研究表明黄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柏的抗菌原理主要是抑制细菌的呼吸和八的合成。因此黄柏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腹泻、黄疸、关节炎有一定疗效,尤其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情况下具有很好的疗效。
[0012]黄苓: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为唇形科植物黄芩,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0013]虎杖: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祛风,利湿,破瘀,通经。治风湿筋骨疼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妇女经闭,产后恶露不下,症瘕积聚,痔漏下血。跌扑损伤,烫伤,恶疮癣疾。抗心律失常、抗心肌失血和活血化瘀。
[0014]香附:入肝、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主胁肋胀痛;乳房胀育;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0015]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本品为良好的补血药,故用于因血虚引起的各种证候;为妇科调经要药,故用于女人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证;有补血活血、消肿止痛、排脓生肌之功效,故可用于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证;有补血润肠的功效,故可用于血虚、肠燥、便秘。
[0016]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物安全可靠。诸药相和具有活血化瘀、清利湿热、杀菌消炎等功效,治疗盆腔炎具有费用低、疗效确切、见效快、不败胃、给药简便、患者易接受、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等特点。
[0017]疗效判断:
[0018]1、病例选择:
[0019]作为治疗盆腔炎的药物,选择盆腔炎患者100例进行临床观察,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1-10年,平均1.6年。
[0020]2、治疗用药:
[0021]使用时,待药液温度调至371?391时施行保留灌肠,用时令患者排空大便,以灌肠器插于肛门18厘米左右,将药在5分钟左右缓缓灌入,将管拔出右侧卧位15-20分钟后即可起床活动,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病情重者可一日两次,治疗期间停用抗菌药物。
[0022]3、疗效判断:
[0023]治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体征(包括子宫、附件压痛、子宫活动受限、附件增厚炎性包块)消失。
[0024]好转:症状部分消失,妇科检查炎症包块缩小,子宫、附件的粘连及压痛减轻。
[0025]无效:症状无变化。
[0026]4、治疗结果:
[0027]治愈59例,好转39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59 %,总有效率为98 %。
[0028]典型病例举例:
[0029]王某,女,32岁,2014年3月21日初诊。患者已结婚4年,曾先后人工流产2次,生育1男孩已1岁9个月,近4个月来下腹坠胀,腰骶酸痛,经期疼痛加重,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异味。妇检:外阴已产式,阴道、宫颈充血,分泌物色黄质稠量多,子宫后位,活动不良,右侧附件触及到不活动、界限不甚清楚的包块,压痛明显。白带镜检: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8超:右侧附件有一 4.5(311^3.80111大小炎性包块。西医诊断:慢性盆腔炎。中医诊断:湿热瘀结证,治以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之法。采用本发明中药施行保留灌肠,治疗2个疗程后,腰骶酸痛消失,白带正常,妇检及8超检查右下腹部包块消失。随访6个月未发现再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一种治疗盆腔炎的灌肠液,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黄柏15份、黄茶15份、虎杖30份、香附10份和当归10份。
[0033]实施例2:
[0034]实施例1按照下述方法制备治疗盆腔炎的灌肠液,按照配方称取中药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加水没过药面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20分钟,然后去渣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后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
[0035]使用时,待药液温度调至371?391时施行保留灌肠,用时令患者排空大便,以灌肠器插于肛门18厘米左右,将药在5分钟左右缓缓灌入,将管拔出右侧卧位15-20分钟后即可起床活动,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病情重者可一日两次,治疗期间停用抗菌药物。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盆腔炎的灌肠液,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黄柏10?20份、黄苓10?20份、虎杖25?35份、香附5?15份和当归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盆腔炎的灌肠液,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黄柏15份、黄苓15份、虎杖30份、香附10份和当归10份。
3.—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盆腔炎的灌肠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按照配方称取中药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10?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然后去渣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后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即可。
【文档编号】A61P15/00GK104288418SQ201410502988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6日
【发明者】邓新超, 侯丽, 邓素叶, 马冬梅, 梁婷婷 申请人:邓新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