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的外用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5754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的外用药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的外用药物, 由以下原料药制成: 苦参 100g 、荆芥 30g 、防风 30g 、白鲜皮 30g 、首乌藤 20g 、紫草 10g 、蛇床子 10g 、鸡血藤 20g 、蒺藜 10g 、丹参 20g 、大黄 10g 、栀子 10g 、百部 10g 、大青叶 20g 、红花 10g 、独活 10g 。制备方法:取上述中药,加白醋 1000ml ,浸泡 3-5 天后过滤取滤液备用。洗浴时取药液 30-50ml 置浴水中,洗完稍凉后,用棉签蘸药液外擦瘙痒处,每日洗浴一次,外擦 2-3 次,连用 5-10 天。本发明 祛风止痒 效果好,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的外用药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的外用药物。

【背景技术】
[0002]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医学上叫作“老年性干性皮肤瘙痒症”,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瘙痒的主要部位在脊背、下肢、肛门、外阴。这种病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皮肤萎缩、退化、干燥以及皮肤神经功能失调。其次,是某些内衣和外界因素如温度突变、化学制剂、花粉等对皮肤产生的刺激所致。本病的瘙痒多呈阵发性,每于睡前加重,因剧痒而痛抓,皮肤可出现抓痕、血痂、苔化、色素沉着或色素减褪等继发性损害,患有泌尿系统疾病或内分泌功能障碍等疾病的老年人,更易发生此类疾病。老年皮肤瘙痒症是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病程缠绵,反复发作,常因患者的不当处置而使病情加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并且使用中西药物效果也非常的不明显,且毒副作用大。外用药物往往是治标不治本,治后容易复发,中药能从根本解决该证的诱发因素,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球,提供一种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中药,本发明中药能凉血、活血、化瘀,祛风止痒疗效好,毒副作用小。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的外用药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苦参1008、荆芥308、防风308、白鲜皮308、首乌藤208、紫草108、蛇床子108、鸡血藤208、蔡藜108、丹参208、大黄108、桅子108、百部10@、大青叶20@、红花10@、独活10。制备方法:取上述中药,加白醋100001,浸泡3-5天后过滤取滤液备用。洗浴时取药液30-5001置浴水中,洗完稍凉后,用棉签蘸药液外擦瘙痒处,每日洗浴一次,外擦2-3次,连用5-10天。
[0005]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医学上叫作“老年性干性皮肤瘙痒症”,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瘙痒的主要部位在脊背、下肢、肛门、外阴。这种病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皮肤萎缩、退化、干燥以及皮肤神经功能失调。其次,是某些内衣和外界因素如温度突变、化学制剂、花粉等对皮肤产生的刺激所致。本病的瘙痒多呈阵发性,每于睡前加重,因剧痒而痛抓,皮肤可出现抓痕、血痂、苔化、色素沉着或色素减褪等继发性损害,患有泌尿系统疾病或内分泌功能障碍等疾病的老年人,更易发生此类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气滞血瘀,聚于肌肤所致,当以凉血、活血化瘀、祛风止痒为治。
[0006]本发明为中药组方,方中苦参为豆科苦参属的植物,味苦,性寒。清热燥湿,用于皮肤瘙痒。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全草,味平,性温。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味辛,甘,性微温,气香升散,具有祛风解表,除湿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性味,苦,咸,寒。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湿热痹。首乌藤为寥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藤茎,甘,平。养血安神,祛风通络,用于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外治皮肤瘙痒。紫草为紫草科植物紫草、新藏假紫草或滇紫草的根,性味苦,寒。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治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性温,味辛,苦。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用于阳痿,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苦、甘,温。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蒺藜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实,辛、苦,微温。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味苦,微辛,性微寒。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主治瘀血头,胸,胁,腹疼痛,积聚,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关节痹痛,跌打瘀肿,温病心烦,血虚心悸,疮疡肿毒,丹疹疥癣。大黄为寥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寒。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热毒痈疡,烫伤。桅子是茜草科植物桅子的果实,性味苦,寒,无毒。清热凉血,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百部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性味甘,苦,微温。温润肺气,止咳,杀虫,治风寒咳嗽,百日咳,肺结核,老年咳喘,蛔虫,皮肤疥癣,湿疹。大青叶为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寥科植物寥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等的叶或枝叶,气微,味微酸,苦,涩。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斑的功效,用于温邪入营,高热神昏,发斑发疹,黄疸,热痢,痄腮,喉痹,丹毒,痈肿。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管状花,性温,味辛。活血通经,散淤止痛,用于闭经,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辛,苦,微温。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白醋是醋的一种,除了 3-5%醋酸和水之外不含或极少含其他成分,以蒸馏过的酒发酵制成,能快速溶解药物中有效成分,杀菌消毒解腥。
[0007]本发明诸药配伍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祛风止痒效果好,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09]实施例:一种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的外用药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苦参100g、荆芥30g、防风30g、白鲜皮30g、首乌藤20g、紫草10g、蛇床子10g、鸡血藤20g、蒺藜10g、丹参20g、大黄10g、桅子10g、百部10g、大青叶20g、红花10g、独活10g。制备方法:取上述中药,加白醋1000ml,浸泡3-5天后过滤取滤液备用。洗浴时取药液30_50ml置浴水中,洗完稍凉后,用棉签蘸药液外擦瘙痒处,每日洗浴一次,外擦2-3次,连用5-10天。
[0010]典型病例
病例1:孙玉环,女,73岁,退休工人。全身瘙痒4年反复发作,入冬为甚,曾因用化学洗涤剂清洗家中物品瘙痒加剧,行中西药治疗,疗效甚微,2010年I月初诊,以背、四肢为著,阵发性发作,夜间尤甚,表皮抓痕,间有血痂,面色不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既往无糖尿病史。采用此药物治疗10天,所有症状消失,随访2年,未再复发。
[0011]病例2:杜连山,男,74,退休工人。全身瘙痒2年,以冬季为重,曾中西医治疗,疗效甚微,2011年11月初诊,症见腰、腹部明显,表皮抓痕,间有血痂。采用此药物治疗6天,症状消失,皮损处恢复如常。随访1年,未再复发。
[0012]病例3:陈连仲,男,61岁,农民。全身瘙痒3年,冬季加重,行中西药治疗,疗效甚微。2012年9月初诊,以四肢、腰、背部明显,表皮抓痕,间有血痂,夜不能寐口干,便結。采用此药物治疗9天,所有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再复发。
[0013]病例4:于昭喜,女,70岁,退休干部。全身瘙痒1年,以冬季为重,曾中西医治疗,疗效甚微,2011年12月初诊,症见腰、腹部、四肢明显,表皮抓痕,间有血痂,皮肤干燥,神疲乏力,采用此药物治疗7,天,症状消失,皮损处恢复如常。随访1年,未再复发。
[0014]病例5:陈秀荣,女,72岁,退休干部。全身瘙痒1年,以冬季为重,曾中西医治疗,疗效甚微,2012年11月初诊,症见腰、上肢明显,表皮抓痕,间有血痂。采用此药物治疗5天,症状消失,皮损处恢复如常。随访1年,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药制成:苦参100g、荆芥30g、防风30g、白鲜皮30g、首乌藤20g、紫草10g、蛇床子10g、鸡血藤20g、蒺藜10g、丹参20g、大黄10g、桅子10g、百部10g、大青叶20g、红花10g、独活10g。
【文档编号】A61K36/904GK104435935SQ201410574993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5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马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