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肺止咳切糕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765748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益肺止咳切糕及其生产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一种益肺止咳切糕,具有益肺止咳、清热润肺的作用,其营养价值较高,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大黄米40-50%、江米10-15%、红枣5-10%、红豆5-10%、玉米糖稀4-8%、蔗糖4-8%、红糖4-8%、白芥子2-3%、石韦2-3%、桔梗2-3%、竹茹2-3%、款冬花2-3%,其生产方法的主要步骤为:1、选料、浸泡;2、制备红豆泥、红枣泥,混合;3、煎煮白芥子、石韦、桔梗、竹茹、款冬花,制得混合溶液,加入蔗糖、红糖;4、蒸米,加入混合溶液,捣烂成大黄米、江米的混合体;5、制备粘稠的玉米糖稀;6、用大黄米、江米的混合体压成两层混合面,装置红豆泥、红枣泥,刷玉米糖稀,切块装袋,制得成品。
【专利说明】一种益肺止咳切糕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特别是一种益肺止咳切糕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肺主呼吸的功能,实际上是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肺气宣发,浊气得以呼出;肺气肃降,清气得以吸入。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协调有序,则呼吸均匀通畅。肺气失宣或肺气失降,临床都有呼吸异常的表现,但临床表现有所不同。若是因外感引动内饮,阻塞气道,肺气失宣,多为胸闷气急或发为哮喘;若是因肝火上炎,耗伤肺阴,肺失肃降,多致喘咳气逆。
[0003]目前市场上存在许多润肺止咳的药物,但是往往无法从根本上使人们的肺器官恢复原有的健康,因此,制造一种纯天然、无毒副作用并且具有益肺止咳效果的食物十分重要。切糕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切糕大多数都差不多,都是由糯米或是大黄米制成,其内部加入一些红枣,这种切糕的营养价值不是十分高,而且口味十分单一,人们往往只是吃一部分就没了胃口,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可以益肺止咳、增强食欲、营养价值较高的切糕及其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方便的,具有益肺止咳、清热润肺作用的切糕及其生产方法。
[0005]本发明的一种益肺止咳切糕,其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益肺止咳切糕及其生产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大黄米40-50%、江米10-15%、红枣5-10%、红豆5-10%、玉米糖稀4-8%、蔗糖4-8%、红糖4-8%、白芥子2_3%、石韦2_3%、桔梗2_3%、竹茹2_3%、款冬花2-3%。
[0006]所述的一种益肺止咳切糕及其生产方法,按最佳重量百分比计,大黄米46%、江米12%、红枣7%、红豆6%、玉米粒7%、蔗糖5%、红糖5%、白芥子3%、石韦3%、桔梗2%、竹茹2%、款冬花2%。
[0007]所述的一种益肺止咳切糕及其生产方法,其生产方法的主要步骤为:
步骤1、按重量百分比,选取优质大黄米、江米、红枣、红豆、玉米粒、蔗糖、红糖、白芥子、石韦、桔梗、竹茹、款冬花备用,将大黄米、江米分别用水浸泡6-8小时,将红豆、玉米粒分别用水浸泡3-6小时,将白芥子、石韦、桔梗、竹茹、款冬花分别用水浸泡18-24小时;
步骤2、将浸泡后的红豆煮熟,煮熟后捣烂,得到红豆泥,将红枣去核捣烂,得到红枣泥,然后将红豆泥与红枣泥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步骤3、将浸泡后的白芥子、石韦、桔梗、竹茹、款冬花混合放入锅中煎煮75-120分钟,过滤除渣制成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蔗糖、红糖,加热搅拌使其完全融化,备用; 步骤4、将浸泡后的大黄米、江米混合均匀,放入锅中蒸10-15分钟,取出,加入步骤3中最后加入蔗糖、红糖的混合溶液,搅拌均匀,放入锅中继续蒸25分钟,其间搅拌3-5分钟,蒸好后取出,将混合后的大黄米、江米捣烂成混合体,备用;
步骤5、按320:80:1:600的质量比,取玉米粒、红薯粉、淀粉酶、水,搅拌均匀,熬煮80-120分钟,然后加入适量水,使温度降低至75°C,然后再次加入相同质量的淀粉酶,继续熬制45分钟,滤除残渣,得到玉米糖稀,然后在120-130°C温度下继续熬煮2-3小时,直至粘稠,得到粘稠的玉米糖稀,备用;
步骤6、取步骤4中捣烂后的大黄米和江米的混合体,压制成两层混合面,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后的红豆泥、红枣泥置于两层混合面的中间,压实,然后将粘稠的玉米糖稀刷在顶面与底面上,静置40-60分钟,晾凉,最后用刀子沾水将其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装袋、制成成品。
[0008]白芥子,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治乳痈、乳癌、乳腺疼痛、结核、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石韦,利水通淋,清肺泄热,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款冬花,润肺下气,化痰止嗽。款冬花,润肺下气,化痰止嗽。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益肺止咳切糕,使用纯天然的原料,不添加香料及防腐剂,保持原料本身的风味和营养成份,易被人体吸收,工艺简单、制作方便,并且具有益肺止咳、清热润肺、疏肝理气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益肺止咳切糕及其生产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大黄米40-50%、江米10-15%、红枣5-10%、红豆5-10%、玉米糖稀4-8%、蔗糖4-8%、红糖4_8%、白芥子2_3%、石韦2_3%、桔梗2-3%、竹茹2-3%、款冬花2-3%。
[0011]实施例2
一种益肺止咳切糕及其生产方法,按最佳重量百分比计,大黄米46%、江米12%、红枣7%、红豆6%、玉米粒7%、蔗糖5%、红糖5%、白芥子3%、石韦3%、桔梗2%、竹茹2%、款冬花2%。
[0012]实施例3
一种益肺止咳切糕及其生产方法,其生产方法的主要步骤为:
步骤1、按重量百分比,选取优质大黄米、江米、红枣、红豆、玉米粒、蔗糖、红糖、白芥子、石韦、桔梗、竹茹、款冬花备用,将大黄米、江米分别用水浸泡6-8小时,将红豆、玉米粒分别用水浸泡3-6小时,将白芥子、石韦、桔梗、竹茹、款冬花分别用水浸泡18-24小时;
步骤2、将浸泡后的红豆煮熟,煮熟后捣烂,得到红豆泥,将红枣去核捣烂,得到红枣泥,然后将红豆泥与红枣泥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步骤3、将浸泡后的白芥子、石韦、桔梗、竹茹、款冬花混合放入锅中煎煮75-120分钟,过滤除渣制成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蔗糖、红糖,加热搅拌使其完全融化,备用;
步骤4、将浸泡后的大黄米、江米混合均匀,放入锅中蒸10-15分钟,取出,加入步骤3中最后加入蔗糖、红糖的混合溶液,搅拌均匀,放入锅中继续蒸25分钟,其间搅拌3-5分钟,蒸好后取出,将混合后的大黄米、江米捣烂成混合体,备用;
步骤5、按320:80:1:600的质量比,取玉米粒、红薯粉、淀粉酶、水,搅拌均匀,熬煮80-120分钟,然后加入适量水,使温度降低至75°C,然后再次加入相同质量的淀粉酶,继续熬制45分钟,滤除残渣,得到玉米糖稀,然后在120-130°C温度下继续熬煮2-3小时,直至粘稠,得到粘稠的玉米糖稀,备用;
步骤6、取步骤4中捣烂后的大黄米和江米的混合体,压制成两层混合面,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后的红豆泥、红枣泥置于两层混合面的中间,压实,然后将粘稠的玉米糖稀刷在顶面与底面上,静置40-60分钟,晾凉,最后用刀子沾水将其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装袋、制成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益肺止咳切糕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大黄米40-50%、江米10-15%、红枣5-10%、红豆5_10%、玉米糖稀4_8%、蔗糖4_8%、红糖4_8%、白芥子2-3%、石韦2-3%、桔梗2-3%、竹茹2-3%、款冬花2_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肺止咳切糕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最佳重量百分比计,大黄米46%、江米12%、红枣7%、红豆6%、玉米粒7%、蔗糖5%、红糖5%、白芥子3%、石韦3%、桔梗2%、竹茹2%、款冬花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肺止咳切糕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生产方法的主要步骤为: 步骤1、按重量百分比,选取优质大黄米、江米、红枣、红豆、玉米粒、蔗糖、红糖、白芥子、石韦、桔梗、竹茹、款冬花备用,将大黄米、江米分别用水浸泡6-8小时,将红豆、玉米粒分别用水浸泡3-6小时,将白芥子、石韦、桔梗、竹茹、款冬花分别用水浸泡18-24小时; 步骤2、将浸泡后的红豆煮熟,煮熟后捣烂,得到红豆泥,将红枣去核捣烂,得到红枣泥,然后将红豆泥与红枣泥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步骤3、将浸泡后的白芥子、石韦、桔梗、竹茹、款冬花混合放入锅中煎煮75-120分钟,过滤除渣制成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蔗糖、红糖,加热搅拌使其完全融化,备用; 步骤4、将浸泡后的大黄米、江米混合均匀,放入锅中蒸10-15分钟,取出,加入步骤3中最后加入蔗糖、红糖的混合溶液,搅拌均匀,放入锅中继续蒸25分钟,其间搅拌3-5分钟,蒸好后取出,将混合后的大黄米、江米捣烂成混合体,备用; 步骤5、按320:80:1:600的质量比,取玉米粒、红薯粉、淀粉酶、水,搅拌均匀,熬煮80-120分钟,然后加入适量水,使温度降低至75°C,然后再次加入相同质量的淀粉酶,继续熬制45分钟,滤除残渣,得到玉米糖稀,然后在120-130°C温度下继续熬煮2-3小时,直至粘稠,得到粘稠的玉米糖稀,备用; 步骤6、取步骤4中捣烂后的大黄米和江米的混合体,压制成两层混合面,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后的红豆泥、红枣泥置于两层混合面的中间,压实,然后将粘稠的玉米糖稀刷在顶面与底面上,静置40-60分钟,晾凉,最后用刀子沾水将其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装袋、制成成品。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4305048SQ201410574641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4日
【发明者】葛红东 申请人:哈尔滨天一生态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