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痤疮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1960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痤疮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痤疮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是由石菖蒲、元胡、苍术、白首乌、桑寄生、橙皮、天葵子、桂枝制成。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脾虚痰湿型痤疮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痤疮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痤疮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痤疮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年龄在12?30岁之间的人群,常发于面部、背部、胸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痤疮可以持续多年,导致容貌损毁或留下永久的瘢痕并对患者的心理成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医对痤疮的认识历史悠久。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脾虚痰湿型痤疮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脾虚痰湿型痤疮的中药制剂。
[0004]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石菖蒲、元胡、苍术、白首乌、桑寄生、橙皮、天葵子、桂枝,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0005]制备本发明中药制剂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石菖蒲20-30份、元胡20-30份、苍术10-20份、白首乌10-20份、桑寄生10-20份、橙皮10-20份、天葵子8_15份、桂枝8_15份。
[0006]本发明中药制剂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石菖蒲25份、元胡25份、苍术15份、白首乌15份、桑寄生15份、橙皮15份、天葵子12份、桂枝12份。
[0007]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0008]石菖蒲:辛、苦、微温,归心、肝、脾经。豁痰开窍,化湿和胃,宁心益智。用于热病神昏,健忘,失眠,耳鸣。
[0009]元胡:辛、苦、温。归肝、胃、心、肺、脾经。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用于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
[0010]苍术:辛、苦、温,归脾、胃经。燥湿健脾,祛风湿。用于湿滞中焦证,风湿痹证,外感风寒挟湿之表证。
[0011]白首乌:苦、平。归肝、肾、脾胃经。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健脾消食,解毒疗疮。用于腰膝酸软,阳瘘遗精,头晕耳鸣,心t季失眠,食欲不振,小儿疳积,产后乳汁稀少,疮痈肿痛,毒蛇咬伤等。
[0012]桑寄生:苦、甘、平。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用于腰膝酸痛,筋骨羸弱,风湿痹痛,胎动不安,崩漏下血。
[0013]橙皮:辛、苦、温。归脾、肺经。行气健脾,降逆化痰。临床用于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痰壅气逆之咳嗽痰多,胸隔满闷,梅核气等症。
[0014]天葵子:甘、微苦、微辛,寒。归肝、脾、膀胱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小儿热惊,癫痫,痈肿,疔疮,乳痈,瘰疬等。
[0015]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用于风寒感冒,寒凝血滞,痰饮、蓄水证。
[0016]本发明中药制剂于2007年至2013年临床观察脾虚痰湿型痤疮72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0017]1、一般资料
[0018]72例患者中,年龄13-28岁,病程多在3个月到2年,平均年龄24岁。
[0019]2、诊断标准
[0020]2.1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0021]①初期在毛囊口呈现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瘆,亦可演变为脓疱,此后可形成硬结样的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严重病例可形成硬结性囊肿;
[0022]②多发于男女青年青春期,分布于面部及胸背部,常伴有皮脂溢出;
[0023]③多有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或外邪等诱发;
[0024]④妇女多伴有月经不调。
[0025]临床表现:皮损色红不鲜,皮瘆以脓疱、结节、囊肿、瘢痕为主,伴有神疲乏力、纳差便溏,苔腻,脉滑等。
[0026]2.2纳入标准:
[0027]①年龄11?30岁;②符合寻常型脾虚痰湿型痤疮的诊断标准观察前4周内未用与本病有关的中西药物;④患者自愿同意参加,且能配合临床观察。
[0028]3、治疗方法
[0029]3.1处方:石菖蒲25g、元胡25g、苍术15g、白首乌15g、桑寄生15g、橙皮15g、天葵子12g、桂枝12g。
[0030]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I剂,每日2次,7天为I疗程。
[0031]4、治疗结果:
[0032]4.1参照《中医药新药临床研宄指导原则》制定:
[0033]痊愈:皮损消退率多95%,或仅遗留少许色素沉着,症状消失;
[0034]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消退率70%?95%,症状明显减轻;
[0035]有效:皮损部分消退,消退率50%?70%,症状改善;
[0036]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或者加重,消退率< 50%,症状未见变化。
[0037]4.2结果:72例患者中,临床治愈39例,显效17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4% ο
[0038]5、典型病例
[0039]5.1王某,男,28岁,皮肤油脂分泌旺盛,面颊部密集多个丘瘆脓包,前额、下颁也有少许小结节,神疲便溏,脉滑症状。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2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0040]5.2刘某,女,22岁,痤疮二三年,面颊痤疮点点,甚者有硬结,口腔溃疡和牙龈肿痛反复发作,手足不温,脸部、背部容易出汗,口淡纳差,痰多,尿稍黄,便溏,腰酸乏力。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I剂,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3个疗程,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0041]5.3张某,女,18岁,两颊可见密集的、粟粒状红色皮瘆,伴有脓点,部分皮瘆处留下结节及疤痕,面部毛孔大,触之油腻,经前期加重。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2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0043]实施例1,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痤疮的中药制剂,是由石菖蒲20g、元胡20g、苍术10g、白首乌10g、桑寄生10g、橙皮10g、天葵子8g、桂枝8g制成。
[0044]实施例2,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痤疮的中药制剂,是由石菖蒲25g、元胡25g、苍术15g、白首乌15g、桑寄生15g、橙皮15g、天葵子12g、桂枝12g制成。
[0045]实施例3,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痤疮的中药制剂,是由石菖蒲30g、元胡30g、苍术20g、白首乌20g、桑寄生20g、橙皮20g、天葵子15g、桂枝15g制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痤疮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石菖蒲20-30份、元胡20-30份、苍术10-20份、白首乌10-20份、桑寄生10-20份、橙皮10-20份、天葵子8-15份、桂枝8-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石菖蒲25份、元胡25份、苍术15份、白首乌15份、桑寄生15份、橙皮15份、天葵子12份、桂枝12份。
【文档编号】A61P17/10GK104474176SQ201410724565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5日
【发明者】陈霞, 张明阳 申请人:陈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