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1458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心血管疾病中占据首位且逐年上升趋势明显,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的报告中指出,2000-2020年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将由第5位上升到第1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中医药科学研究发展纲要》将心血管重大疾病的防治列为重点研究领域。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以及由此引起的心肌缺血、坏死的病理改变。其病理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脂质代谢紊乱使血脂升高,血管内壁脂质沉积、浸溶,血管内皮泡沫细胞形成,血管壁慢性炎性反应使冠脉血管内皮功能和形态的损伤,形成血管内皮粥样斑块,进一步出现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管狭窄或闭塞使冠脉血液循环障碍,心肌缺血,心肌细胞受损,导致心功能不全。临床上冠心病主要分为:(1)隐匿型;(2)心绞痛型;(3)心肌梗塞型;(4)心力衰竭型;(5)猝死型。冠心病的预防或治疗是以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及调脂治疗为基础,配合抗血小板药物、硝酸酯类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为目标。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的范畴,本病的发生多由正气亏虚或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多年来中医药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治疗冠心病,成效显著。如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冠心苏合丸等。近年来临床上针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心肌炎症反应、过氧化应激损伤、组织坏死等病理改变,分别采用“化痰”、“解毒”、“降浊”等治法,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多种中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调节增殖与凋亡之间的平衡、抗炎症反应等不同的途径和环节,干预和治疗冠心病。如地奥心血康、瓜蒌半夏薤白汤、黄连解毒汤、姜黄提取物、葛根素提取物、红曲等。由此可见中成药在冠心病的治疗市场相对来说非常广阔,亟待开发一种疗效确切并且显著、工艺精良、药品质量稳定的治疗冠心病的中药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红参10~15份、党参10~15份、三七15~20份、丹参15~20份、柴胡5~8份、川芎5~8份、茯苓5~8份、麦冬3~5份、枸杞子2~3份、远志3~5份、泽泻5~10份、山楂1~2份、五灵脂1~2份和知母2~3份。其中,优选方案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红参10份、党参10份、三七15份、丹参15份、柴胡5份、川芎5份、茯苓5份、麦冬3份、枸杞子2份、远志3份、泽泻5份、山楂1份、五灵脂1份和知母2份。也可以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红参15份、党参15份、三七20份、丹参20份、柴胡8份、川芎8份、茯苓8份、麦冬5份、枸杞子3份、远志5份、泽泻10份、山楂2份、五灵脂2份和知母3份。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按照配方称取中药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10~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然后去渣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即可。使用时,每次200~300ml,早晚各一次。药理分析:红参:是人参的熟制品,除具有补元气、补脾肺、生津安神的作用外,其药性更温,具有火大、劲足、功效强的特点,更长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益气摄血。从保健强身角度来说,红参则是气血不足且偏阳虚者的补益佳品,凡出现经常怕冷、手脚不暖、眩晕倦怠、四肢乏力、易疲劳、气短喘促、时感胃中寒冷、长期腹泻、失眠多梦、阳痿尿频等表现,都可选用红参进补。红参对心肌及血管有直接作用,一般在小剂量时兴奋,大剂量时抑制。10%红参浸液1毫升/公斤给猫(或兔)灌胃,对心肌无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复温期间有相当程度的恢复。亦有抗过敏性休克及强心的作用。红参对大鼠心肌细胞膜三磷酸腺苷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党参: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抗癌、降压、抗缺氧、抗衰老之功效,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强消除自由基的能力,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作用。体质虚弱,气血不足,面色萎黄,以及病后产后体虚者宜食;脾胃气虚,神疲倦怠,四肢乏力,食少便溏,慢性腹泻,肺气不足,咳嗽气促,气虚体弱,易于感冒;气虚血亏者宜食;慢性肾炎蛋白尿者宜食;慢性贫血,萎黄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佝偻病患者宜食。三七:甘微苦,温,无毒。入肝、胃,兼入心、大肠。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丹参:味苦,性微寒。根入药,含丹参酮,为强壮性通经剂,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等效用,为妇科要药,主治子宫出血,月经不调,血瘀,腹痛,经痛,经闭,庙痛。对治疗冠心病有良好效果。此外亦治神经性衰弱失眠,关节痛,贫血,乳腺炎,淋巴腺炎,关节炎,疮疖痛肿,丹毒,急慢性肝炎,肾孟肾炎,跌打损伤,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癫癎。柴胡:味苦,平。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手少阳三焦、手厥阴心包络。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川芎:性温,归肝、胆、心经,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远志:苦、辛、温。归经归心、肾、肺经。:养心血,镇惊,宁心,散痰涎。疗五痫角弓反张,惊搐,口吐痰涎,手足战摇,不省人事,缩小便,治赤白浊,膏淋,滑精不禁。泽泻:甘,寒。入膀胱、肾、三焦、小肠四经。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泽泻浸膏给犬和家兔静脉注射,有轻度降压作用,并持续约30分钟左右。泽泻摩醇对各种实验动物有轻度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并不明显影响血浆肾素和ACE活性或醛固酮水平。泽泻醇提物在体外对肾上腺素引起的兔离体主动脉条件收缩有缓慢的松弛作用。泽泻摩醇可抑制由血管紧张素引起的家兔主动脉条的收缩,其收缩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泽泻摩醇用离体心脏灌流技术可见减少心输出量和心率以及左心室压力,但可增加冠脉流量。山楂:味酸,冷,无毒。入脾、胃、肝经。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五灵脂:性味甘温,无毒,入肝经,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产后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五灵脂20mg/kg股动脉注入使麻醉狗股动脉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五灵脂水提液200ug/ml可显著降低大鼠乳鼠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的耗氧量。知母:味苦,寒。入肺、胃、肾经。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物安全可靠。诸药相和能够改善冠脉血流量,增强心肌氧含量,使心肌对血液的需求增加,达到疏通冠状动脉血管壁的活性,使冠状动脉弹性增加等功效,治疗冠心病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等特点。疗效判断:1、病例选择:作为治疗冠心病的药物,选择冠心病患者100例进行临床观察,其中男52例,女性48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1-10年,平均2.8年。2、治疗用药:治疗组患者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次200~300ml,早晚各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连续服用3-4个疗程,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3、疗效判断:显效:体质增强,胸闷胸痛等心区不适明显缓解,心电图可见心肌供血明显改善;有效:体质增强,胸闷胸痛等心区不适有所缓解;无效:诸症无变化。4、治疗结果:显效55例,有效3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以下列举一个典型病例:王某,男,62岁,患者自诉于入院前4+年始无明显原因出现胸闷气短及头晕,时伴有心悸,疲劳时可加剧,经休息可缓解,曾多次求诊我院门诊测血发现血压高,最高可达210/110mmHg,查心电图提示“心肌供血不足”,诊断为“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予降压、扩血管等西药口服治疗,症状均可缓解,但易于反复。近5天无明显原因感症状较前加重,胸口隐痛,时作时止,伴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尤以活动后明显,但无畏冷发热、头痛呕吐、呼吸困难、腹痛腹胀、咳嗽咳痰、耳聋耳鸣、偏瘫失语等,院外未予治疗,于今日再次求诊我院门诊,门诊拟“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收住入院。辰下: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二便调。随后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服用3个疗程后,胸闷胸痛等心区不适明显缓解,心电图可见心肌供血明显改善,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用药次数减半并坚持长期服用,至今未出现明显病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红参10份、党参10份、三七15份、丹参15份、柴胡5份、川芎5份、茯苓5份、麦冬3份、枸杞子2份、远志3份、泽泻5份、山楂1份、五灵脂1份和知母2份。实施例2::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红参15份、党参15份、三七20份、丹参20份、柴胡8份、川芎8份、茯苓8份、麦冬5份、枸杞子3份、远志5份、泽泻10份、山楂2份、五灵脂2份和知母3份。实施例3:实施例1所述配方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按照配方称取中药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1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3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2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加水没过药面3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15分钟,然后去渣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即可。实施例4:实施例2所述配方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按照配方称取中药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加水没过药面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20分钟,然后去渣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