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手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8326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手锥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医用手锥,涉及医疗辅助设备领域,由套筒(1)、内芯(4)和卡锁装置组成,在套筒(1)内设有内芯(4),内芯(4)由内芯杆和内芯头构成,内芯头和内芯杆为一体结构,内芯(4)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导孔(2)和下导孔(3),上导孔(2)和下导孔(3)之间通过导管进行连接,在套筒(1)的一端设有卡槽(5),卡槽(5)与设置在内芯杆一端的卡锁相对应并构成卡锁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医用手锥,结构简单且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方便,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医用手锥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手锥。
[0003]【【背景技术】】
[0004]公知的,目前带孔手锥是矫形手术肌腱转位过程中确定肌腱锚定位置打孔和引导肌腱的常用工具,但是现有临床上应用的手锥是在骨园针远端打孔洞,手柄为骨园针折弯后呈握持手柄样,从而实现钻洞及引导肌腱缝线的作用,但是这样的操作费力费时,而且操作起来非常麻烦,因此导致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工作。
[0005]【
【发明内容】

[0006]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手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套筒内设置内芯,并在内芯内设置导管,以此来达到打孔和引导肌腱线的目的。
[0007]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医用手锥,包括套筒、内芯和卡锁装置,在套筒内设有内芯,内芯由内芯杆和内芯头构成,内芯头和内芯杆为一体结构,内芯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导孔和下导孔,上导孔和下导孔之间通过导管进行连接,在套筒的一端设有卡槽,卡槽与设置在内芯杆一端的卡锁相对应并构成卡锁装置。
[0009]所述套筒为圆柱型空心结构。
[0010]所述内芯头为圆锥型结构。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医用手锥,包括套筒、内芯和卡锁装置,通过在套筒内设置内芯,并在内芯内设置导管,以此来达到打孔和引导肌腱线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医用手锥,结构简单且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方便,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3]【【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套筒;2、下导孔;3、上导孔;4、内芯;5、卡槽。
[0016]【【具体实施方式】】
[0017]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0018]结合附图1所述的一种医用手锥,包括套筒1、内芯4和卡锁装置,在套筒I内设有内芯4,内芯4由内芯杆和内芯头构成,内芯头和内芯杆为一体结构,内芯4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导孔2和下导孔3,上导孔2和下导孔3之间通过导管进行连接,在套筒I的一端设有卡槽5,卡槽5与设置在内芯杆一端的卡锁相对应并构成卡锁装置;所述套筒I为圆柱型空心结构;所述内芯头为圆锥型结构。
[0019]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医用手锥,在操作时先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准备,然后将内芯4插入到套 筒I内,并将肌腱线插入内芯的下导孔2,然后经过旋转使内芯4和套筒I钻入肌腱锚钉点的对侧,钻出后松动卡锁装置上的卡锁,并将内芯4从套筒I内抽出,再将肌腱线经内芯4内导管的作用从上导孔3内穿出,然后将肌腱线导出后退出套筒I和内芯4就可以完成打结等锚定操作。
[0020]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手锥,包括套筒(I)、内芯(4)和卡锁装置,其特征是:在套筒(I)内设有内芯(4),内芯(4)由内芯杆和内芯头构成,内芯头和内芯杆为一体结构,内芯(4)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导孔(2)和下导孔(3),上导孔(2)和下导孔(3)之间通过导管进行连接,在套筒(I)的一端设有卡槽(5),卡槽(5)与设置在内芯杆一端的卡锁相对应并构成卡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手锥,其特征是:所述套筒(I)为圆柱型空心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手锥,其特征是:所述内芯头为圆锥型结构。
【文档编号】A61B17/00GK203749461SQ201420068568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8日
【发明者】姚俊娜, 刘锋卫, 孙勇 申请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