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辅助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034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注射辅助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注射辅助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液压筒和升降臂,其特征是在液压筒右侧上段设有握柄,液压筒右侧中段设有调控柄,液压筒左侧设有针管托,针管托中段设有弹力夹,弹力夹上设有缓冲板,针管托上段设有固定翼槽,升降臂上端左侧设有定位板,定位板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自动复位轴,自动复位轴上设有挂钩,挂钩上端设有捏柄,定位板下面设有弹簧,弹簧下端设有推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给病人进行药物注射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专利说明】注射辅助器
[0001]【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注射辅助器。
[0002]【背景技术】: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药物注射时,需要用一手固定药剂瓶,另一手固定注射器针管同时抽拉针芯抽吸药液,然后将针头刺入注射部位,再一手固定针管下段,另一手固定针管上段固定翼病推动针芯注射,这样操作起来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0003]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给病人进行药物注射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的注射辅助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液压筒和升降臂,其特征是在液压筒右侧上段设有握柄,液压筒右侧中段设有调控柄,液压筒左侧设有针管托,针管托中段设有弹力夹,弹力夹上设有缓冲板,针管托上段设有固定翼槽,升降臂上端左侧设有定位板,定位板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自动复位轴,自动复位轴上设有挂钩,挂钩上端设有捏柄,定位板下面设有弹簧,弹簧下端设有推板。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给病人进行药物注射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0006]【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中1、液压筒;2、升降臂;3、握柄;4、调控柄;5、针管托;6、弹力夹;7、缓冲板;8、固定翼槽;9、定位板;10、自动复位轴;11、挂钩12、捏柄13、弹簧14、推板。
[0008]【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液压筒I和升降臂2,其特征是在液压筒I右侧上段设有握柄3,液压筒I右侧中段设有调控柄4,液压筒I左侧设有针管托5,针管托5中段设有弹力夹6,弹力夹6上设有缓冲板7,针管托5上段设有固定翼槽8,升降臂2上端左侧设有定位板9,定位板9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自动复位轴10,自动复位轴10上设有挂钩11,挂钩11上端设有捏柄12,定位板9下面设有弹簧13,弹簧13下端设有推板14。在给病人进行药物注射时,针管沿缓冲板7安装在针管托5内并借助弹力夹6固定,固定翼安装进固定翼槽8,一手拿握柄3指扳调控柄4,一手按定位板9压迫弹簧13和升降臂2使推板14抵在针芯上并借助自动复位轴10将挂钩11挂在针芯上端,抽药时,手握握柄3指扳调控柄4,升降臂2伸展带动针芯抽吸药液;注射时,针头刺入注射部位后,手捏捏柄12,弹簧13自动推动推板14,使针芯向下缓慢移动注射药液即可。
【权利要求】
1.注射辅助器,包括液压筒(I)和升降臂(2),其特征是:在液压筒(I)右侧上段设有握柄(3),液压筒(I)右侧中段设有调控柄(4),液压筒(I)左侧设有针管托(5),针管托(5)中段设有弹力夹(6),弹力夹(6)上设有缓冲板(7),针管托(5)上段设有固定翼槽(8),升降臂(2)上端左侧设有定位板(9),定位板(9)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自动复位轴(10),自动复位轴(10)上设有挂钩(11),挂钩(11)上端设有捏柄(12),定位板(9)下面设有弹簧(13),弹簧( 13)下端设有推板(14)。
【文档编号】A61M5/31GK203763592SQ201420115438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日
【发明者】杨云玲 申请人:杨云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