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膨式塑料支架以及置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329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膨式塑料支架以及置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膨式塑料支架,包括引流管,引流管包括近端和远端,引流管近端和远端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具有伸缩弹性的笼状凸起,每个笼状凸起由两根以上的具有伸缩弹性的连接筋构成,连接筋之间为空隙,引流管内外通过空隙连通;所述引流管的远端和靠近远端的第一个笼状凸起内部位置设有引流管显影环,所述引流管显影环固定在引流管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中还公开了一种与自膨式塑料支架适配的一种支架适配的置入器,一内管一端与助推管连接,另一端依次贯穿前手柄、螺帽、外管、矫直管以及自膨式塑料支架,外管外壁设有外管显影环,内管外壁设有内管显影环,内管显影环与所述引流管显影环相互抵接,形成内管对自膨式塑料支架的推送。
【专利说明】一种自膨式塑料支架以及置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入人体内的医疗器材,特别是一种自膨式塑料支架以及置入器。
【背景技术】
[0002]塑料支架是一种放置在人体胆腔中,用于引导胆汁从胆囊流到十二指肠内的医疗器械,现常用的支架通常为一导管状器材,两端开口,导管上通常设有孔洞用于引流,或设有倒刺,用于导管的体内固定之用。由于导管在人体中通常会来回的滑动,有脱落的风险,所以塑料支架两端也通常会设计成大弯、猪尾型等形状,用来固定支架的位置。
[0003]但是,仅仅在支架的两端或者支架上开小圆孔,时间久了之后,胆管内的组织增生容易将小孔堵住,造成再次狭窄,堵塞,需要二次手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膨式塑料支架以及置入器。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膨式塑料支架,包括引流管,弓丨流管包括近端和远端,引流管近端和远端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具有伸缩弹性的笼状凸起,每个笼状凸起由两根以上的具有伸缩弹性的连接筋构成,连接筋之间为空隙,引流管内外通过空隙连通;所述引流管的远端和靠近远端的第一个笼状凸起内部位置设有引流管显影环,所述引流管显影环固定在引流管内壁上。
[000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筋为直线型连接筋或者S型连接筋。
[0007]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由TO、PE、PTFE等高分子材料制成。
[0008]本实用新型中还公开了一种与自膨式塑料支架适配的一种支架适配的置入器,包括依次连接的透明旋钮、助推管套、助推管、前手柄、螺帽、外管、矫直管和自膨式塑料支架,一内管一端与助推管连接,另一端依次贯穿前手柄、螺帽、外管、矫直管以及自膨式塑料支架,外管外壁设有外管显影环,内管外壁设有内管显影环,内管显影环与所述引流管显影环相互抵接,形成内管对自膨式塑料支架的推送,外管和自膨式塑料支架通过外管显影环连接。
[0009]通过内管显影环与所述引流管显影环相互抵接,内管显影环推动引流管拉伸,可以将自膨式塑料支架笼状凸起拉平直安装在注入器内,在自膨式塑料支架释放后,由于笼状凸起具有伸缩弹性,能够自膨。
[0010]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引流管上设计笼状凸起,起到帮助引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增加支架的顺应性,帮助支架在管腔内的定位,以及大大减小患者异物感。通过这样的设计,传统的引流管使用I?3个月后就发生堵塞,需要重新放置或更换,本实用新型使用6?8个月以上,才需要更换,大大减轻病患负担,同时由于依靠笼状凸起而不是加粗引流管引流,病患的不适感也非常轻微。[0011]本实用新型置入器无需外管包住引流管进行释放,采用新的结构保证引流管外无置入器外管,这样可以减小置入器的外径,使引流管及置入器能进入更小的内窥镜及通过更小的狭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0013]图1为实施例1支架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局部放大图。
[0015]图3为实施例1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3中局部放大图1。
[0017]图5为图3中局部放大图2。
[0018]图6为实施例2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膨式塑料支架,包括引流管10,引流管包括远端1c和近端10d,引流管远端和近端之间设有三个具有伸缩弹性的笼状凸起10a,每个笼状凸起由四根的具有伸缩弹性的连接筋1b构成,连接筋之间为空隙,引流管内外通过空隙连通;所述引流管的远端1c和靠近远端的第一个笼状凸起1a内部位置设有引流管显影环12,如图4所示,所述引流管显影环固定在引流管内壁上,外管和自膨式塑料支架通过外管显影环连接。所述连接筋为直线型连接筋。
[0021]自膨式塑料支架由I3U材料制成,整体成L偏弯型等形状,管材上设有孔洞。
[0022]本实施例自膨式塑料支架的制造方法为:使用切割装载在需要制作笼状凸起1a的引流管10壁上均等的切割出4个竖直的通槽形成连接筋,进行热化,将通槽两侧向内挤压,使得连接筋向外部凸起,然后进行冷却定型,最终成型。
[0023]如图3、4、5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支架适配的置入器,包括依次连接的透明旋钮1、助推管套3、助推管2、前手柄5、螺帽4、外管6、矫直管8和自膨式塑料支架10,助推管2与助推管套3 —同注塑而成、一内管7 —端与助推管2用胶连接,另一端依次贯穿前手柄5、螺帽4、外管6、矫直管8以及自膨式塑料支架10,外管6外壁设有外管显影环11,内管7外壁设有内管显影环9,内管显影环9与所述引流管显影环12相互抵接,形成内管对自膨式塑料支架的推送。自膨式引流管10上的自膨节逐渐被拉直,外径变小,锁紧前手柄5,这时将整个置入器推送直达患处胆道狭窄处。通过X射线拍照观察,当自膨式引流管10上的最后一个自膨节通过胆道狭窄处时,松开前手柄5,再次向前推动透明旋钮1,当推送力量大于引流管10近端与外管显影环11过盈配合所产生的阻力时,内管7脱开束缚继续向前运动,这时自膨式引流管10处于不受力的自由状态,自膨节恢复原状。回撤透明旋钮1,收回内管7,将自膨式引流管10留在胆道内,起到引流作用。
[0024]实施例2
[002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支架由PU材料制成,连接筋为S型,对应切割引流管呈S形的通槽即可。笼状凸起为I个。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膨式塑料支架以及置入器,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膨式塑料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引流管包括近端和远端,引流管近端和远端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具有伸缩弹性的笼状凸起,每个笼状凸起由两根以上的具有伸缩弹性的连接筋构成,连接筋之间为空隙,引流管内外通过空隙连通;所述引流管的远端和靠近远端的第一个笼状凸起内部位置设有引流管显影环,所述引流管显影环固定在引流管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膨式塑料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为直线型连接筋或者S型连接筋。
3.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膨式塑料支架适配的一种支架适配的置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透明旋钮、助推管套、助推管、前手柄、螺帽、外管、矫直管和自膨式塑料支架,一内管的一端与助推管连接,另一端依次贯穿前手柄、螺帽、外管、矫直管以及自膨式塑料支架,外管外壁设有外管显影环,内管外壁设有内管显影环,内管显影环与所述引流管显影环相互抵接,形成内管对自膨式塑料支架的推送,外管和自膨式塑料支架通过外管显影环连接。
【文档编号】A61M25/01GK203816039SQ201420184683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6日
【发明者】李常青, 胡冰, 韦建宇, 赵雄元, 高小龙, 张子蔚 申请人: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