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训练踝关节的旋转式起立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训练踝关节的旋转式起立床。所述可训练踝关节的旋转式起立床包括支座,驱动装置,装在支座上由驱动装置驱动水平旋转的旋转平台,装在旋转平台上的床支架,以及通过摆动轴装在床支架的站立板;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一曲柄连杆机构驱动所述站立板在水平布置状态与竖向布置状态之间往复摆动;所述旋转平台上或站立板的一端装有踝关节训练器。本实用新型可让患者在不同的角度脚下的本体感觉受到刺激,为后期的康复奠定基础。
【专利说明】一种可训练踝关节的旋转式起立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训练踝关节的旋转式起立床,特别可以用于训练成人和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失调,改善人们身体运动协调障碍、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前庭平衡功能障碍及心理障碍。
【背景技术】
[0002]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 ),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轻者丧失劳动能力,重者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有关文献报道,SCI患者在发病后往往出现较明显焦虑、抑郁情绪,导致其不同程度失眠,纳差,脾气,暴躁,冲动等症状,治疗依从性下降,严重影响患者康复治疗进程.康复治疗包括体位摆放、四肢被动运动、呼吸训练、主动训练、残存上肢肌力训练等,给予四肢静脉淋巴循环干预、直立床站立训练、根据病情选择适当肌肉或肌群进行功能性电刺激,练习使用辅助支具等。恢复期(病程2-3个月)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直立床站立训练,偏瘫肢体助力、主动、抗阻训练、床椅转移、轮椅马桶转移训练等,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时进行坐位平衡训练、双上肢支撑训练、平行杠内站立训练及步行训练,逐渐开始练习使用支具进行辅助站立和治疗性行走训练、指导患者练习进食,梳洗、穿脱衣服、如厕、家居自理等日常生活活动。
[0003]近年来SCI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但随着医学手段进步,使越来越多的SCI患者得以存活,但大部分患者都遗留有不同程度残疾,如运动、感觉功能受损,病情严重者可伴有痉挛、肢体瘫痪、大小便障碍等异常,对其日常活动、工作及学习均造成严重影响起立床工作医学原理;站立训练是截瘫患者康复治疗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脊髓损伤后患者交感一副交感神经系统失调,导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截瘫患者在体位变化时常常出现血压下降、头晕、眼花等一系列不良反应,通过渐进的站立训练,能减少患者在体位变换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尽快从卧位过渡到直立位,适应体位的变化,还能防止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骨质疏松等由于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对截瘫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0004]电动起立床有传统的0-90度范围内进行姿势的调整,能针对患者训练在体位变换时不能调节心血管系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特点而设计出了目前存在的普通起立床,下肢活动式电动起立床,悬吊式起立床,所有的起立床均没有针对患者前庭器官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功能,有的只是针对患者身体的姿势体位的变换,而我今天设计的这款起立床既能针对患者的体位变换进行训练,又能针对患者将来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进行训练,仪器在传统的角度变换的基础上加上了悬转功能,感觉统合训练的本质是通过游戏形式的训练,提供对前庭器官、肌肉关节感受器和皮肤反应等刺激的输入,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对外界刺激适当的加以控制,使患者能够自动形成顺应性反应,并由此促进患者肢体运动能力以及大脑和智力的发展。在踝关节下增加了重锤下训练患者踝关节装置,能够有效的弥补普通起立床对患者在训练患者将来在步行平衡能力感觉功能上的不足。旋转踝关节电动起立床的特点是能同时对患者进行站立训练和下肢踝关节被动活动,具有通过站立训练能帮助卧床的脊髓损伤患者逐渐适应从卧位向直立体位的变化,减少体位突然变化时而出现的晕厥、呕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反应,但在站立训练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仍是进行站立训练的主要障碍,这些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心慌眼发黑、恶心呕吐、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加速或变弱甚至晕厥,并常伴随有体位性低血压的出现。这些不良反应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与脊髓损伤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其原因是交感一副交感神经系统解剖结构被破坏,使得交感神经系统传导通路中断,心血管的自主调节功能紊乱;此外,血压调节的反馈链被打破,血压的自主调节功能丧失,由于此血压调节途径依赖于位于主动脉弓处的压力感受器,因此,损伤平面位于T3及其以上节段的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较低节段损伤的患者;缺少下肢肌肉泵功能、长期卧床导致心脏射血功能下降、电解质紊乱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所以通过在传统的固定装置如利用腰部的绑带、上方的固定装置、髋关节处的固定带,将患者支持于站立床板上;患者的足固定在带有重锤可进行角度变化的踝关节训练装置上,随着一种角度的重力的作用,患者的踝关节可进行正常范围内的角度变换,从而达到能促进下肢各关节负重,有利于本体感觉的恢复,能通过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增加回心血量,间接增加了脑部、冠状动脉的供血量,减轻了不良反应的发生。下肢踝关节许多学者研究表明运动疗法能够有效减轻肌痉挛,改善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身重量的主动牵张及治疗师的被动牵张,通过压力感受器及肌梭激化出对痉挛的抑制作用。患者踝的屈伸负重步行运动,能够导致肌肉和结缔组织的蠕变及肌梭传入率的适应,从而达到缓解痉挛的目的。下肢踝如果将来加上与系统配套的软件及触摸式的显示屏能调节站立训练中踏步频率、踝关节活动范围等参数,并显示系统检测到的被动活动阻力。有资料研究的结果证实下肢活动式电动起立床和普通电动起立床都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随着站立床训练次数的增加,所以踝关节训练装置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本体感觉,踝关节活动度,及有效缩短患者从卧位到直立体位的过渡时间,有资料表明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纠正感觉功能失调的一种矫正方法,其途径是通过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或训练器材让儿童感受各种外界刺激,让各种感觉器官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行感觉功能统合。感觉统合训练具有游戏性质的训练方法。主要用相关器材有针对性的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改善儿童感知觉功能,弥补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增强感觉功能和大脑信息整合能力。感觉统合就是到脑功能的外在体现形式,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整合过程。通过这些功能作用,让大脑的功能更加健全,身体各部位运动更加协调,肢体对外界环境更加适应,以减少医疗支出,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训练仪器。
[0005]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介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它是我们和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力,是认知和情感反应的基础。研究表明运动对肢体产生的刺激可以改善、健全大脑的功能。感觉统合训练能够提高人们身体运动的能力和改善心理结构,能够改善人们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0006]目前感觉统合训练主要用于人们运动感觉障碍,心理及精神障碍,智力和发育低下等,也有用于治疗成人痴呆症等。近期逐步用于儿童早教和体育教学。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是能同时给予训练者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摸、视、听、嗅等多种刺激,并将这些刺激与运动相结合,能改善他们身体协调和平衡,加强他们对于空间和结构的把握。感觉统合训练涉及心理、大脑和躯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语言,阅读能力。
[0007]目前国内外对感觉统合失调的干预措施主要是运动疗法,用到的运动项目有滑梯爬上及滑下、平衡木站立与走动、木马旋转、跳蹦蹦床、袋鼠跳、单杠、吊缆、球类运动等。用于成人脑受损后偏瘫功能训练和感觉统合失调训练的的有电动起立床、CPM机、股四头肌训练仪,主被动肢体康复仪等等。感觉统合训练器械以简单运动器械为主。起立床有直立电动升降起立床,有家用电动站立床,有康恩菲Coinfy El 12电动起立床,有悬吊式起立床,有针对髋关节和膝关节训练的起立床,但是具有旋转功能而且能根据倾斜的角度训练患者的踝关节并训练肌力的起立床还没发现,研制机电一体化感觉统合自动控制系统能提高感觉统合训练的乐趣,解放一部分治疗师的劳动,提高感觉统合训练的效率。随着感觉统合训练在儿童早教和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普及以及运动疗法在脑功能受损后的疾病中的普及,本申请设计了旋转加踝关节训练起立床,它将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与市场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0008]针对现有训练设备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训练踝关节的旋转式起立床,该起立床配一可活动的踝关节重垂训练系统,可让患者在不同的角度脚下的本体感觉受到刺激,为后期的康复奠定基础。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训练踝关节的旋转式起立床,其结构特点是,包括支座,驱动装置,装在支座上由驱动装置驱动水平旋转的旋转平台,装在旋转平台上的床支架,以及通过摆动轴装在床支架的站立板;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一曲柄连杆机构驱动所述站立板在水平布置状态与竖向布置状态之间往复摆动;所述旋转平台上或站立板的一端装有踝关节训练器。
[0010]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
[0011]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曲柄,一端铰接在曲柄上的连杆,一端与连杆另一端铰接的摆杆;所述摆杆的另一端通过锁紧套所述摆动轴相连。
[0012]优选地,所述旋转平台通过一空心套轴装在支座上,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一带轮传动机构驱动该空心套轴转动;所述空心套轴内套装有一中心轴,所述驱动装置通过另一带轮传动机构驱动该中心轴转动,转动的所述中心轴通过第三带轮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曲柄转动。
[0013]所述摆动轴通过插销固定在所述床支架上。
[0014]为了方便调节摆动速度,所述第三带轮传动机构与所述曲柄连杆机构之间通过减速箱相联。
[0015]为了方便调节旋转平台的转动速度,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以及与电机输出端相联的主减速箱。
[0016]所述站立板在曲柄连杆机构驱动下的摆动角小于180°。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该电机通过主减速箱驱动主动皮带轮转动,该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驱动装在一空心套轴上的套轴皮带轮和装在一中心轴底端的中心轴下皮带轮转动,该中心轴通过轴承套装于空心套轴内;所述空心套轴与所述旋转平台固定相连;装在所述中心轴顶端的中心轴上皮带轮通过皮带驱动一减速箱输入皮带轮转动,该减速箱输入皮带轮装在减速箱的输入轴上,该减速箱的输出轴上装有一曲柄,该曲柄与一连杆的一端铰接相连,该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一摆杆的一端上,该摆杆的另一端通过锁紧套与所述摆动轴相连。
[0018]所述摆动轴装在所述床支架上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所述站立板固定在该摆动轴上。
[0019]本实用新型的前庭刺激原理:参考感觉统合训前庭平衡、本体感觉的训练手段,例如,平衡木训练:让儿童在平衡木上面行走,改善平衡功能;跳绳、摇呼啦圈训练:让儿童进行不同形式不同难度的跳绳训练,改善其前庭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觉,摇呼啦圈主要改善儿童全身各个部位协调配合能力;滑板游戏:让儿童俯卧于滑板上,胸、脚抬高,双手抓住滑梯两侧用力向下滑。当滑板滑下斜坡或滑过地板时,儿童利用身体对抗重力,前臂朝前伸展,双腿并拢抬高,强烈的刺激使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性伸展行为的成熟。当儿童逐渐学会控制这些感官功能时,其大脑同时也学会协调感觉活动,并形成精确的知觉。吊绳摇摆:由儿童以站立方式双手握住头上的绳索,两脚夹住圆筒踏在边缘上作摇摆动作。这样可促进前庭固有感觉体系活化,并强化触觉体系,在摇摆中前庭获得大量刺激,可改善大脑信息加工行为,从而达到改善脑功能的目的。俯卧爬行训练:让孩子俯卧身体,从特定路线中爬行通过,在调节前庭感觉输入的同时加强肌肤的各项接触刺激。这样将有利于本体感觉的发展和四肢运动的协调。侧滚可提高空间判断能力,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羊角球运动:让孩子坐在羊角球上,双手紧握手把,身体屈曲往前跳动,方向可以前、后、左、右变化,高度也可以随时调整。这样可以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增强上肢、下肢和腰肌、腹肌的力量,促进姿势和身体双侧的统合,改善儿童运动企划的功能,诱导儿童察力和注意力的提闻。跳跳床:进彳丁感觉统合功能跳跳床训练时,让儿童站立在跳跳床上,双脚并拢蹦跳,跳起时,膝盖弯曲,脚后跟踢臀部。这样可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度敏感,矫治患儿的重心不稳和运动能力的不足,另外还有触觉平衡板、滚珠平衡板训练以及独角椅、跳布袋、秋千等。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起立床配一可活动的踝关节重垂训练系统,可让患者在不同的角度脚下的本体感觉受到刺激。为后期的康复奠定基础,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与市场前景。
[0021]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0023]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踝关节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在图中
[0026]1-主动皮带轮;2-套轴皮带轮;3-中心轴下皮带轮;4-支座;5-轴承支座;
6-空心套轴;7-中心轴;8-中心轴上皮带轮;9-减速箱输入皮带轮;10-减速箱;11-曲柄;12-连杆;13-摆杆;14-床支架;15-锁紧套;16-摆动轴;17-插销;18-站立板;19-旋转平台;20_主减速箱;21-主减速箱固定安装板;22-电机;23-踝关节训练器;24-足托;25_重锤。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一种可训练踝关节的旋转式起立床,如图1-2所示,包括支座4,电机22,装在支座4上由电机22驱动水平旋转的旋转平台19,装在旋转平台19上的床支架,以及通过摆动轴16装在床支架15的站立板18 ;所述电机22通过一曲柄连杆机构驱动所述站立板18从水平布置至竖向布置往复摆动。所述电机22通过主减速箱20驱动主动皮带轮I转动,该主动皮带轮I通过皮带驱动装在一空心套轴6上的套轴皮带轮2和装在一中心轴7底端的中心轴下皮带轮3转动,该中心轴7通过轴承套装于空心套轴6内;所述空心套轴6与所述旋转平台19固定相连;装在所述中心轴7顶端的中心轴上皮带轮8通过皮带驱动一减速箱输入皮带轮9转动,该减速箱输入皮带轮9装在减速箱10的输入轴上,该减速箱10的输出轴上装有一曲柄11,该曲柄11与一连杆12的一端铰接相连,该连杆12的另一端铰接在一摆杆13的一端上,该摆杆13的另一端通过锁紧套15与所述摆动轴16相连,所述摆动轴16装在所述床支架14上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所述站立板18固定在该摆动轴16上,在所述旋转平台19上或站立板18的一端装有踝关节训练器23。
[0028]为了方便在起始训练时固定站立板,所述摆动轴16通过插销17固定在所述床支架14上。
[0029]所述站立板18在曲柄连杆机构驱动下的摆动角小于180°。
[0030]旋转起立床是由一个旋转平台和一个可以水平一垂直任意角度摆动支架两大部分组成,可以实现人体在旋转过程中的“站立一躺卧”交错,用于改善各类疾患引起下肢功能障碍的康复医疗器械。其工作原理如下:
[0031]可以无极调速的变频电机22驱动安装在固定板21上的主减速箱20,从而驱动主动皮带轮I旋转,皮带轮I带动皮带轮2和皮带轮3旋转,从而实现旋转平台的旋转和起立床架的摆动。
[0032]皮带轮2安装在空心套轴6上,并驱动空心套轴旋转,旋转平台固定在空心套轴上,因而旋转平台会随空心套轴一起旋转,从而实现平台的无级变速旋转。
[0033]皮带轮3安装在中心轴7上,且通过皮带轮8驱动皮带轮9,并通过减速箱10驱动偏心量可调的偏心轮11旋转;偏心轮11和连杆12及摆杆13组成了一个曲柄连杆机构,偏心轮通过连杆12驱动摆杆13做“水平一垂直”的摆动,从而实现了床架的摆动,也就实现了人体的躺卧和起立的功能要求,并站立在站立板上。
[0034]当减速箱在任意角度紧急停止时,松开锁紧套,可以人工将床架旋转到水平位置,然后再次锁紧。插销17的功能是可将起立床架固定在摆动轴上,且摆动轴上钻有互相垂直的两个销孔,可以实现床架的起始位置选择,如站立开始还是躺卧开始。
[0035]此外,本设备还可以结合踝关节治疗、旋转治疗等辅助治疗器件,进行更加全面的康复治疗。
[0036]工作时,将锁紧套15脱开,站立板旋转至水平位置,并将插销17插入固定,此时站立板被水平固定,当训练对象躺上并绑好后,锁紧套15固定,插销17拉出,此时,站立板在驱动装置驱动下即可将患者作起立训练医治;因为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初期,多数处于松弛性瘫痪期,表现为身体肌肉张力低下,不能维持有效的姿势,导致基本的平衡能力无法调控,不能维持坐位和站立位,主动活动不足及肌张力低下等原因容易不适当的延长卧床时间,会引起全身的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患侧肢体的负重能力、稳定性不同程度的减退,身体重心偏移健侧,加上卧床常见的并发症如压疮、泌尿系统感染,骨质疏松等使患者的身体素质进一步减退,患者离床后很容易坐站不稳,甚至摔倒,加大了患者的离床恐惧感,引起恶性循环,利用站立床的帮助。在固定带的保护下患者可以早期接受站立训练,胸髋膝的固定设置增加了患者站立的安全感,同时直立位使颅内压较卧位时低能减少有病变伴发脑水肿所造成的病情恶化。固定带保护下的躯干、骨盆训练使患者学会躯干重心的控制及前后左右的移动。患肢的早期负重除增加患侧的本体感觉刺激外,持续的小腿三头肌的牵拉降低了踝屈的肌张力。对抗了足下垂的力量,为患者恢复良好的步态奠定了基础,常见的起立床能够实现0-90度的站立训练。现在有一种动式站立架它的原理是利用悬吊装置(上方的悬吊带、腰部的绑带、髋关节处的固定带),将患者支持于站立床板上;后方的动力专置通过传动杆与患者的膝关节相固定,可做0-25度范围内的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患者的足固定在带有弹簧、方向可任意调整的踏板内,弹簧保证了膝关节和髋关节能随之运动。患者被固定在动式站立床上后,在系统配套软件的显示屏上调节站立训练中踏步频率(步频)、膝关节活动范围(步幅)、时间等参数后开始动式站立训练,所有的站立床都没有旋转功能及踝关节运动训练功能,我设计的这款旋转起立床就是在普通起立床的功能上添加了旋转功能,它利用前庭旋转训练来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在角加速度中,患者左右摇摆头运动可以刺激水平半规管功能,低抬头可以刺激后半规管功能,角加速度控制在2S/圈,能有效避免前庭承受过强的刺激,进而造成躯体或感觉功能反应,在角加速度影响下会引起患者机体三半规管内的淋巴液的流动,从而造成压力变化,进而促进前庭系统适应能力提高,本研究表明.前庭旋转训练能够促进患者平衡能力的全面改善以及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的提高等.此外,前庭旋转功能训练能够缓解机体的紧张性.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心理素质.前庭旋转训练方法经济有效值得推广和临床应用.然而前庭旋转训练的疗法仍然存在问题如有针对性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前庭康复训练的主动开展等还需进一步研究。而一般的踝关节能被屈达到0-25度,跖屈0-45度,内翻0-35度,外翻0-25度,普通的起立床都没有针对踝关节的角度进行训练,我这款旋转起立床在普通的起立床的功能上加上了旋转功能,而且还加上了一个可活动的脚踏式训练踝关节训练器可训练患者的关节活动度。
[0037]病人的脚放在起立床脚垫上,随着起立床角度的变化,重垂会让脚的踝关节形成不同的屈屈角度,由于角度不同,锻炼的肌群不同,产生的生物力学也不同,产生的效果是踝关节因位置角度的变化,它的关肌肉及关节活动度因为起立床的被动帮助本体感觉,关节活动度。
[0038]本体感觉是指大脑接受来自躯体深部肌肉、肌腱、骨膜和关节等对躯体空间位置、姿势、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向的感觉,关节本体感觉包括关节位置静态感知能力、关节运动感知能力、肌肉收缩反射及肌张力调节能力等。踝关节本体感觉由位于踝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关节囊、韧带、半月板、关节软骨和皮肤感受器发出的传入信号整合而成,该信号经机体不同大脑中枢处理后,通过反射回应或肌张力调节回路做出相应反馈,,本体感觉功能减退将导致关节神经肌肉控制减弱、关节稳定性下降、关节运动失去控制或步态异常等,使机体发生再次损伤的风险增加当患者处受损后,踝关节终端感受器损伤及大脑皮质映像障碍导致本体感觉功能减退,而通过进行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在肌肉收缩前及收缩过程中给予本体感觉刺激,不仅能迅速增强肌力、提高膝关节稳定性,还能直接刺激本体感觉系统,加速本体感觉恢复,患者在训练过程中,根据患者实际恢复情况给予重垂助力、自主运动甚至抗阻训练,以便维持牵张刺激,有助于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和动力性稳定功能:同时本体感觉训练还强调感官刺激与运动相结合,如在训练过程中要求患者注视患肢动作,并认真体会患的位置觉及运动时对速度的反应能力,,通过上诉训练可促进本体感受器对压力与负荷的信息传递敏感性,加强神经系统控制能力,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关节周围组织的控制及关节运动协调性,从而促进踝关节关节活活动度,及本体感觉的恢复。
[0039]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训练踝关节的旋转式起立床,其特征是,包括支座(4),驱动装置,装在支座(4)上由驱动装置驱动水平旋转的旋转平台(19),装在旋转平台(19)上的床支架,以及通过摆动轴(16)装在床支架(15)的站立板(18);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一曲柄连杆机构驱动所述站立板(18)在水平布置状态与竖向布置状态之间往复摆动;所述旋转平台(19)上或站立板(18)的一端装有踝关节训练器(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训练踝关节的旋转式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曲柄(11),一端铰接在曲柄上的连杆(12),一端与连杆(12)另一端铰接的摆杆(13);所述摆杆(13)的另一端通过锁紧套(15)所述摆动轴(16)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训练踝关节的旋转式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平台(19)通过一空心套轴(6)装在支座(4)上,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一带轮传动机构驱动该空心套轴(6)转动;所述空心套轴(6)内套装有一中心轴(7),所述驱动装置通过另一带轮传动机构驱动该中心轴(7)转动,转动的所述中心轴(7)通过第三带轮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曲柄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训练踝关节的旋转式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轴(16)通过插销(17)固定在所述床支架(14)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训练踝关节的旋转式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带轮传动机构与所述曲柄连杆机构之间通过减速箱(10)相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训练踝关节的旋转式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22)以及与电机(22)输出端相联的主减速箱(2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训练踝关节的旋转式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立板(18)在曲柄连杆机构驱动下的摆动角小于1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训练踝关节的旋转式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22 ),该电机(22 )通过主减速箱(20 )驱动主动皮带轮(I)转动,该主动皮带轮(I)通过皮带驱动装在一空心套轴(6 )上的套轴皮带轮(2 )和装在一中心轴(7 )底端的中心轴下皮带轮(3)转动,该中心轴(7)通过轴承套装于空心套轴(6)内;所述空心套轴(6)与所述旋转平台(19)固定相连;装在所述中心轴(7)顶端的中心轴上皮带轮(8)通过皮带驱动一减速箱输入皮带轮(9 )转动,该减速箱输入皮带轮(9 )装在减速箱(10 )的输入轴上,该减速箱(10)的输出轴上装有一曲柄(11 ),该曲柄(11)与一连杆(12)的一端铰接相连,该连杆(12)的另一端铰接在一摆杆(13)的一端上,该摆杆(13)的另一端通过锁紧套(15)与所述摆动轴(16)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可训练踝关节的旋转式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轴(16)装在所述床支架(14)上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所述站立板(18)固定在该摆动轴(16)上。
【文档编号】A61H1/00GK203852543SQ201420199296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3日
【发明者】姚洁涤, 兰蕾, 熊波 申请人: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