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塞型肛肠吻合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588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压塞型肛肠吻合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塞型肛肠吻合器,该吻合器的构成包括其前端设置有钉砧帽且其尾部加工有外螺纹的中心杆以及连接在所述钉砧帽底部的钉砧,所述中心杆的外部同轴心设置其前端装有圆形平片且其尾部设置有外螺纹的中心杆套管,所述中心杆套管的外部同轴心套装其上端设置有钉筒且其一侧设置有击发手柄的调节尾翼,所述的调节尾翼上设置有指示窗,所述调节尾翼的尾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中心杆尾部的外螺纹构成运动副的第一螺圈以及与所述中心杆套管尾部的外螺纹构成运动副的第二螺圈。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诸多缺陷,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很好的解决现有的吻合器不能对直肠黏膜进行精准切割的技术问题。
【专利说明】压塞型肛肠吻合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器械,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微创痔疮、直肠粘膜脱垂、直肠前突等手术的肛肠吻合器。

【背景技术】
[0002]微创痔疮手术(PPH)又称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建立在肛垫学说基础上且运用吻合器治疗环状脱垂痔的新技术。所述吻合器的器械原理是在脱垂内痔的上方近内痔上缘的地方环形切除直肠下端肠壁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组织,并在切除的同时对远近端黏膜进行吻合,以使脱垂的内痔及黏膜被向上悬吊和牵拉,避免再次脱垂。同时使由于位于黏膜下层来自直肠上供给痔的动脉被切断,以减少术后痔供血。因此,该手术又称为“痔上黏膜及黏膜下层环切、肛垫悬吊术”。
[0003]最早的PPH术是1990年美国人AllegraG受痔环切术的启发而提出并使用的,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后由意大利人Auton1 Longo将其发扬光大。目前,我们应用于临床的弯把肛痔吻合器原型就是Auton1 Longo和强生公司在1993年合作生产的,而另外一种专门用于治疗I1-1V度重痔的肛痣吻合器也是1993年研制的。应该用吻合器不仅不破坏肛垫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且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还可以极大的减轻术后疼痛,它通过对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进行环形切而有效治疗重度脱垂内痔,至今已为全世界30万痔疮患者成功实施了 PPH手术,我国自2000年开展PPH术以来,也为近15000名患者成功实施了该项手术。
[0004]但现有术式中的吻合器,虽然能够如前所述的完成直肠黏膜的环状切割任务,却由于其在手术时是通过牵引线以点位牵拉方式将直肠黏膜拉入吻合器内腔,往往因操作手法不统一以及其他各种临床情况的发生,无法将直肠黏膜充分拉入吻合器腔内,从而难以保证对直肠黏膜的精准切割,以至切割后的组织出现环形不完整、尺寸不一、术区肠管黏膜残余、出血以及直肠黏膜悬吊不充分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亦有许多临床专家不断的尝试PPH手术方式的改良,比如:单荷包双牵引PPH术、单荷包四点牵引PPH术、双荷包PPH术以及半荷包STARR术等。但这些改良的术式,不仅操作起来比较复杂,而且也缺乏手术操作的统一化和规范化,仍然不能满足精准切割直肠黏膜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并为此提供一种新型的压塞型肛肠吻合器。所述的压塞型肛肠吻合器比之现有技术的吻合器,结构更简单,操作更方便,而且能够很好的解决现有的吻合器不能对直肠黏膜进行精准切割的技术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7]—种压塞型肛肠吻合器,包括其前端设置有钉砧帽且其尾部加工有外螺纹的中心杆以及连接在所述钉砧帽底部的钉砧,所述中心杆的外部同轴心设置中心杆套管,所述中心杆套管的前端设置有圆形平片,所述中心杆套管的尾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中心杆套管的外部同轴心套装调节尾翼,所述调节尾翼的上端设置有钉筒,所述的调节尾翼上设置有指示窗,所述调节尾翼的一侧设置有击发手柄,所述的击发手柄与所述调节尾翼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内置自动保险装置,所述调节尾翼的尾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中心杆尾部的外螺纹构成运动副的第一螺圈以及与所述中心杆套管尾部的外螺纹构成运动副的第二螺圈。
[0008]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诸多缺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I)所述中心杆套管以及与其尾部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圈的设置,可以使中心杆套管在吻合器腔内纵向进出,从而使手术操作更加方便;
[0010](2)所述中心杆套管顶部设置的圆形平片,能够以平面加压方式将直肠黏膜压入吻合器腔内,克服了现有的吻合器以点位牵拉方式无法将直肠黏膜充分拉入吻合器腔内的缺陷,为实现按需求长度切割的效果提供了条件;
[0011](3)由于以上(I)、(2)两项有益效果的存在,很好的解决了现有的吻合器不能对直肠黏膜进行精准切割并导致切割后组织环形不完整、尺寸不统一、术区肠管黏膜残余、出血以及直肠黏膜悬吊不充分等技术问题,从而达到精准、完整切割直肠黏膜的技术目的;
[0012](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加工,使用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外科领域,产品收益率高,实用性好,便于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连接钉砧帽的中心杆与调节尾翼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1中顶部设置有圆形平片的中心杆套管示意图;
[0016]图4是图2中拆下调节尾翼后的示意图。
[0017]图中标记:1、钉站'帽;2、钉石占;3、钉筒;4、中心杆;5、中心杆套管;6、指不窗;7、内置自动保险装置;8、击发手柄;9、调节尾翼;10、第二螺圈;11、第一螺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容易被清楚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以详细描述。
[0019]参照图1并结合图2、图3、图4,本实用新型的压塞型肛肠吻合器,包括中心杆4,所述中心杆4的前端安装有钉砧帽1,所述钉砧帽I的底部连接钉砧2,所述中心杆4的尾部加工有外螺纹;所述中心杆4的外部同轴心套装中心杆套管5,所述中心杆套管5的前端设置有圆形平片,所述中心杆套管5的尾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中心杆套管5的外部同轴心套装调节尾翼9,所述调节尾翼9的上端设置有钉筒3,所述的调节尾翼9上设置有指示窗6,所述调节尾翼9的一侧设置有击发手柄8,所述的击发手柄8与所述调节尾翼9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内置自动保险装置7,所述调节尾翼9的尾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中心杆4尾部的外螺纹构成运动副的第一螺圈11以及与所述中心杆套管5尾部的外螺纹构成运动副的第二螺圈10。
[0020]下面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更进一步的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压塞型肛肠吻合器中各个部件之间的动态结构关系:
[0021](I)患者麻醉满意后,取截石位,消毒铺巾展单;
[0022](2)当扩肛至肛管容纳4-6横指时,置入并固定扩肛器,自肛管左侧中位、齿线上4cm左右起,绕肠管做荷包缝合I周;
[0023](3)旋转所述的第一螺圈11,使所述的中心杆4上移至最大调节距离后;旋转所述的第二螺圈10,使所述的中心杆套管5上移,直至其顶部的圆形平片进入所述中心杆4前端的钉砧帽I腔内;
[0024](4)将所述的钉砧帽I置入前述缝合的荷包线内,收紧并系扎缝线,然后将冗余缝线剪除;
[0025](5)旋转所述的第二螺圈10,控制所述的中心杆套管5下移并利用其顶部的圆形平片依据术前设计的切割长度将直肠黏膜压入吻合器的内腔;
[0026](6)旋转所述的第一螺圈11,控制所述的中心杆套管4下移,从而将所述的钉砧2与所述的钉筒3收紧;
[0027](7)打开所述的内置自动保险装置7,并收紧所述的击发手柄8加压30秒至60秒,完成直肠黏膜的切割;
[0028](8)反向松开所述的第一螺圈11,支配所述的中心杆4上移并退出所述的吻合器,手术完毕。
[0029]以上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示意性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或零部件的布置方式均可能发生某些改变,而其他人员在其启示下也可能做出相似设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宗旨,所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压塞型肛肠吻合器,包括其前端设置有钉砧帽且其尾部设置有外螺纹的中心杆以及连接在所述钉砧帽底部的钉砧,所述中心杆的外部套装其上端设置有钉筒且其一侧设置有击发手柄的调节尾翼,所述的击发手柄与所述调节尾翼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内置自动保险装置,所述的调节尾翼上设置有指示窗,所述调节尾翼的尾部设置有与所述中心杆尾部的外螺纹构成运动副的第一螺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杆与所述的调节尾翼之间设置有与所述中心杆及调节尾翼同轴心的中心杆套管,所述中心杆套管的前端设置有位于所述钉砧和钉筒之间的圆形平片,所述中心杆套管的尾部设置有与所述调节尾翼尾部的第二螺圈构成运动副的外螺纹。
【文档编号】A61B17/115GK203852384SQ201420244912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3日
【发明者】高洪亮 申请人:高洪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