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留置针,包括留置针座及其留置针软管,所述留置针座腔体内下部对应留置针软管位置处设置有一用软质的具有弹性的医用材料制成的密封塞,且该密封塞中设有一竖向的底部密封的喇叭形槽腔,留置针座腔体上部设有一密封盖,且该密封盖与密封塞之间形成有一用于产生正压的储液腔,且该储液腔的底面与密封塞底面之间为一薄片状结构,该薄片状结构在被穿刺针刺破后形成的微孔通过其本身的弹性形成为一单向阀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简单可靠、实施容易,易于推广普及的留置针。
【专利说明】—种留置针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留置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输液几乎可将所有药液通过血管输入人体,实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临床中,为避免多次穿刺造成血管的损伤及减少病人的痛苦,也为减轻医护人员的操作强度,已普遍使用了动静脉留置针(管)技术。现在临床使用的动静脉留置针技术中大多是由肝素密封帽、穿刺针、穿刺针座、留置针软管、留置针座、留置针保护套组成,其留置针基本上都没有正压装置,在使用中需要使用肝素钠对留置针管进行封闭,以达到在留置针管中不产生栓塞的目的,同时在输液和对留置针管进行抗凝封闭的过程中均需要使用针刺连接,这样无形中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同时也存在医护人员被针刺误伤的危险性,针对上述问题的存在,中国专利CN200810140985.2公开了一种具有正压功能的I型动静脉留置针、中国专利CN201010582336.5公开了一种静脉留置针的防血栓装置,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都是采用可在留置针座腔体内移动的活塞来产正压以防止血液回流而造成的血栓现象。但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都存在有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特别是活塞的多次移动既降低了活塞与留置针座腔体之间的密封性能造成其正压性能的降低,出现漏液的现象,导致其防血栓作用失效,需要重新注射和通管,从而不能有效达到防回血的目的,同时存在有在实施过程中需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来操作才可以真正地防止血液的回流(或叫逆流),从而限制了其推广应用,特别是不利于基层医疗机构的普及。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简单可靠、实施容易,易于推广普及的留置针。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留置针,包括留置针座及其留置针软管,其特点是所述留置针座腔体内下部对应留置针软管位置处设置有一用软质的具有弹性的医用材料制成的密封塞,且该密封塞中设有一竖向的底部密封的喇叭形槽腔,留置针座腔体上部设有一密封盖,且该密封盖与密封塞之间形成有一用于产生正压的储液腔,且该储液腔的底面与密封塞底面之间为一薄片状结构,该薄片状结构在被穿刺针刺破后形成的微孔通过其本身的弹性形成为一单向阀结构,当穿刺针拔出后,该微孔自动收合而有效阻止留置针软管中的血液回流,而当储液腔中储存有正压药液后,该微孔可在正压作用下张开而使储液腔中的药液缓慢滴落至留置针软管中并压向至静脉血管中阻止血液回流到留置针软管中,避免血栓的形成。
[0006]其中,为进一步保证上述储液腔底面与密封柱底面之间的薄片状结构上的微孔能更可靠地形成为单向阀,上述薄片状结构的厚度为0.2?1_。
[0007]上述密封盖可以是独立固定于留置针座腔体内的软质的具有弹性的医用密封柱体,也可以是通用的装盖于留置针座上的肝素帽,还可以是通用的装盖于留置针座上的正压接头。
[0008]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具有喇叭形槽腔的密封塞与密封盖相结合的结构,既可以利用密封塞可靠地密封隔离留置针软管部分及留置针座腔体底部的细小空间部分,保证在使用穿刺针进行穿刺后不会出现血液回流留置针座腔体外的现象,既使医护人员可以方便地用单手操作穿刺针的拔出,又有效防止病人和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而且也不会出现压痛病人血管的现象,并避免周围环境对药液和血液的污染,消除现有的利用活塞的移动来产生正压所存在的可靠性低的问题,达到安全输液的目的。又巧妙地利用密封塞与密封盖之间形成的储液腔在输液完成后形成的正压腔室与密封塞底面之间的薄片状结构上的微孔的单向阀功能,利用该正压腔室内储存的药液沿密封塞的中心的槽道底部的穿刺微孔而缓慢滴落,使该穿刺微孔形成为一单向阀,有效而可靠地防止血液的回流,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有利于在各基层医疗单位的推广应用。其操作应用时只需在药液快输完时,拔出输液针时,将输液针在该储液腔内稍稍停留一段时间并调整输液器的调节按钮,使调节按钮突然向前一推而使输液管道内的液体产生一瞬间的爆发流动而射入储液腔内,使该储液腔内储存有正压的药液,从而压缩该储液腔中的气体形成足够大的正压,而在完全拔出输液针后,该储液腔中的药液在其正压作用下会缓慢地从密封塞中的槽道中沿穿刺针和输液针刺破后的刺穿微孔中滴落至留置针软管中继续压至静脉血管,直至储液腔中的压强与人体静脉中的血液压强相等时形成一种平衡状态,有效保证血液可以长时间也不会产生回流,可靠而安全地避免血栓的形成,并且不需要采用抗凝液进行封管(大多数封管液为抗凝药物,有些病人禁止使用),既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又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且本实用新型结构装简单可靠,实用性强,易于推广普及应用。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肝素帽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正压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插入穿刺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本实用新型插入输液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6是本实用新型拔出输液针至喇叭形槽腔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7是本实用新型拔出输液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塞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10是本实用新型输液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1是本实用新型停止输液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留置针,包括留置针座I及其留置针软管2,所述留置针座I腔体内下部对应留置针软管2位置处设置有一用软质的具有弹性的医用材料制成的密封塞3,且该密封塞3中设有一竖向的底部密封的喇叭形槽腔31,留置针座I腔体上部设有一密封盖4,且该密封盖4与密封塞3之间形成有一用于产生正压的储液腔5,且该储液腔5的底面与密封塞3底面之间为一薄片状结构,该薄片状结构在被穿刺针刺破后形成的微孔通过其本身的弹性形成为一单向阀结构,当穿刺针拔出后,该微孔自动收合而有效阻止留置针软管2中的血液回流,而当储液腔5中储存有正压药液后,该微孔可在正压作用下张开而使储液腔中的药液缓慢滴落至留置针软管2中并压向至静脉血管中阻止血液回流到留置针软管中,避免血栓的形成。其中,为进一步保证上述储液腔底面与密封柱底面之间的薄片状结构上的微孔能更可靠地形成为单向阀,上述薄片状结构的厚度为
0.2?1mm。上述密封盖4可以是独立固定于留置针座I腔体内的软质的具有弹性的医用密封柱体,也可以是通用的装盖于留置针座I上的肝素帽,还可以是通用的装盖于留置针座上I的正压接头。
[002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留置针的使用方法,其特点是:结束输液后的封管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0023]1.部分拔出输液针至所述输液针前端的输液孔至储液腔5内;
[0024]I1.滚动输液器的调节器的滚轮挤压输液管,使输液管内的药液受压,经所述输液针前端的输液孔流入储液腔5,从而使所述储液腔5内的压力大于留置针座I腔体底部空间;
[0025]II1.全部拔出所述输液针,由于所述储液腔5与留置针座I腔体底部空间之间存在压力差,所述储液腔5内的药液经微孔自动缓慢流入留置针软管2。
[0026]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具有喇叭形槽腔的密封塞与密封盖相结合的结构,既可以利用密封塞可靠地密封隔离留置针软管部分及留置针座腔体底部的细小空间部分,保证在使用穿刺针进行穿刺后不会出现血液回流留置针座腔体外的现象,既使医护人员可以方便地用单手操作穿刺针的拔出,又有效防止病人和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而且也不会出现压痛病人血管的现象,并避免周围环境对药液和血液的污染,消除现有的利用活塞的移动来产生正压所存在的可靠性低的问题,达到安全输液的目的。又巧妙地利用密封塞与密封盖之间形成的储液腔在输液完成后形成的正压腔室与密封塞底面之间的薄片状结构上的微孔的单向阀功能,利用该正压腔室内储存的药液沿密封塞的中心的槽道底部的穿刺微孔而缓慢滴落,使该穿刺微孔形成为一单向阀,有效而可靠地防止血液的回流,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有利于在各基层医疗单位的推广应用。其操作应用时只需在药液快输完时,拔出输液针时,将输液针在该储液腔内稍稍停留一段时间并调整输液器的调节按钮,使调节按钮突然向前一推而使输液管道内的液体产生一瞬间的爆发流动而射入储液腔内,使该储液腔内储存有正压的药液,从而压缩该储液腔中的气体形成足够大的正压,而在完全拔出输液针后,该储液腔中的药液在其正压作用下会缓慢地从密封塞中的槽道中沿穿刺针和输液针刺破后的刺穿微孔中滴落至留置针软管中继续压至静脉血管,直至储液腔中的压强与人体静脉中的血液压强相等时形成一种平衡状态,有效保证血液可以长时间也不会产生回流,可靠而安全地避免血栓的形成,并且不需要采用抗凝液进行封管(大多数封管液为抗凝药物,有些病人禁止使用),既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又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且本实用新型结构装简单可靠,实用性强,易于推广普及应用。
[0027]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实施例来描述的,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如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是容易想到的,这样的变化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留置针,包括留置针座(I)及其留置针软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针座(I)腔体内下部对应留置针软管(2)位置处设置有一用软质的具有弹性的医用材料制成的密封塞(3),且该密封塞(3)中设有一竖向的底部密封的喇叭形槽腔(31),留置针座(I)腔体上部设有一密封盖(4),且该密封盖(4)与密封塞(3)之间形成有一用于产生正压的储液腔(5),且该储液腔(5)的底面与密封塞(3)底面之间为一薄片状结构,该薄片状结构在被穿刺针刺破后形成的微孔通过其本身的弹性形成为一单向阀结构,当穿刺针拔出后,该微孔自动收合而有效阻止留置针软管(2)中的血液回流,而当储液腔(5)中储存有正压药液后,该微孔可在正压作用下张开而使储液腔中的药液缓慢滴落至留置针软管(2)中并压向至静脉血管中阻止血液回流到留置针软管中,避免血栓的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留置针,其特征在于上述薄片状结构的厚度为0.2?1_。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留置针,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盖(4)是独立固定于留置针座(I)腔体内的软质的具有弹性的医用密封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留置针,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盖(4)是通用的装盖于留置针座(I)上的肝素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留置针,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盖(4)是通用的装盖于留置针座上(I)的正压接头。
【文档编号】A61M5/158GK203971056SQ201420348421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7日
【发明者】陈伟权 申请人:陈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