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180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1)具有透液性的顶片(2)、不透液性的底片(3)以及设置在该顶片(2)和该底片(3)之间的吸收性层叠体(4),吸收性层叠体(4)从顶片(2)侧起具有上侧吸收体(5)和下侧吸收体(10),上侧吸收体(5)和下侧吸收体(10)分别由含有亲水性纤维的成形体(6、11)构成,在上侧吸收体(5)的成形体(6)上仅形成有一个沿着前后方向(y)延伸的开口(7),下侧吸收体(10)以覆盖上侧吸收体(5)的开口(7)的方式设置,开口(7)的后方侧的宽度形成得比前方侧的宽度宽,从而使尿等容易向后侧部扩散。
【专利说明】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尿垫(包含失禁垫)、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在吸收性物品中,公知有为了提高尿等的扩散性而在吸收性芯形成有开口的吸收性物品。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如下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顶片、底片以及设置在该顶片和该底片之间的吸收性层叠体,吸收性层叠体具有上侧吸收体和下侧吸收体作为吸收性芯,在上侧吸收体上形成有沿着前后方向(相当于穿戴了吸收性物品时的穿戴者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开口。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202575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吸收性物品利用形成于上侧吸收体的开口来提高尿等向前后方向的扩散性,利用该开口扩散了的尿等被上侧吸收体、下侧吸收体吸收。但是,在与穿戴者的排尿部之间的位置关系上,吸收性物品通常利用前侧部吸收更多的尿。并且,出于有效利用吸收性物品整体的吸收能力这一点,优选吸收性物品以穿戴者所排泄的尿等的更多的量能够转移到吸收性物品的后侧部的方式形成。
[0007]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形成为能够使尿等容易地转移到后侧部。
[0008]本实用新型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吸收性物品,其具有透液性的顶片、不透液性的底片以及设置在所述顶片和所述底片之间的吸收性层叠体,所述吸收性层叠体从顶片侧起具有上侧吸收体和下侧吸收体,上侧吸收体和下侧吸收体分别由含有亲水性纤维的成形体构成,在上侧吸收体的成形体上仅形成有一个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开口,下侧吸收体以覆盖所述上侧吸收体的开口的方式设置,开口的后方侧的宽度形成得比前方侧的宽度宽。
[0009]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设置在上侧吸收体的开口的后方侧的宽度形成得比前方侧的宽度宽,因此,在开口处尿等容易从前方侧向后方侧转移更多的量。因此,位于距穿戴者的排尿部比较远的位置的吸收性层叠体的后侧部也能够有效地有助于尿等的吸收,能够提高吸收性物品整体上的吸收能力。
[0010]优选的是,在上侧吸收体上,在成形体的顶片侧和底片侧分别设置有包覆片,该包覆片在开口处彼此粘接。只要这样在上侧吸收体上设置有包覆片,则容易将上侧吸收体的开口维持为预定形状。
[0011]优选的是,吸收性层叠体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缺口,该缺口在上侧吸收体和下侧吸收体中均不存在成形体,缺口以宽度方向的最内侧部分位于偏向缺口的前方侧的位置的方式形成。只要这样在吸收性层叠体上形成有缺口,则即使开口的后方侧的宽度设得比前方侧的宽度宽,吸收性材料也充分存在于开口的后方侧的附近,开口容易维持为预定形状。
[0012]优选上侧吸收体在所述前后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上均形成地比下侧吸收体长。下侧吸收体的位于远离开口的位置的部分无助于尿等的吸收,但通过使下侧吸收体比上侧吸收体沿着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形成得较短,下侧吸收体的整体容易有助于尿等的吸收,能够实现高效的尿等的吸收。另外,上侧吸收体比下侧吸收体沿着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形成得较长,从而穿戴者难以觉察到由上侧吸收体和下侧吸收体之间形成的高度差所导致的不适感,提高穿戴感。
[0013]优选开口具有吸收性层叠体的10%以上且40%以下的面积。只要这样设置开口,则容易使尿等正好在开口处扩散,并且容易充分确保吸收性层叠体的吸收容量。
[0014]优选下侧吸收体的成形体的吸水性树脂含有率比上侧吸收体的成形体的吸水性树脂含有率高。只要这样形成上侧吸收体和下侧吸收体,则尿等容易从上侧吸收体向下侧吸收体转移,吸收性层叠体的整体容易有助于尿等的吸收。另外,转移到下侧吸收体的尿等被下侧吸收体的成形体所含有的吸水性树脂可靠地固定,难以产生尿等的从底片侧的泄漏。吸收性层叠体也能够是下侧吸收体的成形体含有吸水性树脂、上侧吸收体的成形体不含有吸水性树脂的层叠体。
[0015]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设置在上侧吸收体的开口的后方侧的宽度形成得比前方侧的宽度宽,从而使在开口的尿等容易从前方侧向后方侧转移更多的量。因此,位于距穿戴者的排尿部比较远的位置的吸收性层叠体的后侧部也能够有效地有助于尿等的吸收,从而能够提高吸收性物品的整体吸收能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开放型一次性尿布的从顶片侧观察的俯视图。
[0017]图2表示图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的II —II剖视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吸收性物品;2:顶片;3:底片;
[0020]4:吸收性层叠体;5:上侧吸收体;
[0021]7:开口;8: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具有顶片、底片以及设置在该顶片和该底片之间的吸收性层叠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具体形态,表示有尿垫(包含失禁垫)、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等。
[0023]吸收性物品具有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前后方向是指在穿戴者穿戴了吸收性物品时沿着穿戴者的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向。在前后方向上,将碰到穿戴者的腹侧的位置称为前侧,将碰到穿戴者的背侧的位置称为后侧。宽度方向是指与吸收性物品处于同一个面上并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相当于穿戴了吸收性物品时的穿戴者的左右方向。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上侧是指穿戴了吸收性物品时的穿戴者侧,下侧是指穿戴了吸收性物品时的与穿戴者相反的一侧,即外侧。将从上侧向下侧延伸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
[0024]吸收性物品的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定。在吸收性物品为尿垫的情况下,作为吸收性物品的形状,示出了大致长方形、椭圆形、沙漏形、葫芦形等。
[0025]在吸收性物品为一次性尿布的情况下,例如,一次性尿布包括前侧部、后侧部以及位于该前侧部和该后侧部之间并具有吸收性芯的裆部。例如,一次性尿布构成为在裆部设置有在顶片和底片之间配置吸收性芯而形成的层叠体的短裤部件,该短裤部件具有前侧部、后侧部以及位于该前侧部和该后侧部之间的裆部。另外,一次性尿布也能够由在顶片和底片之间配置吸收性芯而形成的层叠体形成为具有前侧部、后侧部以及位于前侧部和后侧部之间的裆部的短裤形状。
[0026]前侧部相当于在穿戴一次性尿布时碰到穿戴者的腹侧的部分,后侧部相当于在穿戴一次性尿布时碰到穿戴者的背侧的部分。裆部相当于位于前侧部与后侧部之间并碰到穿戴者的裆的部分。
[0027]一次性尿布也能够是如下的一次性尿布:在后侧部的左右侧端设置有一对固定部件,利用该固定部件在穿戴時形成为短裤形状的开放型(带型)的一次性尿布,或者是通过将前侧部和后侧部接合起来而形成有腰开口部和一对腿开口部的短裤型的一次性尿布。
[0028]顶片是在穿戴了吸收性物品时位于穿戴者侧的片,具有透液性。作为顶片,能够采用例如由纤维素、人造丝、棉等亲水性纤维形成的无纺布、由聚烯烃(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酯(例如PET)、聚酰胺(例如尼龙)等疏水性纤维形成的无纺布且疏水性纤维的表面通过界面活性剂而亲水化所生成的无纺布等。另外,作为顶片,也能够采用纺织布、编织布、有孔塑料薄膜等。
[0029]底片是在穿戴了吸收性物品时位于与穿戴者相反的一侧,即外侧的片,该底片具有不透液性。作为底片,能够采用由聚烯烃(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酯(例如PET)、聚酰胺(例如尼龙)等疏水性纤维形成的无纺布、塑料薄膜等。另外,也能够采用无纺布与塑料薄膜的层叠体。在本实用新型中,不透液性也包含拨水性的意思。
[0030]在采用无纺布作为上述说明的各片的情况下,作为无纺布,优选采用纺粘无纺布、热风无纺布、点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气流成网无纺布、SMS无纺布等。
[0031]吸收性层叠体设置在顶片和底片之间,用于吸收尿等排泄物。吸收性层叠体从顶片侧起具有上侧吸收体和下侧吸收体。优选的是,上侧吸收体与下侧吸收体相邻地设置。另外,优选吸收性层叠体仅具有上侧吸收体和下侧吸收体作为吸收体。
[0032]并不特别限定上侧吸收体和下侧吸收体,只要是含有能够吸收尿等排泄物的吸收性材料的吸收体即可。作为上侧吸收体、下侧吸收体,能够采用例如将吸收性材料成形成预定形状的成形体,或者采用由纸张(例如棉纸($ 〃 〃 ?一〃一)、薄纸(薄葉紙))、透液性无纺布片等包覆片覆盖该成形体而形成的吸收体。作为吸收性材料,列举出例如纸浆纤维等亲水性纤维、聚丙烯酸系、聚天冬氨酸系、纤维素系、淀粉?聚丙烯腈系等的吸水性树脂等。另外,也能够在吸收性材料中含有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纤维、PET等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等热熔接性纤维。为了提高与尿等的亲和性,上述热熔接性纤维也能够利用界面活性剂等进行亲水化处理。
[0033]出于提高尿等的吸收速度,提高吸收性层叠体的保形性这一点,优选上侧吸收体和下侧吸收体至少由含有亲水性纤维的成形体构成。另外,更加优选含有纸浆纤维的亲水性纤维作为亲水性纤维。出于提高吸收容量这一点,优选上侧吸收体和下侧吸收体含有吸水性树脂。
[0034]上侧吸收体的成形体和下侧吸收体的成形体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例如为100g/m2以上,更优选为130g/m2以上,另外,优选为300g/m2以下,更优选为250g/m2以下。只要上侧吸收体的成形体和下侧吸收体的成形体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100g/m2以上,则上侧吸收体和下侧吸收体难以变形。只要上侧吸收体的成形体和下侧吸收体的成形体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300g/m2以下,则吸收性物品的整体不会变得过厚,从而能够提闻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感。
[0035]上侧吸收体的成形体和下侧吸收体的成形体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既能够相同也能够不同,但优选上侧吸收体的成形体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比下侧吸收体的成形体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大。虽然如后所述在上侧吸收体上形成有开口,但只要上侧吸收体的成形体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比下侧吸收体的成形体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大,则上侧吸收体的开口容易保持为预定的形状。此外,上侧吸收体的成形体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作为针对上侧吸收体的成形体的除了开口之外的部分的值而求出。
[0036]吸收性层叠体的形状(俯视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定。上侧吸收体和下侧吸收体的形状(俯视形状)也没有特别限定。吸收性层叠体的形状能够根据用途适当地确定即可,列举出例如长方形、沙漏形、葫芦形、毽子板形等。此外,出于吸收性层叠体即使被穿戴者的大腿部夹持而受到沿着宽度方向压迫,吸收性层叠体也难以变形这一点,优选构成吸收性层叠体的成形体形成为大致沙漏形。即,优选的是,在构成吸收性层叠体的成形体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缺口。例如,缺口以吸收性层叠体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的40%?75%的长度形成。
[0037]在上侧吸收体上设置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开口。详细而言,在上侧吸收体的成形体上形成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开口。在上侧吸收体上仅设置有一个开口,优选的是,在宽度方向的中央设置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开口。另一方面,下侧吸收体以覆盖上侧吸收体的开口的方式设置。通过这样在吸收性层叠体上设置有开口,使穿戴者所排泄的尿等在开口处容易向前后方向扩散,从而使尿等容易迅速地被吸收性层叠体所吸收。
[0038]优选的是,上侧吸收体的开口以在穿戴了吸收性物品时该开口面对穿戴者的排尿部附近的方式设置。只要这样设置开口,就能够使穿戴者所排泄的尿等容易立刻向开口转移,容易在该开口处向前后方向扩散。另外,出于促进向前后方向的扩散这一点,优选开口为前后方向的长度比宽度方向的长度长的形状。
[0039]优选开口具体地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即,优选的是,作为吸收性层叠体的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在以前侧端为0%、后侧端为100%时,开口的前侧端处于吸收性层叠体的前后方向上的5%?25%的区域,更优选处于10%?20%的区域,另外,优选开口的后侧端处于吸收性层叠体的前后方向的75%?95%的区域,更优选处于80%?90%的区域。只要这样设置开口,则穿戴者所排泄的尿等容易立刻向开口转移,并且尿等容易通过开口而扩散到吸收性层叠体的后侧部。在吸收性层叠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缺口的情况下,优选开口被缺口夹持地设置。
[0040]开口的后方侧的宽度形成得比前方侧的宽度宽。即,开口的前方侧的宽度形成得比后方侧的宽度窄。只要这样形成有开口,则尿等在开口处容易从前方侧向后方侧转移更多的量。因此,位于距穿戴者的排尿部比较远的位置的吸收性层叠体的后侧部也能够适宜地有助于尿等的吸收。优选的是,开口以宽度在从成为最大宽度的部分朝向前方不存在扩大的部分的方式形成。
[0041]开口的宽度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开口的最大宽度为1mm以上,更优选为20mm以上,另外,优选为150mm以下,更优选为120mm以下,只要开口的最大宽度为1mm以上,贝丨J即使一次排泄有大量的尿等,尿等也难以在开口处溢出,提高开口处的尿等向前后方向的扩散性。只要开口的最大宽度为150mm以下,则容易确保吸收性层叠体的吸收容量。
[0042]例如,优选开口的成为最大宽度的部分处于吸收性层叠体的前后方向上的50%?100%的区域。另外,优选开口的成为最大宽度的80%以下的部分以开口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的30%以上且70%以下的长度设置。
[0043]优选开口以吸收性层叠体的10%以上且40%以下的面积形成。此外,该面积为在俯视吸收性层叠体的状态下规定的。只要这样设置有开口,则尿等容易在开口处适宜地扩散,并且,能够充分确保吸收性层叠体的吸收容量。
[0044]优选的是,在吸收性层叠体上,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缺口,该缺口在上侧吸收体和下侧吸收体中均不存在成形体,缺口以宽度方向的最内侧部分位于偏向缺口的前方侧的位置的方式形成。即,如上所述那样在吸收性层叠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缺口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缺口以位于宽度方向的最内侧的部分在缺口的前后方向上位于偏向前方侧的位置的方式形成。只要这样形成有缺口,则即使开口的后方侧的宽度设得比前方侧的宽度宽,开口的后方侧的附近(详细而言为宽度方向的外侧部分)也存在有充足的吸收性材料,从而使开口容易维持为预定形状。
[0045]优选吸收性层叠体的上侧吸收体比下侧吸收体沿着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形成得较长。下侧吸收体的位于远离开口的位置的部分难以有助于尿等的吸收,但通过使下侧吸收体比上侧吸收体沿着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形成得较短,下侧吸收体的整体容易有助于尿等的吸收,能够实现高效的尿等的吸收。另外,上侧吸收体比下侧吸收体沿着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形成得较长,从而穿戴者难以觉察到由上侧吸收体和下侧吸收体之间形成的高度差所导致的不适感,从而提高穿戴感。优选的是,例如,吸收性层叠体的上侧吸收体形成为大致沙漏形,下侧吸收体形成为大致长方形,上侧吸收体比下侧吸收体沿着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形成得较长。
[0046]优选下侧吸收体的成形体的吸水性树脂含有率比上侧吸收体的成形体的吸水性树脂含有率高。只要这样形成上侧吸收体和下侧吸收体,则尿等容易从上侧吸收体向下侧吸收体转移,吸收性层叠体的整体容易有助于尿等的吸收。另外,转移到下侧吸收体的尿等被下侧吸收体的成形体所含有的吸水性树脂可靠地固定,从而使尿等难以从底片侧泄漏。
[0047]吸收性层叠体也能够是下侧吸收体的成形体含有吸水性树脂,上侧吸收体的成形体不含有吸水性树脂的吸收性层叠体。在该情况下,提高尿等在上侧吸收体上的扩散性,容易有助于吸收性层叠体的整体对尿等的进一步吸收。
[0048]出于提高保形性这一点,优选上侧吸收体的成形体,下侧吸收体的成形体被包覆片所覆盖。特别是,在上侧吸收体形成有开口,因此,优选上侧吸收体的成形体由包覆片覆盖。通过这样形成上侧吸收体,使开口容易维持为预定形状。
[0049]在上侧吸收体、下侧吸收体设置有包覆片的情况下,包覆片设置在成形体的顶片侧和底片侧中的至少一方,优选的是,分别设置在成形体的顶片侧和底片侧。优选包覆片粘接于成形体的顶片侧的面和/或底片侧的面。在成形体的顶片侧和底片侧分别设置有包覆片的情况下,既能够将I张包覆片折回而分别设置在成形体的顶片侧和底片侧,也能够在成形体的顶片侧和底片侧设置有独立的包覆片。
[0050]在上侧吸收体设置有包覆片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上侧吸收体上,在成形体的顶片侧和底片侧分别设置有包覆片,在开口处包覆片彼此粘接。在上侧吸收体的开口处,只要顶片侧的包覆片和底片侧的包覆片相互粘接,则上侧吸收体的开口容易维持为预定形状。更优选的是,设置在顶片侧的包覆片也粘接于成形体的顶片侧的面,设置在底片侧的包覆片也粘接于成形体的底片侧的面。
[0051]在上侧吸收体的成形体的顶片侧和底片侧分别设置有包覆片且在开口处包覆片彼此粘接的情况下,优选在成形体的顶片侧和底片侧设置有独立的包覆片,在除了开口之外的部分包覆片彼此间不相互接合。即,优选的是,在上侧吸收体的成形体的顶片侧设置有第一包覆片,在底片侧设置有第二包覆片,在开口处第一包覆片与第二包覆片相互粘接,在除开口之外的部分第一包覆片与第二包覆片不相互接合。通过这样设置包覆片,即使对上侧吸收体施加负荷,在第一包覆片与第二包覆片未接合的部分成形体也适当变形,能够防止上侧吸收体整体产生较大的变形。
[0052]优选的是,下侧吸收体的成形体形成为大致长方形,在下侧吸收体的成形体上,在顶片侧和底片侧分别设置有包覆片,在下侧吸收体的成形体的周围整体上存在有相连的包覆片。只要这样形成下侧吸收体,则即使下侧吸收体变形,也能够利用包裹大致长方形的下侧吸收体的成形体的包覆片的恢复力,使下侧吸收体也迅速地恢复成原来的形状。
[0053]接着,参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在附图中,作为吸收性物品,示出了开放型(带型)的一次性尿布。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
[0054]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例。图1表示从顶片侧观察开放型的一次性尿布作为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图2表示图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的II一II剖视图。在图中,箭头X表示宽度方向、箭头I表示前后方向,与由箭头X、I形成的面垂直的方向表示上下方向z。此外,在图1中,图的上侧相当于尿布的前侧,图的下侧相当于尿布的后侧。
[0055]吸收性物品I具有透液性的顶片2、不透液性的底片3以及设置在该顶片2和该底片3之间的吸收性层叠体4。顶片2以面对穿戴者的肌肤的方式配置,可透过尿等排泄物。透过了顶片2的排泄物被吸收性层叠体4收容。底片3用于防止排泄物漏到外部。
[0056]吸收性层叠体4从顶片2侧起具有上侧吸收体5和下侧吸收体10。上侧吸收体5具有含有亲水性纤维的成形体6,下侧吸收体10也具有含有亲水性纤维的成形体11。在上侧吸收体5的成形体6上形成有沿着前后方向I延伸的开口 7,下侧吸收体10以覆盖上侧吸收体5的开口 7的方式设置。并且,开口 7的后方侧的宽度形成得比前方侧的宽度宽。只要这样形成有开口 7,则尿等在开口 7处容易从前方侧向后方侧转移更多的量,从而使吸收性层叠体4的后侧部能够更有效地有助于尿等的吸收。
[0057]如图2所示,在上侧吸收体5上,在成形体6的顶片2侧和底片3侧分别设置有包覆片9a、9b,在开口 7处包覆片9a与包覆片9b粘接。此外,在图2中,粘接部用X标记表示。通过这样将包覆片9a、9b设置在上侧吸收体5,开口 7容易维持为预定形状。另外,包覆片9a和包覆片9b分别粘接于成形体6的顶片2侧的面和底片3侧的面,由此,即使对上侧吸收体5施加负荷,上侧吸收体5的变形也被抑制,提高上侧吸收体5的保形性。
[0058]如图1所示,吸收性层叠体4的上侧吸收体5的成形体6形成为大致沙漏形,下侧吸收体10的成形体11形成为大致长方形。并且,上侧吸收体5比下侧吸收体10沿着前后方向I和宽度方向X形成得较长。通过这样形成吸收性层叠体4,则尿等能够被吸收性层叠体4高效地吸收,并且提高吸收性物品I的穿戴感。
[0059]吸收性层叠体4在宽度方向X的两侧形成有缺口 8,缺口 8以宽度方向X的最内侧部分位于偏向缺口 8的前方侧的位置的方式形成。在图1中,在上侧吸收体5的成形体6上形成有缺口 8。只要这样形成有缺口 8,则开口 7容易维持为预定形状。
[0060]优选的是,在吸收性物品I上,在吸收性层叠体4的宽度方向X的两侧设置有沿着吸收性层叠体4的前后方向y延伸的立起侧翼13。在图1和图2中,在顶片2的宽度方向X的两侧接合有沿着前后方向y延伸的侧片12,由于设置在侧片12的宽度方向X的内侧端的立起用弹性部件14的收缩力,侧片12的内侧端朝向穿戴者的肌肤立起,由此,形成了立起侧翼13。利用立起侧翼13来防止尿等的宽度方向X上的侧漏。侧片12由不透液性的塑料薄膜、不透液性的无纺布等构成。此外,优选立起侧翼13的前后方向I的端部的内表面接合于顶片2上,由此,立起侧翼13的立起变得容易。
[0061]在吸收性物品I中,在前后方向I的后侧部的左右侧端部安装有固定部件17。固定部件17是在基材片上设置有固定件(例如钩、毛圈、拉链、粘合剂)而构成的。另一方面,在吸收性物品I的前后方向I的前侧部的外侧面设置有固定对应部18。吸收性物品I能够通过将固定部件17的固定件接合于固定对应部18来进行安装。
[0062]在吸收性物品I的前后方向y的端部,设置有沿着宽度方向X延伸的腰用弹性部件16。利用腰用弹性部件16,形成沿着穿戴者的腰围的腰褶裥,可防止尿等从脊背侧、腹部侧泄漏。
[0063]在吸收性物品I上,在宽度方向X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着前后方向I延伸的腿围弹性部件15。利用腿围弹性部件15来提高穿戴者的腿围的贴合性,从而使侧漏不容易产生。优选腿围弹性部件15以其两端部与吸收性层叠体4重叠、位于其两端部之间的中间部以不与吸收性层叠体4重叠的方式设置,由此,吸收性层叠体4的前后方向y的截面容易形成为凹状,从而提高与穿戴者的裆的贴合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透液性的顶片、不透液性的底片以及设置在所述顶片和所述底片之间的吸收性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层叠体从顶片侧起具有上侧吸收体和下侧吸收体,所述上侧吸收体和所述下侧吸收体分别由含有亲水性纤维的成形体构成, 在所述上侧吸收体的成形体上仅形成有一个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开口,所述下侧吸收体以覆盖所述上侧吸收体的开口的方式设置, 所述开口的后方侧的宽度形成得比前方侧的宽度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侧吸收体上,在成形体的顶片侧和底片侧分别设置有包覆片,该包覆片在所述开口彼此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层叠体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缺口,该缺口在所述上侧吸收体和所述下侧吸收体中均不存在成形体, 所述缺口以宽度方向的最内侧部分位于偏向缺口的前方侧的位置的方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吸收体在所述前后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上均形成地比所述下侧吸收体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具有所述吸收性层叠体的10%以上且40%以下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侧吸收体的成形体的吸水性树脂含有率比所述上侧吸收体的成形体的吸水性树脂含有率高。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侧吸收体的成形体含有吸水性树脂, 所述上侧吸收体的成形体不含有吸水性树脂。
【文档编号】A61F13/537GK204072509SQ201420399968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8日
【发明者】长谷部勇树, 大川幸, 吉田圭志 申请人:株式会社利卫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