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器针头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8685阅读:925来源:国知局
输液器针头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器针头保护套,包括保护翼,所述保护翼包括一对翼片,分别为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两个所述翼片相对设置构成用以容纳针头的空腔;所述第一翼片和所述第二翼片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向下延伸出第一卡扣板和第二卡扣板,所述第一卡扣板和第二卡扣板形成卡扣部,所述空腔与卡扣部连通;所述卡扣部底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卡扣板和所述第二卡扣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与输液软管相配合的卡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以与传统的输液器相匹配,从针头侧面推动按压部,使针头落在保护翼组成的空腔中,不易引发针刺伤;通过与针柄和输液软管共同配合形成固定,使其不易脱落;连接部卡扣在输液软管上,取用方便。
【专利说明】输液器针头保护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输液器针头保护套。

【背景技术】
[0002]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而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2003年,英格兰国家稽查办公室等机构报道,针头刺伤率占医务人员总意外事件的17%,由于护士是最容易接触血液-体液,尤其是高危险性介入操作的医务人员,因而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几率更高。美国血液暴露防治通报网络系统(Exposure Prevent1n Informat1n Network, EPINet)报道指出,2002年护士被针刺伤的几率占医务人员的45 %,2003年占37.8 %。2003年中国学者对107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针刺伤发生率为80.6%,年人均针刺伤3.5次,866名护士在一年中发生针刺伤3780次,其中被污染针头占60%。
[0003]调查显示,护士针刺伤主要发生在注射或采血时,注射或采血后处理注射器的过程中。国内外对针刺伤现象越来越关注,不少医院逐步建立起了 “职业暴露处理与报告流程”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致针刺伤出现低报告现象。我国陈瑛等的调查显示,只有7.8%针刺伤情况能及时报告上级和追踪患者化验结果,有5.2%能及时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还有13.7%的护士在意外刺伤后不做任何处理。在王红红等的调查中显示,441名针刺伤护士中仅有9名向上级或医院报告职业暴露情况。
[0004]针刺伤已成为护士职业损伤的一个重大因素,针对针刺伤高频率但低报告的现象,预防针刺伤事件的发生成为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器针头保护套,其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000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种输液器针头保护套,包括保护翼,所述保护翼包括一对翼片,分别为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两个所述翼片相对设置构成用以容纳针头的空腔;所述第一翼片和所述第二翼片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向下延伸出第—扣板和第二卡扣板,所述第—^扣板和第二卡扣板形成卡扣部,所述空腔与卡扣部连通,所述卡扣部底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卡扣板和所述第二卡扣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与输液软管相配合的卡槽。保护翼和卡扣部将针头和针座完全包裹住,避免针刺伤。
[0008]进一步的,沿所述保护翼的长度方向,两个所述翼片的左侧或右侧之间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连接片为连续的板状连接片,且所述连接片的长度与两个所述翼片的长度相等。将保护翼的一侧用连接片封住,更安全和方便使用。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片包括一个或若干连接筋,若干所述连接筋沿两个所述翼片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片的宽度与两个所述翼片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大于所述针头的外径,且需大于针头保护套的外径。这种设计使操作更加顺畅。
[0011]进一步的,还设有套接输液软管的连接部,沿所述连接部的外壁向外延伸出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延伸端与所述挡板连接。通过连接部,可以使本实用新型从输液软管上自如的安装和卸下。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扣板或第二卡扣板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扣板或第二卡扣板的自由端,所述缺口的高度与针柄的高度吻合。缺口可以卡住针柄,从而与卡槽配合,起到双重固定的作用。
[0013]进一步的,同侧的两个所述卡扣板分别向远离所述卡扣部的开口处方向延伸出第一按压板和第二按压板,两个所述按压板构成按压部。医疗人员推动按压部,从侧面套住针头,手感好,方便操作。
[0014]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卡扣板的开口侧向外延伸出所述第一按压板和所述第二按压板。
[0015]优选的,所述保护翼、卡扣部和连接部均采用塑料材质为且一体成型。材料易得,适于工业生产和临床推广。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以与传统的输液器相匹配,从针头侧面推动按压部,使针头落在保护翼组成的空腔中,操作简单,不易引发针刺伤;通过与针柄和输液软管共同配合形成固定,使本实用新型不易从输液器上脱落;连接部卡扣在输液软管上,取用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输液器针头保护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输液器针头保护套使用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保护翼;2、卡扣部;3、卡槽;4、连接片;5、连接部;6、按压部;11、第一翼片;12、第二翼片;21、第一^^扣板;22、第二卡扣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实用新型所述“底部”、“下”、“左侧”、“右侧”是与本实用新型套在针头后,针尖指向的相反方向为“底部”和“下”,针头的左手边为“左侧”,针头的右手边为“右侧”。
[0021]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器针头保护套,包括保护翼1,所述保护翼I包括一对翼片,分别为第一翼片11和第二翼片12,两个所述翼片相对设置构成用以容纳针头的空腔;所述第一翼片11和所述第二翼片12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向下延伸出第一卡扣板21和第二卡扣板22,所述第一^^扣板21和第二卡扣板22形成卡扣部2,所述空腔与所述卡扣部2连通,所述卡扣部底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卡扣板21和所述第二卡扣板22,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与输液软管相配合的卡槽3。
[0022]沿所述保护翼I的长度方向,两个所述翼片同侧,即两个所述翼片的左侧通过连接片4连接或者右侧通过连接片4连接;所述连接片4为连续的板状,且所述连接片4的长度与两个所述翼片的长度相等;或者所述连接片4包括一个或若干个连接筋,若干个所述连接筋在两个所述翼片之间,沿所述翼片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连接片4的宽度与两个所述翼片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大于所述针头的外径,且需大于针头保护套的外径,所述连接片4的宽度为3-5mm。将保护翼I的一侧用连接片4封住,更安全和方便使用。
[0023]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套接输液软管的连接部5,所述连接部5可以做成套环,套环的内径与输液软管的外径相适应从而套在输液软管上,且沿套环的径向上开设有缝隙,因此套环可借助此缝隙安装到输液软管上或从输液软管上取下;连接部5的外壁向外延伸出连接条并与所述挡板连接。通过连接部5,本实用新型可以从输液软管上自如的安装和卸下,避免了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便。
[0024]所述所述第一卡扣板21或第二卡扣板22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扣板21或第二卡扣板22的自由端,所述缺口的高度(图1所示H)与针柄的高度吻合,所述缺口与卡槽配合,起到双重固定的作用,使本实用新型不易从针头上脱落。
[0025]两个所述卡扣板的同侧分别向远离所述卡扣部2的开口处方向延伸出第一按压板和第二按压板,两个所述按压板构成按压部6。两个所述卡扣板的开口侧向外延伸出所述第一按压板和所述第二按压板。医护人员可按住所述按压部6,将本实用新型从侧面将针头套住,方便省力。
[0026]所述保护翼1、卡扣部2和连接部5采用材质均为塑料且一体成型。材料易得,适于工业生产和临床推广。
[0027]医护人员给患者输液时,按照常规操作挂液体、排气,扎止血带,消毒穿刺部位,掀开针头的保护翼1,并置于针柄后方或者将其从输液软管上取下,拔下针头上的塑料套管,将针头穿刺至血管中,固定针柄,敷贴覆盖针头暴露在皮肤外的部分,即完成输液穿刺;输液完毕后,拔出针头,按住按压部6将保护翼I从侧面推向针头,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手部没有正对针头,从而有效避免针刺伤,针头完全置于空腔中后,保护翼I形成保护也避免了其他操作可能引发的针刺伤。
[0028]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输液器针头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翼,所述保护翼包括一对翼片,分别为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两个所述翼片相对设置构成用以容纳针头的空腔;所述第一翼片和所述第二翼片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向下延伸出第扣板和第二卡扣板,所述第 ^扣板和第二卡扣板形成卡扣部,所述空腔与卡扣部连通,所述卡扣部底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卡扣板和所述第二卡扣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与输液软管相配合的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针头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保护翼的长度方向,两个所述翼片的左侧或右侧之间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连接片为连续的板状连接片,且所述连接片的长度与两个所述翼片的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器针头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包括一个或若干连接筋,若干所述连接筋沿两个所述翼片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器针头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的宽度与两个所述翼片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大于所述针头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输液器针头保护套,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套接输液软管的连接部,沿所述连接部的外壁向外延伸出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延伸端与所述挡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器针头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板或第二卡扣板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扣板或第二卡扣板的自由端,所述缺口的高度与针柄的高度吻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针头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同侧的两个所述卡扣板分别向远离所述卡扣部的开口处方向延伸出第一按压板和第二按压板,两个所述按压板构成按压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液器针头保护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扣板的开口侧向外延伸出所述第一按压板和所述第二按压板。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液器针头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翼、卡扣部和连接部均采用塑料材质为且一体成型。
【文档编号】A61M5/158GK204121528SQ201420564023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郭清 申请人:郭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