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977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术后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术后护理床,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床腿、固定床头板和两个呈直角梯形的固定床板,在两个固定床板之间设有移动床体,移动床体由活动床板、活动床腿、两个支撑薄板和扶手构成,活动床板呈梯形,与固定床板相配合,两个支撑薄板铰接于活动床板的两侧,在活动床板床头上端连接有活动床头板,床尾部上端连接有扶手,在活动床头板和扶手的两端分别设有凹槽,在支撑薄板两端铰接有挂钩,挂钩和凹槽配合使用,在活动床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床腿,在活动床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病人在手术完后,无需下床即可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去各科室进行检查,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术后护理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术后护理床。

【背景技术】
[0002]病人术后经常的需要输液或移动做其它检查,这就导致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个患者转换病床的问题;目前对于手术后不能行走的患者都是采用一种移动式担架床来移运和转换病床,由于医护人员人手有限,每次转换病床,医护人员都会要求患者有多名家属在场,以便将患者从手术室的推床上抬到病房内的住院病床上,给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术后护理床。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术后护理床,包括床腿、固定床头板和两个呈直角梯形的固定床板,在所述两个固定床板之间设有移动床体,所述移动床体由活动床板、活动床腿、两个支撑薄板和扶手构成,所述活动床板呈梯形,与固定床板相配合,所述两个支撑薄板铰接于活动床板的两侧,在所述活动床板床头的上端连接有活动床头板,尾部的上端连接有扶手,在所述活动床头板和扶手的两端分别设有凹槽,在所述支撑薄板两端铰接有挂钩,所述挂钩和凹槽配合使用,在所述活动床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床腿,在所述活动床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000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2、本实用新型集移动式担架床和病床于一体,病人无需转换病床,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同时又减轻了医务人员和家属的负担;3、在移动床体移出和移进时,支撑薄板可以将被褥支撑起来,方便移动床体进出;4、活动床板为梯形,移动床体能够更容易地进出固定床板之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床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0009]如图1所示,种术后护理床,包括床腿6、固定床头板10和两个呈直角梯形的固定床板7,在所述两个固定床板7之间设有移动床体,如图2所示,所述移动床体由活动床板
2、活动床腿5、两个支撑薄板I和扶手3构成,所述活动床板2呈梯形,与固定床板7相配合,所述两个支撑薄板I铰接于活动床板2的两侧,在所述活动床板2床头上端连接有活动床头板9,床尾部上端连接有扶手3,在所述活动床头板9和扶手3的两端分别设有凹槽11,在所述支撑薄板I两端铰接有挂钩8,所述挂钩8和凹槽11配合使用,在所述活动床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床腿5,在所述活动床腿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4。
[0010]其工作原理是:当手术完不能行走的病人需要去其他科室做检查时,医务人员可将移动床体拉出,移动床体被拉出后,医务人员将挂钩8从凹槽11中拿出,将支撑薄板I放下,这样就变成了移动式担架床;当检查完毕后,将挂钩8挂到凹槽11内,这样支撑薄板I就被固定到水平位置,支撑薄板I将被褥支撑起来,然后医务人员将一定床体推入病床的原来位置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术后护理床,包括床腿、固定床头板和两个呈直角梯形的固定床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固定床板之间设有移动床体,所述移动床体由活动床板、活动床腿、两个支撑薄板和扶手构成,所述活动床板呈梯形,与固定床板相配合,所述两个支撑薄板铰接于活动床板的两侧,在所述活动床板床头的上端连接有活动床头板,床尾部的上端连接有扶手,在所述活动床头板和扶手的两端分别设有凹槽,在所述支撑薄板两端铰接有挂钩,所述挂钩与凹槽配合使用,在所述活动床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床腿,在所述活动床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文档编号】A61G1/02GK204050116SQ201420592090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4日
【发明者】李萍 申请人:李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