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1469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包括主机,控制装置,显示装置,输入装置,第一阀体,第二阀体,气袋,气泵,第一组气囊,第二组气囊,硬质杆,连接件;其中:主机内布置有控制装置、显示装置和输入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显示装置、输入装置、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和气泵连接;气泵通过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分别与第一组气囊和第二组气囊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原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满足了使人体进行被动的深呼吸,危急时刻,能当担架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装置,特别涉及了一种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深呼吸,有利于人体健康,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难以做到坚持,或较长时间的深呼吸动作,需要有相应的装置进行辅助。担架作为救助设备,由于结构较大,家庭很少配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辅助人体进行被动的深呼吸,同时实现担架功能,特提供了一种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包括主机1,控制装置2,显示装置3,输入装置4,第一阀体5,第二阀体6,气袋7,气泵8,第一组气囊9,第二组气囊10 ;
[0005]其中:主机1内布置有控制装置2、显示装置3和输入装置4 ;控制装置2分别与显示装置3、输入装置4、第一阀体5、第二阀体6和气泵8连接;
[0006]气泵8通过第一阀体5和第二阀体6分别与第一组气囊9和第二组气囊10连接;
[0007]第一组气囊9包括6?20个立柱式布置的单个气囊,单个气囊之间连通;第二组气囊10包括6?20个立柱式布置的单个气囊,单个气囊之间连通;
[0008]第一组气囊9和第二组气囊10的每一个单个气囊分别间隔布置在气袋7内,方向垂直气袋7的长度方向。
[0009]所述的控制装置2核心为单片机,包括外围控制电路。
[0010]所述的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带有移动电源或市电接口。
[0011]还包括硬质杆11和连接件12 ;4?10根硬质杆11布置在气袋7内,方向垂直气袋7的长度方向;气袋7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连接件12,能将气袋7首位连接在一起。
[0012]还包括背部靠板13,背部靠板13安装在气袋7上,背部靠板13表面与脊柱弯曲吻合的曲面结构。
[0013]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4与控制装置2连接。
[0014]还包括心率检测传感器15,心率检测传感器15与控制装置2连接。
[0015]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16,压力检测装置16安装在与第一阀体5和第二阀体6连通的管路上。
[0016]所述的气袋7的周围带有柔性的凸出边框结构,气袋7缠绕人体时,柔性的凸出边框结构能与人体紧密贴合。
[0017]气袋7缠绕在人体胸腹部位,气泵8通过第一阀体5和第二阀体6的开闭,实现压迫人体被动进行深呼吸,同时第一组气囊9和第二组气囊10在第一阀体5和第二阀体6的控制下,依次进行更替充气,避免人体受压部位的不舒服甚至压伤人体。
[0018]担架功能的实现,需要第一组气囊9和第二组气囊10同时充气,同时辅助两根长杆,担在硬质杆11下方,简单固定后,即为简易担架。
[0019]控制装置2通过显示装置3显示时间、及体温和心律信息,并可以对以往的运动数据进行储存。
[002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002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原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满足了使人体进行被动的深呼吸,危急时刻,能当担架使用。各功能模块共同运行,可以实现收缩和舒张功能,配合部件上嵌入的微小按压模块,模拟了人体进行深呼吸的同时,身体各部位收缩和舒张的自然效果,从而在不需要进行大运动量的有氧运动的前提下,通过此模拟动作,促进身体各部位的毛细血管的血流加快和热量的产生,并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恒温状态,进而加速新陈代谢,防止有害物质在体内的沉积,以获得更好的健身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图1为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包括主机1,控制装置2,显示装置3,输入装置4,第一阀体5,第二阀体6,气袋7,气泵8,第一组气囊9,第二组气囊10 ;
[0026]其中:主机1内布置有控制装置2、显示装置3和输入装置4 ;控制装置2分别与显示装置3、输入装置4、第一阀体5、第二阀体6和气泵8连接;
[0027]气泵8通过第一阀体5和第二阀体6分别与第一组气囊9和第二组气囊10连接;
[0028]第一组气囊9包括6?20个立柱式布置的单个气囊,单个气囊之间连通;第二组气囊10包括6?20个立柱式布置的单个气囊,单个气囊之间连通;
[0029]第一组气囊9和第二组气囊10的每一个单个气囊分别间隔布置在气袋7内,方向垂直气袋7的长度方向。
[0030]所述的控制装置2核心为单片机,包括外围控制电路。
[0031]所述的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带有移动电源或市电接口。
[0032]还包括硬质杆11和连接件12 ;4?10根硬质杆11布置在气袋7内,方向垂直气袋7的长度方向;气袋7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连接件12,能将气袋7首位连接在一起。
[0033]还包括背部靠板13,背部靠板13安装在气袋7上,背部靠板13表面与脊柱弯曲吻合的曲面结构。
[0034]还包括心率检测传感器15,心率检测传感器15与控制装置2连接。
[0035]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16,压力检测装置16安装在与第一阀体5和第二阀体6连通的管路上。
[0036]所述的气袋7的周围带有柔性的凸出边框结构,气袋7缠绕人体时,柔性的凸出边框结构能与人体紧密贴合。
[0037]气袋7缠绕在人体胸腹部位,气泵8通过第一阀体5和第二阀体6的开闭,实现压迫人体被动进行深呼吸,同时第一组气囊9和第二组气囊10在第一阀体5和第二阀体6的控制下,依次进行更替充气,避免人体受压部位的不舒服甚至压伤人体。
[0038]担架功能的实现,需要第一组气囊9和第二组气囊10同时充气,同时辅助两根长杆,担在硬质杆11下方,简单固定后,即为简易担架。
[0039]控制装置2通过显示装置3显示时间及心律信息,并可以对以往的运动数据进行储存。
[0040]实施例2
[004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包括主机1,控制装置2,显示装置3,输入装置4,第一阀体5,第二阀体6,气袋7,气泵8,第一组气囊9,第二组气囊10 ;
[0042]其中:主机1内布置有控制装置2、显示装置3和输入装置4 ;控制装置2分别与显示装置3、输入装置4、第一阀体5、第二阀体6和气泵8连接;
[0043]气泵8通过第一阀体5和第二阀体6分别与第一组气囊9和第二组气囊10连接;
[0044]第一组气囊9包括6?20个立柱式布置的单个气囊,单个气囊之间连通;第二组气囊10包括6?20个立柱式布置的单个气囊,单个气囊之间连通;
[0045]第一组气囊9和第二组气囊10的每一个单个气囊分别间隔布置在气袋7内,方向垂直气袋7的长度方向。
[0046]所述的控制装置2核心为单片机,包括外围控制电路。
[0047]所述的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带有移动电源或市电接口。
[0048]还包括硬质杆11和连接件12 ;4?10根硬质杆11布置在气袋7内,方向垂直气袋7的长度方向;气袋7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连接件12,能将气袋7首位连接在一起。
[0049]还包括背部靠板13,背部靠板13安装在气袋7上,背部靠板13表面与脊柱弯曲吻合的曲面结构。
[005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4与控制装置2连接。
[0051]还包括心率检测传感器15,心率检测传感器15与控制装置2连接。
[0052]所述的气袋7的周围带有柔性的凸出边框结构,气袋7缠绕人体时,柔性的凸出边框结构能与人体紧密贴合。
[0053]气袋7缠绕在人体胸腹部位,气泵8通过第一阀体5和第二阀体6的开闭,实现压迫人体被动进行深呼吸,同时第一组气囊9和第二组气囊10在第一阀体5和第二阀体6的控制下,依次进行更替充气,避免人体受压部位的不舒服甚至压伤人体。
[0054]担架功能的实现,需要第一组气囊9和第二组气囊10同时充气,同时辅助两根长杆,担在硬质杆11下方,简单固定后,即为简易担架。
[0055]控制装置2通过显示装置3显示时间、及体温和心律信息,并可以对以往的运动数据进行储存。
[0056]实施例3
[005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包括主机1,控制装置2,显示装置3,输入装置4,第一阀体5,第二阀体6,气袋7,气泵8,第一组气囊9,第二组气囊10 ;
[0058]其中:主机1内布置有控制装置2、显示装置3和输入装置4 ;控制装置2分别与显示装置3、输入装置4、第一阀体5、第二阀体6和气泵8连接;
[0059]气泵8通过第一阀体5和第二阀体6分别与第一组气囊9和第二组气囊10连接;
[0060]第一组气囊9包括6?20个立柱式布置的单个气囊,单个气囊之间连通;第二组气囊10包括6?20个立柱式布置的单个气囊,单个气囊之间连通;
[0061]第一组气囊9和第二组气囊10的每一个单个气囊分别间隔布置在气袋7内,方向垂直气袋7的长度方向。
[0062]所述的控制装置2核心为单片机,包括外围控制电路。
[0063]所述的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带有移动电源或市电接口。
[0064]还包括硬质杆11和连接件12 ;4?10根硬质杆11布置在气袋7内,方向垂直气袋7的长度方向;气袋7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连接件12,能将气袋7首位连接在一起。
[0065]还包括背部靠板13,背部靠板13安装在气袋7上,背部靠板13表面与脊柱弯曲吻合的曲面结构。
[0066]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4与控制装置2连接。
[0067]还包括心率检测传感器15,心率检测传感器15与控制装置2连接。
[0068]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16,压力检测装置16安装在与第一阀体5和第二阀体6连通的管路上。
[0069]所述的气袋7的周围带有柔性的凸出边框结构,气袋7缠绕人体时,柔性的凸出边框结构能与人体紧密贴合。
[0070]气袋7缠绕在人体胸腹部位,气泵8通过第一阀体5和第二阀体6的开闭,实现压迫人体被动进行深呼吸,同时第一组气囊9和第二组气囊10在第一阀体5和第二阀体6的控制下,依次进行更替充气,避免人体受压部位的不舒服甚至压伤人体。
[0071]担架功能的实现,需要第一组气囊9和第二组气囊10同时充气,同时辅助两根长杆,担在硬质杆11下方,简单固定后,即为简易担架。
[0072]控制装置2通过显示装置3显示时间、及体温和心律信息,并可以对以往的运动数据进行储存。
[007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包括主机(I),控制装置(2),显示装置(3),输入装置(4),第一阀体(5),第二阀体¢),气袋(7),气泵(8),第一组气囊(9),第二组气囊(10); 其中:主机(I)内布置有控制装置(2)、显示装置(3)和输入装置(4);控制装置(2)分别与显示装置(3)、输入装置(4)、第一阀体(5)、第二阀体(6)和气泵(8)连接; 气泵(8)通过第一阀体(5)和第二阀体(6)分别与第一组气囊(9)和第二组气囊(10)连接; 第一组气囊(9)包括6?20个立柱式布置的单个气囊,单个气囊之间连通;第二组气囊(10)包括6?20个立柱式布置的单个气囊,单个气囊之间连通; 第一组气囊(9)和第二组气囊(10)的每一个单个气囊分别间隔布置在气袋(7)内,方向垂直气袋(X)的长度方向。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2)核心为单片机,包括外围控制电路。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带有移动电源或市电接□。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硬质杆(11)和连接件(12) ;4?10根硬质杆(11)布置在气袋(7)内,方向垂直气袋(7)的长度方向;气袋(7)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连接件(12),能将气袋(X)首位连接在一起。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部靠板(13),背部靠板(13)安装在气袋(7)上,背部靠板(13)表面与脊柱弯曲吻合的曲面结构。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4)与控制装置(2)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心率检测传感器(15),心率检测传感器(15)与控制装置(2)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16),压力检测装置(16)安装在与第一阀体(5)和第二阀体(6)连通的管路上。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促进深呼吸运动和作为临时担架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袋(7)的周围带有柔性的凸出边框结构,气袋(7)缠绕人体时,柔性的凸出边框结构能与人体紧密贴合。
【文档编号】A61H31/00GK204219335SQ201420631794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8日
【发明者】高泽, 王玲 申请人:高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