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糖采集装置及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2768发布日期:2018-10-26 18:0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动态血糖采集装置及主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电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动态血糖采集装置及主机。



背景技术: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葡萄糖的监测非常重要,通过葡萄糖监测,可确定何时注射胰岛素以降低体内的葡萄糖水平、或补充葡萄糖以使葡萄糖达到正常水平。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家用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例如三诺、欧姆龙、鱼跃、罗氏等公司生产的产品),都采用人体末梢取血的采血式进行检测:通过采血笔或采血试纸采集用户人体皮下组织液,然后利用比色法、电化学方法或光度计检测来确定血糖水平。然而,使用采血笔或采血试纸监动态测用户血糖变化,每天至少需要4片血糖试纸,并需要至少4次刺破人体皮肤采血,对用户造成多次刺痛,客户体验较差。另外,采用试纸监动态测用户血糖获取的用户血糖信息数量十分有限,无法通过少量的血糖信息分析判断用户的血糖变化。

此外,还有采用电化学传感器进行葡萄糖检测的方案,其直接将传感器植入到病人的血管中或者皮下组织内。然而,这些装置往往成本较高,并且这些装置一般较大、笨重、不灵活,并且该方案需要在医院或医生的办公室使用,这大大限制了患者的活动。

还有一些装置通过放置在患者的皮肤上或靠近皮肤的位置的传感器引导物进行葡萄糖检测,该类传感器引导物可以绑附在患者身体上。但这些传感器引导物一般较笨重,不能自由移动。另外,传感器引导物或传感器包括用于将传感器连接到其他设备以将信号从传感器传输到分析器的电缆或电线。传感器引导物的尺寸和电缆与电线的存在同样限制了患者的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血糖采集繁琐、需通过线缆传递采集信号的问题,提供一种动态血糖采集装置及主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动态血糖采集装置,包括便携式主机及探针组件;所述探针组件上具有两根葡萄糖酶微电极针及用于处理所述葡萄糖酶微电极针信号的第一电路板,且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第一电极端子;所述主机包括外壳及位于该外壳内的第二电路板,且所述第二电路板上具有第二电极端子;所述外壳上具有探针安装位及将该外壳固定到人体的固定结构;所述探针组件以葡萄糖酶微电极针突出于外壳下表面的方式装设到探针安装位,且在所述探针组件装设到探针安装位时,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电极端子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电极端子;

所述探针组件包括活塞组件,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安装在活塞组件上;所述主机外壳上的探针安装位为贯穿该主机外壳的通孔,且该通孔的直径与活塞组件的直径匹配。

在本发明所述的动态血糖采集装置中,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用于为该第二电路板供电的电池,且所述第二电路板经由第二电极端子、第一电极端子为第一电路板供电。

在本发明所述的动态血糖采集装置中,所述外壳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和下壳,且所述第二电路板位于上壳和下壳间的空间内;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蓝牙通讯模块。

在本发明所述的动态血糖采集装置中,所述葡萄糖酶微电极针的尾端焊接在第一电路板上并垂直于第一电路板,所述探针组件在装配到主机外壳的探针安装位时,所述葡萄糖酶微电极针垂直于外壳的表面。

在本发明所述的动态血糖采集装置中,所述探针组件包括活塞组件,且所述弹针的一侧与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电极端子电连接、另一侧位于活塞组件的外周;所述通孔内与探针组件上的弹针对应的位置具有接触弹片,所述接触弹片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的第二电极端。

在本发明所述的动态血糖采集装置中,所述主机外壳上的通孔由活塞套筒构成,且该活塞套筒装设在上壳和下壳内;所述接触弹片固定在活塞套筒上。

在本发明所述的动态血糖采集装置中,所述活塞组件的外周具有径向凸棱,所述活塞套筒的内壁上与径向凸棱对应的位置具有径向定位槽;或者所述活塞组件的外周具有径向定位槽,所述活塞套筒的内壁上与径向定位槽对应的位置具有径向凸棱。

在本发明所述的动态血糖采集装置中,所述外壳上的固定结构包括卡接固定在下壳底部的胶布背贴片,且该胶布背贴片上具有供葡萄糖酶微电极针穿过的穿孔。

在本发明所述的动态血糖采集装置中,所述穿孔的直径小于活塞组件的直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动态血糖采集装置主机,包括外壳及位于该外壳内的第二电路板,且所述第二电路板上具有第二电极端子;所述外壳上具有探针安装位及将该外壳固定到人体的固定结构;所述探针安装位内设有将探针组件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的电极端子;所述探针安装位为贯穿所述外壳的通孔,且该通孔的直径与探针组件的活塞组件的直径匹配。

本发明的动态血糖采集装置及主机,通过便携式主机将探针组件固定在人体,并通过探针组件的葡萄糖酶微电极针获得血糖信号,从而完成血糖信号的采集、处理与输出。本发明还可通过蓝牙方式将血糖检测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极大地方便了血糖数据的采集以及分析,为治疗糖尿病提供可靠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动态血糖采集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动态血糖采集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动态血糖采集装置的探针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动态血糖采集装置的主机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动态血糖采集装置佩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5所示,是本发明动态血糖采集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其可佩戴在人体的胳膊30上,以对人体血糖数据进行连续采集。本实施例中的动态血糖采集装置包括便携式主机10及探针组件20,其中:探针组件20上具有两根葡萄糖酶微电极针21及用于处理葡萄糖酶微电极针信号的第一电路板22,且第一电路板22上设有第一电极端子;主机20包括外壳及位于该外壳内的第二电路板13,且第二电路板13上具有第二电极端子;外壳上还具有探针安装位及将该外壳固定到人体的固定结构;探针组件20以葡萄糖酶微电极针21突出于外壳下表面的方式装设到探针安装位,且在探针组件20装设到探针安装位时,第一电路板22上的第一电极端子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13上的第二电极端子。

上述葡萄糖酶微电极针21的长度为4.9毫米,其可刺穿皮肤角质层和表皮层达到真皮层,与人体的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并形成电信号(低电压和低电流信号),第一电路板22上集成有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可对葡萄糖酶微电极针21的电信号进行初步处理(例如过滤、放大等),并将处理后的电信号通过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传送到第二电路板13。第二电路板13上集成有MCU,并通过该MCU将来自探针组件20的电信号转换为血糖读数。

由于葡萄糖酶微电极针21的生效时间为7天,即在7天内葡萄糖酶微电极针21都可与人体内葡萄糖进行稳定的化学反应,因此理论上,上述动态血糖采集装置中的探针组件20可连续7天对血糖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并由主机10进行血糖数据转换,获得人体的动态血糖数据。当然,为保证采集的血糖数据的准确性,以及佩戴的舒适性,可将上述探针组件20的有效期限制在5天左右。

此外,由于探针组件20装配到主机10,因此在探针组件20失效后(例如连续使用7天),可将探针组件20从主机10上拆下,并使用新的探针组件20与主机10结合进行人体血糖数据采集。通过上述结构,可将探针组件20作为一次性用品,从而避免植入人体的葡萄糖酶微电极针21重复使用,而主机10则可反复使用,避免浪费。

上述第二电路板13上设有用于为该第二电路板13供电的电池14,且第二电路板13经由第二电极端子、第一电极端子为第一电路板22供电。电池14可以为可充电的锂电池,且第二电路板13上可设有充电接口;该电池14还可以为便于更换的纽扣电池。

主机10的外壳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11和下壳12,且第二电路板13固定在上壳11和下壳12间的空间内。葡萄糖酶微电极针21的尾端焊接在第一电路板22上并垂直于第一电路板22,探针组件20在装配到主机10外壳的探针安装位时,葡萄糖酶微电极针21垂直于外壳(即下壳12)的表面,这样即可使葡萄糖酶微电极针21垂直插入到人体表皮。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探针组件20的葡萄糖酶微电极针21也可斜插入人体表皮。

探针组件20包括活塞组件及弹针25,其中活塞组件由活塞上壳24和活塞下壳23组装而成,且第一电路板22通过活塞上壳24和活塞下壳23固定安装。弹针25的一侧与第一电路板22上的第一电极端子电连接、另一侧位于活塞组件的外周;主机10外壳上的探针安装位为贯穿上壳和下壳的通孔,且该通孔的直径与活塞组件的直径匹配;主机10外壳的通孔内与探针组件20上的弹针25对应的位置具有接触弹片16,且该接触弹片16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13的第二电极端。这样,当探针组件20装配到主机10时,即可通过弹针25及接触弹片16的接触实现第一电路板22和第二电路板13的电连接。

特别地,上述主机10外壳上的通孔由活塞套筒15构成,且接触弹片16固定在活塞套筒上。该活塞套筒15装设在上壳11和下壳12内,该活塞套筒15的内径与探针组件20的活塞组件的外径匹配,这样探针组件20可直接插入到活塞套筒15内,实现装配。在活套组件的外周及活塞套筒15的内壁上,可设置卡扣结构,防止插入到活塞套筒15的探针组件20退出。在探针组件20的活塞组件和主机10的活塞套筒15间,还可具有防止探针组件20从活塞套筒15退出的结构,例如类似卡扣或倒刺等结构。

上述动态血糖采集装置在使用时,可先将主机10固定在人体(例如手臂),然后将探针组件20的活塞组件沿主机10的活塞套筒15插入,葡萄糖酶微电极针21刺入皮肤,实现血糖信息采集。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主机10上的探针安装位也可以是主机10底部的凹槽。在使用时,先将探针组件20固定到人体,即葡萄糖酶微电极针21刺入皮肤,然后将主机10底部的的凹槽对准探针组件20的尾部,并固定到人体。相对于采用通孔的方式,探针安装位采用凹槽方式佩戴相对繁琐,葡萄糖酶微电极针21刺入皮肤不易控制。

为实现探针组件20的精确装配,活塞组件的外周可具有径向凸棱,相应地,活塞套筒15的内壁上与径向凸棱对应的位置具有径向定位槽,在探针组件20装配时,使径向凸棱嵌入径向定位槽即可。当然,也可将径向定位槽设于活塞组件的外周,而将径向凸棱设于活塞套筒15的内壁上与径向定位槽对应的位置,同样可以实现探针组件20的精确装配。

主机10外壳上的固定结构包括卡接固定在下壳底部的胶布背贴片17,且该胶布背贴片17上具有供葡萄糖酶微电极针穿过的穿孔。胶布背贴片17上可固定有带网眼的医用胶带18,并通过医用胶带18粘贴到人体。医用胶带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发生过敏和不适症状。

特别地,上述胶布背贴片17上的穿孔的直径小于探针组件20的活塞组件的直径,这样在卸下探针组件20时,可直接将探针组件20按插入方向推送,并在探针组件20从活塞套筒15中推出时,使胶布背贴片17一起脱离主机10的下壳12。保证佩戴卫生。

为将主机10的血糖数据传出,上述第二电路板13上可设置有蓝牙通讯模块。这样,任何具有蓝牙通讯功能的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均可与主机10建立蓝牙连接,进而获得采集的血糖数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