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棒结构矫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7738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肢棒结构矫形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治疗下肢棒结构处骨折的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采用复位夹板或石膏进行外部固定,其缺点是骨折处易产生移位、恢复较慢;手术治疗是采用钢板进行内固定,需二次手术取出钢板,给病人造成痛苦,且易出现挠骨缩短症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的下肢棒结构矫形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肢棒结构矫形器,包括一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析上设有两个可在所述连接析的预设行程范围内沿所述连接板直线滑动的左针杆夹、右针杆夹,所述左针杆夹、右针杆夹上分别夹持有两个针杆,所述左针杆夹、右针杆夹之间设有一个调节装置。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左针杆夹、右针杆夹的连接面具有一直线槽,所述直线槽的两侧具有与所述左针杆夹、右针杆夹相连接的导轨,所述直线槽的槽底具有与所述左针杆夹、右针杆夹相配合的长条孔。

所述左针杆夹、右针杆夹的背部具有与所述长条孔相配合的滑块。

本发明下肢棒结构矫形器结构简单、合理,通过有效操作简单合理地固定下肢棒结构骨折部位,确保骨折部位的愈合,使骨折部位迅速恢复原有的功能及外观,提高固定部位的运动能力,确保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保障操作的简便性和可靠性,大大地提高骨折的矫正及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肢棒结构矫形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参见图1所示,该图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肢棒结构矫形器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有关的部分。

请参阅图1,一种下肢棒结构矫形器,包括一个连接板1,所述连接析1上设有两个可在所述连接析的预设行程范围内沿所述连接板直线滑动的左针杆夹3、右针杆夹2,所述左针杆夹、右针杆夹上分别夹持有两个针杆4,所述左针杆夹、右针杆夹之间设有一个调节装置11。

所述连接板左针杆夹、右针杆夹的连接面具有一直线槽,所述直线槽的两侧具有与所述左针杆夹、右针杆夹相连接的导轨6、7,所述直线槽的槽底具有与所述左针杆夹、右针杆夹相配合的长条孔5。

所述左针杆夹、右针杆夹的背部具有与所述长条孔5相配合的滑块12。

所述的调节装置11为一调节杆,通过所述左针杆夹、右针杆夹上突出部8上设有套环9,与所述左针杆夹、右针杆夹分别相接。

所述左针杆夹、右针杆夹包括两个夹块,通过螺栓10相连接,所述两个夹块的夹持面上具有多个弧形或圆形的槽,对接后可形成用于夹持所述针杆4的夹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1的背面具有弧形面,所述直线槽的槽底为平面结构。

本发明下肢棒结构矫形器结构简单、合理,通过有效操作简单合理地固定下肢棒结构骨折部位,确保骨折部位的愈合,使骨折部位迅速恢复原有的功能及外观,提高固定部位的运动能力,确保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保障操作的简便性和可靠性,大大地提高骨折的矫正及治疗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