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甲亢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3428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甲亢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目前一般患者会服用西药治疗,但西药可能会产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中医对甲亢一症的认识机理,提供一种治疗突眼的中药组合物,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药效明显,无任何添加剂,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突眼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比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乌梅8-10份,木瓜10-20份,白芍10-12份,沙参10-20份。

一种治疗突眼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比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乌梅9份,木瓜15份,白芍11份,沙参15份。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用水煎服,每天一剂, 20天为一疗程。

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药大辞典中均有记载。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常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

木瓜:蔷薇科木瓜属,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10米,叶片椭圆卵形或椭圆长圆形,稀倒卵形,长5-8厘米,宽3.5-5.5厘米,叶柄长5-10毫米,微被柔毛,有腺齿;果实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暗黄色,木质,味芳香,果梗短。花期4月,果期9-10月,习见栽培供观赏,果实味涩,水煮或浸渍糖液中供食用,入药有解酒、去痰、顺气、止痢之效。果皮干燥后仍光滑,不皱缩,故有光皮木瓜之称。

白芍:多年生草质藤本;根圆柱状,灰黑色,直径约8毫米;茎被两列毛。叶对生,膜质,卵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基部宽4-8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深耳状心形,叶耳圆形,下垂,两面均被柔毛。伞形聚伞花序腋生,着花20余朵;花萼外面被微毛,基部内面有腺体5个;花冠白色,裂片长圆形,内被微毛;副花冠杯状,比合蕊冠略长,裂片中间有1小齿,或有褶皱或缺;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柱头顶端略为2裂。蓇葖双生或仅1枚发育,短披针形,长约8厘米,直径1厘米,向端部渐尖,基部较狭,外果皮有直条纹;种子卵形,长6毫米,宽3毫米;种毛白色绢质,长3厘米。花期6-10月,果期8-11月,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养血、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敛阴止汗等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症。

沙参:桔梗科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胡萝卜状,不分枝,高可达1米,植株直立而不分枝,假总状或圆锥花序,狭窄,花梗短,花萼全缘或具齿;花冠常紫色或蓝色,花梗短,花丝下部扩大成片状,花药细长;子房下位,胚珠多数,种子椭圆状,7-8月开花,以根入药,秋季刨采,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刮去粗皮,即时晒干,无毒,甘而微苦,有滋补、祛寒热、清肺止咳,也有治疗心脾痛、头痛、妇女白带之效,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根煮去苦味后,可食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针对甲亢一症,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对甲亢一症具有良好的疗效,还有调节机体、标本兼治的效果,没有不良反应,本发明无副作用,药效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治疗突眼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乌梅8克,木瓜10克,白芍10克,沙参10克。

制备方法用常规方法。

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用水煎服。每天一剂, 20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2一种治疗突眼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乌梅9克,木瓜15克,白芍11克,沙参15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治疗突眼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乌梅10克,木瓜20克,白芍12克,沙参20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下面结合病例对本发明的效果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病例 1 曾某, 男,57岁,服药前甲亢,服用本发明药物后,每天煎服1剂,服药20天后,甲亢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病例2 王某,男,54岁,服药前甲亢,服用本发明药物后,每天煎服1剂,服药22天后,甲亢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病例3 赵某,男,49岁,服药前甲亢,服用本发明药物后,每天煎服1剂,服药25天后,甲亢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