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3245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癌症目前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患者年轻化的趋势加重。中国每年约有220万人患癌症,虽耗费数佰亿元,但仍有约150余万人被夺去宝贵生命。目前,癌症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手术、化疗和放疗三大措施,这些措施副作用较大,给患者造成身体上的痛苦和严重的经济负担。中医治疗癌症,主要是通过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杀灭癌细胞,消除肿瘤来实现,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有重要的作用,且副作用小。因此,临床治疗中需要一种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经济实惠的治疗肿瘤的中药制剂。

本方治疗热毒炽盛,正气渐衰之虚实夹杂证。由于热邪耗劫阴液或病程日久、年老体弱,易致气血运行迟缓而成痈疡肿结。治宜消肿散结,益气扶正。方中以苦寒之半枝莲、龙胆、板蓝根为君,清热解毒。以当归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因“营气不从,逆于肉里”(《素问·生气通天论》),故用白芷透达营卫,疏风解表,又可散结消肿,二者为臣药。以黄芪、党参为佐药,既可扶助正气以祛邪外出,又寓泻中有补之义,使祛邪不伤正。全方补泻同施,标本兼顾,使热清、肿消、气存,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益气扶正之功。该方剂组方精当、配伍严谨,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组方药材资源丰富,成本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方合理、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成本低的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配比计其组分为:半枝莲55g~75g、板蓝根40g~60g、黄芪40g~60g、党参40g~60g、白芷40~60g、当归40g~ 60g、龙胆草40g~60g。

作为优选组分,按重量配比计其组分为:半枝莲60g~70g、板蓝根45g~55g、黄芪45g~55g、党参45g~55g、白芷45g~55g、当归45g~55g、龙胆草45g~55g。

作为最佳组分,按重量配比计其组分为:半枝莲66g、板蓝根52g、黄芪52g、党参52g、白芷52g、当归52g、龙胆草54g。

本发明的配比是经过临床应用筛选得到的,可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征作出相应的调整,在上述配量区间内,疗效较为理想。本发明制剂可以按药剂学常规方法,加入或不加入辅料,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制剂,如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冲剂,合剂或口服液。

本发明药物具有以下功效:

半枝莲,药性辛、平,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之功效,起到杀灭癌细胞、抑制肿瘤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板蓝根,药性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起到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黄芪,性甘、微温,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起到增强免疫、抗肿瘤、抗病毒、糖尿病的作用。

党参,药性甘,平,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功效,起到杀灭癌细胞、抑制肿瘤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白芷,药性辛、温,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之功效,起到抑制肿瘤细胞、镇痛、抗炎的作用。

当归,药性甘、辛、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起到抑制肿瘤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龙胆草,药性苦,寒,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泻火,止咳之功效,起到抗肿瘤、抗炎的作用。

结合临床试验对本药物的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患者资料:收集的从2005年5月到2015年5月的60例病历中,男性病例为33例,女性27例;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为82岁;肺癌患者27例;肝癌 患者8例;甲状腺瘤及其他肿瘤患者26例。

疗效评定:治愈—经治疗后症状及客观检查阳性征象消失,经影像学检查肿瘤消失,恢复一定劳动力,连续观察3年以上无复发者;临床治愈—检查肿瘤缩小一半或一半以上,恢复一定的劳动力,连续观察半年至一年以上无复发者;显效—经治疗后主要症状及客观检查阳性征象明显好转,经影像学检查肿瘤稳定或缩小,连续观察26个月不再发展者;无效—经治疗后主要症状及客观检查阳性征象无改善或仅短期改善而又迅速恶化者。

疗效结果:

肺癌27例中:显效26例,占96.3%;无效1例,占3.7%。

肝癌8例中:显效8例,占100%。

甲状腺瘤及其他肿瘤26例中:临床治愈2例,占7.7%;显效24例,占92.3%;

典型病例1:许某,男,64岁,体重54kg,身高165cm。经确诊为左肺鳞癌并肺内转移,声嘶、咯痰3个多月。经过使用本中药制剂治疗6个月后,声嘶症状明显缓解,左肺上叶软组织增厚结节影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其余体征明显缓解。

典型病例2:赵某,男,63岁,身高155cm,体重52kg。经确诊为右肝癌,面色萎黄、全身无力、右上腹胀痛,小便短小、肝区疼痛。经过使用本中药制剂治疗6个月后,右上腹胀痛明显减轻,其余体征明显缓解,经B超检查右肝实质性占位大小由服药前的69mm×48mm减为55mm×32mm。

典型病例3:姚某,女,65岁,身高158cm,体重62kg。经确诊为甲状腺癌,颈前有痛状包块。经过使用本中药制剂治疗12个月后,颈前包块明显减小,由服药前的左侧大小约5.0cm×3.4cm,右侧约为3.2cm×1.5cm,减小为左侧3.1cm×1.8cm,右侧1.6cm×1.0cm。

典型病例4:杨某,女,30岁,身高158cm,体重51kg。经确诊为鼻咽癌,鼻噻一年,左侧鼻咽部占位病变,大小约7.2cm×8.5cm。经过使用本中药制剂治疗18个月后,鼻噻痊愈,鼻咽部未见异常,各项体征恢复正常,疗效达到了临床治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配比计其组分为:半枝莲70g、板蓝根60g、黄芪60g、党参45g、白芷50g、当归50g、龙胆草45g。将原料药材按比例洗净消毒,加水煎煮。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配比计其组分为:半枝莲68g、板蓝根58g、黄芪58g、党参47g、白芷51g、当归51g、龙胆草47g。将原料药材按比例洗净消毒,粉碎成粉末进一步制成药片。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配比计其组分为:半枝莲66g、板蓝根52g、黄芪52g、党参52g、白芷52g、当归52g、龙胆草54g。将原料药材按比例洗净消毒,粉碎成粉末进一步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配比计其组分为:半枝莲60g、板蓝根50g、黄芪45g、党参55g、白芷56g、当归55g、龙胆草59g。将原料药材按比例洗净消毒,粉碎成粉末进一步制成颗粒口服药。

实施例5: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半枝莲56g、板蓝根48g、黄芪40g、党参58g、白芷58g、当归60g、龙胆草60g。将原料药材按比例洗净消毒,粉碎成粉末进一步制成口服液。

应当指出,以上案例仅是本发明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