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肿散寒中药足浴养生保健方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5353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足浴养生保健研发领域。



背景技术:

足浴养生,古来已久,先人总结有“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署湿可除,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养树先护根,养人先护脚”;“中药泡脚,胜吃补药”;“天天吃只羊,不如中药泡脚再上床”的养生之道。其原理:人体脚上有六条主要的经络,即三条阳经(膀胱经、胃经、胆经)的终止点,和三条阴经(脾经、肝经、肾经)的起始点,这六条经络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所以,自古以来就有脚为人体第二心脏之说,用热水泡脚,即可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增加体质的作用,其办法:用中药泡脚是利用热水促进药物渗透进人体的作用,即可保证药物能通过脚部透达周身经络,又不会出现口服药物过量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可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中药配方,将刚煎好的中药放入足浴盆中,利用中药蒸汽熏蒸足部约10分钟。中药熏蒸是中医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将其应用于足疗中,能借助水蒸气扩张足部的毛细血管,使中药的有效成份充分地通过毛血管循环至全身经络,再循经络运行到五脏六腑,从而达到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的作用;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更是不乏名人靠足浴养生的故事:唐朝一代美女杨贵妃经常靠足浴来养颜美容,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曰:“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日,功用不可量,比之其药,其效百倍。”所以他每晚都运用中药足浴来强身健身:清代明臣曾国藩更是以“足浴、早起、读书”为其人生的三大得意之举; 近代也有人每晚必用花椒水来泡脚养生,可见,中药足浴在中华养生保健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事至今日,大多数人自己购买专用足浴盆及足浴沐足药材等,在家自行保健,为着广大消费者有针对性的购药足浴养生保健,特从实践中总结出几种中药足浴养生的方剂。



技术实现要素:

该方剂按照“养树先护根,养人先护脚”,“天天吃只羊,不如中药泡脚再上床”的养生之道,研发出消肿散寒中药足浴养生保健方剂。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方案选用荆芥50克~60克、苏叶15克~20克、桂枝20克~25克三种原料配制而成,,各原料特性如下:荆芥味辛;微苦;性微湿。入肺、肝经。具有祛风;解表;透疹;止血的功效;可医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等病。苏叶性味:辛,微温,无毒;归经:脾经、肺经二经。具有发表,散寒,理气的功效。可医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头痛无汗,气喘,胸腹胀满,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症。桂枝味厚则泄,气厚则发热,辛以散结,甘可补虚。故能调和腠理,下气散逆,止痛除烦,此其用也。盖其用之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痰,曰补中。其功之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消肿散寒中药足浴养生保健方剂,该方剂选用选用荆芥50克~60克、苏叶15克~20克、桂枝20克~25克三种原料配制而成,其配制应用方法如下;首先将3味原料切碎,一同倒入砂锅内,加水 1000~1200毫升,煎约30~40分钟后,再倒入非金属洗脚盆内,再加两开一凉约38~40度热水3~5公斤,以没过踝关节即可泡脚,一般泡半个小时,用该方剂泡脚,每日1~2次,3~5天为1疗程,可消肿散寒。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