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愈热淋的王不留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66259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愈热淋的王不留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淋,属于中医学淋症的范围,其中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疾患。多因恣食辛热、肥甘;或酗酒太过,酿成湿热;或感受暑邪未及时清解,而导致湿热注于下焦;或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侵入下焦,酿成湿热;或风热风寒之邪乘虚袭表,太阳经气先病,引动膀胱湿热之邪,邪气充斥于足太阳经和腑;或因心火亢盛,下移小肠。以上诸因皆可导致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发生热淋。《诸病源侯论》谓:热淋者三焦有热,气搏于肾,流入于胞而成淋也,其状小便赤涩。

祖国医学认为,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等亦属于热淋范畴,病机为湿热毒邪客于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盖火性急治疗质量故溲频而急;湿热壅盛,气机失宣,故尿难涩;湿热蕴蒸,灼热刺痛,故尿黄赤短。尿路感染是以尿液内有大量细菌繁殖,引起尿路炎症,并以尿频、尿急、尿痛、尿路刺激症状等为临床特点。热淋一证,世人习用八正、柴芩辈治之,然时有遗患。若佐人固肾滋阴之法,却每收佳效,具体方法是在清热利湿的同时,合并用固肾缩尿,滋阴增夜之品,常以忍冬藤、板蓝根、茯苓、泽泻等与缩泉丸、二至丸、玄参等合成方。缩泉丸由乌药、益智仁、山药组成,是温肾缩泉的名方,余治热淋几乎每方必用,不可囿于淋证忌补之说。淋病治肾,古人早有明训。治热淋方中应用固肾缩尿之品,不仅能明显缓解尿路激惹症状,而且可以减少使用利水通淋之品。此外治淋方中还常规应用玄参、沙参、旱莲草、女贞予等滋阴增夜之品。因为热淋小便短涩之症固多湿热蕴结所致,亦与阴液不足有关。《伤寒论》所云:“阴虚小便难”便反应了淋证的这部分病理。为此治淋方中除应用滋阴增夜之品外,还应尽量避免用苦寒伤阴之利水通淋药物。对一些所谓慢性泌尿系感染急性发作患者的治疗,在重用滋阴清热的基础上,有时可以不用利水通淋之品。

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也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有细菌感染引起,任何细菌侵入均可引起,但最常见的是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占尿路感染的70%,其它依次为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乙 型链球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由于前列腺炎和泌尿系统感染多由敏感菌或病原微生物引起,故西医多以广普抗生素抗菌消炎为主;而中医辩证属下焦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而引发的各种前列腺疾病和泌尿系统感染(既热淋),则以清热、利水、通淋、免疫为主要治则,弥补了西医西药对肝肾损害大,只注重治疗不注重修复和免疫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由于前列腺炎和泌尿系统感染多由敏感菌或病原微生物引起,故西医多以广普抗生素抗菌消炎为主;而中医辩证属下焦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而引发的各种前列腺疾病和泌尿系统感染(既热淋),则以清热、利水、通淋、免疫为主要治则,弥补了西医西药对肝肾损害大,只注重治疗不注重修复和免疫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愈热淋的王不留行制剂,其所述中药制剂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王不留行10~20份,山楂叶10~20份,金樱子10~20份,五倍子10~20份,冬瓜仁10~20份,炒牵牛子10~20份,甘遂10~20份,生地10~20份,虎杖10~20份,制首乌10~20份,茯苓10~20份,赤芍10~20份,桑白皮10~20份,苘麻子10~20份,猪苓10~20份,马鞭草10~20份,黄芩10~20份,女贞子10~20份,墨旱莲10~20份,败酱草10~20份,蒲公英10~20份。

所述治愈热淋的王不留行制剂,其所述中药制剂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王不留行10~15份,山楂叶10~15份,金樱子10~15份,五倍子10~15份,冬瓜仁10~15份,炒牵牛子10~15份,甘遂10~15份,生地10~15份,虎杖10~15份,制首乌10~15份,茯苓10~15份,赤芍10~20份,桑白皮10~20份,苘麻子10~20份,猪苓10~20份,马鞭草10~20份,黄芩10~20份,女贞子10~20份,墨旱莲10~20份,败酱草10~20份,蒲公英10~20份。

所述治愈热淋的王不留行制剂,其所述中药制剂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王不留行10~20份,山楂叶10~20份,金樱子10~20份,五倍子10~20份,冬瓜仁10~20份,炒牵牛子10~20份,甘遂10~20份,生地10~20份,虎杖10~20份,制首乌10~20份,茯苓10~20份,赤芍10~15份,桑白皮10~15份,苘麻子10~15份,猪苓10~15份,马鞭草10~15份,黄芩10~15份,女贞子10~15份,墨旱莲10~15份,败酱草10~15份,蒲公英10~15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愈热淋的王不留行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步骤包括:

a、取原料药放入乙醇中浸泡,热提取2次,成膏状,为组分1;

b、药渣加水提取2次,浓缩过滤为膏状,为组分2;

c、将上述两种膏状合并,浓缩成粉末装入胶囊。

所述步骤a中,可以取原料药加入5-10倍量的乙醇中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静置后去上清液,然后100-120目滤过, 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36的浸膏,静置备用,成为组分1。

所述步骤b中,可以将上述乙醇提取过的原料药的药渣加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6g生药/mL,抽滤后,滤液的相对密度约为20℃时1.08;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温度至60℃-70℃的浸膏,静置备用,成为组分2。

所述步骤c中,可以将组分1和组分2的浸膏合并,然后放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然后取出,放入烘干机烘干成粉末,放入胶囊中,成胶囊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愈热淋的王不留行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剂的剂型为丸剂,制备方法包括:

将所述组份原料药去杂,晾干,粉碎成颗粒,加水浸泡1小时;将浸泡好的原料置多功能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总药材10倍量的水,煎煮1.5~2小时,取煎液,滤过;第二次加总量7倍量的水,煎煮1~1.2小时,取两次煎液混合,滤过;将过滤的滤液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05的浓缩液,置0~5℃低温冷藏24小时;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过滤,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每1ml含1g生药量,直接干燥成粉末;然后加蜂蜜搓成丸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也提供一种治疗尿痛、尿黄赤短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剂的剂型为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所述份数先将王不留行、金樱子用水蒸气法蒸馏,得到结晶物,作为组分1备用;取蒸馏后的药渣混合剩余原料加入5-10倍量的60-90%乙醇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80-12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36的浸膏,加热浓缩,30分钟~45分钟,将浓缩液静置成浸膏状,药糊继续加热浓缩至浸膏状,静置备用,成为组分2;将蒸馏提取的组分1和乙醇提取的组分2混合,压片制成片剂。

所述治愈热淋的王不留行制剂的中药制剂,其所述制剂的剂型可以为: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丹剂、溶液剂或注射剂。

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利尿通淋、活血消肿之功效,使用本发明可明显缩短尿路感染症状及体征的消失时间,并能提高细菌清除率;常用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尿路结石、前列腺炎、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淋病及性病后遗症等治疗。药理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淋球菌等革兰氏阳性、阴性菌有优良的抗菌作用。使用本发明可明显缩短尿路感染症状及体征的消失时间,并能提高细菌清除率,可作为治疗尿路感染的一种有效药物。同时, 使用热淋清颗粒治疗尿路感染,可以避免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索而导致的耐药菌增加、菌群失调和损害肝肾功能等缺点,在临床使用中,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热淋,属于中医学淋症的范围,其中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疾患。多因恣食辛热、肥甘;或酗酒太过,酿成湿热;或感受暑邪未及时清解,而导致湿热注于下焦;或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侵入下焦,酿成湿热;或风热风寒之邪乘虚袭表,太阳经气先病,引动膀胱湿热之邪,邪气充斥于足太阳经和腑;或因心火亢盛,下移小肠。以上诸因皆可导致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发生热淋。《诸病源侯论》谓:″热淋者三焦有热,气搏于肾,流入于胞而成淋也,其状小便赤涩。″

祖国医学认为,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等亦属于热淋范畴,病机为湿热毒邪客于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盖火性急治疗质量故溲频而急;湿热壅盛,气机失宣,故尿难涩;湿热蕴蒸,灼热刺痛,故尿黄赤。尿路感染是以尿液内有大量细菌繁殖,引起尿路炎症,并以尿频、尿急、尿痛、尿路刺激症状等为临床特点。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也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玻主要有细菌感染引起,任何细菌侵入均可引起,但最常见的是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占尿路感染的70%以上。

热淋,属于中医学淋症的范围,其中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疾患。多因恣食辛热、肥甘;或酗酒太过,酿成湿热;或感受暑邪未及时清解,而导致湿热注于下焦;或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侵入下焦,酿成湿热;或风热风寒之邪乘虚袭表,太阳经气先病,引动膀胱湿热之邪,邪气充斥于足太阳经和腑;或因心火亢盛,下移小肠。以上诸因皆可导致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发生热淋。《诸病源侯论》谓:热淋者三焦有热,气搏于肾,流入于胞而成淋也,其状小便赤涩。

祖国医学认为,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等亦属于热淋范畴,病机为湿热毒邪客于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盖火性急治疗质量故溲频而急;湿热壅盛,气机失宣,故尿难涩;湿热蕴蒸,灼热刺痛,故尿黄赤短。尿路感染是以尿液内有大量细菌繁殖,引起尿路炎症,并以尿频、尿急、尿痛、尿路刺激症状等为临床特点。

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也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有细菌感染引起,任何细菌侵入均可引起,但最常见的是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占尿路感染的70%,其它依次为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乙 型链球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由于前列腺炎和泌尿系统感染多由敏感菌或病原微生物引起,故西医多以广普抗生素抗菌消炎为主;而中医辩证属下焦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而引发的各种前列腺疾病和泌尿系统感染(既热淋),则以清热、利水、通淋、免疫为主要治则,弥补了西医西药对肝肾损害大,只注重治疗不注重修复和免疫的不足。

王不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cariasegetalis(neck)Garcker的干燥种子,具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生下乳的功能。主治月经不调,乳汁缺乏,难产,痈肿疔毒等症,是临床常用下乳的重要药。主治:血瘀经闭,痛经,难产;产后乳汁不下,乳痈肿痛;热淋,血淋,石淋。.《药性论》:治风毒,通血脉。《纲目》:利小便。

山楂叶性寒,味辛、苦。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利小便,清湿热。治小便不利,淋病,带下,疝气,风疹,疮毒,疥癣,阴部湿痒。《本经》:″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别录》:″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强阴,使人润泽。

金樱子根皮提制栲胶;果实入药,有利尿、补肾作用;叶有解毒消肿作用;根药用,能活血散瘀、拔毒收敛、祛风驱湿。果实含维生素C、苹果酸、枸橼酸、鞣质、皂甙等。用于肾虚不固,遗精滑精,遗尿,尿频,或妇女带下量多;脾虚久泻不止,或久痢大肠不固。此外,也可用于体虚元气不固,脱肛、子宫脱垂、崩漏、涩肠,固精,止泄痢,缩小便。金樱子是一味补肾的名药。中医认为,金樱子味酸,性平,入肾、大肠二经,有固精涩肠,缩尿止泻的功效。可以治疗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带下,崩漏,自汗,盗汗,肺虚咳嗽,脾虚泻痢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金樱子提取物可延长排尿间隔时间;所含鞣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五倍子味酸,涩,性寒。归肺、大肠、肾经。功效: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主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白浊;各种出血;痈肿疮疖。纲目》: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黄病,心腹痛,小儿夜啼,治眼赤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

冬瓜仁味甘;性微寒,归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利湿。主痰热咳嗽;肺痈;肠痈;白浊;带下;脚气;水肿;淋证。《本草经疏》:能开胃醒睥。《本草述》:主治心经蕴热,小水淋痛,并鼻面酒渣如麻豆,疼痛,黄水出。《本草从新》:补肝明目。

牵牛子: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具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功积的功能。生牵牛子长于逐水消肿,杀虫。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虫积腹泻。炒牵牛子:炒后降低毒性,药性缓和,免伤正气,以涤痰饮,消积滞见长,且炒后气香,消积之中略有健脾作用。可用于痰盛喘咳,饮食积滞。同时外壳破裂,质地酥脆,酶被破坏,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 利于苷类成分保存。具有泻下、利尿、消肿、驱虫等功效,主治肢体水肿、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便秘、虫积腹痛等症。

甘遂味苦;性寒;有毒。归经:脾经;肺经;肾经;膀胱经;大肠经;小肠经。功能:泻水逐肿,消肿散结。主治:水肿;腹水;留饮结胸;癫痫;喘咳;大小便不通。.《汤液本草》:甘遂可以通水,而其气直透达所结处。《本草经疏》:甘遂,其味苦,其气寒而有毒,善逐水。其主大腹者,即世所谓水蛊也。又主疝瘕腹满、面目浮肿及留饮,利水道谷道,下五水,散膀胱留热,皮中痞气肿满者,谓诸病皆从湿水所生,水去饮消湿除,是拔其本也。甘遂性阴毒,虽善下水除湿,然能耗损真气,亏竭津液。元气虚人,除伤寒水结胸不得不用外,其余水肿鼓胀,类多脾阴不足,土虚不能制水,以致水气泛滥,即刘河间云诸湿肿满属脾土,法应补脾实土,兼利小便。不此之图,而反用甘遂下之,是重虚其虚也。水既暂去,复肿必死矣。必察病属湿热,有饮有水,而元气尚壮之人,乃可一施耳,不然祸不旋踵矣。

蒲黄味甘、微辛;性平。归肝;心;脾经。功效止血;祛瘀;利尿。功效分类:凉血止血药;活血祛瘀药。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备痢;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心腹疼痛;经闭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血淋涩痛;带下;重舌;口疮;聤耳;阴下湿痒。蒲黄能防止喂饲高脂动物的血清胆固醇水平增高,并能增加喂饲高脂家兔的粪便胆固醇。该作用除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增加粪便胆固醇外,可能还与影响体内胆固醇代谢有关。将蒲黄油、蒲黄残渣及蒲黄花粉分别喂饲食饵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结果蒲黄花粉的降血脂作用最为明显。给饲以高脂饲料的家兔每日每只加服蒲黄16g,12周后停饲高脂,继续服用蒲黄4周,给药组不仅血清胆固醇迅速下降,9周即达正常浓度,而且主动脉壁胆固醇含量减少,病变减轻。心肌内小动脉扩张,血流增加,代谢旺盛,心肌营养改善,斑块形成较少;电镜检查,可见多数兔主动脉内皮完整光滑,内膜下层正常,仅偶见极少量的细胞浸润和脂质沉积。

生地:生地也叫生地黄,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金疮瘀、凉血、止血;鲜地黄和生地黄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鲜地黄清热生津,可以止血和凉血,经常是用于热病伤阴,吐血、咽喉肿痛、舌绛烦渴、发斑发疹以及衄热等病症。相对于鲜地黄,生地黄是凉血清热,也可以生津,还可以养阴,多用于治疗阴虚内热、骨蒸劳热、舌绛烦渴、发斑发疹等问题。生地性寒,功能为滋阴补肾。不只生津止渴和凉血清热,还对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便秘等有作用,凡是血分有热伤阴的人,都可以经常服用。如果想要治疗温热病,可以用生地做清营汤;如果是治疗温病的后期,由于余热还没消尽,应该把生地用来煮青蒿鳖甲汤;另外,针对血热毒盛,斑疹紫黑,温热病严重热入营血的症状,可以服用生地制成的四生丸;一般要养阴生津来治疗内热消渴和便秘的,应该食用生地煮的曾液汤。

女贞子用于肝肾阴虚的目暗不明,视力减退,须发早白,腰酸耳鸣及阴虚发热等。本品能补肝肾阴,但药力平和,须缓慢取效。治目暗不明,常配熟地,枸杞等同用,治须发早白,常配桑葚同用,阴虚发热,常配地骨皮。肝肾阴虚,头昏目眩、遗精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慢性肝炎。对肝脏的保护作用研究认为,女贞子含有齐墩果酸,给大鼠皮下注射,可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对四氯化碳诱发的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并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齐墩果酸亦可使肝内甘油三酯蓄积减少、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减轻、糖原蓄积增加、血清γ球蛋白下降;超微结构可见肝细胞内线粒体肿胀与内质网囊泡变性减轻、肝组织间质炎症反应减弱

虎杖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产后瘀血不下,癓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打损伤,痈肿疮毒。虎杖提取物有解热镇痛作用。白黎芦醇甙与戊巴比妥钠及氨基甲酸乙酯有协同作用,能明显延长小鼠睡眠时间。虎杖煎剂对烫伤创面有收敛、防止感染和消炎作用。此外,一定浓度的大黄素可引起小肠肌张力增高,收缩振幅增大,增大剂量则可抑制小肠活动。《本草拾遗》:主风在骨节间及血瘀。煮汁作酒服之。《日华子本草》:治产后恶血不下,心腹胀满。排脓,主疮疖痈毒,妇人血晕,扑损瘀血,破风毒结气。《滇南本草》:攻诸肿毒,止咽喉疼痛,利小便,走经络。治五淋白浊,痔漏,疮痈,妇人赤白带下。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茯苓之利水,是通过健运脾肺功能而达到的,与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药不同。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赤芍,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跌扑损伤。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该品功能与丹皮相近,故常与丹皮相须为用。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制首乌:中药何首乌有生首乌与制首乌之分,直接切片入药为生首乌,用黑豆煮汁拌蒸后晒干入药为制首乌。二者的功用有所不同:生首乌功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常用于治疗瘰疬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制首乌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等。本发明所采用的制首乌 是补肾益肾的佳品。

猪苓味甘、淡,平。入心,脾,胃,肺,肾、经。利水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猪苓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早在《庄子》一书中名为″豕零″;《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本草经集注》记有:″枫树苓,其皮去黑作块似猪屎,故以名之。肉白而实者佳,用之削去黑皮。″《本草衍义》载:″猪苓,行水之功灵,久服必损肾气,昏入目″。《本草求真》载:″猪苓,凡四苓、五苓等方,并皆用此,性虽有类泽泻,同入膀胱肾经,解热除湿,行窍利水,然水消则脾必燥,水尽则气必走。

马鞭草: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本草经疏》:马鞭草,本是凉血破血之药。下部脓疮者,血热之极,兼之湿热,故血污浊而成疮,且有虫也。血凉热解,污浊者破而行之,靡不瘥矣。陈藏器谓其破血杀虫,亦此意耳。《中华本草》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龈肿痛;黄疸;痢疾;血瘀经闭;痛经;症瘕;水肿;小便不利;疟疾;痈疮肿毒;跌打损伤。马鞭草甙对交感神经末梢小量兴奋,大量抑制;对哺乳动物可促进乳汁分泌。清热解毒药;活血通经药;利水消肿药;截疟药;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症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

墨旱莲草为中医常用的养肝益肾、凉血止血药物。对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昏目眩、牙齿松动、腰背酸痛、下肢痿软诸症以及血热所致的多种出血证有良好疗效。旱莲草含有挥发油、鞣质、皂甙、旱莲草素及维生素A等化学成分。动物试验有止血效果,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黄芩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我们借助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用在真菌培养杂菌感染特厉害,用黄芩提取液效果很好。《本草经疏》: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诸热者,邪热与遍热也,黄疸、肠僻、泄痢,皆湿热胜之病也,析其本,则诸病自瘳矣。苦寒能除湿热,所以小肠利而水自逐,源清则流洁也。血闭者,实热在血分,即热人血室,令人经闭不通,湿热解,则荣气清而自行也。恶疮疽蚀者,血热则留结,而为痈肿渍烂也:火疡者,火气伤血也,凉血除热,则自愈也。黄芩有抗变态反应及抗炎作用:黄芩所含黄芩甙与黄芩素能明显抑制致敏豚鼠离体小肠与离体气管对抗原所产生的过敏性收缩反应,对豚鼠与小鼠的被动全身性变态反应以及豚鼠被动性皮肤变态反应,黄芩甙与黄芩素亦有抑制作用。黄芩有解热作用,多数试验证明,黄芩的有效成份黄芩甙元有解热作用。黄芩有解毒作用,黄芩甙有明显的解毒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在β-葡萄糖醛酸甙酶的作用下,黄芩甙分解出葡萄糖醛酸,并与多种毒物结合所致。黄芩甙10毫克能提高士的宁的LD 50达2.5倍,并且使四氯化碳中毒小鼠的肝糖原含量增多。

败酱草性味苦平,具有清热解毒、排脓破瘀的功效。能医肠痈、下痢、赤白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目赤肿痛。入胃、大肠、肝经。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

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其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和C及矿物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另外叶子还有改善湿疹、舒缓皮肤炎的功效,根则具有消炎作用,花朵煎成药汁可以去除雀斑。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

本发明胶囊剂的制备:取王不留行1000g,山楂叶1000g,金樱子1000g,五倍子1000g、冬瓜仁1000g、炒牵牛子1000g,甘遂1000g,生地1000g、虎杖1000g、制首乌1000g、茯苓1000g、赤芍1000g、桑白皮1000g,苘麻子1000g,猪苓1000g,马鞭草1000g,黄芩1000g,女贞子1000g,墨旱莲1000g,败酱草1000g,蒲公英1000g。取上述原料药加入5-10倍量的乙醇中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静置后去上清液,然后100-12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36的浸膏,静置备用,成为组分1。将上述乙醇提取过的原料药的药渣加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6g生药/mL,抽滤后,滤液的相对密度约为20℃时1.08;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温度至60℃-70℃的浸膏,静置备用,成为组分2。将组分1和组分2的浸膏合并,然后放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然后取出,放入烘干机烘干成粉末,放入胶囊中,成胶囊剂。

具体实施例2

本发明蜜炼丸剂的制备:

取王不留行1200g,山楂叶1300g,金樱子1200g,五倍子1200g、冬瓜仁1200g、炒牵牛子1200g,甘遂1200g,生地1200g、虎杖1100g、制首乌1200g、茯苓1200g、赤芍1200g、桑白皮1200g,苘麻子1200g,猪苓1200g,马鞭草1200g,黄芩1200g,女贞子1300g,墨旱莲1200g,败酱草1100g,蒲公英1200g。将上述组份原料药去杂,晾干,粉碎成颗粒,加水浸泡1小时;将浸泡好的原料置多功能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总药材10倍量的水,煎煮1.5~2小时,取煎液,滤过;第二次加总量7倍量的水,煎煮1~1.2小时,取 两次煎液混合,滤过;将过滤的滤液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05的浓缩液,置0~5℃低温冷藏24小时;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过滤,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每1ml含1g生药量,直接干燥成粉末;然后加蜂蜜搓成丸剂

具体实施例3

本发明口服液剂的制备:

取王不留行1100g,山楂叶1200g,金樱子1100g,五倍子1200g、冬瓜仁1200g、炒牵牛子1200g,甘遂1200g,生地1200g、虎杖1100g、制首乌1200g、茯苓1200g、赤芍1200g、桑白皮1200g,苘麻子1200g,猪苓1300g,马鞭草1300g,黄芩1100g,女贞子1200g,墨旱莲1200g,败酱草1200g,蒲公英1200g。将原料药的药放入10倍量乙醇中,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静置后去上清液,然后放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6g生药/mL,抽滤至滤液的相对密度为20℃时1.06的浸膏,成为组分2。将组分1和组分2合并后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05的浓缩液,置0~5℃低温冷藏24小时;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过滤,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每1ml含1g生药量;浓缩后的膏剂加糊精调和,紫外线消毒杀菌后装瓶。

具体实施例4

本发明片剂的制备:

取王不留行1300g,山楂叶1200g,金樱子1100g,五倍子1200g、冬瓜仁1200g、炒牵牛子1200g,甘遂1200g,生地1300g、虎杖1100g、制首乌1200g、茯苓1200g、赤芍1200g、桑白皮1200g,苘麻子1200g,猪苓1300g,马鞭草1300g,黄芩1200g,女贞子1200g,墨旱莲1300g,败酱草1200g,蒲公英1200g。按照所述份数先将王不留行、金樱子用水蒸气法蒸馏,得到结晶物,作为组分1备用;取蒸馏后的药渣混合剩余原料加入5-10倍量的60-90%乙醇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80-12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36的浸膏,加热浓缩,30分钟~45分钟,将浓缩液静置成浸膏状,药糊继续加热浓缩至浸膏状,静置备用,成为组分2;将蒸馏提取的组分1和乙醇提取的组分2混合,压片制成片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