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远红外线治疗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6559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专利属于保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远红外线治疗仪器。



背景技术:

适合于人体的远红外线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和治疗作用众所周知,这是由于人体是个复杂的生物场,由生物场放射产生的生物波是主要介于3-45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由于共振的原理而对人体产生保健和治疗的作用。

人体生物场是一种复杂的电磁场,那么就一定有场极的存在,就如电场有正负极,磁场有南北极,人体生物场也应该有场极的存在。如何确定人体生物场极点的位置呢?场极点的绝对场强度高于非场极点的绝对场强度,同理,场极点产生的波强度要高于非极点产生的波强度,而人体生物场放射产生的生物波是一种远红外光波,具有热效应,推论出人体生物场极点的温度会异于非极点的温度(由于人体生物场极有正负极之分,以致极点处温度或高于或低于非极点温度,对应的极点之间形成生物场小循环,整体生物场极点形成生物场大循环)。通过测量人体体表温度发现,体表温度异常点都位于穴位点,说明人体生物场的极点与穴位相吻合。当人体某一部位发生病变,病灶会导致人体生物场的畸变,某些对应的生物场极点的温度或远红外线强度或远红外线频率中的一项或多项变得与正常状态下的波动范围不同;通过对人体生物场对应的极点施加与人体健康状态下生物波相同频率的远红外线,使人体生物场发生共振,使得畸变的人体生物场趋向正常,生物场反作用于人体,从而促使病灶恢复健康,达到保健和治疗的效果。

虽然目前有许多利用远红外线来达到保健和治疗效果的仪器,但是都是对人体进行泛作用,没有针对性。譬如对磁场充磁,直接对极点充磁的效果比放在磁场里感应的效果要好的多。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远红外线直接作用于人体生物场极点产生共振达到保健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利用远红外线直接作用于人体生物场极点产生共振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远红外线治疗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包括远红外线发生单元、滤波单元、调控单元和作用单元,由远红外线发生单元发生适合于人体的远红外线,通过滤波单元对远红外线滤波,取得适合人体频率的远红外线,再通过调控单元控制远红外线的功率,最后通过作用单元将远红外线作用于人体适合部位。

本发明的实际应用中,病灶部位异常的生物场极点(穴位)以及关连的生物场极点(穴位),都是作用单元作用的对象。

本发明的实际应用中,作用单元的穴位贴和金属毫针的使用以中医的针灸理论为基础。

优选地,本发明中远红外线发生单元、滤波单元和作用单元使用材料应使用纳米材料。

优选地,本发明作为一种保健仪器时,作用单元可以采用无线接收方式,利用共振的原理使穴位贴发生共振接收远红外线,从而作用于人体。

需特别说明的,从理论上讲,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有促进人体早熟的可能,因此,对16周岁以下的人群需谨慎。

由于本发明利用适合于人体的远红外线直接对人体生物场的极点产生作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在保健和治疗方面有更好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远红外线发生单元1产生远红外线,经过滤波单元2滤波得到适合于人体的远红外线,再经过调控单元3将输出的远红外线调至合适的功率,由作用单元4作用于人体。

使用本发明作用单元4作用于人体时以中医针灸学为理论基础。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