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弹性带的可穿着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481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具有弹性带的可穿着制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具有弹性带的可穿着制品,所述弹性带具有特定拉伸应力分布的区。
背景技术
:婴儿和其他失禁个体穿着可穿着制品,诸如尿布以接收和容纳尿液和其它身体流出物。套穿型可穿着制品或裤型可穿着制品是将穿着者的双腿伸入到腿部开口中并将制品提拉到围绕穿着者下体的适当位置来穿用的那些制品。对于用于能够行走并且常常是正在进行如厕训练的儿童以及对于运动中变得更加活跃使得胶粘型吸收制品的施用趋于更加困难的幼儿而言,裤型吸收制品已变得受欢迎。许多裤型可穿着制品使用以可弹性收缩的状态固定在腰部开口和/或腿部开口中的弹性元件。通常,为了确保诸如耐用内衣所提供的围绕腿部和腰部的完全弹性贴合性,腿部开口和腰部开口至少部分地被沿着相应开口的周边定位的弹性化元件所环绕。具有用来覆盖穿着者的裆区的主体以及限定腰部开口和腿部开口的独立的弹性带的裤型可穿着制品是本领域已知的,诸如描述于PCT公开WO2006/17718A中。此类裤型可穿着制品可被称为带型裤。另一方面,某些裤型可穿着制品被构造成使得可穿着主体的外覆盖件完全覆盖所述制品的整个面向衣服的表面。此类裤型可穿着制品可被称为连体裤。与连体裤相比,带型裤在以下方面可能是有利的:通过在制品的某些区域中具有较少的材料层而具有更好的透气性,并且它们可被经济地制造。另一方面,相比于带型裤,连体裤可有利于围绕腿部开口提供良好的贴合性,因为连体裤可设置有完全环绕腿部开口的弹性构件。带型裤的防止松垂和良好的贴合性主要由弹性带提供。带型裤的腿部开口通过由主体和弹性带所提供的弹性组合而成为弹性的。因此,对于带型裤,增强腿弹性的防止松垂和良好的贴合性可能有损围绕腿部开口的舒适度。即,虽然为弹性带提供更强的拉伸应力可增强制品的防止松垂和良好的贴合性,但此类力也可施加于腿部开口并且妨碍腿部运动,或者变成围绕前腿部开口区域的红印记的一种因素。另外,防止松垂、围绕腿部开口的良好的贴合性和舒适度的此类平衡不应当有损对臀部区域的良好覆盖。基于前文所述,需要一种裤型可穿着制品,其具有以下平衡的性能:诸如贴合性、对臀部区域的覆盖、在穿着期间的舒适度、防止预防、和防止渗漏。还需要以经济型方式提供此类可穿着制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纵向和横向上连续的可穿着制品,其包括主体和环状弹性带,该环状弹性带包括前带和后带,前带的中心接合到主体的前腰片,后带的中心接合到主体的后腰片,前带和后带各自具有其中主体不重叠的左侧片和右侧片,并且前带的横向边缘和后带的横向边缘由接缝接合以形成腰部开口和两个腿部开口,其中前带和后带中的每一者由内片材、外片材、和夹置在内片材和外片材之间并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在横向上延伸的多个弹性体形成,其中每个前带和后带具有横向连续的近侧边缘和远侧边缘,近侧边缘被定位成比远侧边缘靠近所述制品的纵向中心,每个前带和后带具有侧边缘,其中:前带的带侧边缘的整个长度与后带的带侧边缘的一定长度缝接以限定接缝长度LS,前带和后带各自被分成4个区,所述4个区沿横向延伸并且由其相对于接缝长度LS的百分比的从远侧边缘至近侧边缘的位置限定,其中;0%-25%为腰区,25%-50%为远侧腹区,50%-85%为近侧腹区,并且85%-100%为腿区;其中前腿区的拉伸应力不超过前近侧腹区的拉伸应力的50%,并且后腿区的拉伸应力不超过后近侧腹区的拉伸应力的100%。附图说明虽然本说明书通过特别指出并清楚地要求保护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作出结论,但据信由下列说明并结合附图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相同标号用于指示基本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可穿着制品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可穿着制品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性平面图,其中接缝未接合并被去除,并且该可穿着制品处于示出了面向衣服的表面的平坦未收缩状态。图3为本发明的可穿着制品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性侧平面视图,其处于示出了面向衣服的表面的平坦未收缩状态。图4为穿着在人体模型上的本发明的可穿着制品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侧视图。图5为穿在人体模型上的现有技术的可穿着制品的侧视图。图6为根据“全制品力测量”的吊架型样本固定夹具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可穿着制品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性平面图,其中接缝未接合并被去除,并且该可穿着制品处于示出了面向衣服的表面的平坦未收缩状态。图8为本发明的可穿着制品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性侧平面视图,该可穿着制品处于示出了面向衣服的表面的平坦未收缩状态。定义如本文所用,以下术语应具有下文指定的含义:“可穿着制品”是指可以呈裤、胶粘尿布、失禁短内裤、女性卫生内衣等形式的穿着的制品。“可穿着制品”可被构造成还吸收和容纳从身体排出的各种流出物,诸如尿液、粪便以及经液。“可穿着制品”可用作适用于与用于提供吸收和容纳功能的单独的一次性吸收插入件接合的外覆盖件,诸如PCT公开WO2011/087503A中所公开的那些。“裤”是指具有预成形的腰部开口和腿部开口的一次性吸收制品。可通过将穿着者的双腿伸入到腿部开口中并将裤提拉到围绕穿着者下体的适当位置来穿用裤。裤通常也称为“闭合尿布”、“预紧固尿布”、“套穿尿布”、“训练裤”、和“尿布裤”。“纵向”是指从制品的一个腰部边缘基本上垂直于一个相反的腰部边缘延伸并大体平行于制品的最大线性尺寸的方向。“横向”是指垂直于纵向的方向。“面向身体”和“面向衣服”分别指元件、或元件的表面、或一组元件的相对位置。“面向身体”是指在穿着期间元件或表面比某个其它元件或表面靠近穿着者。“面向衣服”是指在穿着期间元件或表面比某个其它元件或表面远离穿着者(即,元件或表面靠近穿着者穿着在一次性吸收制品外面的衣服)。“设置”是指元件被定位于特定的部位或位置。“接合”是指这样一些构型:其中通过将一个元件直接附连到另一个元件上而使该元件直接固定到另一个元件上;其也指这样一些构型:其中通过将一个元件附连到中间构件上、继而再将中间构件附连到另一个元件上,而使该元件间接固定到另一个元件上。“可延伸性”和“可延展的”是指处于松弛状态的部件的宽度或长度可被延伸或增加。“弹性化的”(“Elasticated”)和“弹性化的”(“elasticized”)是指部件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至少一部分。“可伸长材料”、“可延展材料”或“可拉伸材料”互换使用,并且是指如下材料:在施加偏置力时,该材料可拉伸至其松弛初始长度的至少约110%的伸长长度(即可拉伸至超过其初始长度10%),而不破裂或断裂,并且在释放所施加的力时,显示出极小的恢复,即恢复小于其伸长率的约20%,而不完全破裂或断裂,所述恢复是通过EDANA方法20.2-89测量的。如果此类可伸长材料在释放所施加的力时恢复其伸长率的至少40%,则该可伸长材料将被认为是“弹性的”或“弹性体的”。例如,具有100mm的初始长度的弹性材料可至少延伸至150mm,并且在去除该力时回缩至至少130mm的长度(即,表现出40%的恢复)。如果所述材料在释放所施加的力时恢复其伸长率的小于40%,则可伸长材料将被认为是“基本上非弹性的”或“基本上非弹性体的”。例如,具有100mm初始长度的可伸长材料可至少延伸至150mm,并且在去除该力时回缩至至少145mm的长度(即,表现出10%的恢复)。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发明的可穿着制品20的实施方案的透视图,并且图2为相同制品的示意性平面图,该制品具有未接合的接缝并处于示出了面向衣服的表面的平坦未收缩状态。可穿着制品20具有还用作纵向轴线的纵向中心线L1,以及还用作横向轴线的横向中心线T1。可穿着制品20具有面向皮肤的表面、面向衣服的表面、前区26、后区28、裆区30和接缝32,该接缝接合前区26和后区28以形成腰部开口和两个腿部开口。可穿着制品20包括用以覆盖穿着者的裆区的主体38、前带84和后带86(下文可称为“前和后带”),前带84和后带86形成环状弹性带40(下文可称为“腰带”),环状弹性带横向延伸从而限定腰部开口。前带84和后带86以及主体38共同限定腿部开口。主体38可包含设置在主体38上用于吸收和容纳身体流出物的吸收芯62。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案中,主体38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左纵向延伸的侧边缘和右纵向延伸的侧边缘48(下文可称为“侧边缘”)以及前横向延伸的端边50和后横向延伸的端边50(下文可称为“端边”)。主体38还具有定位于可穿着制品20的前区26中的前腰片52、定位于后区28中的后腰片54、以及裆区30中的位于前腰片52和后腰片54之间的裆片56。前带84的中心接合到主体38的前腰片52,后带86的中心接合到主体38的后腰片54,前带84和后带86各自具有其中主体38不重叠的左侧片和右侧片82。参考图1和图2,由前带84和后带86形成的环状带40用来动态地产生贴合力并且用来分配在穿着期间动态生成的力。在本文中,术语“近侧”用于指示“近侧”部分的位置比“远侧”部分的位置靠近制品的纵向中心,也靠近主体38的裆片56。因此,近侧边缘90被定位成比远侧边缘88靠近主体38的裆片56。前带84和后带86仅在接缝32处的侧边缘89处可彼此接合以形成具有腰部开口和两个腿部开口的可穿着制品。每个腿部开口可通过来自前带84、后带86以及任何来自主体38的弹性的组合而设置有围绕腿部开口的周边的弹性。前腿部开口区域120邻近腿部开口沿着前带84的左侧片和右侧片82的近侧边缘90设置。前带84和后带86在裆区30中彼此不连续。在此类实施方案中,没有覆盖制品的面向穿着者表面或面向衣服表面任一者的全部的材料。前中心片80可部分地与主体38的前腰片52重叠。后中心片80可部分地与主体38的后腰片54重叠。然而,中心片80可不延伸到主体38的裆片56中并且不设置在裆片56中。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案中,中心片80分别部分地重叠于且接合到前腰片52和后腰片54。参考图2,前带84和后带86可各自包括内片材94、外片材92(下文也统称为“带片材”)和夹置在内片材和外片材之间并且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在横向上延伸的多个弹性体96,并且被构造成根据下述关系按照每个区赋予弹性。(内片材94未示出。)此类制品可以被经济地制备。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处于未收缩状态的后带86的有效横向宽度LW可与相同状态的前带84的横向宽度相同。“有效横向宽度”是指可用于形成制品的面向穿着者的表面的宽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前带84和后带86的近侧边缘90和远侧边缘88中的每个边缘可为基本上平行的,如图2和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后带86沿着后带86的其整个宽度LW在后远侧边缘88和后近侧边缘90之间的纵向长度LB可以与前带84在前远侧边缘88和前近侧边缘90之间的纵向长度LF大约相同。在此类实施方案中,接缝32闭合相同长度的前带84和后带86的侧边缘89,用于形成制品。此类制品可以被经济地制备。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后带86在横向上沿着后带86的其整个宽度LW在后远侧边缘88和后近侧边缘90之间可具有的纵向长度LB大于前带84在前远侧边缘88和前近侧边缘90之间的纵向长度LF(图1-图3)。在此类实施方案中,当可穿着制品被装配以形成腰部开口和腿部开口时,可穿着制品20沿着横向中心线T1被折叠,使得前远侧边缘88与后远侧边缘88对齐。前侧边缘89也与后侧边缘89的一部分对齐。然后前带84和后带86在接缝32处在前侧边缘和后侧边缘89处接合。然而,前近侧边缘和后近侧边缘90可不彼此对齐。后近侧边缘90可被设置成纵向上比前近侧边缘90靠近横向中心线T1,使得后侧片82的近侧部分朝主体38的裆片56延伸超过前近侧边缘90。后侧片82的近侧部分的侧边缘可不接合到任何部位并且不含附接件。因此,后侧片82的近侧部分提供臀部覆盖件95,如图1所示。无论后带86的纵向长度LB和前带84的纵向长度LF是否相同,前带84的带侧边缘89的整个纵向长度LF与后带86的带侧边缘89缝接以限定接缝长度LS,如图3所示。当前带84具有基本上彼此平行的直的远侧边缘88和近侧边缘90时,则前带84的纵向长度LF等于接缝长度LS。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朝向远侧边缘88的前带84或后带86的外片材92可长于内片材94沿纵向的尺寸,并且外片材92的端片在腰部开口处可被折叠到内片材94的远侧端部上方。为了束带40的透气性和柔软性,前带84和后带86可由低厚度的非织造材料来提供。可分别对前弹性带84和后弹性带86的拉伸应力(N/m)进行分布分析以提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拉伸应力可例如通过下文所述的“带区拉伸应力测量”来测量。当前弹性带84和后弹性带86的弹性由沿横向延伸的多个弹性体96提供时,拉伸应力可通过以下方法中的一者或多者来调节:1)弹性体96的伸长率;2)弹性体96的密度(分特);3)多个弹性体96的纵向间隔;和4)弹性体96沿横向的有效弹性长度。伸长率,“0%伸长率”是指弹性体的初始长度。当弹性体的一部分被去除其弹性时,能够赋予弹性的完整弹性体的其余部分定义为“弹性体的有效弹性长度”。设置在前带84和/或后带86上的弹性体96可被处理,使得重叠主体38的前腰片52和/或后腰片54的某个区域被去除弹性。当主体38包括吸收芯62时,从与至少一个弹性体的前腰片52和/或后腰片54重叠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去除弹性可能是有利的,因为前区和/或后区中的弹性可造成吸收芯62的聚拢并妨碍主体38对穿着者的密切贴合性。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弹性体中的至少一个弹性体、或至少二分之一弹性体、或至少三分之二弹性体、或全部弹性体的弹性的至少一部分、或至少10%、或至少20%、或至少30%在与前腰片52和后腰片54或主体38的吸收芯62重叠的区域中被去除。参考图3,前带84和后带86各自被分成4个区,该4个区在横向上延伸并由其相对于接缝长度LS的百分比的从远侧边缘88至近侧边缘90的位置限定。前带84的带侧边缘89的整个长度与后带86的带侧边缘89的一定长度接缝以限定接缝长度LS。当认为接缝长度LS在前带84的远侧边缘88处为0%并且在近侧边缘90处为100%时,所述区如此限定:0%-25%为腰区102,25%-50%为远侧腹区104,50%-85%为近侧腹区106,并且85%-100%为腿区108。当存在设置成距远侧边缘88为25%的弹性体时,认为此类弹性体被包括在腰区102中。当存在设置成距远侧边缘88为50%,或距远侧边缘88为85%的弹性体时,认为此类弹性体被包括在近侧腹区106中。就其中后带86的纵向长度LB大于前述带84的纵向长度LF的实施方案而言,后带86的“LB减LS”的剩余长度不计算在上述4个区内。在本发明的制品中,前腿区108的拉伸应力可为前近侧腹区106的拉伸应力的不超过50%,或不超过40%。设置在前腿区108上的弹性体可具有不超过680分特,或340分特至680分特,或480分特至680分特的密度。弹性体以不超过300%,或不超过200%,或110%-180%的伸长率设置在前腿区上。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无论待使用的弹性体的密度如何,当前腿区108的弹性体以第一伸长率设置并且前近侧腹区106的弹性体以第二伸长率设置时,第一伸长率和第二伸长率的百分数的差值可被调节成不超过200。通过保持伸长率百分数差值不超过200,或不超过150,或不超过100,可制备带有合适的美观特征的前近侧腹部至腿部开口区域。后腿区108的拉伸应力可为后近侧腹区106的拉伸应力的不超过100%,或不超过60%。另外,前近侧腹区106的拉伸应力可为不小于后近侧腹区106,或为后近侧腹区106的不小于150%,或不小于170%,或不小于190%。可有不超过18、或8至18个弹性体设置在前近侧腹区106上。设置在前近侧腹区106上的弹性体可具有不小于540分特,或不小于680分特,或不小于940分特的密度。不受理论的约束,据信此类每区的分布通过主要在穿着者的转节处锚固制品而为本发明的制品提供防止松垂、良好的贴合性和围绕腿部开口的舒适度,同时有利于腿部运动。当被穿着,前近侧腹区106或多或少地匹配于穿着者的转节。只要制品被牢固地锚固在转节处,邻近腿部开口的腿区108就可设置有与近侧腹区106相比显著较小的拉伸应力。因此,前腿部开口区域120处的柔软贴合性有利于腿部运动。另外,此类每区的分布使腰带40更好地适形于人体,具体地适形于年龄小于36个月的儿童的下体。通过聚拢围绕前近侧腹区106的腰带区域,同时围绕后近侧腹区106和后腿区108留下相对更多的面积,制品在被穿着时更好地适形于穿着者臀部的形状。针对其中臀部覆盖件95是由后腰带86的近侧边缘90产生的实施方案,为前腿区和后腿区108提供或多或少地类似的拉伸应力分布,外加在臀部中对穿着者的适形,允许臀部覆盖件95以自然的方式覆盖臀部下端。图4示出了在被穿着在人体模型上时的本发明的制品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侧视图。如可见于图4,该制品可被构造成比如图5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制品更好地适形于下体。通过将总数不超过60,或不超过46个弹性体用于每件制品的弹性带40,本文所述的弹性分布可被利用用于经济地制备沿纵向轴线不小于420mm,或不小于450mm,或不小于500mm的制品。本发明的制品可具有350mm至600mm的制品的整个纵向长度,315mm至500mm的有效横向带宽度(LW),100mm至180mm的后带纵向长度(LB),80mm至160mm的前带纵向长度(LF),310mm至560mm的主体纵向长度,以及150mm至210mm的主体横向宽度。本发明的制品可具有0mm至70mm的前带的远侧边缘到主体的纵向边缘之间的距离,以及0mm至90mm的后带的远侧边缘到主体的纵向边缘之间的距离,并且前带和后带上的此类距离可以相同或不同。主体的纵向长度可为制品的整个纵向长度的70%至100%。当主体包括吸收芯62时,该芯可具有270mm至500mm的纵向长度,90mm至125mm的芯的最大横向宽度,和10mm至40mm的芯的纵向边缘至主体的纵向边缘之间的距离。该芯的纵向长度可为制品的整个纵向长度的60%至95%,或主体的66%至97%。根据如下文所述的“全制品力测量”,本发明的制品可具有不超过10N、或不超过8N的由设置在腰带40上的弹性体96所提供的“腰围力”。全制品力测量用于量化在沿着腰围拉伸时由制品20提供的力,模拟当使用者将双手伸入制品并扩展制品时,制品20在横向上的初始拉伸经历。即,测量在横向上设置的弹性体96所提供的或多或少的总张力。虽然可具有设置在制品上例如沿着主体的纵向侧边缘设置的其它弹性体,但是当使用者在横向上拉伸制品时,此类其它弹性体的影响已知是小的。通过在横向上延伸或加载所述制品直至获得19.6N的力来获得全制品力测量,其中获得在带40制品达到70%的最大拉伸时的力。可控制期望被使用者感知用于扩展制品的力,使得使用者可在不过度用力的情况下体验令人满意的带40的扩展。所得的本发明的可穿着制品可提供贴合性、对臀部区域的覆盖、在穿着期间的舒适度、防止松垂和防止渗漏。所得的本发明的可穿着制品可以经济方式制备。全制品力测量使用运行TestWorks4软件(购自MTSSYSTEMS(CHINA)CO.,LTD)的具有计算机界面电子张力检验器诸如MTSCriterionC42或等同仪器,来测量力。选择负荷传感器,使得用于测试样品的力结果将介于所用负荷传感器的容量的10%和90%之间。根据生产商的说明来校准仪器。所有测试均在保持在23±2℃和50±5%相对湿度下的室中进行。张力检验器配有吊架式样品固定夹具300,如图6所示。每个夹具包括刚性线性橡胶涂覆的水平条部分302以防止样品在测试期间滑移。水平条节段的外条直径(包括橡胶涂层)为10.0mm。水平条节段302的中心轴线被构造成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保持平行并处在相同的竖直面中。标距周长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标距周长=2×(H+D+πD/2)其中H为水平条部分302之间的竖直间隙,并且D为条的外径。仪器设置成经过以下步骤:夹头速度254.0mm/分钟最终负荷点19.61N保持时间0循环数1数据采集速率50Hz将样品制品20插入到上水平条部分302上,使得该条穿过制品的腰部开口和一个腿部开口。使夹头升高直至样本悬挂在下条上方并且不接触下条302。配衡负荷传感器并降低夹头以使下条302能够插入穿过腰部开口和另一个腿部开口,但不拉伸制品。调节制品,使得制品的纵向中心线L1位于上条和下条302之间的水平面中。与条302接触的侧部的中心位于与仪器负荷传感器相同的竖直轴线上。夹头缓慢上升,同时根据需要用手将制品保持在适当的位置,直至力介于0.05N和0.1N之间,同时小心不增加任何不必要的力。在这点处的标距周长为初始标距周长。发起测试,并且夹头以254mm/分钟向上移动直至获得19.6N的力,然后夹头以相同速度立即恢复至初始标距周长。记录在测试的延伸段期间在19.6N下的最大周长和在70%拉伸周长下的力。周长(mm)=2×(H+D+πD/2)将19.6N下的最大周长定义为全拉伸周长(mm)。将70%拉伸周长定义为全拉伸周长×0.7。将腰围力定义为在测试的负载(延伸)段期间在70%拉伸周长下的力。分析五个样品,并且计算并报告它们的平均初始标距周长、平均全拉伸周长和平均腰围力,分别精确到1mm、1mm和0.01N。带区拉伸应力测量通过张力(N)除以样本宽度(m)来计算拉伸应力(N/m)。可使用运行TestWorks4软件(购自MTSSYSTEMS(CHINA)CO.,LTD)的具有计算机界面的电子张力检验器诸如MTSCriterionC42或等同仪器来测量力。选择负荷传感器,使得测试的样品的力结果将介于负荷传感器的容量的10%和90%之间。根据生产商的说明来校准仪器。所有测试均在保持在23±2℃和50±5%相对湿度下的室中进行。仪器配备有至少与测试样本一样宽的单线接触夹具。为了获得测试样本,将样品制品沿着侧缝32切开,并且通过将腰带和主体之间的粘结分开来从主体38去除前弹性带部分和后弹性带部分40。可使用冷喷,注意不在带部分中制造褶皱。小心不要喷在任何带弹性体96上。根据本发明,将获得的弹性带40切断成区102,104,106,108,小心不切割任何弹性体96。在测试之前,将样品在23℃±2℃和50%±5%相对湿度下预调理两个小时。仪器设置成经过以下步骤。由初始标距周长来计算初始标距长度,该初始标距周长如上所述使用单独的相同制品在全制品力测试期间确定。初始标距长度=0.5×初始标距周长。由全拉伸周长来计算最终标距长度,该全拉伸周长如上所述在全制品力测试期间确定。夹头速度254.0mm/分钟数据采集速率50Hz最终标距长度0.5×全拉伸周长保持时间0循环数1将样本的一端夹持到上夹具中并配衡负载。将样本的另一端夹持到下夹具中。样本的每个端部的约5mm在夹持件的接触线后面。开始测试,并且以254mm/分钟的夹头速度将样本延伸至最终标距长度,然后以相同的速度立即恢复至初始标距长度。在测试期间,样本在制品横向上延伸。记录在测试的卸载段期间,在70%的最终标距长度下的卸载力。分析五个制品并且记录针对前区和后区102,104,106,108中的每个区的卸载力。对于每个区,包括该区的前样本和后样本,计算平均张力(N)并精确至0.01N。通过平均张力(N)除以平均样本宽度(m)来计算针对每个区的拉伸应力并报告,精确到0.1N/m。实施例实施例1本发明的可穿着制品具有根据图2,图3和下表1的弹性分布,其具有355mm的有效带宽度LW和130mm的接缝长度LS。实施例2-4本发明的可穿着制品具有根据图7,图8和下表1的弹性分布,其具有355mm的有效带宽度LW和130mm的接缝长度LS。比较例1现有技术的可穿着制品具有根据图7,图8和下表1的弹性分布,其具有355mm的有效带宽度LW和130mm的接缝长度LS。表1:所有弹性部件均在与主体38重叠的中心片80的中心区域处被去除弹性,并且具有66%的有效弹性长度。就实施例1和比较例1而言,分别根据本文的“全制品力测量”和“带区拉伸应力测量”方法来测量针对每个区的“腰围力”和拉伸应力。结果可见于表2:表2:实施例1比较例1腰围力(N)6.125.99拉伸应力(N/m)前近侧腹区107.725.7前腿区19.522.1后近侧腹区32.520.4后腿区20.523.1就实施例1-实施例4而言,前腿区108F的拉伸应力为前近侧腹区106F的拉伸应力的不超过40%。就比较例1而言,前腿区108F的拉伸应力超过了前近侧腹区106F的拉伸应力的50%。就实施例1-实施例4而言,后腿区108B的拉伸应力小于后近侧腹区106B的拉伸应力。就比较例1而言,后腿区108B的拉伸应力大于后近侧腹区106B的拉伸应力。与比较例1相比,实施例1按区提供拉伸应力的分布但不显著增加带的总张力。与比较例1相比,实施例1提供了以下项中的一者或多者的改善:贴合性、对臀部区域的覆盖、在穿着期间的舒适度、防止松垂、围绕腿部的贴合性、防止围绕腿部的红印记、和防止渗漏。消费者接受度对包括相同吸收芯的实施例1和比较例1进行消费者测试,以将其分别施用于50名专门小组成员和51名专门小组成员。专门小组成员是年龄为0-36个月的且男孩/女孩比率大致相同的日本人尺寸4(L-尺寸)穿着者的看护者。专门小组成员中的看护者被给予足够的产品来使用任一种产品5天,然后回答包括以下问题的问卷,并且被要求按照“非常差”到“优异”这5个等级来对性能进行评分,其中100表示“优异”,75表示“良好”,50表示“合格”,25表示“差”,并且0表示“非常差”。将评分进行平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测试结果示出在下表3中:表3:问题实施例1比较例1总体评分77*69当尿布被充满时,裤的总体贴合性7264预防皮肤问题,诸如皮疹/发红/将引起您关注的7062防止将引起您关注的尿布脱落和松垂7671*具有90%置信水平的比较例1的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根据消费者接受度测试结果,与比较例1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1在上文列出的产品的所有方面均被更好地接受,并且在“总体评分”方面统计意义上显著地被更好地接受。本文所公开的量纲和值不应被理解为严格限于所引用的精确值。相反,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每个此类量纲旨在表示所引用的值以及围绕该值功能上等同的范围。例如,公开为“40mm”的量纲旨在表示“约40mm”。除非明确排除或限制,将本文引用的每篇文献,包括任何交叉引用或相关专利或专利申请,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任何文献的引用不是对其相对于任何本发明所公开的或本文受权利要求书保护的现有技术的认可,或不是对其单独地或以与任何其它参考文献或多个参考文献的组合提出、建议或公开了任何此类发明的认可。此外,如果此文献中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与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的文献中相同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相冲突,将以此文献中赋予该术语的含义或定义为准。虽然已经举例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多个其他改变和修改。因此,本文旨在于所附权利要求中涵盖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此类改变和修改。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