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481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投光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效果更好、且光照角度可调的投光灯。



背景技术:

目前,在繁华商业区高层建较为集中的街区或城市标志性建筑物等处需要利用投光灯进行夜间照明,在舞台上,也需要各种强光照明和泛光照明,因此这种投光灯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的需要,目前常见的投光灯,体积都偏大,结构复杂,散热效果不好,非常不利于灯具的长寿命使用,并且光照角度基本都是固定的,无法满足多种使用环境下投光灯的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更好、且光照角度可调的投光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投光灯,其包括面盖、光源模组、灯体、电源模块、底盖和支架组件,所述灯体内形成有一贯穿其上下两端的圆筒状的安装孔,所述光源模组可分离螺合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面盖可分离固定在所述灯体的、且沿所述光源模组出光方向的一端的端部上,所述面盖上形成有可供光源射出的出光孔,所述底盖可分离固定在所述灯体的另一端的端部上,所述电源模块固定在所述底盖和灯体之间,所述支架组件桥接设置在所述灯体的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支架组件与所述灯体之间可呈轴向转动、且所述支架组件可沿出光方向在所述灯体的侧壁上做往复滑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灯体的安装孔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螺纹,所述灯体的相对的两个外侧壁上分别形成有贯穿灯体两端的滑槽,所述滑槽的截面呈T状,其槽口宽度小于槽内宽度;所述灯体上还形成有多个贯穿灯体两端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安装孔的方向相同。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模组包括:一呈圆柱筒状、其朝向所述面盖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开口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外侧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灯体的第一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纹;一COB光源,所述COB光源可从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散热器的内部并固定在其底部上;一反光杯,所述反光杯可从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散热器的内部并罩设在所述COB光源的上方;一用于遮挡所述散热器的第一开口的钢化玻璃;以及一箍设在所述钢化玻璃边缘处的第一防水胶圈。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水胶圈呈圆环状,其内环侧壁上形成有用于箍设在所述钢化玻璃外边缘处的环状的安装槽;所述第一防水胶圈的两侧以及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均均匀形成有多条凸棱。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盖的中部形成有一凹陷的、用于固定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槽,所述电源槽的槽底处形成有一过线孔,所述底盖的过线孔处可外接一防水接头;所述底盖上且位于所述电源槽的外围处还同轴形成有一环状的胶槽,所述胶槽内可分离装入第二防水胶圈;所述底盖上与所述灯体的第一连接孔的对应位置处形成有第三连接孔,利用紧固件依序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可将所述底盖固定在所述灯体上;所述底盖的外侧壁且对应所述灯体滑槽的位置处形成有两个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用于遮挡所述灯体滑槽底端的槽口。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一呈U状的支架,还包括两组分别连接设置在所述灯体两侧的滑槽内、用于将所述支架桥接在所述灯体两侧的连接组件。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一呈方形的底板,沿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边缘处垂直向上一体延伸形成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形成有转动孔。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动螺丝,所述转动螺丝的丝杆上可依序套接支架装饰盖、所述支架的转动孔、支架固定座和螺母,所述螺母可嵌置在所述灯体的T型的滑槽内,转动所述转动螺丝,可将支架上的支撑板枢接固定在所述滑槽的外部,拨动所述灯体可使其绕所述支架的两个转动孔所处的中心轴线转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面盖上与所述灯体的第一连接孔的对应位置处形成有第二连接孔,利用紧固件依序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可将所述面盖固定在所述灯体上;所述面盖朝向所述光源模组的一侧壁上形成有一内凹的圆台状的限位凹槽,所述出光孔形成在所述限位凹槽的槽底处;所述面盖的外侧壁且对应所述灯体滑槽的位置处形成有两个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用于遮挡所述灯体滑槽顶端的槽口。

本实用新型投光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散热器外侧壁与灯体内侧壁之间的螺纹配合,不仅能够稳固安装,而且还可将光源模块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器和灯体进行快速有效的传导;再将支架两侧的支撑板分别利用连接组件与灯体两侧的滑槽相连接,可实现支架沿滑槽方向的上下往复运动;并且利用连接组件自身的轴向转动作用,可实现灯体绕支架的两个转动孔所处的中心轴线的360转动,以此来满足不同角度的安装需求。本实用新型投光灯,具有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安装维护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投光灯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投光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灯体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第一防水胶圈的局部剖面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2中面盖的相对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投光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1和图2,一种投光灯,其包括面盖20、光源模组30、灯体10、电源模块60、底盖40和支架组件50。为便于阐述及理解本案的技术特征,本案中,将光源的出光方向定义为上方(或顶端、顶部),其相反的另一方定义为下方(或底端、底部),其他的,与上下方垂直交叉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或前后方)。光源模组30固定在灯体10的内部,面盖20固定在灯体10的顶部用于遮挡光源模组30,电源模块60固定在底盖40内,底盖40连接固定在灯体10的底端,支架组件50桥接在灯体10相对的左右两侧壁上,支架组件50可沿出光方向在灯体10的侧壁上上下滑动,并且,灯体10可与支架组件50之间呈现枢接转动,从而调整灯体10的方向。

灯体10内形成有一贯穿其上下两端的圆筒状的安装孔11,光源模组30可分离螺合固定在安装孔11内,面盖20可分离固定在灯体10的、且沿光源模组30的出光方向的一端的端部上,面盖20上形成有可供光源射出的出光孔21,底盖40可分离固定在灯体10的另一端的端部上,电源模块60固定在底盖40内、且位于底盖40和灯体10之间,支架组件50桥接设置在灯体10的相对的两侧壁上,支架组件50与灯体10之间可呈轴向转动、用于调整灯体10的照射方向,且支架组件50还可沿出光方向在灯体10的侧壁上做往复滑动。

请同时参见图3,灯体10的安装孔11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螺纹111,灯体10的相对的两个外侧壁上分别形成有贯穿灯体10上下两端的滑槽12,滑槽12的截面呈T状,其槽口宽度小于槽内宽度;灯体10上还形成有多个贯穿灯体10上下两端的第一连接孔13,第一连接孔13与安装孔11的方向相同;灯体10的外侧壁上均匀形成有多个鳍片14。

光源模组包括散热器31、反光杯32、COB光源33、钢化玻璃35和第一防水胶圈34,其中,散热器31呈圆柱筒状,其朝向面盖2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开口312,在散热器31的外侧壁上形成有与灯体10的安装孔11上的第一螺纹111相匹配的第二螺纹311,通过第一螺纹111与第二螺纹311的螺合连接,可将散热器31连接固定在灯体10的安装孔11内部;COB光源33可从第一开口312进入散热器31的内部并固定在其底部平面上;反光杯32可从第一开口312进入散热器31的内部并罩设在COB光源33的上方;第一防水胶圈34箍设在钢化玻璃35的边缘处;钢化玻璃35可被放置在散热器31的第一开口处312处、用于遮挡COB光源33。

请同时参见图4,第一防水胶圈34呈圆环状,其内环侧壁上形成有用于箍设在钢化玻璃35外边缘处的环状的安装槽341,并且,为保证第一防水胶圈34的韧性和硬度,在第一防水胶圈34的上下两侧壁以及安装槽341的槽壁上均均匀形成有多条凸棱342。

请同时参见图5,底盖40的中部形成有一向下凹陷的、用于固定电源模块60的电源槽41,在电源槽41的槽底处形成有一过线孔42,电源模块60上的线束可经该过线孔42被引出至外部,并且,在底盖40的过线孔处可外接一防水接头70;底盖40上且位于电源槽41的外围处还同轴形成有一环状的胶槽44,胶槽44内可分离装入第二防水胶圈61。

底盖40上与灯体10的第一连接孔13的对应位置处形成有第三连接孔43,利用紧固件80依序穿过第三连接孔43和第一连接孔13、可将底盖40固定在灯体10的底端上。

底盖40的外侧壁且对应灯体10滑槽12的位置处形成有两个第一凸块45,第一凸块45用于遮挡灯体10滑槽12底端的槽口。

优选的,支架组件50包括一呈U状的支架51,还包括两组分别连接设置在灯体10两侧的滑槽12内的、用于将支架51桥接在灯体10两侧的连接组件52。

支架51包括一呈方形的底板511,沿底板511相对两侧的边缘处垂直向上一体延伸形成两个支撑板512,支撑板512的顶部形成有转动孔5121,两个转动孔5121同中心轴线设置。

连接组件52包括转动螺丝524,转动螺丝524的丝杆上可依序套接支架装饰盖523、支架51支撑板512上的转动孔5121、支架固定座522和螺母521,螺母521可嵌置在灯体10的T型的滑槽12内,转动转动螺丝524,可将支架51上的支撑板512枢接固定在滑槽12的外部,拨动灯体10可使其绕支架51的两个转动孔5121所处的中心轴线转动。

面盖20上与灯体10的第一连接孔13的对应位置处形成有第二连接孔22,利用紧固件80依序穿过第二连接孔22和第一连接孔13、可将面盖20固定在灯体10的顶端。

请同时参见图6,面盖20的下方、即其朝向光源模组30的一侧壁上形成有一内凹的圆台状的限位凹槽23,出光孔21形成在该限位凹槽23的槽底中心处,当面盖20向下放置在灯体10的顶端端部时,光源模组30上的钢化玻璃35和第一防水胶圈34可被收容在面盖20的限位凹槽23内。

面盖20的外侧壁且对应灯体10滑槽12的位置处形成有两个第二凸块24,第二凸块24用于遮挡灯体10滑槽12顶端的槽口。

实际组装时,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将光源模组30装置在灯体10内,然后组装面盖20进行固定,第二步将电源模块60装置在底盖40内,然后将底盖40与灯体10相互连接固定,第三步组装支架组件50。具体的,首先第一步,将COB光源33安装在散热器31内部的底部平面上,然后将散热器31插入灯体10的安装孔11内,利用第二螺纹311和第一螺纹111的螺合连接,可将散热器31连接固定在灯体10的安装孔11内,然后将反光杯32插入散热器31至其底部并罩设在COB光源33的上方,再将套装有第一防水胶圈34的钢化玻璃35装置在面盖20的限位凹槽23内,最后将状有钢化玻璃35的面盖20倒转,使具有限位凹槽23的一面向下对准散热器31的第一开口312,并使面盖20上的第二连接孔22和灯体10上的第一连接孔13对齐,利用紧固件80依序穿过第二连接孔22和第一连接孔13,从而将光源30装置在灯体10内,并且利用面盖20进行固定;然后第二步,首先将防水接头70从底盖40的下方与其过线孔42相接,然后将电源模块60的引线从底盖40的上方向下穿过过线孔42和防水接头70并引出,再将电源模块60对准电源槽41下压固定,再将第二防水胶圈61装置在胶槽44内,然后将装置有电源模块60的底盖40从灯体10的下端向上对齐,并使底盖40的第三连接孔43与灯体10的第一连接孔13相对应,再利用紧固件80从底盖40的下方向上依序穿过第三连接孔43和第一连接孔13,从而可将底盖40与灯体10相互连接固定;最后第三步,首选在支架51的两个支撑板512上装置连接组件,以其中右侧的一个支撑板512为例说明,首先在一转动螺丝524的丝杆上套装支架装饰盖523,然后将右侧支撑板512上的转动孔5121套装在转动螺丝524的丝杆上,同时使支撑板512与支架装饰盖523固定在一起,再将支架固定座522继续套装在转动螺丝524的丝杆上,然后将一螺母521放置在灯体10右侧的滑槽12内,然后转动转动螺丝524使其与螺母521螺合连接,从而可将支架51右侧的支撑板512与灯体10右侧的滑槽12相连,左侧连接方式相同,不再赘述,左右两侧连接完成后,支架组件50即组装完成。 经由上述的三大步骤,即可完成整个投光灯的组装。

实际使用时,光源模块发射的光源经由面盖上的出光孔被射出,当需调节灯体的安装角度时,可通过拨动灯体使其绕支架的两个转动孔所处的中心轴线转动,也可通过调节支架两侧螺母在灯体滑槽内的上下位置,也可通过搭配调节上下位置和转动角度,来实现灯体的照射角度的改变。

综上,本实用新型投光灯,利用散热器外侧壁与灯体内侧壁之间的螺纹配合,不仅能够稳固安装,而且还可将光源模块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器和灯体进行快速有效的传导;再将支架两侧的支撑板分别利用连接组件与灯体两侧的滑槽相连接,可实现支架沿滑槽方向的上下往复运动;并且利用连接组件自身的轴向转动作用,可实现灯体绕支架的两个转动孔所处的中心轴线的360转动,以此来满足不同角度的安装需求。本实用新型投光灯,具有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安装维护简便的优点。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